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震云作品专练
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老丁和老韩是
好朋友。
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种地的整天和牲口、庄稼打
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说话,本不该
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上山打兔,爱唱上党梆子。为了一个唱戏,两人
走到了一起。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
精神焕发。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或是君臣,或是父子。有时唱一个
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唱起戏来,往往忘了打兔。
两人是朋友,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常在
一起割草。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家,看见前
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两人都想捡这物件,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得比胭脂快,早一
步跑到物件前。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嫣红便将这只布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
了家。
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
七块。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两口子夜里
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
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漏出半
点风声,我用绳子勒死你。”把嫣红吓哭了。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了:“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你这不是耍浑吗?”2
老丁:“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就得经官。”
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我好不了,也
不让你得着便宜。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
这么毒。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
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
露出了本相。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既然已经撕破了脸,
就是再分钱给他,两人也算掰了。老韩也赌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
告就告吧。”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
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粜完黄豆,又结了
霍州粮栈欠老温家小麦的钱,共六十七块大洋。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
半醒,由着牲口往前走。路过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
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老曹惊出一身汗。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但路上哪
里还有布袋的踪影?老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打问,问了百十个村落,口干舌燥,水米没
打牙,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
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本来大家不知道,让老丁一闹,大家全知道
了。老曹便寻到老韩家。老韩见瞒哄不住,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屁
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
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
起东家。”
又说:“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交代;我不上吊,老婆也
得上吊。”
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
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3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老曹又说:“今
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老韩又有些猝不及防。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
因为一只布袋,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
友。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
朋友。”
(节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丁做生意却不爱说话,老韩种地却爱说话,两个性格如此不同的人却成了好朋友,
小说中的这类内容充满了生活气息又富有情趣。
B.割草回家的胭脂和嫣红都看到了别人丢失的那只布袋,只是嫣红抢先捡到了手里,这
一情节为下文丁韩两家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C.老丁平时做生意不爱说话,为布袋跟老韩争辩时却是口齿伶俐,义正辞严,句句在理,
相比之下,老韩却显得贪心、小气和虚伪。
D.小说对老曹丢失和寻找布袋的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解答了前文嫣红捡到布袋的疑
问,也交代了后文老曹与老韩成为朋友的缘由。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笔法,不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而是在迅速推进的故
事情节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塑造人物形象。
B.小说的叙述语言平实、简洁、洗练,开头“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
老丁……”这类语句明显借鉴了民间文学的表述方式。
C.小说多处运用前后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写老韩平时非常能说,捡到布袋那天说
了一晚上,但面对老曹的称赞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D.小说写老曹找到布袋后,在五个段落中连用五个“又”写老曹说话,既突出了老曹真
心实意的感激,也从侧面映衬出老韩的尴尬无语。
8. 小说中的“一只布袋” 有哪些的作用?
9.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主题之一是“寻找与孤独”:小说中的人们总在寻找能
相互理解和沟通的人,而在寻找中又常常阴差阳错地得到或者失去,最终落入宿命般的
孤独。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请从小说中老韩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
6. C 7. A
8.①“一只布袋”是行文线索,从捡布袋、争布袋到还布袋,小说的基本情节都是围绕
这只布袋逐步展开的。②小说通过“一只布袋”的风波,一石三鸟,刻画了老韩、老丁、
老曹三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③小说借助“一只布袋”的故事形象地揭示主旨,正如文
中老韩所说“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9.①老韩和老丁性格完全不同,只因共同爱好成了好朋友,却又因为孩子捡到一只布袋
产生争执,一个偶然事件让老韩与二十多年的朋友老丁瞬间决裂,这是故事本然。②老
韩本想把布袋里的钱据为己有,无奈之下才还给失主老曹,被老曹认定是不贪财的大好
人,因为误会让两人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③老韩失去的朋友老丁肯定不是真朋友,得
到的朋友老曹也未必是真朋友,得到朋友和失去朋友都是阴差阳错,充满了意外和偶然,
这与《一句顶一万句》“寻找与孤独”的主题是一致的。
一地鸡毛①
刘震云
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
小林每天清早六点起床,到公家副食店门口排队买豆腐。排队也不一定每天都能买到豆腐,
但今天小林把豆腐买到了。豆腐拿回家,因急着赶公共汽车上班,忘记把豆腐放到了冰箱里,
晩上回来,豆腐仍在门厅塑料袋里藏着,大热的天,哪有不馊的道理?
