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中国自古有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无近代意义上的政治学
科,因此百年来传入中国的有欧洲制度主义政治学和美国个体权利政治学等。客
观地说,这些外源性学说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势,
但并不能回答、更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西方模式”危机证明了“历史终结论”
[注]的终结,西方政治学也随之陷于困境,迷失了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政治发
展道路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中格外引人注目,而这显然不是既有的西方政治学
所能解释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最有资格拥有自
己的政治学。
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
架和话语体系。那么,什么是历史政治学?历史学和政治学都是古老的学问,二
者的事实性组合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学科意义上的“历史政治学”是一个新概
念新范畴。在一般意义上,历史政治学就是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
究的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具体而言,在认识论上,历史政治学研究政治
问题的情景论;在方法论上,重视问题的时间性和时间进程;在本体论上,历史
政治学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
历史政治学能够进一步解释政治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重大问题,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各国治理模式的历史文明基因。比如当代中国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
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形态与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历史的血脉和基因并未
因此而隔断,历次的制度变化依然没有割断 5000 年文明史。再比如,改革开放
前后的关系,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
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前后是连续、统一的。在
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视阈中,不仅要看到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连续性,更要认识到
改革开放前的制度安排是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的基本框架和方向,改革开放后的
制度变迁强化了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制度结构与基本制度。
历史政治学不但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独特视角,还是发展政治理论的重要路
径。作为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政治学学科以及政治理论,自然应该是“历史——
实践——理论”三位一体的研究,或者说政治学的知识理论应该来自历史研究、
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政治理论中的国家理论、政体(民主)理论、政府理论和
政党理论几乎都是特定国家特定历史经验的产物。国家概念、民主理论、政府理
论和政党理论,无不来自西方国家的历史与实践;而对于中国和很多非西方国家
来说却是非历史性的,甚至与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存在巨大张力乃至冲突性关系。
这意味着,建设自主性政治学或中国特色政治学必须回到中国历史,在研究历史
中发现和提炼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能够连续性存在几千年的政治文明体,自然蕴含着政治学理论的宝贵资源,
是发掘历史政治学的富矿,但中国历史上的丰富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未能被系统
表述为学科化、概念化的政治学理论。未来,需要结合中国政治史或比较历史重
新界定相关概念,推进政治学的方法论研究,这应该是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
(摘编自杨光斌《扎根中国大地的历史政治学》)[注]历史终结论,即
“共产主义失败论”,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
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材料二:
历史政治学不是历史学,它的学科主体和本体性是政治学。历史政治学的研
究,有几个维度需要注意。
一是可界定的政治学维度。有边界才有学术分工,才能形成学科的主体性。
中国历史学也已做得那么丰富了,我们再添一块砖一块瓦,没有意义。历史政治
学一定要注意它的本体性是政治学。它与历史学有什么区别呢?历史学重在摆事
实,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在于分析和解释。
二是可标识的政治学命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核心对象和要素,政治学
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国家及其相关问题。只有从政治学的命题入手,它才能够与
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当然也有交叉的地方,比如说赵鼎新老师研究历史,也研究
国家,也研究历史社会学。这个有交汇,但是还是要有分工。
三是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为什么政治学起源和发端于古希腊,中国有丰富
