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含答案

ID:461084

大小:7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贵的清贫 徐贵祥 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 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 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 1 米 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 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 子的标志性装束。 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 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 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 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 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 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 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 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 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 1 . 应 用 ① 散 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散文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 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这个当年才 30 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救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 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 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学管着闽浙皖赣苏 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 “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 12 元黄烟,都受到严厉 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 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 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 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 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 下面,这个命悬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 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 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 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 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 为革命者的牛虻一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 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 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 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 了更多的亚瑟,而且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 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写方志敏故居的木楼“阔大而又古色古香”,虽用语简单,却足以显示主人家 境殷实,曾经有过体面的生活。 B.文章两次写到年轻女孩心目中的方志敏,由外及内,一方面表现方志敏的外在形象,另 一方面表现他的内在精神。 C.“好阔气的铅山县委”,虽说是挖苦,实则是批评,可见,方志敏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希望全体革命者厉行节俭。 D.作者说自己“领略到另一种风景”,是指作者在认识到方志敏生活清贫的基础上,更认 识到了他被捕时的镇定自若。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岀了方志 敏故事的珍贵以及流传之广。 B.作者联想到《牛虻》中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与方志敏形成类比,意在突岀方志 敏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 C.文章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对“清贫”的理解,叙述详略得当,议论逐层深入。丰富 了文章内涵,突显了文章深度。 D.文章赞美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取材丰富,层次清晰,主题突出,体 现了“形散神聚”的待点。 3.综观全文,如何理解“高贵的清贫”?(4 分) 4.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方志敏,作者运用了哪些资源和手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屋后的槐花树 白莹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干枯的渭河河道边上种满了洋槐,含苞的、已开 的、开过的,一簇簇、一串串,白白的、甜甜的,挂满了洋槐枝头。风儿袭来,那一阵阵迷 提分训练人的甜香不仅勾引着我的味蕾,还勾引着我的思绪,我似乎又看见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槐 花树。 