豆腐变馊了,老婆又先于他下班回家,这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老婆一开始是责备看孩子的保
姆,怪她不打开塑料袋,把豆腐放到冰箱里。谁知保姆一点不买账。保姆因嫌小林家工资低,
家里饭菜差,早就闹着罢工,要换人家,还是小林和小林老婆好哄歹哄,才把人家留下;现
在保姆看着馊豆腐,一点不心疼,还一股脑把责任都推给了小林,说小林早上上班走时,根
本没有交代要放豆腐。小林下班回来,老婆就把怒气对准了小林,说你不买豆腐也就罢了,
买回来怎么还让它在塑料袋里变馊?你这存的是什么心?小林今天在单位很不愉快,他以为
今天买豆腐晩点上班没什么,谁知新来的大学生很认真,看他八点没到,就自作主张给他划
了一个“迟到”。虽然小林气鼓鼓上去自己又改成“准时”,但一天心里很不愉快,还不知
明天大学生会不会汇报他。现在下班回家,见豆腐馊了,他也很丧气,一方面怪保姆太斤斤
计较,走时没给你交代,就不能往冰箱里放一放了?放一块豆腐能把你累死?一方面怪老婆5
小题大作,一斤豆腐,馊了也就馊了,谁也不是故意的,何必说个没完,大家一天上班都很
累,接着还要做饭弄孩子,这不是有意制造疲劳空气?
……
小林的老婆叫小李,没结婚之前。是一个静静的、眉清目秀的姑娘。别看个头小,小显得小
巧玲珑,眼小显得聚光,让人见了从心里怜爱。那时她言语不多。打扮不时髦,却很干净。
头发长长的。通过同学介绍,小林与她恋爱。她见人有些腼腆。与她在一起,让人感到轻松、
安静,甚至还有一点淡淡的诗意。那时连小林都开始注意言语、注意身体卫生了。哪里想到
几年之后,这位安静的富有诗意的姑娘,会变成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学会夜里滴水偷水
的家庭妇女呢?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
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哪里会
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
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
想翻,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
一辈子?
……
小林的家里来了客人。老家来人,不讲卫生不算,还要招待吃住,还要给他们办事。时间长
了,老婆受不了小林家的这些农村亲戚,两人总为这事吵架。可今天这两个人是小林没想到
的,是小林的小学老师和他的儿子。这个老师教了小林五年,对他很好。原来老师得了肺气
肿,不知有没有发展成肺癌,到北京来找小林给联系医院。这时老婆下班回来了,自然是不
高兴,和小林吵了起来。争吵声让小林的老师听到了,老师把从家里拿来的两桶香油送到了
厨房,老婆才开始做饭。好不容易吃完了晚饭,小林的老师坚决要走,小林只好看着老师坐
着公共汽车走了。小林往回走的时候,感到身上像有座山压着。
……
这天晚上,查水表的老头又来了。他这次来是求小林把他们老家压在他们处里的批件快点办
理。尽管小林知道这事和女小彭说一声就行,但这时的小林已不是过去的小林,小林已经成
熟了。老头接着又忙把他的背包拉开,掏出一个大纸匣子,说:“这是老家人的一点心意,
你们收下吧!”然后不再多留,走时对小林眨眨眼。老头一走,小林和老婆将纸盒子打开,
掏出礼物一看,两人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个小型的微波炉,在市场上要七八百元一台。小林
说:“这多不合适,如果是一个布娃娃,可以收下,七八百元的东西,如何敢收!明天给他
送回去!”老婆没说什么。晩上吃饭,老婆突然问他:“我只问你,那个批文好办吗?”小6
林说:“批文倒好办,我明天给女小彭说一下马上就可以批!”小林老婆拍了一下巴掌:“那
这微波炉我收下了!”小林担心地说:“这不合适吧?帮批个文,收个微波炉,这不太假公
济私了?再说,也给老头留下话柄呀!”小林老婆说:“给他把事情办了,还有什么话柄?