的政治实践却没有能形成一门学科,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明确定义的、超越个
别经验的、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中国路径是独特的,中国经验是独到的,中国
故事是独家的,但是从中国路径、经验和故事提炼出来的概念应该是可交流的、
可传播的、可意会的。历史政治学要从中国之治中提炼出让他者听得懂的中国之
理,你要让人家听得懂你的故事,而不是只能自己听得懂。
四是可整合的政治学范式。历史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寻找事物发展的内在规
律,把碎片化的历史现象和事实连接起来,就要通过特定分析框架和范式加以解
释和分析,有方法、有范式,才能自成一家,才有学说。历史政治学是不是能够
作为一门学科成立,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甚至解释世界,就看其有没有独到
的分析框架和范式。一门学科,包括历史政治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于
叙事。历史学的优势在叙事上的精细、考据,但问题在于它不注重说理。因此,
讲好中国故事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一事讲一理。一个事情里面有一个道
理,能够从中国叙事当中提炼出中国化的理论,这个理论是中国人自己听得懂的
理论。我们现在一事讲一理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最缺的是万事皆一理,也就
是从中国叙事当中有所发现,从中国道理当中有所启示、有所超越,形成具有普
世性的概念和框架。这是第三个层次。
(摘编自徐勇《从历史变迁的视野
研究政治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政治学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外源性学说不能回答和解决中国
的问题,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B.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视阈中,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是有连续性的,改
革开放前后的制度也是一致的。
C.历史政治学与历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否从政治学的命题入手
进行研究,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D.历史政治学应从中国之治中提炼出让中国人能听得懂的中国之理,而
不应只有研究者自己能听得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需要拥有自己的
政治学。
B.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是历史政治学肩负
的使命。
C.在新时代,学者再做历史学的意义已经不大,当务之急是发展历史政
治学。
D.从中国道理中形成具有普世性的概念和框架,是历史政治学今后努力
的方向。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史政治学研究主要任务的一项是
(3 分)
A.基于外国历史研究,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B.基于中国历史研究,发现和提炼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C.基于中国历史研究,重新界定政治领域中相关概念。
D.基于中国历史研究,讲好中国政治发展的故事和道理。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政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分别简要说明。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穿燕尾服的巴基先生
[匈牙利]米克沙特
关于阿尔弗勒德平原的“土财主”,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描述的。他们的收入
不算多,但他们拥有的财产倒不亚于摩洛哥王子呢。讲到巴基先生,故事有一大
堆呢!的确,事情真是稀奇古怪:这些身穿大棉袄,其貌不扬的人物,遇到他们
高兴的时候也会悠然自得地叼着烟斗,坐上四轮马车,招摇过市呢!
不过,他们很少闹出这种排场。巴基先生总是坐普通的农民马车来佩斯。在
车上,他的午饭是面包夹腊肉,他兴致勃勃地用他那把弗赫堡小刀切肉片;他要
是想把味道调得好一些,就把腊肉放在火上烤,让猪油慢慢地滴在面包片上面。
这样可口的饭菜,连国王也没有吃过呢!
然而,有谁认为阿尔弗勒德的富农是吝啬鬼,他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也
是很会装阔气的,只不过表现不一样罢了。因为老爷死了,在地狱里也还是老爷。
在酒店里,碰巧他的兴头上来了,4 个吉卜赛人为他拉一段忧伤的小提琴曲调时,
他就吆喝着吩咐堂倌:
“去给这些吉卜赛人抬 4 桶酒来。”
“我们用什么东西侍候你呢?巴基先生!”
“给我抬半桶黑咖啡来好了。”
遵照巴基先生吩咐,堂倌在露天用一口大锅煮咖啡。整个酒店的人都忙碌地
围着他转。他知道,人们正在干一件大蠢事。但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表现出他的
豪爽。只要是巴基先生的吩咐,即便是一件蠢事,也大可不必去计较。他之所以
叫巴基先生,是因为他有大笔财产,至于他的话对与不对,都是无所谓的。
这位阿尔弗勒德的农民头子对于能挤进本地上层人物的圈子,感到非常得
意。但是,要想得到更高的地位,就先要获取好的名声。
巴基先生经常交好运,原因是他常跟老爷式的人物打交道;他家里的佣人可
算得上高贵人物,他们谈吐文雅,又有匈牙利式的健全的头脑。——因此,他的
佣人无论跟谁打交道,都不会给主人出丑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巴勒时代①。当时,有位新州长到诺格拉蒂州上任,他决定
庆祝一番:举行一次午宴,宴请全州的达官要人。
从哪儿知道什么人是州里最尊贵的人物呢?再没有比查地产登记簿更清楚
的了。这是一部真正伟大的“科学著作”啊!谁要是从头到尾将它通读一遍,那
么,在他面前不会有什么事情是“模糊不清”的了。
州长秘书就是根据土地登记簿开列出应邀客人的名单。巴基先生当然是在被
邀请之列,几乎还是属于最前面的名次呢!
