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一第二次质量检测(10月)语文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一第二次质量检测(10月)语文 含答案

ID:461075

大小:55.4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仁寿一中南校区 2020 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检测 语文 试 题 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 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 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 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 形写神的心灵创造。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 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 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王夫之正 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 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中 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 审美意象的创造。另如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它们都不像西 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 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同时它也可以 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张世英先生说,弘扬中国传统 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 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 统的意象美学。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关于“美”有一种解读,那就是“美”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会到背后无限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 是相通的。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它让你从看 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的东西,从说到的东西体会到未说到的东西,让你的心灵与古 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传统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对人们的精神和艺术创造有着 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认真汲取意象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美学 和艺术的发展。 (节选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认为,美不是依附于实体,而是主体与客体、心与 物、情与景的统一。 B.“诗”的本体是意象,这一观点虽然是王夫之首先提出的,但也得到中国诗歌美 学界的普遍认同。 C.不仅仅是诗歌,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在本质上也 是意象创造的艺术。 D.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意象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也反映 了现代人的视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段运用中西方比较的视角,揭示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的特点及内涵。 B.第二段主要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论述意象范畴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密切关系。 C.第三段通过引述中外名家的言论,证明中国意象美学实质上就是现代现象学美学。 D.结尾段指出传统意象美学在当代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意象所创造的世界是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能让人超越现实,走向高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远的人生境界。 B.西方传统艺术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中国传统艺术则以形写神,情景融合、 虚实相生。 C.意象之美在于通过“象”想到“意”,让人从看到、说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 说到的东西。 D.当今时代,传统意象美学仍能引领人们精神和艺术创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美学 和艺术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材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代替了古诗,获得了新质,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撮其大概有:张扬了理性思维,减少了直觉思维,偏重于语法,轻忽了词法,强化了模 仿,忽视了表现,等等。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因为 新诗的出现,固然与古诗有血脉渊源,但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这样,新诗与 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运用于诗歌写作,有着巨大的诗性 差距。 (摘编自苗雨时《新诗向古诗学习什么》,2017 年 8 月 27 日《扬子晚报》) 材料二:2017 年是中国新诗发展 100 年,“80 后”著名诗人、作家李成恩于 2017 年 7 月应邀出访拉美。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 识的觉醒,从人性的角度确立了诗的现代性,她认为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通过世 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 样貌。中国当代诗人与拉美诗人有共同之处,都对日常生活较为关注,多写人在现代社 会的独特体验。 李成恩说,中国现代诗与世界最好的诗歌处于同一个水准,中国现代诗建立了中国 的传统,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传统,从语言的开放到个体的想象,中国新诗历经百年,出 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并且正在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诗人的写作。现在 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 读者读到。这次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这次来得 恰逢其时。 (摘编自《李成恩在拉美谈中国百年新诗》,2017 年 8 月 29 日凤凰网,有改动) 材料三:2017 年 8 月 2 日,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在北京 颁奖,大赛顾问、著名诗人谢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创意写作,也谈到了诗 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在目前良好的写作状态中,一些诗人的作品看似个人表 达,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 平时,出于研究需要,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但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不多。谢冕说, 基本都是大体相同、陈陈相因,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这是当前诗歌创作应该注 意的问题,“比如都写一条江,可能词句不同、结构不一,但思路都相同,读起来感受 差不多”。 什么才是个性独特的诗人?谢冕举了海子的例子:“想想他的诗有多独特。里面有 这样的文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都是他很独特 的东西,别人无法模仿、重复。” 谢冕还提到,在目前的诗歌写作中,确实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过于口语化、 缺乏节奏感,等等。他指出,现代诗歌接近口语是自然的,但要有节制,不能无边无界, “像‘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类似的诗歌,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诗歌要有诗歌的内涵,它是文学皇冠上的珍珠,语言是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的,要 精练,过度口语化会使这些内涵丧失殆尽。”谢冕认为,艾青先生把“白话写诗”发挥 到了极致,虽然口语化但有节制,“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创作,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么 好”。 除了语言不够精致外,谢冕认为,诗歌是音乐的文学,要讲究韵律,“徐志摩诗歌 的格律感是很好的,句子长短一致,有的还押韵。没有节奏感,诗歌就会‘不好听'。” 谢冕说,“新诗发展到现在,有成就,但上述问题要指出来,我目前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也是希望新诗能够健康向前发展。”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摘编自《专访谢冕:现代诗歌接近口语不能无边无界》,2017 年 8 月 5 日中国新 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虽替代了古诗,但与传统古诗相比,其在发展过程中出 现了诸如直觉思维减弱、忽视词法、不重视表现等问题。 B.