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文化符号专题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文化符号专题练

ID:461088

大小:3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文化符号专题练 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的保障。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 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无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 终没有改变过。到了晚清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 播。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的化身,作为国家最高权力 的化身,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这是共识。在传统国家体制下,民众也有自己 的信仰空间,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信仰,多元化保障了文化的多样性。一体与多元形成一种稳 定的结构,也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这样就避免了尖锐的文化冲突。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民 族间的征战,但是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的文化冲突,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又是统一的。 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适的、 包容的,形成了博大丰富的内涵。曾经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的资源,但是这份全民族的宝藏 必须民族成员共享。所以我们看到,民间也在享用龙文化这一符号,比如龙舟竞渡。两宋以 来,民间社会龙舟竞渡蔚为大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共同习俗。外 来的佛教的龙文化进入中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龙文化体系,而随着海洋文化的拓展,龙王 的文化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了四海龙王。现在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原始的龙文化,哪些是后期 加入的龙文化,也分不清哪些是外来的龙文化,哪些是本土的龙文化。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 外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所以与时俱进,日新其业,生生不息。中国文化连续不断是一种发 展的创新性的延续,绝不是固步自封。 龙文化符号化为智慧的化身,也保障了中国文化的联系不断。《周易》之《乾》卦,以龙为 喻,深刻表现了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强调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不同状态下的不 同的生活态度。终日乾乾之谨慎始终是正面的态度,而亢龙有悔则是对于冒进的警告。这样 一种以龙为喻的生活智慧,保障了文明的稳健发展、持续发展,防范轻率的态度造成文明的2 中断。在今天看来,这种态度依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本姿态。 所以,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文明起源于八千年前,经过了三千年的演进,在五千年前形 成了成熟的文明与多元一体的形态,形成了具有认同感的符号,开始“龙的传人”的整体迸 程。经过五千年的包容创新性发展,具有不可战胜的韧性与活力,在当今世界呈现出无限的 活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这样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 (节选自田兆元《“龙的传人”文化符号形成的历史依据》,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只在夏商周到明清这段时间,中国历史的主流文化才保持对龙文化的崇拜。 B. 无论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与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 C. 正因为中国龙文化具有博大丰富的内涵,所以它具有不断调适包容的特点 D. 龙文化容纳中国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故其发展表现为创新性的文化延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了一体性龙文化崇拜与多元化民族信仰,分析了一体多元文化的意义。 B. 文章以龙舟竞渡、佛教龙文化与龙王文化为例,证明中国古代龙文化起源不清。 C. 文章以《乾》卦中龙的比喻为例,证明龙文化智慧保障了中国文化的联系不断。 D. 文章论证结构是分总式,在分析中国文化各种特点基础上得出文化自信的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文化冲突,文化多元共生且统一是重要的原因。 B. 虽然曾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资源,但是中国民间仍然可以分享龙文化这一符号。 C. 因为龙文化智慧保障了文明的稳健持续的发展,所以中华民族今天屹立于世界。 D. 中华文明成熟并且多元一体,这是它在当今世界上呈现出无限活力的唯一保证。 【答案】1. B 2. B 3. D3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 项,“只在 夏商周到明清这段时间,中国历史的主流文化才保持对龙文化的崇拜”中的“只……才”不 当,缩小了时间范围,“原文是“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无 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终没有改变过。到了晚清 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C 项,“正因为中 国龙文化具有博大丰富的内涵,所以它具有不断调适包容的特点”中不具备因果关系,原文 有“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 适的、包容的,形成了博大丰富的内涵。”D 项,“龙文化容纳中国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 故其发展表现为创新性的文化延续”表述不当,原文是“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外古今文化精 华为一体,所以与时俱进,日新其业,生生不息”。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 项,“文章以龙舟竞渡、佛教龙文化与龙王文化为例,证 明中国古代龙文化起源不清”中“证明中国古代龙文化起源不清”不当,原文是“《周易》 之《乾》卦,以龙为喻,深刻表现了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强调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 在天不同状态下的不同的生活态度”。故选 B。4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 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 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 项,“中华文明成熟并且多元一 体,这是它在当今世界上呈现出无限活力的唯一保证”中“唯一”一词错误,原文是“在五 千年前形成了成熟的文明与多元一体的形态,……具有不可战胜的韧性与活力,在当今世界 呈现出无限的活力”。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 独特魅力所在。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通过深度挖掘 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 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19 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 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 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2010 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 予“音乐之城”称号。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 的发力点。2019 年 6 月至 10 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 团,陆续推出 135 台 264 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 10 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 带”。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 10 公里地带打造成集休闲、活5 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编自姜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 材料二: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 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 号。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 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 化内涵。 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特色建筑等多种样态。 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 同、四合院、天坛、京剧等。法国作家雨果曾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 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 最大的都城,在这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是仿唐 建筑的风格。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化内涵,将其进 行新的改造。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 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恢复了具有 600 多年历史的城 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形态、 均衡、比例等造型元素,体现着建筑外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建筑美不美观,好 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影、结构等多种因 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 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通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征”“引用”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它 深刻的寓意。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寓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 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 正的深刻寓意。6 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 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在改造中,以尊重原有年代风格 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 不仅提高了使用价值,也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美 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 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三: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 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逐一实现。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 许许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 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逐渐消失。在 第 24 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 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 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 30 多年的阅读习惯了, 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就相应的少了很多。 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 12 个小时,现在能有 4、5 个小时就 不错了。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要不然真没办 法。” 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 2 个小时,才有一 人路过购买一份报纸。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成了生活 的一部分了。“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 意的事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 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过报刊亭,买上 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生活’。”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7 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 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的阅 读爱好者们营造一个文化驿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无限 美好与遐想 …… (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哈尔滨着力打造冰城符号,提升城市魅力,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境界和文明高度 B.各种符号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符号体系,形成了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文化。 C.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符号诸如文字、色彩等可成为城市的标志。 D.材料三以记者实地调查的形式报道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的现状,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音乐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演出常态化、多样化,而且深入市 民内心,成为城市文化印记。 B.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展现这些符号的深刻寓意。 C.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城市建筑设计的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而建筑立面的改造 设计又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 D.城市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建筑立面的恰当改造可以有效地提升建 筑的实用功能以及审美价值。 6.作为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近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分 析。(6 分) 答: 4.A (B.“按既定规则组合在一起”错误,主观臆断,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二是“文化是8 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 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没有说要“按既定规则”。C.“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错误,程度 太重,文中材料二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二者表意有区别。D.“更具权威性”说 法错误,写作的内容和目的决定了表现的形式,材料一哈尔滨通过“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 色”,为“打造冰城符号”进行的一系列举措与材料三“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 实地走访”相比,只是报道的方面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故两则材料在这一方面无法 比较。) 5.B (B.“设计师在建筑立面中艺术化地表达各种造型符号,就能赋予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 内涵”说法过于绝对,由材料二第一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 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可知赋予建筑精神文化内涵需要“将恰到好处 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以及材料二倒数第二段说到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 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 6. 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报刊亭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②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阅读纸质 刊物的人更少,对报刊亭需求降低,营收额少使经营难以维系。③电商大量出现对报刊亭等 实体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