请帖发出去了。伟大的日子终于来临。州府大厦重新装饰过,焕然一新,这
项工程是在州长亲自指导下进行的啊!他准备把这次宴会办得豪华而又丰富多
彩,使它成为空前绝后的大事件。他吩咐仆役们,说:只有穿燕尾服的客人,才
允许进去参加这次在阿尔弗勒德地区举行的极为盛大的宴会。
呵!几乎所有的客人都穿着燕尾服来了。唯独巴基先生穿着农民的节日服装;
是的,为了准备参加这次宴会,这套服装经过了一番洗刷。他的裤兜里特地放了
一条粉红色的、有些油污的手帕,稍稍露在兜口外面,这够庄严的啦!
“你到这儿来干吗?你是谁?”等候在门口的管家对他大声地问道。
“我么?我就是巴基呀!”他说,英武地挺直胸脯,大衣前襟上有笔直的 3
排纯银纽扣。
“巴基!现在不许到州长那儿去。他正在里面宴请客人。”
“我就是来参加午宴的呀!”
管家睁大了眼睛。
“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他说道。
巴基先生从口袋里拿出请帖,管家把眼睛瞪得大大地、惊讶地注视着;但是,
他还是这样说:
“这不顶事。只让穿燕尾服的人进去。这是命令。这里是沙龙,只有穿礼服
的人才配进去。”
巴基先生生气地转身走了。他观察了管家的神色,立刻赶到一家裁缝铺去,
人们按照规格给他穿上燕尾服。现在,在圣悌斯地方的人们,还常常谈起巴基先
生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穿燕尾服时可笑的模样哪!
巴基先生在宴会上故意找茬,出气。当客人围着大桌子坐好,仆役们首先端
上汤时,巴基先生皱着眉头,呆板地瞧着那只盛汤的大盆,故意把匙子弄得叮当
响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低下头,撩起他那套新买的燕尾服的右襟,漫到菜汤
里去。
“你干吗?巴基先生!我的上帝,你到底要干吗?!”周围的客人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儿才诘问他,他们还以为他疯了呢!
“哦!我请我的燕尾服喝汤哪!”巴基先生谦逊、安详地说,“因为我发现,
不是请我,是请它来参加宴会的。”
州长马上理解这件事情的原委。从此以后,他也很乐意招待身穿农民棉大褂
的巴基先生了。
[注]①匈牙利 1848 年革命失败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实行残酷的黑暗统
治,当时负责具体执行反动政策的是内政部长巴勒·山陀尔。因此,人们惯称
1849 -1867 年为巴勒时代。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富人巴基先生不是一个特别讲究排场的人,他在马车上吃着简单的食物,
但却兴致勃勃。
B.小说写不管巴基先生的话对不对,众人都照办,反映出当时的人对金钱
的崇拜和屈从。
C.除了巴基先生,几乎所有的客人都穿着燕尾服,这是因为巴基先生觉得
穿燕尾服可笑。
D.结尾写州长知道原委后,很乐意招待没有穿燕尾服的巴基先生,可见巴
基先生的影响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中叙述巴基先生在酒店里“吆喝着吩咐”堂倌给为他拉小提琴曲的吉
普赛人抬上 4 桶酒,意在表现他为人豪爽、慷慨大方的性格特点。
B.“因此,他的佣人无论跟谁打交道,都不会给主人出丑的”这一句看似
闲笔,实则是作者的用心之笔,与下文州府管家阻挠巴基入场形成鲜明对比。
C.小说以“穿燕尾服的巴基先生”为题,起到突出主要人物、点明叙事线
索、揭示形象性格、暗示主题意蕴的作用;“燕尾服”成为阶级身份的象征。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详写巴基先生应新州长之邀参加午宴的始末,
由此可以窥见十九世纪中叶匈牙利社会的趋炎附势、邀荣固宠、追名逐利之风。
8、管家与巴基先生的对话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从故事情
节、人物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 分)
9、米克沙特的小说具有寓褒贬于幽默诙谐之中的风格。请结合作品具体分
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
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
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
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
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开元初,因奏事至
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
嘉祜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
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枯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
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
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
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噱
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
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
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
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
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
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
为 无 赖 子 弟 作 酒 色 之 资 , 甚 无 谓 也 。 ” 闻 者 皆 叹 伏 。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
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
监察御史
B.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
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
监察御史
C.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
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
监察御史
D.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
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摧拜
监察御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 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后泛指男子
二十左右年纪。
B.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
数区分。