李成恩认为中国新诗最大的成就在于是各种现代意识的觉醒,而这正是中国诗歌 的独特之处,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方诗歌的不同之处。 C.“80 后”著名诗人和作家李成恩在我国新诗发展 100 年之际,受邀出访拉美,对 我国新诗在海外传播、扩大影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D.类似“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这样的诗歌语言,目前在我国的新诗创作 中还能找出许多,诗句过于口语化,缺乏节奏感,不可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古代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使新诗发展成为可能,但在新诗的发展历程中也带来了 许多不利的因素,最终必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B.与新诗诞生之初主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不同,我国新诗历经百年,已建立了 自己的传统,也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 C.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诗人谢冕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现 代诗歌,从而发现了新诗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D.新诗虽然与古诗存在着血脉渊源,但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诗歌写作上存在 着巨大的诗性差距,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 6.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当前我国新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9 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 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 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 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 97 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 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 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 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 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 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 1988 年的初秋,我才 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 东城丰收胡同 21 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 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 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 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 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 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 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 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 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 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 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 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 人诗选》,想到这是历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艾老莫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 的!”艾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 三天,1990 年 3 月 21 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 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 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 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 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 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 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 出毛病。1959 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 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连队阴 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 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1988 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 血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 13 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 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 见一斑。 B.诗人艾青命运多舛,其诗集被“禁借”,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 行。 C.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 氛围。 D.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寓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魅力。 8.作者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来写自己与艾青的交往?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 分) 9.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 “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 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联 合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 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 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 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 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 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 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 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 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 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 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 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行道引术,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 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8 页 食。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沛公乃引兵击秦军 引:利诱、引诱 B.王巴蜀 王:大王 C.令良厚遗项伯 遗:遗留 D.间行归汉王 间:抄小路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 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 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 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 当三万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找刺客 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打败峣山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 汗马功劳。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0 页 共 8 页 C.