在这个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里,闪闪跳动着的那一个个场景像电影倒带一般浮现在了我 的眼前。那黑漆的木门,长长的巷子,厚实的土墙,小小的院子,随风微动的秋千,高高的 桑树,屋后的洋槐,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 老屋后头有两棵槐花树,每到四月中旬,奶白色的槐花便如串串可爱的风铃挂满枝头, 摇曳着醉人的身姿,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这人间四月天里招蜂引蝶,当然还有我们这 帮孩子。每每这时,奶奶便拿来钩子,用铁丝牢牢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父亲在房檐角落找好 地儿,支起长梯子,爬上房顶。低的地方就顺手折下,高的地方就用奶奶扎好的钩子钩住较 繁的槐花枝,快速转动竹竿,轻松地就拧断槐树枝,扔到院子里。奶奶领着我们把白白的槐 花一串一串撸下,放进竹筛子,调皮的孩子们则偷偷捏串生槐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进嘴 巴,大口嚼起来。甜甜的槐花汁和着口水一同流下来,用袖子擦去口水,想再吃一串,却被 奶奶及时阻止:“狗娃,这东西生吃多了不好,婆给你蒸熟再吃。” 奶奶端起满筛子的槐花,急忙回灶房,洗干净,沥干水分,拌上干面粉,用手来回不停 地搅拌,直到面粉充分包裹槐花,奶奶说,这样做出来的槐花筋道,入味。麻利地备好一切 后,奶奶便坐在风箱前“呼哧呼哧”地煽起风箱,我则趴在她腿上,手里拿着偷偷藏起的还 未盛开的槐花吃了起来。奶奶和蔼地笑道:“少吃些,少吃些,蒸熟了,狗娃多吃些。”我 则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香甜的槐花早已下肚。 随着我一年年长大,绑钩子的竹竿也越来越长,老屋后头的槐花树也越长越高,但是可 以够到的槐花越来越少,只因年复一年树枝低的地方经常被折断,时间一长,低的树枝都折 没了高的慢慢够不着了,槐花越来越少了,奶奶额头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记得有一年五一 放假,馋嘴的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嚷嚷着要吃槐花麦饭。那时已至五月,大多洋槐早已过 了花期,就是有槐花也都老了,不鲜不嫩了,很是失望。放假回家盼的就是能吃上一碗槐花 麦饭,可还是迟了。第二天,奶奶带着我满村子转悠,终于在村西边找到一棵槐树,花已经 开得很大了,但奶奶还是踮起脚,挑拣着好的、稍微嫩的花……我美美地吃了一顿槐花麦饭, 跟奶奶诉着多日不见的思念,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给奶奶洗洗头发,擦擦身子,剪剪指甲, 给奶奶说好哪个药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反反复复叮嘱着。她不停地点头:“狗娃,你去吧, 在学校要好好学,下回放假了再看婆。” 离家的日子里,思念越深,乡愁便越浓,心中总有藕断丝连般的牵挂,离家的梦境里, 总有奶奶坐在旧藤椅上的身影,她依旧顶着淡蓝格子手帕,穿着斜襟子粗布衣服、蓝色裤子、黑布鞋,拿着旧蒲扇,对着我笑,面孔慈祥,嘴里念着曾经哄我入睡的口婆:“马蹄杠,红 杆杆,额是额婆滴心坎坎,额婆把额打一把,额把额婆卖了去,额爷回来要额婆,一斗荞麦 换两个……”梦醒后,只留下清泪两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槐花饭了。 近几年来,吃槐花麦饭的心境大不如从前,自己虽然也买来做,但总觉得缺些什么。如 今,又是槐花飘香季,街上卖槐花的小贩估计也多起来了,今日,随同事去撸了些来,看着 如同当年一样奶白色的槐花,心里五味杂陈,当年折槐花的钩子已经锈迹斑斑,盛槐花的竹 筛子依旧孤单地挂在门檐上,蒸槐花用的荆耙,麦秸结的席子、大铁锅、木锅盖也静静地搁 在灶房,只是上面沾满了灰,挂满了蛛网,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却今生再难见。 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父亲站在梯子上钩槐花枝,其他人说笑着撸槐 花,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狗娃,婆给你蒸麦饭,你等一哈。" 我折下一串槐花,放进嘴里,和着泪水,轻轻地嚼,浓烈的香甜渗入心底,就如同当年 的槐花麦饭,似乎还是那个味儿。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据,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老屋后的槐花树”这一标题意蕴丰富,满载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 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B.文章首段连用两个“勾引",形象地写出迷人的槐花香诱发了作者对往昔故乡生活的追忆, 用词新鲜生动。 C.“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中“会不会”一词,流露出物是人非的 感伤,表达对重温旧时光的渴盼。 D.锈迹斑斑的钩子、门檐上孤单的竹筛子、静搁在灶房的荆耙等老物件,沉积着岁月的灰 尘,深化了乡土文化消逝的主题。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实写形态各异的槐花挂满枝头,甜香迷人,既照应题目,又总领全文。 B.文章第五段写村西头的槐花树,看似旁逸斜出,实则别有深意,更显祖孙情深。 C.文章第六段用特写镜头清晰真切地展现梦境中奶奶的形象,凸显作者思念之浓。 D.文章构思独特,现实、回忆、梦境交织,内容丰富深厚,多层次地表现了中心。 3.如何理解文章首尾两段中的“似乎”一词?(4 分)4.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口古枣园 魏胜先 豫北内黄县六村乡千口村,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古枣园——千口千年古枣园。 千口千年古枣园,北靠晋豫鲁铁路干线,西傍颛顼、帝喾二帝陵,南邻梁庄镇,东接硝 河坡。古枣园占地一千余亩,枣树万余棵,其中中心区一百零二亩,现存古枣树一千两百余 棵,许多树龄在千年以上,树围在一百七十厘米左右。被林业部门鉴定命名的“千年枣树 王”,树龄约一千五百多年。 步入园内,一望无垠的古枣树纵横交错,苍劲茂盛。棵棵树干表面沧桑斑驳,色如火山 石,状若鳄鱼皮。树冠八方张开,虬髯盘旋,气宇轩昂,新枝绿叶间串串玛瑙似的枣随风摇 曳。置身于树下,仰首可摘枣,俯身能刨花生,既赏美景,又饱口福,惬意无比。 五十多年前,孩提时代的我,每年秋天都跟着大人们来这儿拾红枣、刨花生,那时觉得 这里不过就是个枣园而已。然而,今天我驻足园内,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遇到一位老者,姓刘,八十五岁,性情耿直,看管古枣园已有半个多世纪。他饶有兴 致地给我讲起了古枣园的历史,以及与古枣园有关的故事—— 内黄,因黄河而得名。汉代以前,古黄河曾流经这块土地的南面,故称内黄。早在秦汉 时期,这里的先民就在黄河故道栽种枣树。漫漫黄河故道,成就了内黄红枣的美名。