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全能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第 9 课 《 三 峡 》
自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 两 岸 连 山 , 略 无 阙 处 。 重 岩 叠 嶂 , 隐 天 蔽 日 。 自 非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曦 月 。 (阙 通 : 缺 ; 重 岩 一 作 : 重 峦 )
至 于 夏 水 襄 陵 ,沿 溯 阻 绝 。或 王 命 急 宣 ,有 时 朝 发 白 帝 ,暮 到 江 陵 ,其 间 千 二 百 里 ,虽
乘 奔 御 风 , 不 以 疾 也 。 (溯 同 : 泝 ; 暮 到 一 作 : 暮 至 )
春 冬 之 时 , 则 素 湍 绿 潭 , 回 清 倒 影 。 绝 巘 多 生 怪 柏 , 悬 泉 瀑 布 , 飞 漱 其 间 , 清 荣 峻 茂 ,
良 多 趣 味 。 (巘 一 作 : 山 献 )
每 至 晴 初 霜 旦 ,林 寒 涧 肃 ,常 有 高 猿 长 啸 ,属 引 凄 异 ,空 谷 传 响 ,哀 转 久 绝 。故 渔 者 歌
曰 :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 ”
创作背景: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
《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
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因此写就《水经
注》。
1.文 学 常 识
郦 道 元 ( 约 470—527) , 字 善 长 。 汉 族 , 范 阳 涿 州 ( 今 河 北 涿 州 ) 人 。 北 朝 北 魏 地 理
学 家 、散 文 家 。仕 途 坎 坷 ,终 未 能 尽 其 才 。他 博 览 奇 书 ,幼 时 曾 随 父 亲 到 山 东 访 求 水 道 ,后
又 游 历 秦 岭 、淮 河 以 北 和 长 城 以 南 广 大 地 区 ,考 察 河 道 沟 渠 ,搜 集 有 关 的 风 土 民 情 、历 史 故
事 、神 话 传 说 ,撰《 水 经 注 》四十 卷 。文 笔 隽 永 ,描 写 生 动 ,既 是 一 部 内 容 丰 富 多 彩 的 地 理
著 作 ,也 是 一 部 优 美 的 山 水 散 文 汇 集 。可 称 为 我 国 游 记 文 学 的 开 创 者 ,对 后 世 游 记 散 文 的 发
展 影 响 颇 大 。 另 著 《 本 志 》 十 三 篇 及 《 七 聘 》 等 文 , 已 佚 。
2.文 章 思 想 内 容
郦 道 元 的 《 三 峡 》( 选 自 《 水 经 注 》 )是 一 篇 著 名 的 山 水 之 作 , 只 用 不 到 区 区 200 字 的
篇 幅 ,作 者 描 写 了 三 峡 错 落 有 致 的 自 然 风 貌 。全 文 描 写 随 物 赋 形 ,动 静 相 生 ,情 景 交 融 ,情
随 景 迁 , 简 洁 精 练 , 生 动 传 神 。
3.重 点 字 词
字 音 :
阙 ( quē ) 处 襄 ( xiā ng) 陵 属 ( zhǔ ) 引 沿 溯 ( sù )
飞 漱 ( shù ) 御 ( yù ) 风 猿 ( yuá n) 鸣 曦 ( xī ) 月 素 湍 ( tuā n)
长 啸 ( xià o) 郦 ( lì ) 道 元 林 寒 涧 ( jià n) 肃 重 岩 叠 嶂 ( zhà ng)
古 今 异 义
1、 或 或 王 命 急 宣 古 义 : 有 时 今 义 : 常 用 于 选 择 复 句 的 关 联 词
2、 虽 虽 乘 奔 御 风 古 义 : 即 使 今 义 : 虽 然
一 词 多 义2
① 自 自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 从 ) 自 非 亭 午 夜 分 ( 如 果 )
② 绝 沿 溯 阻 绝 ( 断 绝 ) 绝 巘 多 生 怪 柏 ( 极 ) 哀 转 久 绝 ( 消 失 )
通 假 字
① 略 无 阙 处 , “ 阙 ” 通 “ 缺 ” 空 缺 。
② 哀 转 久 绝 , “ 转 ” 通 “ 啭 ” 鸣 叫 。
词 类 活 用
①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 奔 , 动 词 用 作 名 词 , 飞 奔 的 马 。
② 回 清 倒 影 : 清 , 形 容 词 用 作 名 词 , 清 波 。
③ 晴 初 霜 旦 : 霜 , 名 词 用 作 动 词 , 结 霜 。
④ 空 谷 传 响 : 空 谷 , 名 词 作 状 语 , 在 空 荡 的 山 谷 里 。
特 殊 句 式
