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ID:460702

大小:237.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学年高一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 1-3 小题。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 1932 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 《现代》杂志。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 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在 20 世纪 30 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 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 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 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 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 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 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而是采用意象隐喻、通感、 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 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 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 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 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 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 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现代派诗歌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2 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 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 (选自《理论观察》,有删改) 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现代诗派是指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 B.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东方民族现代诗的 成熟。 C.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大都来自乡村,是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 人。 D.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 1932 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杂志汇集了许多大城市的诗人,并刊 发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 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 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 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形成 20 世纪三 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 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C.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使得他们的视野投 放到中国更广阔的疆域。3 D.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 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 年 1 月 15 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 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 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 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攻读 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 1918 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 年 8 月 14 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 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 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 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 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 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 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 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 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 1920 年 9 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 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 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 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 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 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 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 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 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 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 年 10 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 19214 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 7 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 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 要数 1923 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 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 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 年 11 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 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 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 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 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 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 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 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 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 开的。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 域均有建树。 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 很有力的证据。5 D.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 20 世纪 20 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 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 最重要的转折。 B.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 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 名家梁实秋的高度评价。 D.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 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6.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小题。 古巷乾坤 周铁钧 古巷多狭长略弯曲,也不宽,只要对面支起窗扇不会碰撞。铺地青石经年踩磨、风雨刷砺,鳞 泽泛亮。巷子再老些,路面会有两条下凹的浅沟,那是数百年流轮撵出的辙印,蕴满岁月沧桑。 如没有临巷门窗,巷墙就很高,垒砌得厚重坚实。但窗多已泛黄龟裂,还隐现着精描细勾的花 木山水、楼阁亭榭,半朦半掩地褪向时光深处。砖缝里膏泥都渐松蚀,用指尖去抠,便簌簌落下。 裹在陈年旧岁里的古巷,苍健安详,不为外界潮流、时尚所动。霓灯溢彩的街路喧嚣,广场舞 乐曲播扬,却侵不进陡耸的青墙,巷内如僻廊静谷,别有乾坤:月亮顺巷口攀上来,清辉盈盈、如 烟似帛,巷路枕着朦朦山影,迎候访古探幽的游人来此抖落浮躁,倾纵心绪,滤验风情。 我曾独步上海朱家角古镇,走着走着,环顾四周,尽是角脊老屋,步入其间,左转右拐,不见 尽头,走得腰酸腿乏,仍出不得“迷魂巷”。忧心忡忡时,眼前突然变得坦阔,巷路径直通向一座6 气势宏伟的石桥,桥头耸立的岩碑上刻:“放生桥”。桥对面长街宽邃,招牌林立,店铺千家。坐 在街头茶摊要了一壶龙井,向茶摊老板说:此处巷子太“乱”。老板笑道:朱家角称奇之处就是街 宽巷窄,路生巷,巷连街,街通路,绵延不尽。 当晚,住宿一条古巷深处的小客店,院铺青石鳞泽泛光,幽静淡雅。客店隔壁,有一家小小的 “书画斋”,主人是位银髯飘逸的老伯,斋中四壁挂满字画,幅幅笔墨遒劲、大气雄浑。我入室攀 谈,畅言良久,问老伯可否求得墨宝?老伯应允,他正拨镇纸,墨毫飞动、中锋运笔,一联:“养 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跃然纸上。玩味联意,彰显烟火平民身处狭巷,胸蕴乾坤的高远境界。 如今游历扬州,何园古巷入口处导游旗招展,扩音器嘈杂,鼎沸的人群依序入巷,逼仄跟进前 行,头悬青天一线,“穿巷风”咄咄刺肤,导游讲述的多是黄宾虹、朱千华等一代名家,曾在园中 开启多少思维创意,历经怎样尊卑荣辱、爱恨交织……走了许久,依然曲延不绝…… 边走顾视左右,见巷墙嵌刻许多诗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 多。”