C.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光武帝即
位后首创年号。
D.奢僭:僭,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尤指用皇家
专用的。奢僭指奢侈逾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嘉贞才华出众,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
张循宪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B.张嘉贞卑恭敬上,在拜见武则天时,自称草莱;上奏玄宗时说希望能够
被皇帝早点差使派遣,即便是死也不害怕。
C.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
祜调到忻州为刺史,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
D.张嘉贞为官清廉,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他认为自己享受做
官的福利,没有饿死冻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4 分)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4 分)
14.唐玄宗因何而越来越看重张嘉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5—16 小题。(2 小题,共 9 分)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
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
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
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
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
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
服,脱下破旧的冬衣,形象地写出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16.《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
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之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论 语 · 卫 灵 公 》 中 “ ,
”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
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
(2)《大学之道》中提到性情安和才能思考周全,思考周全才能处事合宜的句
子 是 : ,
。
(3)《老子》中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长寿的
句 子 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0 题。
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
上海早已成了“孤岛” ①,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
灰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
假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
皮的。
我多么想念离别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高峰和北高峰。到春天,苏堤上
一株杨柳一株桃,迷住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
“柳浪闻莺”,想起“断桥残雪”,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吗”,禁不住“一
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了。
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井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
浓黑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
这是春天吗?
……
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
网,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剌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
闪。
铁丝网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
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栗,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
“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
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
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
便宜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
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
“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
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
“风筝,快看风筝!”
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
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
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
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
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竞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
——放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一九四一年春,
上海曹家渡)
(选自袁鹰《铁丝网上的春天》)
【注】①人们习惯将 1937 年 11 月日本占领上海至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