自 2002 年以来,县里多年举办红枣节,吸引了数十万名海内外游客。 千口,地处内黄县南端,也因黄河而得名。这里曾是古黄河上的一个渡口,因旧时黄河 常年决口,先民频频搬迁,故名“迁口”。后人为了书写方便,逐渐变为“千口”。 精神矍铄的刘老汉凝望着硕果累累的古枣园,在锄把上磕磕烟斗,告诉我,他小时候枣 园就是这个样子。祖辈们都说,这儿自古以来就是块好地,沙质细软,枣树长得好。 先辈们从试种酸枣开始,经过一代代人的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盛花期长、果实肉厚、香甜可口的优良品种——扁核酸。 扁核酸,因核状扁、味酸甜而得名。其鲜果酥脆多汁,酸甜可口;干果皮薄肉厚,香甜 缠绵。古枣树上结的果,经过专业测定,果酸含量为其他品种的五倍,不仅是滋补营养之佳 肴,还是中药的药引子。蜜蜂在古枣树上采集的枣花蜜,晶莹剔透,味正醇厚,润肺明目, 被誉为蜜中上品。 曾经,这里的先民靠一行行枣树防风固沙;遭自然灾害,靠红枣充饥救急;遇兵匪战乱, 靠枣林天然屏障护身保命。作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据点,千口村古枣林一带培养和保 护了许多地下共产党员、游击队员。 新中国成立后,千口古枣园重焕生机。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对园内枣树进行逐棵登记。 枣树总数达十万余棵。国家修建汤濮地方铁路时,专门在千口村设站。县里专门在千口车站 建起了红枣系列产品收购门市部。 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动杆,九月十五枣下箔,十月十 五捞不着。”每年枣熟季节,枣园内,道路旁,一排排用高梁秆编织成的枣箔上,厚厚的红 枣,在阳光照射下鲜艳夺目,宛若一方方红色的地毯;土产门市部,门前车水马龙,前来收 购红枣、枣蜜的商贾络绎不绝;院内小山一样的枣垛,源源不断地装上小火车车厢,运往全 国各地。 “枣儿香,枣儿甜,三分种,七分管;剪枝砍皮防枣锈,灭虫翻土疙瘩山。”这是当地 枣农对枣树管理的精辟总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承包的 土地和枣园。老枣农如鱼得水,将毕生经验全部倾注在枣树管理上。且不说每年至少五次修 剪荒枝嫩条,光是枣树灭虫就是一场重头戏。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 打树枝上的枣尺蠖。男人们在前面抢着木杆击打,妇女和小孩儿跟在后面,用指将打落在树 根下的尺蠖一一消灭。有的尺蠖在强震下应声落地,而大部分则吐丝垂吊,缓缓坠地。待复 活后又爬上树干。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土坡拍打光滑,尺蠖 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南方一位做古董家具生意的经营者看中了这里的古枣树,千里迢迢 赶来,并托人向刘老汉说情,表示想出巨资挖走园中几棵最大的枣树。爱树如命的刘老汉听 说后火冒三丈:“无论给多少钱都不能挖,那可是老祖宗给俺们留下的无价之宝啊!他们要 挖走的不单是树,而是全村人的命根……”对方最后只好悻悻离开。 2018 年底,村两委牵头,动员了十二名具有丰富枣树管理经验、勤奋好学的青壮年,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将古枣园中心区一百零二亩土地,从原先三十多个承包户手中流转出来,成立了古枣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投资修建起古朴典雅的千年古枣园大门牌坊, 拉起透景篱笆墙,硬化了古枣园门前道路和停车场。 千年古枣园而今更风光。为了古枣园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默耕耘的沙区人民,他们有 古枣树一样铁骨铮铮的品格,让人看到了这片土地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编自 2020 年 08 月 22 日《人民日报》)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千口古枣园古枣树数量多、树龄长、树围粗,纵横交错,苍劲茂盛,古枣园久经岁月变 迁仍充满活力。 B.内黄、千口皆因黄河而得名,这里沙风细软。适合枣树生长。先辈们代代试验,终于培 自出优良枣树品种。 C.枣农们用榔头击打树技上的枣尺蠖,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体现出当地农业技术 的原始落后。 D.文章写了古枣园传承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历史,赞美了为了古枣园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 默耕耘的沙区人民。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色如火山石,状若鳄鱼皮”“虬髯盘旋,气宇轩昂”,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 象地表现出古枣树沧桑而道劲。 B.“七月十五枣红圈……”“枣儿香,枣儿甜……”等民谣写出了枣农对古枣树的深厚感 情,既体现了乡土特色,又富有韵味。 C.文章写刘老汉听说有富商想出巨资挖走古枣树后“火冒三丈”,严辞拒绝,表现出刘老 汉不为利益所动的耿直性格。 D.文章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了古枣园的美丽风光,叙 述了古枣园的历史和相关的故事。 7.文章后半部分用不少笔墨写枣农管理枣树,对此你如何理解?(4 分) 8.“今天我驻足园内,却有不一样的感受”,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有哪些“不一样的感 受”。(6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三条河流 王小忠 农历十一月初五,下了一夜大雪。天亮,雪停了,路面上积雪足有七寸厚。怕是一个月 都不能出山了,大雪封锁住整条车巴沟。抱着火炉,听着车巴河的细声细语,望着黑压压的 森林和群山之上的积雪,我又想起了那三条河流。住在那三条河流岸边的朋友们,此时的他 们也抱着火炉?白塔四周的经幡还在烈风中不停地念经?游人络绎不绝?想到这里,我兀自 笑出声来。我坚信,最美好的、最真实的河流,一定是在冬天。对夏日过分被装饰的河流, 我原本就不大喜欢。深秋的时候,扎西叫过我好几次,我的各种借口大概也伤了他的心。实 际上,我并不是抽不出时间,总想着落一层薄雪再去。然而,我面对的却是冰天雪地的现实, 也只好抱着火炉,等鸟雀再次归来,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了。 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东三十公里,即则岔石林景区入口处,有一个美丽的牧村—— 贡去乎。牧村四面环山,三条河绕村而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 扎西的家就在贡去乎。扎西大学毕业后又读了研究生,研究生学位拿到之后,他没有去 城里找工作。扎西的父亲是本地牧民,没有文化,除了放牧,扎西就是他最值得骄傲的谈资 了。