1 省 略 句 ( 三 峡 ) 两 岸 连 山 省 略 定 语 “ 三 峡 ” 。
2 省 略 句 ( 两 岸 ) 重 岩 叠 嶂 省 略 主 语 “ 两 岸 ” 。
特 殊 句 式 :
省 略 句 :
清 荣 峻 茂 ( 分 别 省 略 了 主 语 水 、 树 、 山 、 草 )
有 时 朝 发 白 帝 ( “ 白 帝 ” 前 省 略 了 介 词 “ 于 ” , 意 思 是 “ 从 白 帝 城 ” )
4.重 点 问 题
( 1) 作 者 是 怎 样 抓 住 特 征 描 写 三 峡 的 自 然 景 观 的 ?
文 章 先 总 写 三 峡 形 貌 ,接 下 来 分 写 三 峡 四 季 不 同 的 景 色 。因 为 三 峡 的 夏 天 以 水 为 主 要 特
色 ,故 而 文 章 写 夏 水 以“ 朝 发 白 帝 ,暮 到 江 陵 ”“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表现 长 江 汹 涌 澎 湃 、
一 泻 千 里 的 迅 猛;写三 峡 春 冬 之 景 ,突 出 其“ 清 荣 峻 茂 ”的特 色 ,显 露 出 大 自 然 的 无 限 生 机 ,
令 人 心 旷 神 怡;写 三 峡 的 秋 天 , 则 通 过 描 写 “ 林 寒 涧 肃 ”、高 猿 哀 鸣 且 回 声 久 远 的 情 景 , 有
意 突 出 了 三 峡 秋 天 的 凄 清 悲 凉 的 气 氛 。
( 2) 结 尾 引 用 了 渔 歌 :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 ” 怎 样 理 解 这 一 歌 谣 的
作 用 ?
探 究 1: 本 文 融 情 于 景 , 最 后 以 凄 凉 的 渔 歌 作 结 , 是 为 了 表 现 山 水 虽 佳 , 但 世 上 犹 有 劳
苦 和 贫 穷 的 人 , 从 侧 面 表 现 了 当 时 三 峡 渔 民 、 船 夫 的 悲 惨 生 活 。
探 究 2: 文 章 结 尾 引 用 渔 歌 , 是 为 了 表 现 猿 鸣 之 哀 , 渲 染 秋 天 的 肃 杀 气 氛 。
探 究 3: 结 尾 引 用 渔 歌 , 从 结 构 上 看 照 应 了 前 文 , 总 结 了 全 文 , 升 华 了 文 章 中 心 。
第 10 课 《 短 文 两 篇 》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
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 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 年),任中书郎在梁中
大通四年(532 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3
1.文 学 常 识
陶 弘 景 , 字 通 明 , 号 华 阳 隐 居 , 人 称 “ 山 中 宰 相 ”,南 朝 齐 梁 时 思 想 家 , 著 有 《 陶 隐 居
集 》 等 。
2.文 章 思 想 内 容
本 文 以 清 峻 的 笔 触 描 绘 了 秀 美 的 山 川 景 色 ,并 通 过 借 古 证 今 ,强 调 了“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 的 观 点 , 表 达 了 作 者 沉 醉 山 水 的 愉 悦 之 情 和 与 古 今 知 音 共 赏 美 景 的 得 意 之 感 。
3.重 点 字 词
字 音 :
夕 日 欲 颓 ( tuí ) 沉 鳞 竞 跃 ( yuè ) 与 其 奇 者 ( yù )
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备 古义:具备 今义:准备、具备)
②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晓 古义:清晨 今义:知道)
③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
④古来共谈(谈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
一词多义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
谢答中书“书”:书信。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
元 丰 六 年 十 月 十 二 日 夜 ,解 衣 欲 睡 ,月 色 入 户 ,欣 然 起 行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 怀 民 亦 未 寝 ,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水 中 藻 荇 交 横 ,盖 竹 柏 影 也 。何 夜 无 月 ? 何 处 无 竹 柏 ?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任团练副