这是唐代杜荀鹤写苏州古巷的,读诗生情,禁不住忆起人水桥互依、河巷舟相偎的吴越故郡 苏州。 姑苏古巷素淡淳朴,千年初容、俗韵不改,每天熹微,几家巷门开了,踱出来的多是老者,他 们既去晨练,也去赶“头汤面”,巷中世代递接的营生是“三虾面”店。面店门窗临巷,店主取活 虾搓籽、取脑、剥仁,是为“三虾”。虾壳汤入锅烧开,趁沸下面,煮好捞出浇原汤,面润汁爽, 原味本鲜。一碗面条,扬名千年姑苏,煮沸古巷乾坤。 古巷不光居住井市平民,也有宦官要臣府邸、文豪墨客栖室。盛唐国都长安城常乐巷,地处东 城僻隅,狭巷幽深,却坐落亭榭绿地、莲池短桥的庭院。白居易在此居住 10 年,写出大量传世诗文, 他后来被差往杭州为官,常乐古巷依然人声鼎沸、文玩古董交易火爆,堪比如今北京“琉璃厂”。 一条古巷,滋养一个诗人,繁荣了一方文化;一个诗人,知名一条古巷,厚垒了盛唐的文化底蕴, 随流逝的风华一起升值。 见一户老宅木门虚掩,向内张望,端坐藤椅上的老奶奶示意我进院,她几句讲述,便把时光曳 到 70 多年前:那时,盛泽是称誉天下的绸都,巷里绸缎庄主豪院与渔樵蚕农寒门相邻,有“五步一 面馆、十步一茶肆”的喧沸市井,也有织机脆响、梭声交汇的丝绸作坊,更有“十岁外皆能纺织” 的巧手如林…… 听着想着,竟觉真得步入人流熙攘、商铺林立的古巷,如历游“清明上河图”十里繁华,心内 寂寥瞬间被市俗民风弥补,空旷意境填满匠心独运的沧桑构建。 告别了好客的老人,迈出高高的青石门槛,前望古巷,不见尽头,沿平平仄仄的卵石路漫步, 任心绪静然流淌,清风掠过耳畔,时空中似乎依旧传来吴根越角的故事,溢满巷路,演绎绵远、精7 彩的古巷乾坤……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两段写古巷现状,作者细致描绘了古巷的窗、巷道、巷墙等,寓无穷感慨于其中,为下 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B.作者将古巷内的苍健安详与古巷外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相对比,表达古巷不被外界潮流侵蚀 的独特之美和作者对古巷的崇敬。 C.文中写“书画斋”老伯挥毫泼墨一事,表现他胸怀天下却困于斗室的无奈,又通过老奶奶的讲述, 写出了古巷昔日的喧沸繁华。 D.作者游历古巷,展开联想和想象,抒发内心真切感受,文章内容充实,结尾意蕴悠悠,令人沉浸 在古巷的历史韵味中。 8.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小巷的古韵?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答。(6 分) 9.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全国有很多地方投入巨资重建或新建古镇,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现 象的看法。(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 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 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③,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 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 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 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 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8 山而复。大史书日:“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 竞,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感。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竞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赵盾:晋国正卿(首席大臣)。谥宣子。②士季:晋大夫,名会。③溜:屋檐滴水的地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日/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 扶以下 B.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日/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日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日/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跑下并拱手至地,头 也至地。 B.寝门,古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最内之门日寝门,即路门。后泛指内室之门。 C.弑,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该字在《左传》和《周礼》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D.《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被道家奉为经典,成为“四书五经” 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晋灵公奢侈暴虐,加重赋税来修饰宫室;因为熊掌没炖烂,竟然杀了厨师,把他的尸首装在畚箕 里,让宫女们带着从朝廷经过。 B.赵盾、士季向晋灵公进谏,晋灵公文过饰非,还想方设法要杀掉赵盾。他派遣的力士鉏麑不愿执9 行他的命令,于是头撞槐树自杀了。 C.晋灵公手下的武士灵辄,在关键时刻用武器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帮助赵盾幸免于难,以报答赵 盾昔日的送饭之恩。 D.赵穿杀了晋灵公,晋国太史董狐写“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廷公布。赵盾难以辩白,大有感慨, 孔子也为他蒙受杀君之冤名感到可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译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 分) 黄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10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选自 1930 年 2 月《新月》第 2 卷 12 期) 【注】 此时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同时任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伴随着世 事变迁,诗人从原有的那种空灵潇洒、活泼好动逐渐变得消极颓废,甚至感染了悲观主义情绪。 14、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其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C.“‘看,一只黄鹂!’有人说”,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中“艳异……像是热情”,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起的愉悦和希冀。 15、两节的末尾完全一样,使用了比喻手法,但比喻的角度不同,请你说说它们各是从哪个角度展 开比喻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总分 11 分) 16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 。 (2)《雨巷》中最能体现诗人理想的诗句是: , , 。 (3)《论语》孔子强调“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 , 。 (4)《再别康桥》中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诗句: , , ! (5)孔子批评大白天睡觉的宰予的句子: 。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共 9 分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被称为 。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 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11 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 1976 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1998 年被引进中国。时至今日, ( )。这部书常被看作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 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 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及个 人、国家等的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 ,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 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 ,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 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剩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 著作 B.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 难被遗忘 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 难被遗忘 D.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 著作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12 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 共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 鸣. 20.下面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 贯,不超过 85 个字。 21、请以“秋天的 ”为题目,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词语;②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③ 立意自定;④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⑤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⑥字数 800 字以上13 参考答案 1. B B 项,“标志了东方民族现代诗的成熟”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为“现代派诗 歌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 2. D D 项,“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说法错误的,曲解文意,由原文“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 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可知,现代诗派具有多层面的审美特征,不是矛盾心理。 3. C C 项,“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曲解文意。