扎西没有去城里找工作,他的父亲很不高兴,以前见人就夸的语气也有所转变,甚至愤 怒,愤怒里还夹带着看不起儿子的意思。扎西对他父亲也不似以前那么顺从了。当然不是说 扎西长大了,就不怕父亲,而是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想法。扎西不像他父亲那样,他不愿将自 己的思想固定在这条沟里的牧场上。扎西看到这条沟里春夏秋冬都有外地人进进出出,他们 或摄像;或画画;或成群结队,出没于山林之间:或踽踽独行,歇息于河流之畔。于是,扎 西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想法。 2018 年 6 月,我和扎西刚认识。那次我的目的地是则岔石林。刚进入贡去乎,我就看 见一个小广场。广场旁边的山丘上有一座白塔,白塔四周挂满了经幡。广场前方有一条走廊, 墙壁上画了八宝。站在走廊边上,我又看到了河。三条河一一热乌河,则岔河,多拉河,三 条河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在贡去乎汇聚一起,然后向北奔流,流入洮河,显得很壮观,却又不张扬。相比高山峡谷中的河流,它们不但谦虚,而且显得腼腆。 扎西的家在村子的最边上,房屋是按农区传统风格修建的,土木结构,全院转角二层楼。 楼上房间很多,房间里挂看来自不同地区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或雪山,或草原,或森林, 或河流,每幅照片下面都有说明。房间干净整洁,装饰简单,大方静雅,且都摆放着一盆从 草原上挖来的三叶草。这样的装饰,是城市里的宾馆无法拥有的。楼门顶之上,是很大的露 天阳台。阳台上摆放着几盆长寿菊、几个木墩子,还有两张用树根做成的桌子。这样的布局 和设计,扎西的父亲怕是永远都想不到,自然也就做不到,观念很重要。 扎西的父亲一生都在牧场劳作,所有想法都围绕着牛羊转圈。扎西的种种想法,还是得 到了家里其他人的支持,也得到了政府的帮扶,否则只能是春梦一场。扎西家拆旧房盖新楼 也不过三两年时间,可这三两年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全家十几年放牧的收入。幸福指数建立在 大胆的想象之上,然后通过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得以实现。理想必须践行,才能达到目的。我 还想到了这一点,成功源于机遇。扎西抓住了机遇,他成功了。 只有十二户人家的贡去乎,终于被世人皆知,就源自扎西的藏家客栈。藏家乐的出现, 升级了牧区经济形态,使藏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牧业也开 始向现代商业迈进。这种转变看似缓慢,但渗透性极强。多少年来,生存在洮河沿岸的农牧 民,一直沉醉于传统的耕作与放牧中,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求新求变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 一定的时间,乃至机遇。 热乌河在则岔沟蜿蜒十八湾。十八湾所经之处,山形奇特,森林茂密,河水潺潺,格桑 花盛开,河谷中空气清新。穿过热乌河,沿小路前行,三条河流便各自去了一边。极目远眺, 千里草原平铺,唯河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则岔石林之景观气象万千,雄伟壮观。蓝天白云 下,黛青色的森林绵延于山峰间,加之大小不一的各种溶洞,以及岩壁之上富有各种传说的 壁画,这里的一切还是很难逃脱与神话的纠缠。 那天,我和扎西坐在门楼顶的露天阳台上,喝奶茶,吃糌粑,说着理想的伟大和人生的 艰辛,都有些激动了。三条河流送来的清冽之气和陶然轰响,又令我们暂时忘却其他,只沉 醉于眼前的美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 藏也。”若将眼前所有美景据为己有,心里的那个贪字就写得太大了,还是与他人分享的好。 此时,却是大雪封山。看不到行人,也听不见鸟鸣。坐在朝西的小二楼上,抱着火炉, 我心有愧意。我答应过扎西的,一定要去则岔石林。那么,现在就动身吧。哪怕大雪深埋我 的足迹,而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 (有删改)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认为最美好、最真实的河流是冬天的河流,但下文介绍的三条河流的景色虽不是 冬天之景,却仍给人深深的美感。 B.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介绍扎西藏家客栈的布局和设计,意在批评扎西父亲的观念已经落伍, 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 C.扎西的藏家乐三两年的收入远超以前,它的出现促进了藏区经济的转变,凸显了时代背 景下个人选择和机遇把握的重要。 D.文章引用“耳得之而为声”等语句,表现“我”对美景的沉醉;“我”希望将美景与他 人分享,表达了牧区发展的愿景。 10.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我”的回想内容为主体,叙述了我与扎西的交往、了解和成为挚友的过程,始 终以“我”的视角叙述让读者感到亲近和真实可信。 B.文章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扎西父亲对扎西前后态度的对比、扎西与父亲的对比、牧村 前后变化的对比等,意在反映藏区的改变和进步。 C.文章最后一段以“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结尾,给人以无限想象,为的是表 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有别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魅力。 D.文章的语言平实朴素、流畅简净,多用散句,对扎西事迹的叙述渐次深入,客观地表达 了对藏区可喜变化的感受,又蕴含着深挚的情感。 11.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情感增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 分) 12.文章在叙述藏区变化时,用不少笔墨穿插介绍了三条河流的情况,请谈谈你对此的理 解。(6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九江印象 丰子恺 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虽然天气热到九十五度(华氏度),还是可爱。我们一到招待 所,听说上山车子挤,要宿两晚才有车。我们有了细看九江的机会。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崔颢)“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受了诗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 的今天风韵犹存。街道清洁,市容整齐;遥望岗峦起伏的庐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 是具体而微的西湖,九江居然是一个小杭州。但这还在其次。