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啖秦军将领,从而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一举拿下了咸 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 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5 分)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5 分) (二)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黄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1 页 共 8 页 (选自 1930 年 2 月《新月》第 2 卷 12 期) 【注】 此时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同时任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伴随着世事变迁,诗人从原有的那种空灵潇洒、活泼好动逐渐变得消极颓废,甚至感染 了悲观主义情绪。 14.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 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其瞬间之形画其 瞬间之静。 C.“‘看,一只黄鹂!’有人说”,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中“艳异……像是热情”,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起的愉悦 和希冀。 15.诗歌两节的末尾完全一样,都使用了比喻手法,但比喻的的内容有所不同,请说出 其各自展现的内涵,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1)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 喻句是“ ”。《再别康桥》 (2)毛泽东面对壮美的山河、广阔的宇宙,触景生情,思考深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沁 园春·长沙》 ( 3 ) 《 雨 巷 》 一 诗 中 , 诗 人 独 自 走 在 悠 长 寂 寥 的 雨 巷 , 希 望 逢 着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2 页 共 8 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 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 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 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___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 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 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 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 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 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 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 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___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3 页 共 8 页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 土地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 地 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 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 空 20.请分析泰戈尔“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寓意并仿写一句话。(6 分) 寓意: 仿写: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 1978 年的 97.2 亿元增至 2017 年的 6 万亿元左右,增长约 600 倍;2017 年利润总额为 1.71 万亿元, 是 1978 年 69.2 亿元的 247.1 倍。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 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 升。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24.5%,上升至目前的 70%。 机械标准数量从 1978 年的 3400 项发展到当前的 1.72 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 程度达 80%以上。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 85%,基本改变了 20 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 的被动局面。(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 分)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4 页 共 8 页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 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 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 阳光;一路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1)运用细节描写。(2)写出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5 页 共 8 页 仁寿一中南校区 2020 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检测 语 文 试 题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答案】C 解析:A 项,“美不是依附于实体”理解错误,原文为“不是将美看作实 体的属性”。且由“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可知,美必须依附于某种实 体。B 项,“这一观点虽然是王夫之首先提出的”于文无据。D 项,“也反映了现代人 的视野”理解错误,原文是“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 中”。 2.【答案】.C C 项,“证明中国意象美学实质上就是现代现象学美学”不正确。文中 只说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关于“美”的解读“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 通的”。 3.【答案】D D 项,“传统意象美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不正确, 变未然为已然,原文为“认真汲取意象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 美学和艺术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 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依据 题干信息快速找出与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 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二要带着选项回原文,比 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选项 B,“最 大的成就”表述错误,材料二中“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取得的成就”,并没有 提到“最大”,且文中李成恩是在说“共同的精神追求”,并不是说“中国诗歌的独特 之处”。故选 B。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6 页 共 8 页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题,明 确答题要求,如本题要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一般 先浏览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 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 项,“最终必 会阻碍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中“新诗代替了古诗,获得了新 质,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 等说明“古代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对新诗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谈不上“必会阻 碍”,所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 项,出于对现代诗歌的喜爱,诗人谢冕在平时的工作 之余,抽出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现代诗歌”说法错误,材料说的是“平时,出于研究需要, 谢冕阅读过很多诗歌”。D 项,“导致了新诗与古诗之间的断裂”说法不准确,材料一 中说的是“一定程度的断裂”;原因表述不全,材料一中还提及一种原因,即新诗“主 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故选 B。 6.【答案】①中国新诗对外翻译,传递速度慢,优秀诗人及作品被国外了解得少。②诗歌 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③诗歌内涵不够丰富,语言太过口语化, 表达无节制,不够精练。④诗歌语言没有节奏感,缺少诗歌文学应有的韵律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 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 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 句,分条作答。题干中的“新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筛选信息的方向。材料二第 二段中的“现在的问题是……”直指问题,即“中国新诗对外翻译,传递速度慢,优秀 诗人及作品被国外了解得少”;材料三第一段中的“但概念化倾向很严重”中的“但” 说明这也是问题,即“诗歌创作概念化倾向严重,缺乏个性独特的诗人”;第二段中的 “个性突出的诗人并没有出现”,第四段中的“确实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及第 五段中的“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么好”等都是答题区间。