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
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1.文 学 常 识
苏 轼 ,北 宋 著 名 文 学 家 ,字 子 瞻 ,号 东 坡 居 士 。与 父 苏 洵 、弟 苏 辙 ,合 称“ 三 苏 ” 。他
擅 长 诗 词 、散 文 ,是“ 唐 宋 八 大 家 ”之一 。有 文 集《 东 坡 全 集 》传世 。代 表 作 品 有《 赤 壁 赋 》
《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 等 。
2.文 章 思 想 内 容
本 文 通 过 对 庭 院 月 光 的 描 写 ,创 造 了 一 个 清 幽 宁 静 的 艺 术 境 界 ,传 达 了 作 者 复 杂 微 妙 的4
心 境 : 贬 谪 的 悲 凉 、 人 生 的 感 慨 、 赏 月 的 欣 喜 、 漫 步 的 悠 闲 都 包 含 在 其 中 。
3.重 点 字 词
未 寝 ( qǐ n ) 相 与 ( yǔ ) 遂 ( suì ) 藻 ( zǎ o) 荇 ( xì ng) 竹 柏 ( bǎ i)
猿 ( yuá n)
古 今 异 义 :
一 词 多 义
与 :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 跟 , 向 。 介 词 )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 ( 和 , 连 词 。 )
遂 : 遂 至 承 天 寺 。 ( 于 是 )
遂 迷 , 不 复 得 路 ( 终 于 ) 《 桃 花 源 记 》
至 : 遂 至 承 天 寺 。 ( 到 )
寡 助 之 至 。 ( 极 点 ) 《 得 道 多 助 失 道 寡 助 》
寻 : 寻 张 怀 民 。 ( 寻 找 )
未 果 , 寻 病 终 。 ( 不 久 ) 《 桃 花 源 记 》
空 :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 ( 空 旷 澄 澈 )
空 谷 传 响 。 ( 空 荡 荡 的 ) 《 三 峡 》
古 今 异 义
但 (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 : 古 义 : 只 是 , 只 不 过 ;
今 义 : 但 是 , 表 转 折 关 系 的 连 词
耳 (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 : 古 义 : 助 词 , 表 示 限 制 语 气 , 相 当 于 “ 而 已 ” “ 罢
了 ” ;
今 义 : 名 词 , 耳 朵 。
闲 人 (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 : 古 义 : 不 汲 汲 于 名 利 而 能 从 容 留 连 于 光 景 之 人 ;
今 义 与 事 无 关 的 人
户 ( 月 色 入 户 ) : 古 义 : 窗 ( 门 户 ) 户 ;
今 义 : 住 户 、 人 家
念 (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 : 古 义 : 考 虑 , 想 到 ;
今 义 : 纪 念 , 思 念 , 读
盖 ( 盖 竹 柏 影 也 ) : 古 义 : 原 来 是 , 表 推 测 原 因 ;
今 义 : 器 物 上 有 遮 盖 作 用 的 东 西 。
中 庭 (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 古 义 : 院 子 里 ;
今 义 : 庭 子 中 间 。
词 类 活 用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名 词 作 动 词 , 散 步 。
怀 民 亦 未 寝 : 名 词 作 动 词 , 睡 ; 卧 。
特 殊 句 式
倒 装 句
相 与 步 于 中 庭 : ( 我 们 ) 便 一 起 在 庭 院 中 散 步 。 ( 介 宾 短 语 后 置 , 应 为 “ 相 与 于 中 庭5
步 ” )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只 不 过 缺 少 像 我 们 俩 这 样 的 闲 人 罢 了 。 ( 定 语 后 置 , 应 为 “ 但
少 如 吾 两 人 者 闲 人 耳 ” )
省 略 句
解 衣 欲 睡 : ( 我 ) 脱 下 衣 服 准 备 睡 觉 。 ( 省 略 主 语 )
判 断 句
盖 竹 柏 影 也 : 大 概 是 竹 子 跟 柏 树 的 影 子 吧 ? ( 起 判 断 作 用 )
4.重 点 问 题
( 1) 《 答 谢 中 书 书 》 写 景 是 如 何 体 现 动 静 相 衬 之 美 的 ?