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仪容端 正。极少有奇形怪状的人物。尤其是妇女们,无论群集在甘棠湖边洗衣服的女子,还是提着 筐挑着担在街上赶路的女子,一个个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没有西施,但也没有嫫母。 她们好象都是学校里的女学生。但这也还在其次。九江的人态度都很和平,对外来人尤其客 气。这一点最为可贵。二十年前我逃难经过江西的时候,有一个逃难伴侣告诉我:“江西人 好客。”当时我扶老携幼在萍乡息足一个多月,深深地感到这句话的正确。这并非由于萍乡 的地主(这地主是本地人的意思)夫妇都是我的学生的原故,也并非由于“到处儿童识姓名” (马一浮先生赠诗中语)的原故。不管相识不相识,萍乡人一概殷勤招待。如今我到九江, 二十年前的旧印象立刻复活起来。我们在九江,大街小巷都跑过,南浔铁路的火车站也到过。 我仔细留意,到处都度着和平的生活,绝不闻相打相骂的声音。向人问路,他恨不得把你送 到了目的地。我常常惊讶地域区别对风俗人情的影响之巨大。萍乡和九江,相去很远。然而 同在江西省的区域之内,其风俗人情就有共通之点。我觉得江西人的“好客”确是一种美德, 是值得表扬,值得学习的。我说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主要点正在于此。 九江街上瓷器店特别多,除了瓷器店之外还有许多瓷器摊头。瓷器之中除了日用瓷器之 外还有许多瓷器玩具:猫、狗、鸡、鸭、兔、牛、马、儿童人像、妇女人像、骑马人像、罗 汉像、寿星像,各种各样都有,而且大都是上彩釉的。这使我联想起无锡来。无锡惠山等处 有许多泥玩具店,也有各种各样的形象,也都是施彩色的。所异者,瓷和泥质地不同而已。 在这种玩具中,可以窥见中国手艺工人的智巧。他们都没有进过美术学校雕塑科,都没有学 过素描基本练习,都没有学过艺用解剖学,全凭天生的智慧和熟练的技巧,刻划出种种形象 来。这些形象大都肖似实物,大多姿态优美,神气活现。而瓷工比较起泥工来,据我猜想, 更加复杂困难。因为泥质松脆,只能塑造像坐猫、蹲兔那样团块的形象。而瓷质坚致,马的 四只脚也可以塑出。九江瓷器中的八骏,最能显示手艺工人的天才。那些马身高不过一寸半, 或俯或仰,或立或行,骨胳都很正确,姿态都很活跃。我们买了许多,拿回寓中,陈列在桌子上仔细欣赏。唐朝的画家韩幹以画马著名于后世。我没有看见过韩幹的真迹,不知道他的 平面造型艺术比较起江西手艺工人的立体造型艺术来高明多少。韩幹是在唐明皇的朝廷里做 大官的。那时候唐明皇有一个擅长画马的宫廷画家叫做陈闳。有一天唐明皇命令韩幹向陈闳 学习画马。韩幹不奉诏,回答唐明皇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我们江 西的手艺工人,正同韩幹一样,没有进美术学校从师,就以民间野外的马为师,他们的技术 是全靠平常对活马观察研究而进步起来的。我想唐朝时代民间一定也不乏像江西瓷器手艺工 人那样聪明的人,教他们拿起画笔来未必不如韩幹。只因他们没有象韩幹那样做大官,不能 获得皇帝的赏识,因此终身沉沦,湮没无闻;而韩幹独侥幸著名于后世。这样想来,社会制 度不良的时代的美术史,完全是偶然形成的。 我们每人出一分钱,搭船到甘棠湖里的烟水亭去乘凉。这烟水亭建筑在像杭州西湖湖心 亭那样的一个小岛上,四面是水,全靠渡船交通九江大陆。这小岛面积不及湖心亭之半,而 树木甚多。树下设竹榻卖茶。我们躺在竹榻上喝茶,四面水光滟滟,风声猎猎,九十度(华 氏度)以上的天气也不觉得热。有几个九江女郎也摆渡到这里的树荫底下来洗衣服。每一个 女郎所在的岸边的水面上,都以这女郎为圆心而画出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的水浪纹,好像半张 极大的留声机片。这光景真可入画。我躺在竹榻上,无意中举目正好望见庐山。陶渊明“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概就是这种心境吧。预料明天这时光,一定已经身在山中,也 许已经看到庐山真面目了。 (摘选自丰子恺《庐山游记》)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一句,既写出古人对九江的喜爱,也交代了作者畅 游九江的原因。 B.第二段“绝不”“恨不得”等词语,极写九江人的和气与热情,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俗 人情的赞美。 C.作者联想到唐代韩幹学习画马的故事,其用意在于赞美九江手工艺人善于观察研究、极 具天才的特点。 D.文章结尾从人物与环境两个角度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沉浸其中、悠然自 得的心境。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从风俗人情、人的聪明才智和环境等方面叙述了对九江的所 历、所见、所感,呈现了对九江的美好印象。B.文章第三段以无锡泥器作为衬托对象,写出了九江瓷器工艺的复杂性和形象的多样性, 着力突出了两地瓷器质地的不同。 C.文章开头和结尾段落写到的出行方式、中间段落写沿途接触到的九江风情、字里行间流 露出的情感等,体现了游记散文的常见写法。 D.本文的语言只用平常的字句,不加粉饰,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具有一种朴素而又明亮 的味道,体现出随笔体散文的特点。 15.本文在第二段和尾段都引用了诗句,各有什么作用?(4 分) 16.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写出九江印象的。(6 分)【答案】1.D 2.B 3.“清贫”指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指精神富有;而“高贵的清贫”则指以方志敏为代 表的革命家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建设未来美好中国而舍弃富裕的生活,拒绝名利的诱惑, 坚守贫困,清白节俭。 4.①实地探访。探访故居,听取介绍,对方志敏有了初步感受。②解读资料。通过照片和 苏区资料,认识到了方志敏是一个贵族式的革命英雄。③重温作品。重读《清贫》,对方志 敏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④联想英雄。以亚瑟类比,体悟到了方志敏一心为 民的赤子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 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 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 进行分析。本题中,D 项,“更认识到了他被捕时的镇定自若”错,应该是更认识到他“清 贫的高贵”。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主旨的概 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 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然后浏 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 项,亚瑟临刑前谈笑风生的表现意在突岀方志敏视死如归 的精神气概,而不是坚守清贫的高贵品质。故选 B。 3.