什么假公济私,人家几千几万地倒腾,不照样做着大官!一个微波炉算什么!”小林想想也
是,就不再说什么。
这天晚上吃饭,老婆用微波炉烤了半只鸡,又让小林喝了一瓶啤酒。啤酒喝下去,小林头有
些发晕,满身变大。这时小林对老婆说:“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
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舒服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老婆
见他喝多了,瞪了他一眼,一把将啤酒瓶夺了过来。啤酒虽然夺了过去,但小林脑袋已经发
懵,这天夜里睡得很死。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
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日如年。又梦见黑压压的人群一齐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
祈雨的蚂蚁……
一九九零年十月北京十里堡
(有删改)
注:①本文获第五届(1991-1992)《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百花奖”是国
内文坛唯一采用读者投票方式,完全依据票数而产生获奖作品;《小说月报》注重选发贴近
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反映老百姓喜怒哀乐的优秀中短篇小说。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一地鸡毛”为标题,形象地揭示出生活的本相:生活就是如此的驳杂无序,鸡
毛蒜皮。
B. 小说在叙事时先不忙于在鸡毛上做文章,而是首先推出馊豆腐意象:整篇小说,整个生
活,都是从这一斤豆腐里生长出来的。
C. 小说的叙述是一种冷静的客观写实,创作主体的情感并不介入小说,叙述者的声音完全
被取消了。
D. 主人公小林在现实生活的挤压下,只是浑浑噩噩地做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最终使得
自己的精神世界愈加滑向平庸和贫瘠。
8. 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含意。
9. 本文获第五届(1991-1992)《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请你结合文本内容
谈三点获奖理由。
7
【答案】7. C 8. 第一问:用了反讽的手法。
第二问: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任由自己的意愿,生活中要紧的是吃喝拉撒睡,唯有物
质要求牵动着人的一举一动,诸如师生之情、个人爱好等精神层面上的内容都可抛开不顾;②
是一切繁琐小事造就了人生,而不是任何浪漫的理想或精神的追求。
9. ①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本文(《一地鸡毛》)主人公是小林
夫妇,他们是普通人,在身份层面更贴近大多数普通读者,他们的生活遭遇也更符合大多数
普通读者的生活遭遇。
②符合《小说月报》的要求。本文(《一地鸡毛》)内容和主题与《小说月报》要求契合,
贴近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展示出在新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国人的生存困境、精神困
境,以及以小林夫妇为代表的一些底层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和无可奈何的悲哀。
③构思巧妙。小说标题为“一地鸡毛”,但作者却不忙于在鸡毛上做文章,而是首先推出
“豆腐”这个意象——“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馊了也就馊了,作者却要让这一斤豆腐
影响人物的情绪、夫妻的关系和家庭的气氛。整篇小说,整个生活,都是从这一斤豆腐生长
出来的。篇末,鸡毛终于出现了,小林梦见自己睡在一堆鸡毛当中,小林的梦表达了他对生
活的整体感觉——生活就是由一堆鸡毛蒜皮的琐事组成。
④叙事客观写实。本文(《一地鸡毛》)的叙述是一种冷静的客观写实,创作主体的情感几
乎不介入小说,叙述者的声音最大限度地被隐藏起来,或者以程式化的语气和句式叙述,或
者稍有感想也都被混同于人物的意识,并不显示出独立判断的倾向。
⑤隐约闪烁着一种讽刺精神。本文(《一地鸡毛》)在冷静地客观写实之外还隐约闪烁着一
种讽刺精神:文本叙述的所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所有这些都被揭露为无价值,正是这
无价值本身构成了人生的沉重,而这种沉重看起来则是极不合理无比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