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1 届高三 10 月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乾陵到茂陵
林非
汽车开出了西安市区,就在一片望不到边缘的丘陵地上,缓缓地攀登着。
这黄土高原上,有多少数不清的方阵:火红的,是辣椒;碧绿青翠的,是玉米;黄澄澄一
片的,是刚收割后耙平的土地。这缤纷的色彩,这几何的图形,真秀丽迷人。庄稼人的手真巧,
心真灵,我觉得自己似乎是进了艺术家们精心开垦的花园。
在这些图案的外面,却又是苍茫、寥廓和雄浑的大地,层层地包围着它,不由得使我从心
底里感到舒展,想要伸出手掌,触摸那离得多近的天空,扯几朵白云下来。
在这高原上,望着头顶的云彩,沉思着天地的悠悠,回忆着祖先的足迹,我的多少情丝,
随着起伏的丘陵,越过人生,越过历史,在半空里翱翔,就这样到达了乾陵底下的一片平滩上。
我沿着夹道的石俑,穿过两行碧绿的枫树,往顶上攀去。这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
李治的乾陵,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矮的小丘。我心里想,走不了几步路,就能站在
顶上眺望了。不过真的走起来,却还挺费劲的。那一段陡峭的土路,爬得我气喘吁吁,额头冒
汗,幸好路畔有丛丛的柏树,遮住燥热的阳光,阵阵的凉风,习习吹来,给了我跋涉的兴致,
于是信步走了上去。
我的心儿在胸口突突地跳,喉咙里不住地喘着粗气,原来我刚才过早地轻视它了。我将会
功亏一篑,屈服于被自己轻视的小丘吗?绝对不行,这不合我的脾气,于是我在峻嶒的乱石中,
寻觅着平稳的立脚点,左手按住石块的边缘,右手拉住石缝里的青草,连奔带跑,总算走到了
小丘的顶上。
这里,是附近一大片平原的制高点。往四周极目远眺,苍茫的大地,尽收眼底。连同武则
天在内的多少帝王,或者是不用帝王称号的那些独裁者,当他们活在世上时,都想牢牢地统治
这幽谷里的子民;一旦死去,还要将他们的尸骨,永远高踞在群氓的顶巅,这是多么狂妄和愚
蠢的念头。对于不甘做奴隶的人们,对于具有自尊心的人们来说,是多大的不公,多大的侮辱。
可是他们在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的头顶,缅怀往
昔和瞻望未来。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
由和平等的坦途。
看完了乾陵,背着一身历史的重担,又乘上车,赶往南边百里以外的茂陵去。在阴沉沉的
暮霭中,远远望着那座埋葬汉武帝刘彻的坟墓,觉得很晦暗和凄凉。比起陡峭的乾陵来,自然
要矮小得多了。不过它的形状也规则得多了,简直是立体几何中最为标准的铲型图案。有几个
操着南方口音的老人,冒着零零落落的雨丝,在路旁眺望着这座土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知
道是充满感情的膜拜,还是理性的否定?当我在暮色苍茫中,匆匆赶往霍去病墓的时候,已经来
不及在他的墓前凭吊一番,对这个年轻有为的大将军,作历史的遐想了,虽然他那句“匈奴未
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曾在我的青年时代,鼓舞过我踏上人生的途程。
我迎着一阵阵潮湿的雾气,迎着从天顶上垂下的夜幕,大步流星地走去,终于寻觅到了墓
侧两庑的石雕。这十多件艺术品都凝结了那些无名艺术家构思的智慧,天真的情绪,这幼稚和
笨拙,却透出一股晶莹的灵气。瞧瞧那个石俑吧,只是就着一块椭圆形的巨石,稍加凿磨,便
活脱脱是个焦躁不安的人,睁大了眼睛,紧紧闭住了阔嘴,在诅咒着天道的不公,瞧他那硕大
的手,还伸开粗糙的指头,压住自己凸起的肚子,憋着满腹的怒气,实在太难以忍受了。我分
明像是看到了他在不住地抽噎。
看完了石人,我还想仔细揣摩人与熊搏斗的那座石雕,可是天色愈益昏暗了下来,我只好
迈开脚步,浏览了精神抖擞的卧牛,英姿雄勃发的跃马,眈眈疾视的伏虎。而当我站在那座马
踏匈奴的石雕前,辨认着威武的马头下面,在那石像扬起的脸颊上,眼睛和鼻梁都被压扁了似
的,可是他拉住马腹的手指,却镂刻的太清晰了,显出一种蠕动和挣扎的力量。这无名的艺术
家,用模糊的影子强调那石像狰狞的神情,却又用分明的笔法强调他抗拒的力量,审美的情趣
实在丰富多彩,像这样来刻画力度的艺术似乎还不多见,它顿时使我想起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那样磅礴的气势。
我深深庆幸着今天这后半段的旅程,能在无意间亲炙不少稀世的艺术珍品。从黎明到黄昏,
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或许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到的。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先写自己认为乾陵只是矮矮 小丘,后又写攀登时气喘吁吁,但最终也不放弃,意在突
出自己倔强顽强的性格。
B. 文中写到汉武帝墓前几位老人的眺望,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想象和推理,实则表现作者对历
史人物的思考。
C. 在写到霍去病墓时,作者只引用了他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却足以表现出他对
霍去病的无限尊重。
D. 作者在写石俑和马踏匈奴的石人时,并未简单地停留于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是善于抓住其中
神韵,形象而有灵性。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以景点、行踪来安排材料,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录自己的所见
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B. 第二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土高原色彩绚烂、苍茫雄浑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