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 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 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本题要求“结合全文, 理解标题‘高贵的清贫’”。首先,先解释“清贫”和“高贵”的意思。“清贫”的意思是 生活清寒贫苦,“高贵”是指精神上的富有。再结合文本,“清贫”指的是方志敏,他生活 1 . 应 用 ① 散 文 参考答案贫困,并不富裕,“高贵”指的是方志敏精神的高贵,他为天下谋幸福,为中国的建设做出 牺牲,拒绝名利的诱惑。 4.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本的写法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结合 文本的具体写作方法,分析其实际意义或效果。本题题干问的是:作者运用了哪些资源和手 段?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 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 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 法,比如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了了 解方志敏,作者“来到方志敏的故乡”实地探访,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 对方志敏有了初步感受。后来作者又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包括“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 告别的照片”,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最后作者重读方志敏的作品读 《清贫》,对方志敏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进一步的认识。 (一) 【答案】 1.D 2.A 3.首段中的“似乎”,写出了眼前的槐花树慢慢唤醒了作者尘封的记忆,使文章由现实自 然过渡到旧日时光。 尾段中的“似乎”写出了槐花饭还是那个味,但奶奶已经不在,一切物是人非,心境已不同 的情感体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4.(1)本文写树、写人、写生活,取材广泛自由;写现实、写回忆、写梦境,不受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思路灵活,结构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 种表达方式; (2)主题明确集中,抒发怀念之情;以槐花树为线索,围绕主题将相关的人、事串连起来。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提分训练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 细微差别,做出判断。本题中,D 项,“深化了乡上文化消逝的主题。”理解错误。根据原 文“当年折槐花的钩子已经锈迹斑斑,盛槐花的竹筛子依旧孤单地挂在门檐上,蒸槐花用的 荆耙,麦秸结的席子、大铁锅、木锅盖也静静地搁在灶房,只是上面沾满了灰,挂满了蛛网, 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却今生再难见”,作者要表达的是物是人非的感叹。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从语句理解、 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 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本题中,A 项,“又总领全文”分析错误。开头一段对 槐花的描写,主要是引出下文,引出下文对故乡和亲人的回忆。故选 A。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不管是词语还是成语,要回答的都是在本文语境下 的基本含义。答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根据该词语前 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 语境中的含义。本题要求理解文章首尾两段中的“似乎”一词,首先找到原文的语境。开头 是“风儿袭来,那一阵阵迷人的甜香不仅勾引着我的味蕾,还勾引着我的思绪,我似乎又看 见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槐花树。”此句中的“似乎”是“好像、仿佛”的意思,“我似乎 又看见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槐花树”是因为作者由眼前槐花树的情景勾起了作者对家乡老 屋后的槐花树,以及和槐花有关的人、事的怀念和回忆。这句话起到引出下文对对故乡和亲 人的回忆的作用。结尾是“我折下一串槐花,放进嘴里,和着泪水,轻轻地嚼,浓烈的香甜 渗入心底,就如同当年的槐花麦饭,似乎还是那个味儿。”此处的“似乎”是“有些像”, 表示揣测的意思。“似乎还是那个味儿”,“那个味儿”是指奶奶做得槐花饭的味道,结合 “和着泪水,轻轻地嚼”可知作者这是由物到人,槐花饭还在,可奶奶已经不在了,表达对 奶奶的怀念。 4.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 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首先要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所谓 “形散”,主要指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 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 “神聚”,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神” 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回答本题可从文章的 选材、表现手法、组织材料、结构成篇、文章主旨等角度分析。这篇散文从选材上看,主要 描写了槐花、槐花树、奶奶、父亲,以及家乡生活的场景,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从文章的构 思上看,文章由眼前的槐花和槐花树引出对家乡老屋后的槐花树的回忆,中间还穿插对梦境的描写,最后又回到现实中来,文章构思独特,现实、回忆、梦境交织,内容丰富深厚,多 层次地表现了中心。从文章的表现手法上看,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 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所以无论是广泛的选材、还是构思的独特、手法 的多样,都是文章的主旨服务的,都是为了表现对故乡和亲人的回忆。