一 是 形 体 的 动 与 静 ,高 峰 为 静 ,流 水 为 动 。二 是 光 色 的 动 与 静 ,林 青 竹 翠 为 静 ,五 色 交
辉 为 动 。三 是 声 响 的 动 与 静 ,日 出 雾 歇 为 静 ,猿 鸟 乱 鸣 为 动;日落 山 暝 为 静 ,游 鱼 跃 水 为 动 。
以 上 各 种 景 物 , 交 相 作 用 , 互 为 影 响 , 构 成 了 一 幅 怡 神 悦 性 的 山 水 画 。
( 2) 你 是 如 何 理 解 苏 轼 所 说 的 “ 闲 人 ” 的 含 义 ?
“ 闲 人 ” 并 非 闲 极 无 聊 、 无 所 事 事 而 包 含 着 复 杂 的 意 味 : 首 先 , 指 具 有 闲 情 雅 致 的 人 ;
其 次 包 含 了 作 者 郁 郁 不 得 志 的 悲 凉 心 境 ,在 政 治 上 虽 有 远 大 抱 负 ,但 却 被 一 贬 再 贬 ,是 一 个
被 贬 的 闲
第 11 课 《 与 朱 元 思 书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
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
一封书信。
1.文 学 常 识
吴 均 , 南 朝 梁 文 学 家 。 吴 均 长 于 描 写 山 水 景 物 , 风 格 峻 拔 清 新 , 时 人 纷 纷 效 仿 , 称 为
“ 吴 均 体 ” 。
2.文 章 思 想 内 容
本 文 作 者 从 行 船 游 江 的 实 见 实 感 出 发 ,由 远 及 近 地 着 力 描 绘 了 富 春 江 的 水 光 山 色 ,抒 发
了 作 者 对 官 场 的 厌 倦 、 对 功 名 利 禄 的 鄙 视 以 及 希 望 寄 情 山 水 的 思 想 情 感 。
3.重 点 字 词
字 音 :
缥 ( piǎ o) 碧 急 湍 ( tuā n) 轩 邈 ( xuā n miǎ o) 泠 泠 ( lí ng)
嘤 嘤 ( yī ng) 鸢 ( yuā n) 飞 戾 ( lì ) 天 经 纶 ( lú n) 窥 ( kuī ) 谷
( 1) [绝 ]奇 山 异 水 , 天 下 独 绝 ( 没 有 第 二 个 )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断 , 停 止 )6
( 2) [上 ]负 势 竞 上 ( 向 上 )
横 柯 上 蔽 ( 在 上 边 )
( 3) [无 ]直 视 无 碍 ( 没 有 )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不 )
( 4) [百 ]一 百 许 里 ( 确 数 , 十 的 倍 数 )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概 数 , 表 示 多 )
( 5) [直 ]直 视 无 碍 ( 直 接 )
争 高 直 指 ( 笔 直 )
( 6) [负 ] 负 势 竞 上 ( 凭 借 )
命 夸 娥 氏 二 子 负 二 山 ( 背 ) --《 愚 公 移 山 》
( 7) [穷 ] 蝉 则 千 转 不 穷 ( 穷 尽 )
穷 冬 烈 风 ( 深 ) --《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
穷 则 独 善 其 身 ( 不 得 志 , 不 显 贵 ) --《 孟 子 · 尽 心 上 》
( 8) [见 ]有 时 见 日 ( 见 到 )
才 美 不 外 见 ( 通 “ 现 ” 显 现 ) --《 马 说 》
词 类 活 用
( 1) 风 烟 俱 净 ( “ 净 ” :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消 净 、 散 净 )
