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任务群1 观点推断题 群文通练—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复习任务群1 观点推断题 群文通练—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

ID:460945

大小:13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6 (限时 20 分钟) 导读   文学理论与批评是引导创作风尚、推出精品力作、提高作家审美的重要力量。 文学评论家应该是文艺创作的推动者、“制造良药”的人,通过自己的思想对作 家作品进行筛选、甄别,以此弘扬正气。文学创作需要强有力的推动者,也需要 审美。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只有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 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学作品,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文艺评论 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实践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 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 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 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中国的美学概念, 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观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 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 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 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 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 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 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 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 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就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像、 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 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2/6 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 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 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 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 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 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 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 (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 生活充满诗意。 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 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 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 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 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 的、感性的美,进入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 典型体现。 B.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 理论范式。 C.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英美 诗歌创作。 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 本土美学。 D [A 项,“抽象思维”错,原文为“尚象重象思维”;B 项,“最重要的理 论范式”错,原文为“理论范式之一”;C 项,“人们都认为”错,原文提到朱光 潜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3/6 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 认识、建构过程。 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 学的不同。 C.第三段以中国古代诗学、书法艺术、音乐等为例,阐明了中国艺术本质 上是意象创造的艺术。 D.第四段论述如何弘扬中国传统美学意象之美,指出要发掘、展示传统“意 象说”的现当代意义。 A [A 项,无中生有。“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 作用”错误,原文第一段并没有提到“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认为美是在人的情感意识之外的实体性对 象,意象创造的世界引领人们超越现实而追求高远的境界。 B.中国书法注重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等,说 明中国书法本质上是意象创造的过程。 C.用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是弘扬中国传 统美学的意象之美的有价值的尝试。 D.“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误解了艺术的意象世界的审美作用, 错把艺术当作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 A [A 项,“中国美学认为美是在人的情感意识之外的实体性对象”错误, 原文中“认为美是在人的情感意识之外的实体性对象”是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 学的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文艺评论 “小说课”的兴起 中国小说课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一批小说家相继进入高校执教的产物。比如, 王安忆进入复旦大学,出版讲稿结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等。可 以说,小说课的规模化和持续化发展,是这个时代引人注目的文学景观。 小说课的兴起,应归功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 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4/6 间。小说课却几乎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三者间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 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 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 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当小说课从 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它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而扩展至读者大众。在后续 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阅读、文学消 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 关联着文学生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首先,彰显独到眼光, 丰富批评类型。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 批评文字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 胜。比如,毕飞宇从鲁迅的基础体温感知《故乡》就显示出独到的眼光和强劲的 感悟力。在学院派批评大行其道的当下,这些情感饱满、文采灵动的文字,距离 所谓的学理和逻辑相对较远,但也因此减免了空洞甚至僵化的风险。在当前批评 园地中,富于真知灼见的小说课,有理由被视为珍稀品种。 其次,解析经典奥秘,点拨创作技法。小说家解读经典作品,不是从辨析经 典的内涵、梳理经典的接受史入手,而是以创作经验直面经典本身。一部经典就 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用王安忆的说法,是由特殊的材料、思想和感情筑就的“心 灵世界”;按李浩的看法,则是由幻觉、玄思以及省略、回旋感等打造的“魔法 世界”。从文学教育的效果来说,小说课未必能直接造就优秀的小说家,但听者 如有足够的天赋,必能从中领会创作技法,进而为自己的创作打开格局。 最后,倡导阅读风尚,重塑文学生活。小说课影响公众阅读的方式,既不是 为经典祛魅,也不是戏说经典,而是精深阅读。纳博科夫曾说,成熟的、思路活 泼的读者只能是“反复读者”。事实上,反复阅读不只需要付诸行动,更有赖于 具有赏玩精品的趣味和心态。蒂博代认为,趣味是文学教育所无法教会的内容, 但在我看来趣味仍有逐步培育的可能。真正阻碍精深阅读的,其实是读者的心态。 在阅读载体日益多样化的当下,纯粹文字阅读的吸引力日渐流失,快餐式、碎片 化的阅读,已经成为突出病象。在此情境中,小说课所标举的专、精、深的趣味, 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扭转文学阅读的局面,但确有可能引领读者重新亲近经典。 小说课若能坚守特色、持之以恒,必将为倡导阅读风尚做出更大贡献有望重塑我5/6 们的文学生活。 (摘编自徐阿兵《“小说课”的兴起与文学生活的变迁》)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家相继进入高校执教,是大学在教育理念和制度方面探索创新的具 体举措。 B.文学生活主要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小说课兴起与其变 迁密切关联。 C.小说课讲授者是小说家、教育家和批评家,且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 学理论的修养。 D.要想对经典作品进行精深阅读,读者就必须带着赏玩精品的趣味和心态 去反复阅读。 C [C 项,曲解文意。文中说“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 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 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只是对“小说课讲授者”提出了“兼具文学批评 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的要求并未指出其实际充当的角色。]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段运用了举例论证,阐述了小说课的兴起及其发展现状,是文章的 立论基础。 B.第五段引述纳博科夫和蒂博代的话,旨在引出作者“趣味仍有逐步培育 的可能”的观点。 C.文章在阐述“小说课”文学批评的特点时,也委婉批评了当下学院派批 评的空洞、僵化。 D.文章结尾充分肯定了坚守“小说课”自身特色对于倡导阅读风尚、重塑 文学生活的意义。 B [B 项,论点与论据关系错置。引述纳博科夫的话并非为了引出作者“趣 味仍有逐步培育的可能”的观点,而是强调“反复阅读”对于阅读经典的重要 性。]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当下纯粹文字阅读日渐缺乏吸引力,快餐式、碎片化阅读、阅读载体多 样化等阅读病象难辞其咎。6/6 B.如果没有小说课的兴起和规模化、持续化发展,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 学理论便不会交叉融合。 C.小说课接受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展,讲授者注重点拨创作技法,均为优秀 小说家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D.小说课讲授者往往根据自身创作经验解读经典,不是去辨析经典内涵、 梳理经典的接受史。 C [A 项,“阅读载体多样化”并不属于“阅读病象”。B 项,“文学史、文 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便不会交叉融合”说法过于绝对。D 项,“不是去辨析经典内 涵、梳理经典的接受史”曲解文意,原文为“不是从辨析经典的内涵、梳理经典 的接受史入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