爆发的 4 年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例句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铁丝网围住了“孤岛”
A.禁不住“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了。
B.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
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19.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
情感。请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两个象征形象(象征体)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进行简要阐释。(4 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天空
中翱翔、飘荡和旋舞高升”,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
达效果更好?(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表达准确流畅。(4 分)
2020 年 7 月 10 日,①根据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②港珠澳大桥 5G
通信网络建设圆满完成。③目前港珠澳大桥上共设有 24 个 5G 基站,④桥上 5G
网络平均速率超过 600M/S 以上。⑤5G 技术的运用是缓解大桥安全检测与应急管
控难题的重要支撑。⑥5G 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
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⑦而且 5G 将携手北斗、大数据等
新技术融入“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点研发,⑧在开启港
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探索新阶段的同时,⑨为相同类型的“生命线工程”提供支
撑。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
畅,不超过 60 字。(5 分)
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 2020 年 5 月 18 日宣布,将在该市唐人街一栋有着百年
历史的建筑中设立澳洲华人博物馆。据介绍,博物馆将收藏相关书籍和期刊,设
立美术和图片展区,提供常设展览和巡回展览等。博物馆还设有工作室,方便举
行艺术活动和艺术家驻地创作。这个博物馆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一代代华人怎
样在澳大利亚立足和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发掘,保存、展示
和弘扬在澳华人的历史和文化。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依照卫国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
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假称君主之
命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君主得知后,非但未惩罚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
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
弥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
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对他也
逐渐疏远了。后来弥子瑕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个人曾假称我的命令驾我的
车,还曾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
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 (A“根本原因”错。根本原因应是适应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时代需求。
B“改革开放前后的制度也是一致的”错。改革开放的制度发生了变迁,而基
本框架和方向一致。D“让中国人听能得懂”“而不是只有研究者自己能听得
懂”错。根据语境,原文中的“他者”“人家”是指外国人,“自己”是指
“中国人”)
2.C (“学者再做历史学的意义已经不大”错,“学者”一词扩大范围)
3.A (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
故 A 项不属于其研究主要任务)
4.示例一:历史政治学是一种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究的发现中
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并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
系新的政治学。(4 分。包含属概念的判断句 1 分,3 个“种差”信息各 1 分)
示例二:历史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
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
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5.侧重点:①材料一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于阐
明历史政治学研究应注意的维度。写作目的:③前者是为了从总体上指明中国
政治学的努力方向,后者是为了明确历史政治学研究领域内部的问题。(6 分。
侧重点 4 分,目的 2 分)
6、C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因为巴基先生觉
得穿燕尾服可笑”依据不足,原文后面写巴基先生穿着燕尾服可笑的模样,这是
后话,与前文巴基先生不穿燕尾服缺乏必然的关联。
7、A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意在表现他为
人豪爽、慷慨大方的性格特点”这一分析不正确。从原文语境看,巴基先生在酒
店里的这番行为,只是为了“装阔气”,炫耀其富农的身份,博取所谓“出手阔
绰、慷慨大方”的好名声。
8、①(从情节组织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巴基先生的自以为是,管家的
照章办事、坚守原则,将小说情节逐步推向高潮,为引出下文巴基先生换穿燕尾
服和请燕尾服喝汤的情节做了充分的铺垫。②(从人物塑造看)突出了人物的性
格特点。从巴基先生与管家对话时的言辞与神态等细节描写,可以进一步看出他
的固执自傲、自以为是的个性特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从其他角度进行