所以本文很好地体现 了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 (二) 【答案】5.C 6.D 7.①枣农管理枣树,写出了枣农对古枣树的爱护和精心栽培;②赞美沙区人民为古枣园世 代相守、默默耕耘、铁骨铮铮的品格。 8.①感受到古枣园历史的悠久;②感受到古枣园蓬勃的生机;③感受到沙区人民的勤劳、 智慧和坚守;④感受到国家政策对当地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内容表述的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 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 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C 项,“枣农们用榔头击打树技上的枣尺蠖,把每 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体现出当地农业技术的原始落后”错误,从“‘剪枝砍皮防枣锈, 灭虫翻土疙瘩山。’这是当地枣农对枣树管理的精辟总结”“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 们常常用榔头击打树枝上的枣尺蠖”“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 土坡拍打光滑,尺蠖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可见,这并非反映当地农业技术原始 落后,而是称赞他们枣树管理经验、保证绿色无公害的良心和枣农们的智慧。故选 C。 6.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 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 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根据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 恰当的答案。D 项,“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错误,从“步入园内……置身于树下……驻足 园内……遇到一位老者”等句子可见,作者是在园内漫步移动着的,并非“定点”观察。故 选 D。 7.本题考查分析情节、选材的作用,首先明确描写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 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内容的关系。还要注意材料 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 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用不少笔墨写枣农管理枣树,对此你如何理解”,实际上是问作者写枣农管理枣树有什么作用;作用可从内容、结构、主旨上分析;内 容上,通过写“枣农如鱼得水,将毕生经验全部倾注在枣树管理上。且不说每年至少五次修 剪荒枝嫩条,光是枣树灭虫就是一场重头戏。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 打树枝上的枣尺蠖。男人们在前面抢着木杆击打,妇女和小孩儿跟在后面,用指将打落在树 根下的尺蠖一一消灭”,反映出枣农对枣树的精心管理,悉心栽培,塑造出枣农们勤劳、善 良、智慧的形象;主旨上,表达了作者对沙区人民精心培育枣树品种“从试种酸枣开始,经 过一代代人的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盛花期长、果实肉厚、香甜可 口的优良品种——扁核酸”,世代守护枣树“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对园内枣树进行逐棵登 记”“三年前的一个冬天,南方一位做古董家具生意的经营者看中了这里的古枣树,千里迢 迢赶来,并托人向刘老汉说情,表示想出巨资挖走园中几棵最大的枣树。爱树如命的刘老汉 听说后火冒三丈”,沙区人民的美好品格“为了古枣园的今天而世代相守、默默耕耘的沙区 人民,他们有古枣树一样铁骨铮铮的品格,让人看到了这片土地更加美好的明天”。 8.本题考查把握作品情感态度及筛选信息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 研读文本内容,然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或事物的情感与态度,然后进行概 括分析。关键要抓住“不一样”,从文中筛选“我”的感受;“我遇到一位老者,姓刘,八 十五岁,性情耿直,看管古枣园已有半个多世纪。他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古枣园的历史, 以及与古枣园有关的故事……”,从老者口中,“我”得知了枣园的历史,感受到了历史的 悠久;“一望无垠的古枣树纵横交错,苍劲茂盛。棵棵树干表面沧桑斑驳,色如火山石,状 若鳄鱼皮。树冠八方张开,虬髯盘旋,气宇轩昂,新枝绿叶间串串玛瑙似的枣随风摇曳”“新 中国成立后,千口古枣园重焕生机。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对园内枣树进行逐棵登记”,“我” 感受到古枣园生机勃勃,还因政策而重新焕发生机;“枣儿香,枣儿甜,三分种,七分管; 剪枝砍皮防枣锈,灭虫翻土疙瘩山”“为保证果品绿色无公害,枣农们常常用榔头击打树枝 上的枣尺蠖。男人们在前面抢着木杆击打,妇女和小孩儿跟在后面,用指将打落在树根下的 尺蠖一一消灭……智慧的枣农把每棵树根下的土封成陡坡,并用木板将土坡拍打光滑,尺蠖 欲爬不能,等来的则是集中就擒”,感受到枣农们辛勤的劳动与智慧的管理方式;“无论给 多少钱都不能挖,那可是老祖宗给俺们留下的无价之宝啊!他们要挖走的不单是树,而是全 村人的命根”感受到沙区人民对古枣园的坚守;“国家修建汤濮地方铁路时,专门在千口村 设站。县里专门在千口车站建起了红枣系列产品收购门市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承包的土地和枣园”“2018 年底,村两委牵头,动员了十二名具 有丰富枣树管理经验、勤奋好学的青壮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将古枣园中心区一百零二亩土地,从原先三十多个承包户手中流转出来,成立了古枣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 可看出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古枣园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 【答案】9.B 10.C 11.①文章开头写被雪困,结尾再次提到大雪封山,形成呼应,使文章构成“现实一回想 一现实”的严谨思路。②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就动 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 12.