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套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测试范围:第 5、6 课 时间:45 分钟 满分:45 分]
一、基础清(12 分)
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3 分)
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sù sù( )地落下
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 shuāi
( )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 )途的寒冬。
②南极附近发现鸟臀( )目恐龙骨骼化石,为“版块构造”理论提供了有
力的证据。
(1)给上面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字词。(2 分)
(2)上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被大肆捕杀,已经濒临灭绝。
B.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法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C.一年前失败的痛苦仍刻骨铭心,一年后他带着十足的信心重新开始。
D.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读了《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我终于弄清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
些因素了?
B.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传说,诉说
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C.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杰出
贡献有目共睹。
D.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
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4.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宇宙有多少奥秘?我们与宇宙将发生怎样的关联?“中国天眼”在巡视着,
仰望着。(此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B.共建“一带一路”,让不少外国友人把象征“天圆地方”的一头圆、一头方
的筷子装进了行李箱。(主语是“共建‘一带一路’”)
C.唯有家校合力,才能融洽青少年与手机的关系,才能实现电子媒介助力
孩子的成长。(此句有语病)
D.以植物为媒,东西方的绿色智慧在妫水河畔相遇并碰撞。(“以植物为媒”
中的“为”是动词)
二、素养清 (18 分)
5.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
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在以“低碳生活,我们
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题)班内组织“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
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10 分)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
项。(4 分)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
深深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请你为这次活
动设计一段不少于 50 字的结束语。(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15 分)
听得见的博物馆:生物大灭绝
六千六百万年前北美洲普通的一天,一颗直径 10 千米左右的小行星以每小
时约 7.2 万千米的速度呼啸着一头扎进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外围的浅海中。就在
这一天,长达一亿八千万年左右的中生代结束了,统治地球达一亿六千多万年的
“恐龙王朝”画上了一个壮烈的句点。科学家们对地球历史上这戏剧性一幕的种
种后续细节曾经争论很多。
但近些年来,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超级计算机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模
拟,事件的大致框架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一猛烈的撞击在一瞬间就砸出了深约
30 千米的陨石坑,接近 25 万亿吨的碎片被抛入大气层,地壳反弹形成的撞击峰
曾经一度比现在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高,这一瞬间释放的能量超过了十亿颗广岛原
子弹的爆炸当量。随后,撞击向外喷溅产生的高温熔融物质点燃了数千千米范围
内的一切,熊熊的大火吞噬了全球大约 70%的森林。与此同时,撞击造成的巨型
海啸狂暴地撕扯着墨西哥湾海岸。后续的数月里,撞击和大火产生的尘埃和灰烬
在大气层中久久不散,阳光被遮蔽,黑暗笼罩下光合作用几乎完全停止;大火熄
灭后,气温又急剧下降,地球生物圈的食物链崩溃了,75%的物种惨遭灭绝。
很多人想象的生物大灭绝的情景,可能都是上述极富戏剧性色彩的宏大场景。
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在白垩纪末的这次大灭绝中,很多人熟知的恐龙走向了消亡,
无数的纪录电影和科普教育片曾经演绎过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家可能不太了
解的是,生物大灭绝在地球历史期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频繁得多。
早在 1982 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塞普科斯基和劳普就发现,五亿四千万年以
来,海洋动物化石的多样性经历了一共五次显著而急剧的下降,也就是说地球历
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除了上面所说的白垩纪末的那次,前四次按发
生的时间从早到晚分别是:奥陶纪末大灭绝、泥盆纪晚期大灭绝、二叠纪末大灭
绝以及三叠纪末大灭绝。前面这些听起来很奇怪的时代名字,都是地质学家给地
球历史的各个不同阶段起的,这有些像中国历史的朝代划分。不过要论起灭绝的
严重程度,二叠纪末的那次可谓是空前绝后。当时 90%到 96%的物种都灰飞烟灭
了,灭绝造成的影响使得生物圈在一千多万年以后才逐渐恢复元气。
造成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不仅是社会公众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也是目前学术
界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学者们提出过的假说五花八门,除了上面说到的地外星
体撞击,还有大规模火山爆发、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各种假说。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讲一点可能不符合广大听众预期的话。物种的灭绝是地
球生命的宏演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地球某一历史时期,一类生物可能统治性
地占据着多个生态位置,它并不会自然地将生态位置传递给其他的生物门类。就
像在一家公司内部,如果某一个岗位已经有人负责了,一般就不会再招聘新人了。
而在自然界,这种生态位置替代的过程,在很多时候是由生物大灭绝来实现的。
举一个例子,哺乳动物其实在整个恐龙统治的时期一直都存在着,但无法与恐龙
竞争大型陆地脊椎动物的生态位。直到白垩纪末非鸟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才得
到了爆炸性的大发展。换而言之,如果没有这次生物大灭绝,几乎可以肯定,身
为哺乳动物的我们人类也就不会出现,更不用说会在广播中对这些科学逸事侃侃
而谈了!