答题时要直指问题的关键,要分 条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7 页 共 8 页 7.【答案】.B 【解析】B 项,“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是对原文 第②段有关内容的误读。 8.【答案】倒叙。作者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 面,再由“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 最后以议论作结。 【解析】本题考查对叙述的方式的把握与分析能力。要明确有顺叙、倒叙、插叙等基本 的叙述方式,本文作者运用的是倒叙,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 艾青的第一次见面,再由“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 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结。 9. 内容上:①“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②又是艾青“浪漫、 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 ③结构上:文章由红玫瑰开篇,以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彰显了 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要结合全文抓住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答题角度要从内容 和形式两个层面,由表及里去分析它的内涵及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9 分) 10.【答案】D A 项,“沛公乃引兵击秦军”中的“引”意思是“率领、带领”的意思;不是“利诱、 引诱”的意思;此文句的意思是“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 B 项,“王巴蜀”中“王”,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不是“大王”的意思; 此文句意思是“在巴蜀称王”。 C 项,“令良厚遗项伯”中的“遗”是“馈赠”的意思,不是“遗留”的意思;此句文 句的意思是“让张良厚加馈赠项伯”。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8 页 共 8 页 D 项,“间行归汉王”中的“间”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抄小道,从小路”,此文句 的意思是“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 故选 D。 11.【答案】D 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 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根据名词代词“臣”“下邳”“上”“天” “陛下”“臣计”“留”“三万户(三万户的封地)”等,虚词“与”“以”,“起下 邳”,即“于下邳起”,意思是“在下邳起兵”,作“臣”的谓语,“始臣起下邳”, 意思是“当初我在下邳起兵”,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其后断开,排除 B 项,“留”是 “留县”,为地名,“会留”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即“会(于)留”,补上 介词后还是一个状语后置,意思是“在留县会合”,“此”代指前面说的情况,作“天 以臣授陛下”的主语,意思是“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意思独立,结构完整,中 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两项,句子可以断开为: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故选 D。 12.【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 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 的错误。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项, “从而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一举拿下了咸阳”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沛公乃引兵击秦军, 大破之”可知,沛公采用了张良的计策,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拿下咸阳。但是文 中并没有提到战争的损耗人数,“没费一兵一卒”属于无中生有。故此项概括和分析不 正确。 故选 C。 13.(1)得分点:“且”,暂且;“壁”,营垒、军营、军垒;“为”,介词,替、给; “具”,准备、备办;“益”,多;“益张旗帜诸山上”,省略句,“诸山上”前省略 介词“于”,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诸山上益张旗帜”;“为”,作为。 (2)得分点:“独”,只是;“因”,趁着;“解”,通“懈”,懈怠(或:松懈)。 “此独其将欲畔耳”,判断句式。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 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19 页 共 8 页 王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 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 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 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 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 “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 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 王子婴投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汉王,在巴蜀称王,让张良厚加馈赠项伯,沛公派人请领汉 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于是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 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让张良返回去。一边走,一 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 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 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 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 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 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 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 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 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 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 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 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 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 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 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20 页 共 8 页 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 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答案】C 解析:“惊慌忙乱”错,应为“惊喜雀跃”。 15.首节的三个喻体中,“春光”展现生机,给人希望(1 分),而“火焰”展现欢快热 烈(1 分),“热情”则重在展现对茼途的信心(1 分);因此它们传达了美好和希望, 让人愉悦(1 分)。而末节的“春光”“火焰”和“热情”则侧重于展现时间的短暂这 一面(1 分),用于表现欢乐转瞬即逝而带来的强烈的失落感(1 分)。 解析:上下节的结尾中看似重复的三个比喻“春光”“火焰”和“热情”,却有着不同 的内涵。联系“艳异照亮了浓密”,可知第一节的比喻传达了欢欣与希望;联系“它飞 了,不见了,没了”,可知第二节写了转瞬即逝的快乐和希望,表现了欢乐匆匆逝去后 的感叹和惆怅,让人充满了失落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答案】(1)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2)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3)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 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笙”“怅”“寥廓”,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 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答案】B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21 页 共 8 页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 析正误。第一处,“冲锋陷阵”,指做事不畏艰难险阻,冲在前面;“赴汤蹈火”,比 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由语境“在时代的战场上”可知,应该使用“冲锋陷阵”。第 二处,“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亊;“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 义;由语境“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 咤风云”可知,此处应是褒义的语境,应使用“指点江山”。第三处,“安身立命”,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由“生命之土” 可知,此处是所可以让人们有所寄托的地方,应使用“安身立命”。