( 2) 任 意 东 西 (“ 东 西 ” : 名 词 作 动 词 , 向 东 走 .向 西 走 )
( 3) 猛 浪 若 奔 (“ 奔 ” : 动 词 用 作 名 词 , 飞 奔 的 马 )
( 4) 互 相 轩 邈 (“ 轩 邈 ” : 形 容 词 用 作 动 词 , 争 着 往 高 处 、 远 处 伸 展 )
( 5) 望 峰 息 心 (“ 息 ” : 使 动 用 法 , 使 … … 停 止 )
( 6) 横 柯 上 蔽 (“ 上 ” : 名 词 用 作 状 语 , 在 上 面 )
( 7) 负 势 竞 上 ( “ 竞 ” : 动 词 作 状 语 , 表 示 动 作 行 为 的 状 语 的 意 思 )
( 8) 负 势 竞 上 ("上 ":方 位 名 词 ,, 这 里 用 作 动 词 , 意 思 是 "向 上 生 长 ")
( 9) 皆 生 寒 树 ( “ 寒 ” : 使 人 感 到 有 寒 意 )
特 殊 句 式 :
省 略 句
( 1) “ (船 )从 流 飘 荡 , 任 意 东 西 ” (主 语 省 略 )
( 2) “ 急 湍 甚 (于 )箭 ” (省 略 介 词 “ 于 ” )
( 3) “ (高 山 )负 势 竞 上 , 互 相 轩 邈 ” ( 省 略 主 语 “ 高 山 ” )
倒 装 句
( 1) 后 置 定 语
“ 鸢 飞 戾 天 者 , 望 峰 息 心 。 ”
“ 经 纶 世 务 者 , 窥 谷 忘 反 。 ”
( 2) 互 文 。
“ 奇 山 异 水 , 天 下 独 绝 ”
对 偶 句
( 1) 泉 水 激 石 , 泠 泠 作 响 ; 好 鸟 相 鸣 , 嘤 嘤 成 韵 。7
( 2) 蝉 则 千 转 不 穷 , 猿 则 百 叫 无 绝 。
( 3) 鸢 飞 戾 天 者 , 望 峰 息 心 ; 经 纶 世 务 者 , 窥 谷 忘 反 。
( 4) 急 湍 甚 箭 , 猛 浪 若 奔 。
( 5) 横 柯 上 蔽 , 在 昼 犹 昏 ; 疏 条 交 映 , 有 时 见 日 。
4.重 点 问 题
( 1) “ 鸢 飞 戾 天 者 , 望 峰 息 心 ; 经 纶 世 务 者 , 窥 谷 忘 反 ” 这 句 表 现 了 作 者 怎 样 的 思 想
感 情 ?
作 者 触 景 生 情 、以 情 明 志 ,既 从 侧 面 表 现 了 富 春 江 山 水 的 魅 力 ,又 表 达 了 作 者 对 富 春 江
奇 山 异 水 的 赞 美 、 留 恋 以 及 鄙 弃 功 名 、 淡 泊 名 利 的 思 想 感 情 。
( 2) 作 者 在 文 中 描 写 了 山 中 的 各 种 声 音 , 有 什 么 作 用 。
作 者 描 写 了 山 中 的 各 种 声 音 ,表 面 上 看 来 热 闹 异 常 ,其 实 却 是 以 闹 写 静 ,显 示 出 山 深 无
人 的 幽 静 。含 蓄 地 否 定 了 世 俗 社 会 ,表 达 了 对 大 自 然 的 向 往 。为 后 文 的“ 鸢 飞 戾 天 者 ,望 峰
息 心;经 纶 世 务 者 , 窥 谷 忘 反 ”埋下 伏 笔 , 强 调 大 自 然 对 人 潜 移 默 化 的 作 用 , 也 表 现 了 大 自
然 的 美 丽 。
第 12 课 《 唐 诗 五 首 》
野望
【作者】王绩 【朝代】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文 学 常 识
律 诗:是 唐 朝 流 行 起 来 的 一 种 中 国 诗 歌 体 裁 , 属 于 近 体 诗 的 一 种 , 因 格 律 要 求 非 常 严 格
而 得 名 。常 见 的 类 型 有 五 律 和 七 律 。一 首 律 诗 每 两 句 为 一 联 ,共 四 联 ,第 一 联( 第 1,2 句 )8