(有改动)
7.请按时间顺序写出地球的五次生物大灭绝。(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后续的数月里,撞击和大火产生的尘埃和灰烬在大气层中久久不散,阳光被
遮蔽,黑暗笼罩下光合作用几乎完全停止”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
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是如何体现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清
1. (1)①簌簌 衰 zài ②tún(2 分)
(2)①中“消”改为“销”;②中“版”改为“板”。(1 分)
2. B(3 分) 解析:“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用在此处不合适。
3. A(3 分) 解析:A 项是陈述句,应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4. C(3 分) 解析:C 项没有语病。
二、素养清
5. 示例:同学们,“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
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希望电影《2012》中的场景成为现实。
所以,今天我们必须“低碳”!现在,请同学们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
园!(8 分)
6. (1)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3 分)
(2)示例:活动三:旅游观光,走进大自然。活动四:身体力行,保护大自然。
(4 分)
(3)示例: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
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线,让我
们一起努力吧!(3 分)
三、阅读清
7.按发生的时间从早到晚分别是:奥陶纪末大灭绝、泥盆纪晚期大灭绝、二叠
纪末大灭绝、三叠纪末大灭绝、白垩纪末大灭绝。(3 分) 解析:仔细阅读文
章内容,可从第四自然段中提取信息回答。
8.列数字、作比较。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这次
撞击的威力之大,给人以形象化的认识。(4 分) 解析:先指明运用的说明方
法,再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9.不能删去。“几乎”一词说明光合作用差不多完全停止了,如果删去,就变成
完全停止了,与原意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 分)
10.运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文章开篇列举现象,说明
事情的结果,然后层层深入展开说明,分析原因,揭示本质,层次清楚,条
理分明。(4 分)
第二单元测试题(二)
[测试范围:第二单元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基础清(20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翩(piān)然 农谚(yàn) 褶(zhě)皱 劫难(nàn)
B.悬殊(shū) 缄(jiān)默 盘旋(xuán) 瞄(miáo)准
C.搁(gē)置 沙砾(lì) 山麓(lù) 帷(wéi)幕
D.一摞(luó) 沼(zhǎo)泽 喧嚷(rǎng) 雾霭(ǎi)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B.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C.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D.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唯幕的一角而已。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
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
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
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 启迪 抚慰 B.困境 启发 抚恤
C.困难 启迪 抚恤 D.困难 启发 抚慰
4.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只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
修改)(3 分)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
更大的贡献。
(3)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4)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
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影 响 物 候 的 第 三 个 因 素 是 高 下 的 差 异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
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
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
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③⑥⑤④①② B.④①②③⑥⑤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③①②⑤⑥
6.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 分)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
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
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
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
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
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
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二、素养清 (24 分)
8.(国学题)根据你的理解填空。(6 分)