由“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 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可知, “使得他们的视野投放到……疆域”的只是“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 4. 答案 D 解析 “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 5. 答案 A 解析 “最重要的转折”依据不足。 6. (6 分)答案 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 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②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 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③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 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 野与眼光。④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出任《新月》杂志的主编,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 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答对 3 点 6 分) 7.C。“书画斋”老伯挥毫泼墨表现的是他高远的情怀。 8.①小巷的建筑,如门窗、巷墙、巷道等,蕴满岁月沧桑。 ②小巷的文化,如巷墙嵌刻许多古诗词,与小巷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古代文人。 ③小巷中的饮食,如小巷世代递接的营生“三虾面”店。 ④小巷中古朴的民风民俗。 (每 1 点 2 分,答对 3 点就满分,每点总述 1 分,举例分析 1 分)14 9.示例一:我认同这一现象。①从文中可知,很多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镇的建 筑、古镇的文化遗迹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②重建或新建古镇,既要注重对古镇的保护,同时, 还应进一步挖掘古镇原有的文化历史价值,在传承中创新,更好地带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 示例二: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可取。①从文中可知,很多古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古 镇的建筑、古镇的文化遗迹等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②但是,有些地方在重建或新建古镇时,为了 追求经济价值,采取破坏性的手段,完全摈弃了古镇原有的价值,这种行为不可取。 (明确表态 2 分,如果只有表态,没有具体分析则不给分。为什么要建古镇和怎么建古镇的理由分 析每点 2 分。) 10.D 动词“饮”,其宾语为“酒”,而非“赵盾”,由此排除 A、C 两项。“其右”修饰“提弥 明”,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 项。 11.D“被道家奉为经典”错,应为“被儒家奉为经典”。 12.B“文过饰非”的意思是“掩饰过失、错误”。晋灵公坦承自己的过错,但知过不改,并没有“文 过饰非”。 13.答案 (1)如果同时进谏而不被采纳,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进谏,国君不听,那 么,您再接着去劝谏。 (2)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提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这对你也没什么伤害。 解析(1)不入:不被接纳。莫:没有人。继:接着,继续。 (2)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 14. 答案 C 解析:“惊慌忙乱”错,应为“惊喜雀跃”。 15.首节的三个喻体中,“春光”展现生机,给人希望(1 分),而“火焰”展现欢快热烈(1 分), “热情”则重在展现对茼途的信心(1 分);因此它们传达了美好和希望,让人愉悦(1 分)。而末 节的“春光”“火焰”和“热情”则侧重于展现时间的短暂这一面(1 分),用于表现欢乐转瞬即 逝而带来的强烈的失落感(1 分)。 解析:上下节的结尾中看似重复的三个比喻“春光”“火焰”和“热情”,却有着不同的内涵。联 系“艳异照亮了浓密”,可知第一节的比喻传达了欢欣与希望;联系“它飞了,不见了,没了”,15 可知第二节写了转瞬即逝的快乐和希望,表现了欢乐匆匆逝去后的感叹和惆怅,让人充满了失落感。 16.(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朽木不可雕也。 17.B(1)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第一 处与前文“百家争鸣”相对应,应选“不易之论”。(2)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硕果仅存: 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根据前文“言前人之所未言”,应选“弥足珍贵”。(3)独 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异军突起: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 兴起。根据关键词“以往学者…‘却”,应选“独辟蹊径”。(4)抽丝剥茧:比喻层层剖析。顺藤摸 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根据下文“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应选“抽丝剥 茧”。 18.B -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和“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之间的逻辑关系,二看后半部分是主 动句式还是被动句式与前文衔接更紧密。综合来看,B 项最恰当。 19.C A.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B.语 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句式杂糅,“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可以改为“更能引 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D.“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关 于”应改为“对于”。“关于”侧重指明范围,“对于”侧重指明对象。 20.答案加入学生会,可申请“优才计划”免试推荐,也可参加面试。如未能通过第一志愿部门面 试,还可选择参加第二志愿部门面试;如没有第二志愿或未通过第二志愿部门面试,将被推荐到其 他学生组织。解析从图示看,加入学生会有两条渠道,一是申请“优才计划”免试推荐,二是参加 面试。走面试渠道的可以填报两个志愿,先面试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未通过再面试第二志愿。如果 两次面试都未通过或第一次面试未通过且无第二志愿,则可被推荐到其他学生组织。在 理清这个流程之后,组织语言表述答案,注意不要超过字数限制。 [参考译文] 16 晋灵公的言行不符合做国君的规矩。大量征收赋税来装饰宫墙。 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 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 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装在畚箕里,让宫女们带着经过朝廷。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其中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向晋 灵公进谏,士季说:“如果同时进谏,而国君不听,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进谏,国君 不听,那么,您再接着去 劝谏。”士季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滴水的地方,然后晋灵公才抬头看他, 并说:“我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谁能没有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 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还是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晋灵公对此很厌恶,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 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着整齐庄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 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真是老百姓的靠山啊。杀害老百姓的靠山,这 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不信。在这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 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攻击赵盾。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觉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陪君王宴 饮,酒过三巡还不 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堂来。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上前搏斗, 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 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 坏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 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人当奴仆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她近了, 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 不久灵辄加入晋灵公的武士队伍,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转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 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翳桑的饿汉啊。”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 没有回答就退走了。于是赵盾自己也逃亡了。乙丑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 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所记 的内容在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 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呀!《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 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 直言不讳。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他如果出 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