称 “ 首 联 ” ; 第 二 联 ( 第 3, 4 句 )称 “ 颔 ( hà n)联 ” ; 第 三 联 ( 第 5, 6 句 )称 “ 颈 联 ” ;
第 四 联 ( 第 7, 8 句 ) 称 “ 尾 联 ” 。
王 绩 , 字 无 功 , 号 东 镐 子 , 唐 代 诗 人 。
崔 颢 , 唐 代 诗 人 。 最 为 人 称 道 的 是 他 那 首 《 黄 鹤 楼 》,据 说 李 白 为 之 搁 笔 , 曾 有 “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 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 的 赞 叹 。
王 维 , 字 摩 诘 , 盛 唐 山 水 田 园 诗 派 代 表 诗 人 , 有 “ 诗 佛 ” 之 称 , 与 孟 浩 然 并 称 “ 王
孟 ” 。书 画 特 臻 其 妙 ,后 人 推 其 为 南 宗 山 水 画 之 祖 。苏 轼 评 价 其 :“ 味 摩 诘 之 诗 ,诗 中 有 画;
观 摩 诘 之 画 , 画 中 有 诗 。 ”
李 白 ,字 太 白 ,号 青 莲 居 士 ,盛 唐 诗 人 ,是 我 国 文 学 史 上 伟 大 的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被 称 为
“ 诗 仙 ” ,与 杜 甫 并 称 为 “ 李 杜 ” 。 其 诗 风 雄 奇 豪 放 , 想 象 丰 富 。 他 是 屈 原 以 来 积 极 浪 漫 主
义 诗 歌 的 新 高 峰 。
白 居 易 ,唐 代 著 名 诗 人 ,字 乐 天 ,自 号 香 山 居 士 ,祖 籍 太 原 。白 居 易 晚 年 官 至 太 子 少 傅 ,
谥 号 “ 文 ” , 世 称 白 傅 、 白 文 公 。 白 居 易 又 被 称 为 “ 诗 王 ” “ 诗 魔 ” 。
2.文 章 思 想 内 容
《 野 望 》:全 诗 于 萧 瑟 怡 静 的 景 色 描 写 中 流 露 出 孤 独 抑 郁 的 心 情 , 抒 发 了 惆 怅 、 孤 寂 的
情 怀 。
《 黄 鹤 楼 》:诗 人 登 临 古 迹 黄 鹤 楼 , 通 过 泛 览 眼 前 景 物 , 即 景 而 生 情 , 寂 寞 之 感 , 加 之
神 话 传 说 的 触 动 , 抒 发 了 吊 古 怀 乡 之 情 。
《 使 至 塞 上 》:叙 述 了 作 者 出 使 塞 上 的 艰 苦 行 程 , 以 传 神 的 笔 墨 描 绘 了 塞 外 壮 阔 绮 丽 的
景 象 及 到 达 边 塞 访 问 的 情 况 , 表 达 了 诗 人 出 使 边 塞 的 悲 壮 情 怀 和 难 以 排 遣 的 孤 寂 之 情 。
《 渡 荆 门 送 别 》:通过 对 出 蜀 至 荆 门 沿 途 所 见 景 物 的 描 写 ,展现 了 一 幅 雄 奇 壮 丽 的 画 卷 ,
抒 发 了 诗 人 对 祖 国 大 好 河 山 的 赞 美 , 表 达 了 作 者 对 故 乡 无 限 爱 恋 的 真 挚 感 情 。
《 钱 塘 湖 春 行 》 : 这 首 诗 的 题 意 主 要 在 “ 行 ”字。 诗 人 写 骑 马 游 春 的 乐 趣 , 截 取 从 孤 山
寺 北 写 起 至 白 沙 堤 止 。开 头 写“ 水 面 初 平 ”是孤 山 寺 所 见 之 景 ,中 间 写 游 程 中 所 见 ,最 后 用
“ 绿 杨 阴 里 ” 写 白 沙 堤 之 景 , 明 丽 轻 快 。 表 达 诗 人 喜 悦 的 心 情 。
3.重 点 问 题
( 1) 《 野 望 》 中 尾 联 运 用 典 故 有 何 表 达 作 用 ?