第四处,“超凡脱 俗”,超出一般,脱离世俗;形容与众不同,非常特別;“超世绝伦”,超出世俗,无 人可比;由“精神之天”可知,这是说脱离世俗,应使用“超凡脱俗”。故选 B。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衔接和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 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 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 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应补写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而不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 B、C 两项,这两项“无论……都”是条件关系。 “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 “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 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 A 项。故选 D。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 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再分析修饰成分。“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 土地,仰望天空”,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 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导致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排除 BD 两项。二是照应不当, 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排除 C。故选 A。 20.【答案】 寓意: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那是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在大雁眼里,去飞去翱翔去拥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22 页 共 8 页 有那片天空才是重要的。行事要注重过程,我努力了,哪怕没有卓著的成绩,没有名垂青 史,甚至"一无所获",那么,你的人生也是有价值的,因为你已经实践了,你无怨无悔。 仿写: 1、宇宙不曾铭记流星的美丽,但它已滑过。 2、历史不留下谁的刻印,但他已来过。 3、风中消散了花的芬芳,但我已开过。 21.【答案】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改变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解析】解答此类题,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 出来。如文段指出时间为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其内容则围绕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展开, 可筛选概括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改变 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作答时要注意字数限制,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 四.写作(60 分) 22.【立意指津】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为命题作文。其题旨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色彩。 当我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 让我们记住许多曾经让我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 经让我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我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 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因此,以“一路有你”为题,就使学生所写的 内容彰显着强烈的人文特色。 【审题】文题“一路有你”的关键词是“你”。本处的“你”,亦是一个泛化的概 念,它并不囿于“人”的范畴。换言之,本文的写作对象“你”,既可指现实生活中存 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 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 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 也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籍,放飞 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 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 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写作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23 页 共 8 页 了本文选择的写作题材的丰富性。   审题时要把握住关键词“你”、“一路”。   命题包含的潜在信息有:   (1)“一路有你”,“ 我”中应有 “你”,这里的“一路”就应是“我”的一路。 因此,文章应主要写“我”的人生路中的几个阶段直到现在的这个时期的整个人生之路。 在写作中为了更好地突出“真实”与“真情”,“一路”的事件应合乎“自身”的身份。   (2)题中有“一路”二字,突出是“我”的“人生历程”,因此,选择的事件, 要有“阶段性”与“代表性”,不能集中在某一点上。而从“一路”二字的限制来看, 这个 “你”必须贯穿“我”的这“一路”的全过程,并且要注意这个“你”在这一路上 或几个关键点上影响 “我”,影响“我”的选择,影响“我”在事情上的成败。   (3)“一路”,突出了时间的跨度,写作中要突出“你”在“我”的生命历程中 所产生的持久而深入的影响。   文题“一路有你”中的“一路”,并非指具体实在的“一路”,而是指一种被喻化 了的人生历程,所以,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一路”的象征意义加以演绎。“一路”, 可以是自我精神成长的一份履历,可以是自我人格提升的一段过程,可以是自我学业进 步的一串日子。如此说来,本文文题的外延范围是较为宽泛的。只要选择自己在某一方 面成长的经历,皆可作为“一路”的内容呈现出来。   (4)文章最好写成记叙文,当然写成散文也可以。要真实,有真情实感。据此, 文章要出彩,必须要有精彩的描写,动作的,语言的,心理的,环境的,细节的。 参考立意:感谢“你”对“我”的帮助、激励、影响、陪伴、启示……一切能带来正能 量的因素都可以作为主题。 例文分析:本文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写出了笛音给予“我”的精神抚慰, 写出了“我”对竹笛的一往情深。相遇,总是那样的偶然,墙角老师吹响的笛音,让 “我”幼小的心灵,多了一位相随的伴侣。于是,竹笛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伴“我”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24 页 共 8 页 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伴我走向高中生活。 可用素材:   1、安徒生,你的童话是我童年时的梦想。一路童年,一曲歌谣。还记得那个用火 柴点燃希望的小女孩吗?是她点燃了我心中最深藏的那份爱的火苗。从此,漫漫快乐的 童年路,我的脑海中会浮现那些用爱点燃的章节,就像小女孩划开的那堆火柴。   还记得那位自欺欺人的皇帝吗?是他的新装让我看到了虚伪与真实。从此,我明白 要用一双真善的双眼看透虚伪看透真实。当海的女儿化为海水中一阵泡沫,你用她的眼 泪告诉我真善美的真谛。一路的童年呵,是你的陪伴开启了我心中最初的爱。因为那一 篇篇童话中沉淀着你的梦,揉碎了你对世界最朴素的情怀……   一路有你,让我用怎样的歌谣谱唱,有你陪伴,便有了梦想?   2、地坛风萧萧,吹过多少日夜。看尽雕栏玉彻由兴起到坍塌,看尽繁花绿树由蓊 郁到凋零,也在你宁静的文字中看到你的身影,徘徊与思索,你用文字写出了你的感悟、 你的意志。   史铁生,一路有你,让我幡然醒悟,在你的地坛中,那萧萧的风将你的思想传播。 终身固定于轮椅上的你让我明白了苦难的本质,让我看清了苦难的真实。   从此,当我徘徊迷茫之时,你的谆谆教诲总能拨开我心中的迷雾。一时的失败、暂 时的痛苦终将被你文字中透出的意志和勇气所吹散,因为宁静的你正是用它参透了人生。   一路困难,有你的精神鼓舞,让我用勇气去面对挫折。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是古人的行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是东坡的低唱。我也要用我的唱歌传达一路有你的幸福。   母亲,您亲手织的毛衣,依然会在天寒之时置于我的床头;那杯热腾腾的牛奶依然 时时出现在我的书桌旁。一路十多年,始终是您的爱帮我驱走生活的寒意,如今,我该 如何告诉您,感谢这一路您的陪伴?   4、你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你将无限的世界归置于有限当中。你有时带着我在天地 间游走,带回阳光和雨露,浇灌着干涸的大地;有时你牵着我的手行走于田间阡陌之上,仁寿一中南校区高 2020 级月考 语文试题 第 25 页 共 8 页 欣赏着眼前一块块翡翠,充满了久违的生命气息,带回一股纯净的空气,清新宜人;你 带着我执著地行走于世界各个角落,了解各地民族风情;最后让我乘着那一缕朴实的风 归来。我感觉到你的亲切和温暖,感受到你和我曾经留下的脉搏,那“怦怦”的跳动声, 有规律地在空中回旋,荡漾……   在午后无人时,饮一杯香茶,我捧着你走向世界的深处。你让我看到历史的沧桑, 人世的兴衰;你让我感觉到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浩瀚,岁月的悠长。细细品味着手中的 香茶,眯着眼随你的思绪畅游……   一路有你——我的挚爱朋友书——的陪伴,我不断前行,渐渐长大。   5、图书馆,你的世界已溶入了我,我生命的血液里有你的血液在流淌。渐渐地我也 成了图书馆里的一本书,一本日渐增厚的书,里面记载着我的欢乐,也有我的悲伤;有 我对未来的畅想,也有我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有校园兄弟姐妹的友情关爱,也有身处异 乡、远离亲人的酸楚和苍凉。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年,图书馆陪我在这个城市里从陌生走到熟悉,从失落走到满足, 从贫瘠走到丰富……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