片土地的热爱。
C. 有别于游乾陵的感慨,作者在游茂陵时将重点放在了墓旁的石雕上,在对石雕作品的细致刻
画中,带领读者游弋于永恒的艺术空间。
D. 文章主要放在对历史的“遗作”——陵墓的夹叙夹议上,以叙衬底,以议调色,并融注史实,
行文舒展,可谓耐人寻味。
8. 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文章最后作者写道“我在汽车里颠簸了将近四百里路,我的收获却或许是漂洋过海也无法得
到的”,你认为作者都收获了什么?请结合原文分析。
【答案】6. A 7. B
8. ①在内容上,此句写作者远望所看到的乾陵,昔日帝王武则天和李治的陵墓在作者的眼中成
了矮矮的小丘,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即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帝王与帝王陵墓也是渺小的。
(或者说曾经的帝王如今也不过是一丘黄土,没有永恒)②在结构上,为后文作者对封建帝王
与人民百姓的议论张本(作铺垫)。
9. ①封建独裁历史的可笑。登上乾陵,追忆武则天等历代封建帝王的独裁历史,不过是一场虚
空。②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自由平等永远属于人民;历史的独裁最终被不甘奴役的人们推翻,
人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历史进步的永恒动力。③无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珍品是人类的瑰宝。
岁月悠悠,沧桑变迁,人类文明的创造会历久弥新。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A 项,“意在突出自己倔强顽强的性格”分析错误,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但
此处更多的是要表现作者对于象征着封建独裁者意图不朽的陵墓的态度。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鉴赏能力。
B 项,“写出了黄土高原……苍茫雄浑的特点”理解错误,第二段未写出“苍茫雄浑”,在第三
段“在这些图案的外面,却又是苍茫、辽阔和雄浑的大地,层层的包围着它”才写出。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内容方面:这句话写的是“我”在攀爬过程中所见到的武则天和唐高宗坟墓的样子:一座矮的
小丘。情感方面:这里作者使用了“只能说是”“矮小”的词句,结合武则天、唐高宗的身份,
以及后文“可是他们在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的头顶,
缅怀往昔和瞻望未来”,可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即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帝王与帝王
陵墓也是渺小的。结构方面:引出后文“这里,是附近一大片平原的制高点。往四周极目远眺,
苍茫的大地,尽收眼底。连同武则天在内的多少帝王,或者是不用帝王称号的那些独裁者,当
他们活在世上时……可是他们在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
的头顶,缅怀往昔和瞻望未来”,为作者对封建帝王与人民百姓的议论张本。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依据“这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天唐高宗李治,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的小丘”“可是
他们在生前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许多平凡的人们,站在他们的头顶,缅怀往昔和瞻望
未来”可概括为:封建独裁历史的可笑。依据“对于不甘心做奴隶的人们,对于具有自尊心的
人们来说,是多大的不公,多大的侮辱”“让他们的幽灵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们,终
将拨开专制的迷雾,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可概括为: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自由平等永远
属于人民;历史的独裁最终被不甘奴役的人们推翻,人民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历史进步的永恒
动力。依据“这十多件艺术品都凝结了那些无名艺术家构思的智慧,天真的情趣,看似幼稚和
笨拙,却透出一股晶莹的灵气”“这无名的艺术家,用模糊的影子强调那石像狰狞的神情,却
又用分明的笔法强调他抗拒的力量,审美的情趣实在丰富多彩,像这样来刻画力度的艺术似乎
还不多见”可概括为:无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珍品是人类的瑰宝。岁月悠悠,沧桑变迁,人类
文明的创造会历久弥新。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2021 届高三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粉红色大车
李娟
自从有了粉红色大车,我们去县城就再也不坐小面包车了。小面包车一个人要收二十块钱,
粉红色大车只要十块钱。带稍微大点的行李的话小车还要另外收钱,大车随便装。最重要的是,
大车发车有个准点,不像小车,人满了才出发,老耽误事。
“粉红色大车”其实是一辆半旧的中巴车。司机胖乎乎、乐呵呵的,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
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时,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十块钱来了!”