回答,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结构与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要求
分析文中管家与巴基先生的对话的作用。解答这一问题,应从情节结构安排与人
物形象刻画两个角度来分析。管家与巴基先生的对话属于小说情节的发展部分,
这一部分属于延迟叙事,即通过巴基先生执意不穿燕尾服去赴宴,与管家照章办
事、毫无通融余地的刻板,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于是才有了巴基先生
临时改穿燕尾服,以及请燕尾服喝汤的戏谑场景的出现。同时,管家在作品中是
个陪衬人物,他的行为是新任州长权力意志的体现,管家越是正经、严格,越可
见出他的势利眼,越反衬出巴基先生这位新兴富农的另类个性,从两人对话这一
场景中巴基先生的言辞及其服饰、神情细节的简洁勾勒,可见其人之固执自傲、
自以为是的个性。
9、①于细节特写中见幽默诙谐。文中写巴基先生稍稍露在兜口外的“有些油污”
的粉红手帕的装饰细节的勾勒,以及在筵席上故意做出滑稽动作而引人注目的行
为,这些都为作品增添了耐人玩味的谐趣。②以叙述者议论介入见幽默诙谐。文
中对州长选定州里最尊贵人物的依据标准做了简洁的议论,充满调侃、嘲讽的意
味;还有对阿尔弗勒德平原“土财主”财产数量与行事做派的点评,满含揶揄之
意。③在遣词造句中见幽默诙谐。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大词小用等修辞技巧,彰
显幽默诙谐之意。如“这样可口的饭菜,连国王也没有吃过呢”“这是一部真正
伟大的‘科学著作’啊”“使它成为空前绝后的大事件”等等,都极尽冷嘲热讽
之意。(答出两点即可,每点 3 分;其中,幽默诙谐风格成因分析与举例阐述各
1 分。从其他角度或内容切入,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风格的欣赏与探宽能力。题干明示米克沙特小
说“寓褒贬予幽默诙谐之中”的风格,要求考生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解答此题,
须具体阐释米氏小说幽默风格形成的艺术手段,即经由哪些艺术表现手法的路径
建构这种幽默风格,须立足文本列举相关语例加以具体解说。通过细读文本,不
难发现,其幽默诙谐风格主要借助如下艺术表现手法,一是在小说人物形象的细
节特写中呈现幽默诙谐的色调。这可以从巴基先生的言行举止、神态服饰等带有
明显调侃意味的描写中看出。二是叙述者声音(叙述者对小说中人事的议论)介
入,彰显了幽默诙谐的色彩。文中对阿尔弗勒德平原“土财主”阶层特点的简介,
还有新任州长拟办盛大午宴与筛选、邀请来宾的依据等事件的议论,这些叙述者
议论的介入都具有幽默调侃的味道。三是小说叙述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夸
张意味,大词小用、多用感叹句式等,从而突出其讽刺、戏谑之意。
10.C (正确理解文意,结合上下文意,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断句。“是”是这
的意思,有指示作用,所以在“谒九重”和“是”之间断开,排除 A 项和 D 项。
而“也”是句子的停顿标志,“也”后面断开。“咫尺之间”是独立短语,所以
在“间”后断开,排除 B 项。“竟”是转折词,所以在“云务”和“竟”之间断
开)
11.C (是汉武帝始建年号,而不是汉光武帝)
12.B (文意并不是说张嘉贞卑恭敬上,而是说他为人忠勇不卑)
13.(1)现在反而判这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路,这样,那么天
下的事就没有途径向上传达了。(得分点“坐”“是”“由”各 1 分,句意 1 分)
(2)一旦约束自我使言行归附于先王之礼,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仁人了。实践
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1 个小句 1 分)
14. ①听闻他善于处理政事。②友爱兄长。③忠诚于国家。④明理善辩。(每点
1 分,写出三点得满分)
【参考译文】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二十岁考五经科得中,拜任平乡尉,因事获罪免职回
归乡里。长安年间,张循宪凭侍御史的身份在黄河以东面出巡访查,向朝廷举荐
张嘉贞,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宫员,请求以自己的官职相
让。武则天亲自召见张嘉贞,在内殿与他隔帘对话。张嘉贞请求道:“我是乡野
之人,得以进入朝廷拜见,这是千年一遇的事情,今臣与陛下相隔咫尺,但却仿
佛隔着一道云雾,看不清陛下面容,我觉得这不符合君臣之道。”武则天立刻命
人撤去珠帘,和他相谈甚欢,升任他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迁为中书舍人,
担任过秦州都督、并州长史,治理政务严肃恭谨,百姓官吏都十分害怕他。开元
初年,张嘉贞因为需要向朝廷奏报政事回到了京城,唐玄宗听闻他善于处理政事,
多次慰问犒劳他。他趁机向唐玄宗请求:“臣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才到
了今天。臣弟张嘉佑,现为鄯州别驾,与我相隔甚远,心意相通,却不在一起,
思念让人魂断万里。希望陛下能把他调到我身边为官,我们兄弟一定尽力报答陛
下,即便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唐玄宗嘉奖他对弟弟的爱护,特地把张嘉佑
调到忻州为刺史。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
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
为天兵军大使。开元六年春天,张嘉贞又入朝。不久有人诬告张嘉贞奢侈僭越以
及收受钱财贿赂,御史大夫王晙趁机弹劾他,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
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以前天子处理政事听从上天的旨意,让无
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的议论传
上来,然后天子斟酌处理。现在反而判这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
路,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没有途径向上传达了。希望(皇上)能够免除这个人的
罪过,来广开言路。”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下令免除诬告者的死刑。皇帝
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张嘉贞又曾经上奏:“现在我年轻力壮,充满斗志,正
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再过几年,就衰老无能了。希望陛下早点任命派遣臣下,
哪怕是死也不惧怕。”皇上认为他明理善辩,就更加器重他。张嘉贞虽然长时间
做过各种要职,但从不注重经营田园家宅。到了定州,与他亲近的人都劝他置办
些田宅,张嘉贞说道:“我拥有做官的荣光,曾经做过宰相,只要没有死难道会
缺吃少穿吗?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广有田产,也会被抄没。我常常看见士大夫置
办田宅,最终都给不肖子孙做了酒色之资。很没有意义!”听到的人都感叹敬服。
15.D “写出边塞环境的恶劣”错误。“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最后两