借 “ 采 薇 ” 的 典 故 , 表 现 诗 人 知 音 难 觅 、 孤 独 无 依 的 苦 闷 与 惆 怅 之 情 。
( 2) 《 黄 鹤 楼 》 中 诗 歌 运 用 典 故 有 何 作 用 ?
诗 的 前 四 句 从 传 说 入 笔 ,写 由 黄 鹤 楼 而 生 发 的 联 想 ,叙 昔 人 乘 黄 鹤 ,杳 然 已 去 ,给 人 以
无 限 飘 渺 的 感 觉 , 其 实 苍 莽 , 为 黄 鹤 楼 增 添 了 一 份 神 秘 的 色 彩 。
( 3) 《 使 至 塞 上 》 中 怎 样 理 解 “ 征 蓬 出 汉 塞 , 归 雁 入 胡 天 ” 的 含 义 ?
诗 人 以 “ 蓬 ”“ 雁 ”自 比 , 说 自 己 像 随 风 飘 飞 的 蓬 草 一 样 飞 出 “ 汉 塞 ”, 像 振 翅 北 飞 的
“ 归 雁 ” 一 样 进 入 “ 胡 天 ” , 暗 写 出 诗 人 被 排 挤 出 朝 廷 的 激 愤 和 抑 郁 。
( 4) 赏 析 “ 大 漠 孤 烟 直 , 长 河 落 日 圆 ” 两 句 。
这 两 句 形 象 地 描 写 了 奇 特 壮 美 的 塞 外 风 光 。 “ 直 ”字 和 “ 圆 ”字 , 不 仅 准 确 地 描 绘 了 沙
漠 的 景 象 ,而 且 表 现 了 作 者 的 深 切 的 感 受 。融 情 于 景 ,寓 悲 凉 之 情 于 壮 美 景 色 之 中 ,从 侧 面
烘 托 了 守 边 将 士 凄 凉 艰 苦 的 生 活 环 境 ,借 以 反 映 他 们 不 畏 艰 苦 ,积 极 保 卫 边 疆 的 爱 国 主 义 精9
神 。 笔 力 苍 劲 , 意 境 雄 浑 , 视 野 开 阔 , 充 分 体 现 了 王 维 “ 诗 中 有 画 ” 的 特 色 。
( 5) 怎 样 理 解 “ 山 随 平 野 尽 , 江 入 大 荒 流 ” ?
诗 人 用 远 景 勾 勒 出 一 幅 气 势 雄 浑 的 万 里 长 江 图 。 一 个 “ 随 ”字, 将 群 山 与 平 野 位 置 的 逐
渐 变 换 、推 移 ,生 动 再 现 出 来 ,给 人 以 空 间 的 流 动 感 。“ 入 ”字写 出 远 处 水 天 相 接 ,仿 佛 江
水 流 入 原 野 , 给 人 无 限 的 想 象 空 间 。 诗 句 也 蕴 含 着 诗 人 喜 悦 的 心 情 和 蓬 勃 的 朝 气 。
( 6) 赏 析 “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 ”
“ 莺 争 暖 树 ”“ 燕 啄 春 泥 ”写出 了 一 种 充 满 活 力 的 动 态 美 。这句 话 运 用 对 偶 的 修 辞 手 法 ,
句 式 整 齐 ,结 构 对 称 ,节 奏 鲜 明 ,热 情 地 赞 美 了 具 有 无 限 生 机 的 大 自 然 ,从 而 体 现 了 诗 人 无
限 喜 悦 的 心 情 。
【复习检测】6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沿溯(sù) 藻荇(xìng) 飞漱其间(shù) 与其奇者(yǔ)
B.素湍(tuān) 燕然(yàn) 夕日欲颓(tuí) 属引凄异(zhǔ)
C.未寝(qǐn) 竹柏(bǎi) 无与为乐(wéi) 鸢飞戾天(lì)
D.缥碧(piǎo) 霜旦(dàn) 互相轩邈(miǎo) 千转不穷(zhuǎn)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鸢飞戾天者(鸟叫) 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B.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属引凄异(延长)
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徙倚欲何依(徘徊)
D.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 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号东皋子。首句“东皋薄暮望”中,“东皋”即诗人自己。
B.《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颢,李白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居延”在这里并非实指,是用来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6.默写。(6 分)
(1)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4)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10
(5)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 , 。(郦道元《三峡》)
(6)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
是: ? 。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3 分)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
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
够 , , , 。
8.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6 分)
(1)活动一:承习俗
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
答问题。(2 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2)活动二:学对联
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就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
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
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以上的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4 分)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二、阅读理解(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9~10 题。(3 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1 分)
10.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
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1~14 题。(11 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答谢中书书( ) (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由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色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5~18 题。(8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12