车上的小孩子们则整齐地发出“吁儿——”的勒马命令声。
我和六十块钱被挤在引擎和前排座之间那点地方,已经满满当当的了。可是车到温都哈拉
村,又有人塞进来五十块钱和两只羊。这回我被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真想骑到那两只羊
身上去……好在人一多,没有暖气的车厢里便开始暖和起来。
虽然乌河这一带村庄稀寥,但每天搭粉红色大车去县城或者恰库尔图镇的人还真不少。每
天早上不到五点钟车就出发了,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
一盏一盏的窗灯。当喇叭声还响在上面一个村子时,下面村子的人就准备得差不多了,穿得厚
厚的,站在大雪覆盖的公路旁,行李堆在脚边的雪地上。
阿克哈拉是这一带最靠西边的村子,因此粉红色大车每天上路后总是第一个路过这里。我
也总是第一个上车。车厢里空荡而冰冷,呵气浓重。司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打着招呼:“你
好吗,姑娘?身体可好?”一边从旁边座位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我连忙接住,
盖在膝盖上。
夜色浓重,风雪重重,戈壁滩平坦辽阔,沿途没有一棵树。真不知司机是怎么辨别道路的,
永远不会把汽车从积雪覆盖的路面上开到同样是积雪覆盖的路下面去。
天色渐渐亮起来时,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但还是那么冷。长时间待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
的空气里,我已经冻得实在受不了了。突然看到第一排座位和座位前的引擎盖子上面对面地坐
着两个胖胖的老人——那里一定很暖和!我便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硬夹在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
里,坐在堆在他们脚边的行李包上。这下子果然舒服多了。但是,不久后我尴尬地发现,他们
两个原来是夫妻……一路上这两口子一直互相握着手,但那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没地方放,就搁
在我的膝盖上;我的手也没地方放,就放在老头儿的腿上。后来老头儿的另一只大手就攥着我
的手,替我暖着,嘴里嘟噜了几句什么,于是老太太也连忙替我暖另一只手。一路上我把手缩
回去好几次,但立刻又被攥着了。
车在一个又一个村子之间穿行着,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人在等待。
有的是要坐车,有的则为了嘱咐一句:“明天四队的哈布都拉要去县城,路过时别忘了拉
上他。他家房子是河边东面第二家。”
或者是:“给帕罕捎个口信,还有钱的话就买些芹菜吧。另外让他早点回家。”
或者:“我妈妈病了,帮忙在县城买点药吧。”
或者有几封信拜托司机寄走。
车厢里虽然拥挤,但秩序井然。老人们被安排在前面几排座位上,年轻人坐在过道里的行
李堆上,而小孩子们全都一个挨一个挤在引擎盖子上,那里铺着厚厚的毡毯。虽然孩子们彼此
间互不相识,可是年龄大的往往有照顾大家的义务,哪怕那个年龄大的也不过六七岁而已。只
见他一路上不停地把身边一个三岁小孩背后的行李努力往上推,好让那孩子坐得稳稳当当。每
当哪个小孩把手套脱了扔掉时,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拾回来帮他重新戴上。
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孩一直坐在我对面,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静静地瞅着我。他
一连坐了两三个小时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动都不动一下,更别说哭闹了。
我大声问:“谁的孩子?”
没人回答。车厢里一片鼾声。
我又问那孩子:“爸爸是谁呢?”
他的蓝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望着我。
我想摸摸他的手凉不凉,谁知刚伸出手,他便连忙展开双臂向我倾身过来,要让我抱。真
让人心疼……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
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怕惊扰了怀中小人儿安静而美好的梦境。
(选自《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车的司机性格开朗,热情地对待乘客。他的缺点是贪财,只有乘客交钱的时候才高兴。
B. 两个胖乎乎的老人夫妻被我无意间隔开,他们却一句话都没有说,说明他们隐忍的性格。
C. 很多人不坐车却也吩咐司机做很多事,作者没有写司机的任何回答,暗示司机习以为常。
D. “我”问了很多问题,如“谁的孩子”“爸爸是谁”,没有人回答,说明乘客们的冷漠。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开头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大车与小车相比,有诸多的优点,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B. “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既写出了大车的孤独,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C. “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外貌描写,写出了孩子的单纯可爱,为后文埋下伏笔。
D. “怀中小人儿安静而美好 梦境”,是作者的想象,也是她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真切祝福。
8. 赏析画横线的句子语言方面的特点。
9. 有人评价李娟的散文不乏“具有深情的生活描写”,请结合车内人物的表现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6. C 7. D
8. (1)运用了借代、夸张的手法。(2)写出了“我”在拥挤的车厢内的感受和心情。(3)形
象生动又不乏幽默。(4)同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和后文的美好感觉形成对比。
9. (1)司机是个热心人,他不落下任何人,对别人托付的事从不推辞。(2)车内的乘客,无
论是一对老夫妻,还是年龄大的孩子,都能帮助别人。(3)“我”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对
孩子精心呵护。(4)这些人构成了一个温暖的集体,给彼此的平凡生活带来温暖和真情。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 项,“他的缺点是贪财,只有乘客交钱的时候才高兴”有误,文中“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
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时,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十块钱来了!’”这是司
机幽默的表现,不是“贪财”,作者这样写更有生活气息。
B 项,“说明他们隐忍的性格”曲解文意,依据后文老头和老太太帮“我”暖手来看,说明他
们热情善良的品格。
D 项,“说明乘客们的冷漠”理解有误,文中“车厢里一片鼾声”,可见,是因为乘客们睡着了,
所以没人回答,不是表现乘客们冷漠。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D 项,“也是她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真切祝福”没有体现,是过度解读。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品味小说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题,重点分析其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六十块钱”“五十块钱”分别借代六个人、
五个人,“我被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
拥挤的车厢内的感受和心情。同时此处描写的拥挤和后文的美好感觉形成对比,运用了欲扬先
抑的手法,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依据题干“结合车内人物的表现分析”,可以从司机、车内的乘客、“我”三个角度来分析。
司机“从旁边座位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对别人托付的事从不推辞,是个热心人;
车内的乘客,老夫妻帮我暖手,年龄大的孩子“只见他一路上不停地把身边一个三岁小孩背后
的行李努力往上推,好让那孩子坐得稳稳当当。每当哪个小孩把手套脱了扔掉时,他都会不厌
的
其烦地拾回来帮他重新戴上”,他们都乐于帮助别人;结尾“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
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可见“我”也是一
个充满爱心的人,对孩子精心呵护。
山东省日照一中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持彩练当空舞
熊召政
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枝盘曲
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
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
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从墙上
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
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
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
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在诗人眼中,历
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尽管当
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
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
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
腾。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
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