(1) 《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 中 能 够 体 现 与 友 人 友 谊 深 厚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境相似。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了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题)填空。(6 分)
(1)《傅雷家书》收录了 1954 年到 1966 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
________多封家信。
(2) 傅 雷 是 一 位 杰 出 的 翻 译 家 , 其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译 著 有 巴 尔 扎 克 的
《__________》、罗曼·罗兰的《__________》、丹纳的《__________》等。
(3)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__________》这部小说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
__________启蒙读物。
10.(口语交际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情境完成练习。(7 分)
材料一:2018 年 6 月 5 日是第 47 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境保护
法》实施后的第 4 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的环保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
者”。
材料二:2018 年 5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7 中国
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7 年全国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39 个城
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 70.7%。
【情境】校园广播站准备办一期以“绿色生活我践行”为主题的节目,作为主
持人,请你在节目的最后,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向同学们提出建议。
你准备在广播中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6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语文实践活动。(5 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练习。
斝(jiǎ),其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
下有长足。斝的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
档袋状几种,底有平底、圆底,足有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斝
可作温酒和饮酒之用。
(1)这段文字是从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介绍斝的,画
线部分的说明顺序为____________。(3 分)
(2)结合下图,指出斝和爵形状上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2 分)
三、阅读清(26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 分)
从未遇见,却已是永别:从白鲟说起
白鲟,我国特有的大型肉食性鱼类,处于长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体长
可达 7 米,是当之无愧的河中“巨怪”。它有着宝剑一般的长吻和一张大嘴,嘴里
长着细小的牙齿。其会像鲨鱼一样将颌骨伸出,进行捕食。吻上长有梅花一样的
陷器和罗伦氏壶腹,这是它们敏锐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水流以及周围生物发出
的电信号。然而,由于栖息地碎片化、大坝对其洄游产卵路线的拦截,再加上环
境恶化、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这位昔日的“长江鱼王”已经退出了历史的
舞台。
白鲟属于匙吻鲟科。匙吻鲟科仅存有白鲟和匙吻鲟两个物种。匙吻鲟也叫鸭
嘴鱼,是一种原产自美国的大型滤食性鱼类。和白鲟不同,这种鲟除了小时候会
吃点肉之外,长大之后就“喝水度日”了。它们会张大嘴,用鳃过滤水里的小生物,
有淡水姥鲨的气质。而今,白鲟消失,匙吻鲟成了这个家族最后的一个“独苗”。
匙吻鲟因为出肉率高、适应性强、没有细小的鱼刺,因而被人们广泛养殖并带到
了太平洋的另一边。目前,匙吻鲟在我国已经有了归化种群。
我国的鲟类处境大都岌岌可危。知名度较高的中华鲟、鲜有人知的达氏鲟(长
江鲟),以及体形巨大的达乌尔鳇(大鳇鱼),都是迫切需要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
A 我国有一句谚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其中的“腊子”指的就
是我们的“活化石”中华鲟,而“象”指的则是白鲟。白鲟有这称号,是因为它有着
像大象鼻子一样的长吻。“黄排”就不是一种鲟了,它是鲤形目吸口鲤科的胭脂鱼。
B 胭脂鱼幼鱼常被作为宠物饲养。现在,胭脂鱼已经进行人工养殖,但野外种群
处境堪忧。C
虽然,处境岌岌可危,但水生野生动物在大众的印象中似乎是没有“鱼权”的。
红鳍方口鲃、异龙鲤、大鳞白鱼……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它们便从我
们的身边默默消失了。D 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
三恨红楼未完。其中的鲥鱼已经因为洄游路线受阻而灭绝了。我们在市场上见到
的所谓鲥鱼(或者“四鱼”“三黎鱼”),其实都是从美国引入养殖的美洲西鲱。
不少物种因人们“贪吃”而灭绝了。这些可怜的家伙甚至都没有激起人们的保
护意识。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它们也许只是美食而已。日本鳗鲡,就是我们平时
所说的“白鳝”,算是我们熟悉的食用鱼了。它们在淡水中长大,然后回到大海产
完卵后死亡。虽然,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现已实现,但规模依然无法达到商业化水
平。人们的口腹之欲只能靠捕捞鱼苗进行养殖来满足。波纹唇鱼,也就是俗称的
苏眉鱼,体长可达 2 米以上,寿命可达 30 年,是最大且寿命最长的隆头鱼科动
物。但是因为过度捕捞,苏眉鱼已经成了濒危物种。然而,很少有人关心这种美
丽的大鱼,甚至有人铤而走险,从外国走私。
人类,还不反思,要待何时?