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
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 )
(3)负势竞上( ) (4)望峰息心( )
1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17.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
猿鸣表现了环境的 。(2 分)
18.根据两文内容,完成下面一副对联。(2 分)
上联:两岸连山无阙处
下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9~22 题。(13 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乙】观月记
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
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
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
月记。(有删改)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怀民亦未寝 ( ) (2)水中藻、荇交横 ( )
(3)尽却童隶而登焉 ( ) (4)临水之观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21.两文都写到了月亮,【甲】文写月的句子是“ ”,
【乙】文写月的句子是“ ”,都突出了月光 的特点。(3 分)
22.在写景的同时,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请仔细品味。(4 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3
(2)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A 项,“与”应读“yù”;B 项,“燕”应读“yān”;D 项,“转”应读“zhuàn”。
2.A 解析 “戾”,至、到达。
3.D 解析 A 项,“阙”同“缺”;B 项,“反”同“返”;C 项,“转”同“啭”。
4.B 解析 该句正确划分是“自非/亭午夜分”。
5.A 解析 “东皋”是地名,今属山西万荣。
6.(1)万里送行舟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树树皆秋色 (4)猿鸣三声泪沾裳 (5)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6)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7.解析 内容紧扣阅读的好处,句式按“××你的××”组织语言。
答案示例 丰富你的知识 开阔你的眼界 陶冶你的性情 净化你的灵魂
8.(1)解析 《九日齐山登高》这首诗,根据题目及诗句“菊花须插满头归”等可以判断描写的是重阳节。
答案示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B 理由:B 项,“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
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二、阅读理解14
9.诗人(自己)
10.示例 “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感。这
两个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
11.(1)书信 (2)消散 (3)指人间 (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12.(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13.C 解析 “乱”在文中是“此起彼伏”的意思,不是“繁多杂乱”。
1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5.(1)“阙”同“缺”,空隙、缺口 (2)即使 (3)凭借 (4)平息
16.A 解析 A 项,“趣味”指“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古今义同;B 项,古义“至、到
达”,今义“乖张;罪过”;C 项,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D 项,古义“天和
山”,今为山名。
17.凄凉 生机勃勃
18.解析 上联写的是山,下联可以考虑两文“水”的特点,写出与上联对仗工整的句子。
答案示例 百里江水皆碧透
19.(1)睡觉 (2)交错纵横 (3)使退下 (4)靠近
20.(1)庭院里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啊。
(2)赏月之至,中秋的月亮,靠近水观看,独自前往,距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
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白如昼 澄澈明净
22.(1)句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受: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2)句表达了作者对月
下美景的赞叹之情。
三、写作
23.写作提示(1)审题时,抓住关键词。这个题目由两个重要词语“温暖”和“旅程”组成。“温暖”是作文15
的关键,是要突出表现的重点,是全文的中心,文章的立意、选材都要围绕它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温
暖”是指心灵上的“温暖”。“旅程”对选材起限制作用,可以写一次出游,可以写一个学段,也可以写一个
人生阶段。注意所给提示语“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最终这个“旅程”一定要和“成长”相结合、相联系。
(2)立意时,紧扣“温暖”。通过审题分析出“温暖”是作文的中心。不管是写人、写情,还是写景、写
物,都要体现“温暖”,即所写的东西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了温暖。
(3)选材上,注意要“小”。提示语“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
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提示我们如果写感情,可以写父母亲情、师生情、同窗谊,
也可以写陌生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另外,还可以写自然美景或书香文化。同时,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也就是
说本次作文的选材范围很广,只要写出“温暖”,落脚到“成长的旅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