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
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
的史诗。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
轻,太轻。
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
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
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
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
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毛泽
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
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
残它。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
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从山间的鸟啼来
谛听烈士们的呼吸。但是七十年前的那棵老树,还是那么苍翠欲滴,这是因为它的根须,始终
抓住了泥土;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对于
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
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摘自熊召政散文集《历史的驴友》)
6.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描述古民居的屋檐针菲、泥墙苔痕、瓦脊雨燕等,突出其古朴淡雅,旨在表达作者的喜
爱之情。
B. 文中用“最壮烈”修饰“长征”,既写出了亲人思、战争之烈,又表现出长征路途之长、人
员之众。
C. 文章写赣南、作者家乡等地的苏区,表明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众多苏区百姓的大
力支持。
D. 文章没有详写战争生活的残酷激烈,而是着重表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礼赞红军的乐观主义
精神。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描写大樟树的主干、枝ㄚ、叶子突出大樟树的盎然生机,为全文营造了昂扬明朗的
氛围。
B. 文章虚实结合,借大樟树与《十送红军》,将现实与回忆融为一体,在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
间自如转换。
C. 散文贵在有“我”,文章提到“我”的向往时,用笔与长枪、书与战争作比,表现出尚武轻
文的倾向。
D. 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须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长在,长征精神永
葆生机。
8. 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 作用。
9. 本文是“长征精神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弘磅礴的风格特点。
的
【答案】6. A 7. C
8. ①以之为题,增强文学性和感染力。②在文中反复出现,结构全篇。③以之喻指历史与现实
的长征,生动形象。④表现先辈革命豪情与浪漫情怀,突出主题。
9. 语言表达:①“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等词语宏大壮阔,充满豪情;②
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
叙述内容:③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描述宏观概括;④赞颂革命先驱和伟大事业,
笔调炽热奋进,抒情奔放热烈。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
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
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A 项,“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错。结合下文“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
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
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可见写民居环境旨在表现伟人的胸襟和浪漫情怀。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
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尚武轻文的倾向”错。原文说“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
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作者是遗憾自己没能亲身经历那战斗的岁月,没有
亲手拿枪去保卫国家。不是“尚武轻文”。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某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句子的作用与段落的作用一样,也要从内容、结构、手法、
主题等角度分析。解答是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不能只答套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从结构和效果上看有两个作用。一是,它是文章的题目,以诗句做题目,
富有文学的浪漫色彩,有感染力;二是,它在文中反复出现,构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使
得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情感和主题看,“谁持彩练当空舞”在文章末尾升华了情感,“毛
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
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这是用“彩练”表现先辈革命
豪情与浪漫情怀;“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原来这一条
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这是以“彩练”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这是英雄的赞歌,
歌颂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突出主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写作风格。文章的写作风格是由写作内容、表达方式、运用手法、具体的
句式和用词特点等共同构成的,此类题目一般都会在题干中给出思考方向或答题思路,考生只
要把握了这些,从文中找出例子来印证即可,难度并不是很大。
首先从内容来看,本文写了当年 长征,“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
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
长征”“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
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
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
泪”;也写了如今的现实,“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
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走
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还写到了未
来,“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对于我们来
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
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描述宏观概括。从主题和情感来
看,“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
摧残它”“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赞颂革命
先驱和伟大事业,笔调炽热奋进,抒情奔放热烈。
从语言表达来看,用词宏大壮阔,充满豪情,如“指挥若定”“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
大地舞翩跹”等词语;运用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如“当这条彩
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
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
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这些地方都体现出本文“恢弘磅礴”的风格。
【点睛】鉴赏散文作品,要分析所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感悟形象的内在品质,或作者的深层感
情。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
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
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要培养并提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文要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做体验式赏析解读的前
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地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