①介绍三条河流的情况就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②介绍 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③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 为外人所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 转变。 【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意在批评扎西的父亲观念已经落伍, 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错。依据“这样的布局和设计,扎西的父亲怕是永远都想不到,自 然也就做不到,观念很重要”可知,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介绍扎西藏家客栈的布局和设计,意 在表现扎西“求新求变思维”的成功及“观念”的重要性。故选 B。 10.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C 项,“为的是表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有别于其 他季节的独特魅力”错。“三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表达的是作者对景点的向往、 对扎西的想念、以及对藏区美好未来的坚信。故选 C。 11.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结构的能力。文章开头写“路面上积雪足有七寸厚。怕是一个月都 不能出山了,大雪封锁住整条车巴沟。抱着火炉,听着车巴河的细声细语,望着黑压压的森 林和群山之上的积雪,我又想起了那三条河流……”,结尾再次提到“此时,却是大雪封 山……”,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 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我”不顾艰险,“哪怕大雪深埋我的足迹,而三 条河流会带我到达诗意的前方”,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 12.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①“有一个美丽的牧村——贡去乎。牧村四 面环山,三条河绕村而过,潺潺流水叮叮咚咚”“三条河一一热乌河,则岔河,多拉河,三 条河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在贡去乎汇聚一起,然后向北奔流,流入洮河,显得很壮观,却又 不张扬”“热乌河在则岔沟蜿蜒十八湾。十八湾所经之处,山形奇特,森林茂密,河水潺潺, 格桑花盛开,河谷中空气清新。穿过热乌河,沿小路前行,三条河流便各自去了一边。极目远眺,千里草原平铺,唯河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等内容介绍了三条河流的情况,目的是介 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②“相比高山峡谷中的河流,它们不但谦虚, 而且显得腼腆”,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③“只有 十二户人家的贡去乎,终于被世人皆知……”,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为外人所知,就说 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 (四) 【答案】13.A 14.B 15.①第二段引用诗句,体现出历代诗人对九江的赞美,赋予九江以文化韵味。②结尾引 用诗句,体现出作者陶醉于九江环境的闲适、自得其乐的心境。 16.①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九江人的好客之风;②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 出九江手工艺人极高的智巧;③运用白描、工笔手法,表现出九江的景美、人美的特点。 【解析】1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也交代了作者畅游九江的原因”错。 作者畅游九江的原因是:1.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2.“我们”恰巧有细看九江的机会。故 选 A。 14.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B 项,“着力突出了两地瓷器质地的不同”错。第 三段以无锡泥器作为衬托对象,是为了凸显九江的艺术气息,以及九江手工艺的“智巧”。 故选 B。 15.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及作用的能力。结合“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受 了诗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风韵犹存”可知,第二段引用诗句,表现了历代诗人对九 江的喜爱与赞美,同时赋予“九江”更深的文化底蕴。 结合“我躺在竹榻上,无意中举目正好望见庐山……大概就是这种心境吧”可知,作者引用 陶渊明的诗句是要表达他当时如陶渊明般陶醉于环境的闲适、自得其乐的心境。 16.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当时我扶老携幼在萍乡息足一个多月,深深地 感到这句话的正确……如今我到九江,二十年前的旧印象立刻复活起来……”,回忆二十年 前是虚写,如今的所见所感是实写,虚实结合写出了九江人的好客之风;“这使我联想起无 锡来。无锡惠山等处有许多泥玩具店,也有各种各样的形象,也都是施彩色的。所异者,瓷 和泥质地不同而已……”,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九江手工艺人极高的智巧; ③“街道清洁,市容整齐;遥望岗峦起伏的庐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是具体而微的 西湖,九江居然是一个小杭州。但这还在其次。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仪容端正。极少有奇形怪状的人物。尤其是妇女们,无论群集在甘棠湖边洗衣服的女子,还是提着筐挑着担在街 上赶路的女子,一个个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没有西施,但也没有嫫母”“有几个九江 女郎也摆渡到这里的树荫底下来洗衣服。每一个女郎所在的岸边的水面上,都以这女郎为圆 心而画出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的水浪纹,好像半张极大的留声机片。这光景真可入画”,作者 既有简单勾勒,又关注细节,运用白描、工笔手法,表现出九江的景美、人美的特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