(有改动)
12.白鲟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还列举了哪些未曾谋面,却已灭绝的鱼类?(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具体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语句放回到文章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4 分)
野生的胭脂鱼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我国唯一的吸口鲤科
物种。
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二)直击中考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 分)
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叶 盛
①美国科学家近期在学术期刊《气候》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北冰
洋很可能在 2034 年迎来第一个“无冰之夏”。
②北极海冰并非一成不变,一年中会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 9 月前
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 3 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
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
③科学家们通过不同技术手段的观测和研究都支持了上述结论。以海冰年
龄为例,1988 年 25%左右的北极海冰持续冻结 4 年以上,2013 年这个比例降到
了 7%。在过去 60 年里,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通过卫星观测,1979 年至 2000
年,北极夏季最小海冰范围平均为 670 万平方千米。进入 21 世纪以来,这一数
值在 2012 年达到最低,只有近 334 万平方千米,又减少了一半左右。
④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北极熊的主要
食物来源之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
远不及海豹。因此,海冰减少严重影响到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导致其种群近几
十年来锐减。此外,海冰的融化虽然对海水体积的影响要小于陆上冰盖的融化,
但却直接影响着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这种盐度的显著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
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
⑤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反过来影响全球气候。由于液态水比冰的热容量大,
北冰洋一旦在夏天失去海冰的覆盖,就会吸收并存储更多的热量,从洋流和大气
循环等多个方面扰乱现有的气候状态。
⑥北极上空极低温的气团被一圈极地高速环流围绕着,不会轻易扩散。有
研究发现,海冰的消失会削弱这圈极地高速环流,导致北极的低温气团向低纬度
地区扩散。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
暖的结果。
⑦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在航运方面,北冰洋航线成为可
能,将大大缩短从太平洋沿岸前往西欧和北欧的航海距离。然而,由此带来的经
济效益远不能抵消海冰融化相关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⑧北极海冰减少,也与地球倾角等因素有关。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曾比现在
更为倾斜,导致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北极很可能在 1 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
然而,地质学因素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至少以万年为单位,因而从这一角度
无法解释当下海冰面积的急剧变化。
⑨根据计算机模型模拟计算,北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可能在 2030 年
至 2040 年之间,2034 年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年份。由于气候是非线性系统,对模
型的建立方式和条件设定非常敏感,科学家们一般都比较谨慎保守。从以往实际
发展来看,一般都会比预测提早到来。
⑩人类的碳排放是过去 200 年来影响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人类不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变,全球平均气温在 21 世纪末将上升 1.5 摄氏
度以上。在没有跨越式科技发展的前提之下,这一温度上升幅度将带来不可逆转
的影响。北冰洋的无冰之夏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选自《人民日报》)
1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北极海冰夏季持续融化,9 月面积最小;冬季持续结冻,3 月面积最大。
B.北极海冰减少导致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显著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
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
C.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其根源在于北极海
冰减少。
D.地球倾角的变化使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导致当下北极海冰面积急剧减
少。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由北极海冰的变化讲到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和原因,是按逻辑顺序
进行说明的。
B.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北极海冰在持续
减少。
C.本文第④~⑦段都是在说明北极海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D.第⑨段中运用“可能”“可能性最大”“一般”等表修饰、限制的词语,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文章围绕北极海冰减少这一中心展开,作者为什么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清(50 分)
19.题目:手拉手