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感悟。
山东省 2021 届高三 10 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回不去的渡口
的
傅菲
①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
皲裂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
②事实上,那是一个荒滩,一条砂石路直通下去,是石埠。石埠上,妇人在洗衣,淘洗豆
子、白米。小孩在石埠下的河水里,摸螺蛳、捉虾,光着身子,嘻嘻哈哈地傻闹。一条竹筏,
被一根绳子系在洋槐树下。老毛竹煻了火,黝黑,两头翘,六根毛竹用老藤扎起来,一头一尾,
中间再扎两绑,便成了竹筏。河水并不深,大人卷起裤腿,可以淌水过河,小孩翘起屁股,手
举衣服,也可以游到对岸,竹筏也仅仅是渡口的一个象征。河是饶北河。年少时,记得有一个
艄公。竹筏上摆着几个矮板凳。艄公也是戴尖帽的斗笠,穿一件棕黑色蓑衣,光着脚板。他撑
第一竹篙的时候,会“嘿呀吼”地吆喝一声,竹篙插入水底,竹筏慢慢滑动,竹篙斜起来,再
拔出水面,插入水底。竹筏在水面嘶嘶嘶嘶地滑翔,青山在飞。在冬春之季,我们去对岸,都
由艄公撑竹筏渡河。
③对岸是另一个村子。两个村子隔一条河。对岸有很多沙地,种西瓜,种花生,种荸荠。
这是我们村没有的。我们村有柴火,有茶油,是对岸村子没有的。两岸因此有了很多的偷盗和
争夺,发生械斗;也因此有了婚配姻缘,随便入哪家的门,开口便是亲戚。艄公把嫁妆送到对
岸去,把送亲的人接过来。外出读书的人,被一只竹筏,送到小镇的车站,坐上去县城的客车。
送别的母亲和姐姐,站在渡口,一直在挥手,不停地挥手,直到竹筏没入河湾的柳树林,像一
片树叶,飘在水面,母亲哗啦啦的泪水流了下来。
④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密密麻麻地排在河岸。河滩宽阔,秋
季开满了白蓼花,米白米白的,一大片。岸边是麻白麻黄的芦苇。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
束,空茫。——我的祖父,我的曾祖父,从这个渡口出发,挑一担箩筐,去浙江海边挑海盐。
木船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也把夏布,蚕丝,带去浙江。木船,一个码头一
个码头地停靠,夜一日一日地凉。
⑤这里确是晨读的好地方。石埠由一块石灰石大石板铺设。我们坐在石板上,听着湍湍而
流的河水,背诵课文。苍老的洋槐,在暮春,散发一种黏稠的气味,一串串垂挂下来的洋槐花,
一直垂到我们额头。被嘴唇磕碰出来的汉语,有了水的韵味和植物的气息。有一个练声的人,
每天会来到这个渡口,把镜子悬在树上,对着口型,练声。我一直记不起他的名字,只知道他
是一个艺考生,考了几年也没考上,后来去深圳,村里也几乎没有他的音讯。我外出生活之后,
每次回家,我在父母身边坐几分钟,说说话,便会去渡口走走,站站。我说不清为什么。
⑥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故去的老人,到渡口买水。炮仗啪的一声,零星地炸开。哭丧的
子女,跪在埠头上,哭得全身瘫痪。渡口,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河流,或许是人世间
最长的路。活着的时候,没走完,死了,接着走,渺渺茫茫地走,不分白日黑夜,风雨兼程,
身上不需要长物,不需要口粮,不需要牵挂和被牵挂,一个人走,再长的路,再艰难的路,也
不觉得孤独寂寞,也不凄冷忧欢。我们需要另一个世界来打开现世的世界,放下恩怨,放下爱
恨,驱除内心的黑暗。没有死,我们无法理解生。没有死的永恒,我们无法理解生的短暂。死
是对生的救赎。死是生的皈依。
⑦没有到过渡口的人,不足以谈论生离死别。我是这样以为的。
⑧公路开通之后,渡口迅速被人遗忘。石埠两边,长满了荒草。早年拴木船缆绳的石桩,
黝黝的,全是苔藓。作为时间的标记,石桩多了一份轮回的沧桑。石桩上面,搭了一块长条形
的石板,石板连通石埠侧边台阶。溽热的夏天,我们躺在石板午睡,歇凉。洋槐的树荫浓密地
盖在赤裸小身子上。河水清幽的凉风,从水面卷上来,我很快进入梦乡。除了山中的岩洞,我
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凉爽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几乎不午睡,和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从石
板上,一个纵身,跃入河中,青蛙一样游泳。清澈见底的河水里,一群群游鱼梭子一样,来来
回回。我们常常玩得忘乎所以,不记得上课。
⑨现在的渡口,完全荒落了。石柱和石板,被人连夜偷走,卖给浙江人。和对岸村子相连
接的,是一座石桥。石桥也无人走,因为下游几百米的河面上,有了一座公路桥。一个完全无
人踏足的荒滩。蒿草和白蓼,再一次占领。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
尽了叶子,也苍劲,宛如深远岁月的写意。我几次带我小孩去渡口,看看那种荒凉。我小孩看
了一次,再也不去,说,没什么好看的,都是草,还有很多垃圾。
⑩这是一个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它的客人。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
会离开渡口,在河面上飘,直至不知所终。当我想起这些,我对生命,保持敬畏的沉默。
(有删节)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 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的渡口刻画展现了故乡饶北河渡口的风景画,展示了故乡人们的风情、
风俗,体现作者的思乡之情。
B. 文章第二段对年少时渡口旁人们活动的描述可谓细致入微,可见渡口的热闹场景也曾给作者
留下心中难以抹掉的美好回忆。
C. 渡口是河两岸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也是作者年少晨读的好
去处。
D. “人,只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既饱含作者的坎坷经历,又有其对
生命的深刻思考。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石埠旁的妇人、小孩以及艄公的描述主要采用动作细节描写,呈现渡口的热闹景象,
体现作者对“渡口”的深深依恋之情。
B. 文章多处采用插叙,回忆了以前的渡口并描述了渡口旁人们的各种活动,目的是表达作者对
而今渡口荒芜的现状的惋惜之情。
C. 作者对渡口河滩秋季开满白蓼花和芦苇花束的环境描写,既烘托出当时渡口的繁忙,也与当
下渡口的荒芜形成鲜明的对比。
D. 文章写的是渡口,却从眼前的槐树写起,中间穿插与渡口有关的人生经历与思考,再回到老
槐树和立足的渡口,前后照应。
的
8. 关于本文的语言运用特点,有人认为,表述活泼新颖,富有音乐美;也有人认为这样会割裂
了画面的完整性,有生硬感。对此,你怎么看?试以第④段为例说明。
9. 全文围绕“渡口”进行构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渡口”的含义。
【答案】6. D 7. B
8. 参考示例一:第④段以短句为主,(如“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木船
顺河而下,入信江,逆流而上,入衢州”等)运用节奏明快的短句,细腻地描述了渡口曾经的
繁忙以及我的祖辈由渡口出发经商的过程;多处运用叠词描述对象,(如“密密麻麻”“米白米
白”“一日一日”等)形象确切地刻画了渡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富有音乐美。这些语言运
用,贴切地描述了渡口的景象,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渡口的情感,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达成有机
的统一。
参考示例二:第④段多用短句,似乎在追求一种跳跃活泼的语言风格,但有时却割断了语意的
连贯性,也割裂了画面的完整性,有生硬之感。(比如“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
有木船”,如果改成“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渡船”,反而更能突出“有渡船”,从
而与下文今日的荒凉空旷形成反差。再比如,将“空茫”单独成句,是突出了渡口的荒凉,但
也显得生硬、突兀、欠自然)作者的主观意图太过强烈,使语言略显做作而失了散文应该的自
然流畅。
9. ①作者由现实中的渡口写起,它是人们过往生活的一个美好记忆,是河两岸人们相互联系的
生活的见证,是由此外出讨生活的起点;②由渡口还是哭丧的地方,赋予渡口去另一个世界出
发的地方的内涵,建立起生与死的关联;③由渡口的被人遗忘、荒落,与渡口边生机勃勃的植
物形成对比,赋予渡口时间的内涵,引发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④同时,“渡口”象征生命
中的某一起点,生命仿佛是从“渡口”出发的“不系之舟”,在不断地前行中发现、探索生命境
界,增加对生命的体验与领悟。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
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D 项,“既饱含作者的坎坷经历”错。文章并没有体现出作者的坎坷经历,本选项属无中生有。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
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而今渡口荒芜的现状的惋惜之情”以偏概全。文章回忆以前的渡口
并描述渡口旁人们的各种活动,目的不仅仅是表达惋惜之情,也有对他人命运的悲悯同情、对
生命与生离死别的升华与思考。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品味语言、赏析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品味语言”就是对语言的体味与感悟,理解
语言背后的含义,领会深层蕴含的人文精神。赏析语言表达技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品读语言,
摸索语言规律,提升语言领悟能力,从语言中获得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本题要求回答“关于本文的语言运用特点,有人认为,表述活泼新颖,富有音乐美;也有人认
为这样会割裂了画面的完整性,有生硬感。对此,你怎么看?试以第④段为例说明。”本题答
案不唯一,我们可以同意第一种观点,也可以同意第二种观点,总之同意哪种观点都可以。答
题时要注意抓住其中的一种观点写起,切忌两种观点都涉及到。如答第一种,要分析第四段短
句的优点,如节奏明快、描述细腻:原文“据说,这个渡口,在很早以前,很繁忙,有木船,
密密麻麻地排在河岸”的描写细腻的描述了渡口很早以前繁忙的景象;运用叠词,富有音乐美:
“密密麻麻”“米白米白”“一日一日”“一个码头一个码头”等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渡
口相关事物景致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如答第二种,需要分析第四段短句的
缺点,如读起来生硬无力:“河滩宽阔,秋季开满了白蓼花,米白米白的,一大片”,如改成“河
滩宽阔,秋季开满了一大片米白米白的白蓼花”,读起来会更加流畅完整,给人以舒服感;缺失
形象生动之感,不自然不流畅:“芦苇从秋风里抽出摇曳的花束,空茫”。作者将“空茫”独立
成句,主观意图太过强烈,这样做虽然是为了突出渡口的荒凉,但却显得生硬而且不自然,使
文章失了散文应该具有的魅力。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
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
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
法。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等理解词语的含义。
“渡口,一棵老洋槐树作为标识。我们总以为,树有多老,渡口也有多老。树是洋槐树,皲裂
的树皮把我们带入时间深深的皱褶里”,作者开篇由现实中的渡口写起,它是人们过往生活的一
个美好记忆,是河两岸人们相互联系的生活的见证,是由此外出讨生活的一个起点;“渡口还
是哭丧的地方,故去的老人,到渡口买水”“哭丧的子女,跪在埠头上,哭得全身瘫痪”,渡口
还是哭丧的地方,渡口是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赋予渡口去另一个世界出发的地方的内涵,
建立起生与死的关联;“石埠两边,长满了荒草。早年拴木船缆绳的石桩,黝黝的,全是苔
藓”“洋槐依然散发蓬勃的生命,郁郁葱葱,即使冬天落尽了叶子,也苍劲,宛如深远岁月的
写意”,由渡口的被人遗忘、荒落,与渡口边生机勃勃的植物形成对比,赋予渡口时间的内涵,
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这是一个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它的客人”“人,只
是渡口的不系之舟,终有一天,会离开渡口,在河面上飘,直至不知所终”,“渡口”象征生命
中的某一起点,生命仿佛是从“渡口”出发的“不系之舟”,在不断地前行中发现、探索生命境
界,增加对生命的体验与领悟,使我们对生命,保持敬畏的沉默。
【点睛】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常指的是那些或含义深刻(关涉主旨意蕴),或有特定义(关
涉语境临时之义),或有指代义的词语;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
(要搞清楚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
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等。这些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所解释的普通含义,
而是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山东省 2021 届高三年级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中的芦苇
梅洁
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
我一直想,我这一生,总会和芦苇不期而遇。在深秋白茫茫的芦苇荡里,和着盛开的芦花
留下我的身影,那怕从此我随风而去……我这样如痴如醉地想了许多年,想得有些莫名,有些
怪异。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的一道信息,但我不知道它的由来。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
之滨。
许多年后的八月,朋友约我去南大港湿地,他们告诉我说,湿地里的芦苇浩浩荡荡。“湿
地”之说是近两年的事情,它是大地的最宝贵的一个器官,如人的肝、胃、肺叶、心脏什么的,
它叫“地球之肾”。它的重要已是很明显的了,但我知道,此去南大港,我心醉神往的是芦苇。
地处渤海湾里的南大港,俗称大洼,属传说中林冲发配的荒凉之地沧州。千万年里,海水
在这里涨了退了,汹涌了平静了,留下了茫茫无垠的盐碱滩,芦苇在盐碱滩、在沼泽泞泥的大
洼开始了千万年地生长,寂寥而沉静。八月的芦苇是盐碱地绝妙的幻想,那绿色让人恍入梦境。
于是我看到,满目的芦苇一泻千里,它们从地平线的天际处漫过来,是一种没有边际的逶迤。
我知道,地平线之外是渤海。海风吹过来,湿地掀起了芦苇的大涛,这时,我离海还有一段路
程,但我已经听到了属于海的呼啸,还有一种属于海的力量,有些雷霆万钧。稍刻,海风过去,
八十平方公里涌起了芦苇绿色的涟漪,涟漪抚弄衣裙,仿佛是一种温柔的牵携,这时,我肯定
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和絮语。大自然成长的声音从芦苇荡里传出来,轻盈的唰唰声,唰唰
唰唰…… 声音在风中荡漾,有一种启示般的感动。
很难想象,很难想象这一片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
在芦苇荡里,我遇见了华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人都在忍受饥馑,于是,一群拓荒
者走进了大洼,他们在这里开垦了几十万亩稻地,建造了一处北方粮仓——南大港农场。拓荒
者中走着一个九岁的男孩,他随父母兄妹一起从遥远的川南走来,蜀道迢迢,几千里南方北方,
小男孩和父辈一起背负着历史的原罪……
似这芦苇,岁岁枯荣;如这潮汐,月涨月退。四十多年走过,小男孩把失望与希望、困苦
与挣脱、爱与孤独以及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大洼,小男孩一生没走出芦苇。回过头一想,这一
切,最初和最终似乎都是与生俱来,都是为了不辜负父亲赐予的那个名字——华北。
此刻,华北和我们一起站在八月的芦苇荡里。
“大洼连续七年干旱。我来大洼四十二年了,第一次看到大洼干得滴水全无……”华北有
些忧郁。
许多年里,中国人到处在填海造田、围湖垦地,原本六十万亩铺天盖地的芦苇荡,只幸存
下五分之一。后来,大洼发现了石油,于是大洼不允许再蓄水了。上游的河流也被截断了,大
洼连年干旱。大洼的油田在贡献石油富庶的同时,也在丢失着千年万年的绿色和静美。“保护
湿地”仅是大洼人近几年刚刚获得的信息,那是人类文明生存的智慧。为了幸存的芦苇,为了
芦苇里千千万万迁徙的鸟儿,千千万万的鱼,以及千千万万在芦苇里栖息的蛙、蟾蛛、狐狸——
人们说它们有的已成了精——大洼人开始从黄河给湿地买水,一年一千万方、两千万方地买。
今年,没有钱买水,大洼干涸了。
干涸的大洼今年闹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一平方
米就有六千多头蝗虫,一脚踩下去,能踩死二百多头!蝗虫几天之内可把芦苇连叶带杆全部啃
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飞机开始撒药灭蝗。后来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
的尸体!为了消灭彻底,大洼人如祖先那样,开始点火烧蝗。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
冲天大火,几天几夜。百里外的沧州市民也看到了大洼人烧蝗的滚滚烟云。
蒙昧在接受大罚。
然而眼下,大火劫后的芦苇在依然干涸的大洼又生成了连天的葱郁。这让人想到上苍对苦
难的赐予,命运不会就此倒伏。
怯弱的生长,我倏忽感到,眼前的绿色已不是一种植物,每一棵芦苇都该是一种精神。
生命的高贵与尊严是邪恶绝对娼淫不了的,万劫不死的精神是凌翔天空的大鸟!深秋来大
洼吧,那时芦苇就开花了,华北说。
(选自《中华散文》2005 年 12 月)
6.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我”和朋友到湿地看芦苇的经历,围绕“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的
话题,展现了对芦苇由衷喜爱的主题。
B. 湿地的前身为盐碱地,却孕育出生机勃勃的芦苇,这既表达了作者的震撼,又体现了盐碱地
的生态价值。
C. “原罪” 一词本意为人类诞生时所犯的原始罪过,作者借用此说表达人们对芦苇荡蓄意破坏
行为的复杂心理。
D. “蒙昧在接受大罚”具体是指人类利用古法烧蝗的野蛮做法,造成了十几万亩芦苇荡被毁的
巨大损失。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照应前文“我”对芦苇荡的遐想,补充说明“我无
法说清”的缘由。
B. “我”并未亲眼看见大洼闹蝗灾的情形,但几组数字对比绘成的画面,使这一情景真实可见,
令人惊心动魄。
C. 人们开采大洼石油富庶之后再给大洼买水,展现了一种取之于斯,用之于斯的理念。
D. “深秋来大洼吧,那时芦苇就开花了”结尾以华北的话描画未来湿地的美好图景,带给读者
无限的想象空间。
8. 赏析文中画曲线的句子。
9. 华北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C
8. ①拟人,用“抚弄”一词写出了水与芦苇之间的依存关系,生命拔节发出的“絮语”,写出
了芦苇的生长动态与生机勃勃;②比喻,把“水波抚弄芦苇”,比作“温柔的牵携”,写出了芦
苇荡形如女子的柔美姿态;③“唰唰唰唰”拟声词,写出了芦苇生命力的顽强与旺盛。
9. ①华北这一人物是五十年代末勇于奉献的拓荒者代表。他也是大洼几十年变迁中的见证者与
建设者代表,他的命运与大洼的命运休戚相关;②他对大洼历史的介绍丰富了文章内容,表达
了对芦苇的喜爱赞美;③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拓展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项,“围绕‘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的话题,展现了对芦苇由衷喜爱的主题”
错误。作者追述了大洼的发展历程,展现的是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这一主题。
C 项,“作者借用此说表达人们对芦苇荡蓄意破坏行为的复杂心理”错误。作者借用此说表达
对五十年代末拓荒行为的复杂心理。
D 项,“指人类利用古法烧蝗的野蛮做法,造成了十几万亩芦苇荡被毁的巨大损失”错误。此
句是指人类过度垦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C 项,“展现了一种取之于斯,用之于斯的理念”错误。解读人们给大洼买水,是因为认识到
了对生态的破坏,是一种弥补的行为。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结合“绿色的涟漪,涟漪抚弄衣裙,仿佛是一种温柔的牵携,这时,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
的声音和絮语”分析,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芦苇”以人的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描摹芦
苇荡,写出了芦苇的生长动态与生机勃勃。结合“涟漪抚弄衣裙,仿佛是一种温柔的牵携”分
析,把“涟漪抚弄衣裙”比作“温柔的牵携”,旨在表现我国芦苇荡形如女子的柔美之态。“唰