要求:(1)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的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套作。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项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
试着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答案
一、基础清
1. D(3 分) 解析:“一摞”的“摞”读作“luò”。
2. C(3 分) 解析:A 项“消”应为“销”;B 项“慧”应为“彗”;D 项“唯”应为“帷”。
3. A(3 分) 解析:第一个空,“身处”后面自然选择“困境”,而不能选择“困难”。
第二个空,只有“启迪”才能搭配“智慧”,而“启发”却不能。第三个空,只有“抚
慰”才能搭配“心灵”,而“抚恤”却不能,“抚恤”专指对因公受伤或致残的人员,
或因公牺牲以及病故的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4. 略。(3 分) 解析:(1)句可将“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3)句应该去掉“通
过”或“使”。
5. C(3 分)
6. 示例:雄鹰在蓝天翱翔 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
落叶在风中飞舞 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2 分)
7. B(3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史记》为纪传体,《资治
通鉴》为编年体。
二、素养清
8.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6 分)
9. (1)100 (2)欧也妮·葛朗台 约翰·克利斯朵夫 艺术哲学 (3)苏菲的世界
哲学(6 分)
10. 示例:同学们,绿色生活我践行。建议大家出行时尽量步行或坐公交车;少
使用一次性筷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
(7 分)
11. (1)种类 作用 逻辑顺序(3 分)
(2)三足 两柱(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
应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片内容。观察可知,斝和爵形状上的相
同点为:三足,两柱。
三、阅读清
(一)12.原因:栖息地碎片化、大坝对其洄游产卵路线的拦截、环境恶化、水质污
染、过度捕捞等。红鳍方口鲃、异龙鲤、大鳞白鱼……(3 分)
1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白鲟的外形特征,易于人们理
解。(4 分)
14.运用了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顺序。文章先具体分析白鲟灭绝的原因,再由此
展开,分析更多的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鱼类,由个别到一般,引发人们反思。
(4 分)
15.B(4 分) 解析:这句话是对“胭脂鱼”的解释说明,是前提性的知识,应该在
胭脂鱼的现状前面介绍,所以放在 B 处。
(二)16.B(3 分) 17.C(3 分)
18.“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加引号既表特指,又表强
调,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5 分)与
文章的开头、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2.5 分)
四、写作清
19. (50 分) 【思路解析】审题方面,“手拉手”是字面意思,实际是“团结协作”“齐
心协力”的意思。构思时应当抛开字面意思,从深层意思上立意。不管从哪个
角度入手,重点考虑人与人的团结、人与人的合作,借以表达团结协作,战
胜困难的主题。
选材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协同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个
人的智力、知识面是有限的,因此,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已越来
越成为时代的要求。团结合作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合作伙
伴之间必须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构思方面,如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事件材料丰富才能体现出团结合
作出成果的过程。如写议论文,论证角度有“团结是成功的土壤”“团结是人类
生存的必须”“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互助才能由弱变强”“协作就是力量”“团
队精神”、“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
例文:
手拉手
此刻的我正躺在消毒水中,准备安然地离去……
我是一个新冠病毒,在我肆虐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太多,也经历了太多,
最终,人们坚忍的意志打败了我,也感动了我。此刻,在我离去前,请允许我回
忆一下过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到了某些人的肺部。我发现,这是个栖息的好地方。
我的传播速度极快,分身后的我使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医院,政府的措施
都让我感到恐惧。
这座城被全面封锁了!我再也找不到更多人去传染了,我只能继续游荡在
空气中……
果不其然,街道上的人寥寥无几,出来的人也都戴着口罩,我无机可乘。
思前想后我才感到不那么恐慌,毕竟物资是有限的,以后我还是有机可乘的。如
我所愿,不久,这座市的防疫物资紧缺,可我的黠笑刚爬上嘴角,就看见了从公
路上驶来全国各地调来的装满物资的车辆……
转眼间,被感染的人也越来越多,医院床位紧缺,可他们从不摘下口罩,
这让我更加无机可乘。在这紧急关头,政府再次下达命令,要在这座城市里建立
两所医院,我被这个消息震惊了。随之到来的是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他们也都
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
作为一个病毒,我的自尊心终于被我坦然放下,我安静地躺在消毒水里。
我想,让人类这份手拉手的情谊传递到更远吧。希望在未来,手拉手的不仅仅是
人类,更有与野生动物的和平相处!
或许,当明天太阳升起时,躺在这里的是安然离去的病毒,走在街上的是
庆祝胜利的人类……
【总评】本文选材新颖,中心突出。以一个新冠病毒的口吻叙述故事,细腻地描
写了病毒传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表现出的
正能量。本文语言流畅,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意丰富,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