唰声,唰唰唰唰”,为叠词,结合“大自然成长的声音”分析,写出了芦苇生命力的顽强与旺盛。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结合“许多年里,中国人到处在填海造田、围湖垦地,原本六十万亩铺天盖地的芦苇荡,只幸
存下五分之一……一年一千万方、两千万方地买。今年,没有钱买水,大洼干涸了”“干涸的
大洼今年闹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一平方米就有六千
多头蝗虫,一……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冲天大火,几天几夜”等分析,对大洼历史
的介绍丰富了文章内容,表达了对芦苇的喜爱赞美。结合“在芦苇荡里,我遇见了华北。上世
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人都在忍受饥馑,于是,一群拓荒者走进了大洼……小男孩和父辈一起背
负着历史的原罪”分析,介绍华北的身份、经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结合“四十多年走过,
小男孩把失望与希望、困苦与挣脱、爱与孤独以及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大洼,小男孩一生没走
出芦苇”分析,写华北的经历,意在表明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段拓荒历史的思考。他的命运
与大洼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大洼连续七年干旱。我来大洼四十二年了,第一次看到大洼干
得滴水全无……华北有些忧郁”分析,通过写华北的忧郁,让我们反思历史。“深秋来大洼吧,
那时芦苇就开花了,华北说”结尾以华北的话描画未来湿地的美好图景,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
空间。
山东省德州市名校 2021 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
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
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
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
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
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
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
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梁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
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
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
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
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
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
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
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
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
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
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
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
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
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
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
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
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
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
买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
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
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
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
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
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
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
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
五十斤小米。 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
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
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
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
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
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
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
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
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
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
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
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
B.“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
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
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
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变化
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
B.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是展现了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选取有
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
C.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叙述
交代背后原委,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文章中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
重要人物,对父亲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
8.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
简要分析。(4 分)
9.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6 分)
6.C[解析]C 项“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表述不正确,根据“我气愤给父
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我”对父亲邋里邋遢不顾形象的不满。
7. C [解析] C 项“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表述不正确,此处先写西藏朋友怪米不好喝,
然后写认可,最后写父亲的叙述,从叙述时间来看是顺叙,而不是插叙。
8.①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既是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
细介绍,又为下文展开“卖小米”的故事做好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突出父亲种谷子时的
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某个具体情节的作用,因此要从与情节相关的小说要素考虑。就本文来说,
结构上,本段中的描写既承接上文,又为下文做了铺垫;情节发展上,起到推动作用,而且更加突
出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人物方面,注重通过言行表现人物。
9.①“父亲”具有新时代农民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父亲”种“羊粪小米”,卖各种地方
农产品,特色鲜明。②“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父亲”能够熟练使用微信,
展示小米的种植和优点,让“我”帮忙宣传,这都是积极学习的成果。③“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
重视经营服务。“父亲"用三瓶矿泉水解决了西藏朋友的“米不好喝”的问题,售后服务到位。(答
出一点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需要先将小说中“新时代特色”概括出来,然后结合具
体事件进行分析。
山东省大联考 202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
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
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
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20 世纪 70 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因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
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
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
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
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
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
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
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情况之后,他看着我
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
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
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
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
姐和父亲之间。
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
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
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
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
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
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
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
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
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
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
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
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
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
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嗯”做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
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
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
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
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
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
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
女们。
(选自《今日文摘)2020 年第 14 期)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事例“说不清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
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
B. 在文章中,“无为而治”“随遇而安”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遇
到村里的知青,态度发生了改变。
C. “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
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D. 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 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 ,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
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 “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
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个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
B. 下地劳动,不知为何姐没去,“晚饭,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组也没有很快回家”
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
C. 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
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
D. 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
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8. 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
9. 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C
8. 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
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
幸福生活。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
9. ①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笑容是凄淡的”“眼里含着泪水”。②在弟弟面
前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如”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
上”。③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如“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与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
D 项,“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分析错误,“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他们对
那段曾经的岁月不了解,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
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 项,“热闹”分析错误,“有蛐蛐的叫声”以声写静;“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
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不在于
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结尾含意和作用的能力。
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时,要从不同的层次去分析,既要分析出基本意思,也要分析出内含
的情感等。“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表明了自己的写作意
图,给二姐,给后辈。给二姐是为了表达歉疚,“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同时在结构上呼应标
题“一份久远的歉疚”;给后辈,是让他们在理解过去的基础上珍惜现在。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
旨。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文章画线部分隐含的人物的心理、要结合全文内容对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扣住语
句的典型手法,如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本题中对二姐进行了
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刻画,分析时要重点扣住这些。“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眼
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等描写,看似矛盾,实则写出了二姐内心不能继续读书的痛苦,
而这种痛苦又不能流露出来,所以只能是强颜欢笑。“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
地”“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等语言描写更是表现了二姐对读书的渴望。两次“好
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的举动,都体现了二姐对弟弟的期望与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