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
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
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
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故选 D。
16.①想象(或虚实结合):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
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应是秋云飘飞的时节,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之情。②
用典:“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湘君虔诚地盼望湘夫人的到来,颔联
化用此典故,含蓄而生动地写出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子归来的情
景。③对仗(或对偶):内容上,上句写南方的女子思念丈夫,下句写北方边塞
的丈夫迟迟不归。词性上,“亭皋”与“陇首”相对,都是表地点的名词;“木
叶”与“秋云”相对,皆为秋天的意象;“落”与“飞”则皆为动词,两词使画
面具有动态美。音韵上,上下两句平仄相反。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选用“木
叶下”“秋云飞”等具有悲秋色彩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怀人的主题。
【解析】运用想象手法。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
之景。陇首,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
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
与体贴。用典。“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
《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
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对仗。“秋云飞”
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
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
一北,一女方一男方,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
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
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寄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
17. (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3)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8.D (A 表引用 B 表强调 C 表反语讽刺 D 和例句相同,都是表特定含义)
19.①“风筝”象征着对春天的向往,象征着自由、快乐美好的生活。
②“铁丝网”象征围困上海这座“孤岛”的黑暗势力,或拘禁春天、束缚自由的
一股阻碍力量。(每点 2 分)
20.①原文采用的是排比句的形式,句式整齐,气势贯通,可以强化语意和情感
的表达。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②原文描写具体、生动,富有画面美感。
“湛蓝”“青青”“绿绿”“洒满阳光”等词语,以明丽的色彩突出了环境的美
好和放风筝人心情的愉悦,强化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
改句看似简洁,但失去了原句丰富的意味。(每点 2 分)
21.①删除“根据”或“称”;④将“超过”改为“达到”或删除“以上”;⑤
将“缓解”改为“解决”;⑦在“研发”后面加上“计划”“工程”或“项目”
等名词。(每点 1 分,选出序号未修改或修改不正确不给分)
22.①2020 年 5 月 18 日,②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宣布,③将在唐人街④设立澳
洲华人博物馆,⑤意在发掘、保存、展示和弘扬在澳华人的历史和文化。(每点 1
分,语言不简明准确、句意不完整或超出 60 字扣 1 分)
23、(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这是一道基于特定
情境的史传故事类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弥子瑕受宠时触犯了卫国
的法律,卫君对他百般呵护,爱屋及乌。弥子瑕失宠后,得罪了卫君,卫君想
到他以前种种的失礼行为,认为弥子瑕有罪。
(二)参考立意。
(1)从弥子瑕的角度入手:①为人须谨言慎行,切莫恃宠放肆,骄纵无
度;②为人须居安思危,有敬畏之心,不可得意忘形;③尊卑有序,长幼有节,
须遵规守矩;④为臣须正道直行,务本求实,不可阿从逢迎;等等。
(2)从卫君的角度入手:①赏罚须公正严明,不徇情枉法、曲意偏私;②
为君者须善于识才,唯德唯能是举,须亲贤远佞;③孝道值得尊敬,逾越礼法
当惩戒,逢迎讨好更应警惕;等等。
(三)任务分解。
任务一:把握内涵。写作这道作文题,首先要读懂故事内涵。审题立意,
须着眼于故事中的变化这一角度,来深入探究,提炼主旨。
任务二:阐明启示。弥子瑕受宠时,得意忘形,目光短浅且不守礼节,
这些都为他最后的获罪埋下了种子。由此看来,人在顺境时,切不可忘乎所以,
要将居安思危的道理时刻铭记于心,种善因才可结善果;应该慎言慎行,而不
可骄纵无度,无法无天。
参考例文:
明察事理,以德服人
尊敬的卫君:
你好!我是来自 21 世纪的一名中学生,冒昧给您写这一封信,来给您
提上一点建议。希望您抽出一点时间且听我细细道来。
弥子瑕,您曾经的宠臣,据说他如今过得不如昔日。我又听说曾经您
夸奖他因孝顺母亲不惜放下断足之罪,后来又责备他假称您头架君车;曾经您
夸奖他牺牲自己利益献桃子给您吃,后来又责备他把咬剩下的给您,这前后之
对比,让我不禁感慨您态度变化之大。这样前后不一的言论,对他人,对您本
身,都有不利的影响,希望卫君您明察事理,以德服人。
孔子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对于弥子瑕偷驾君车之事,鉴
于其出于孝心,我认为您不治其罪是通情理,明知仁慈的但您不应该在与他疏
远后又改变自己的立场。作为君主,切记不能以君臣关系的亲疏来作为是非判
断的准则,诸葛亮《出师表》中这样劝谏君主“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如果
只是根据君主您主观判断来判定赏罚,这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这样一来,
宫中的诸臣会认为卫君您做事没有准则,从而失去君主的威信,此乃大患!我
的一点愚见是建议建立讲法的准则,凡事按规矩行事,同时,您也应规范自己
的言行,树立君主的威信。
曹刿认为君主“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以凭此来战斗;而
我认为君主“明察事理,以德服人”可以用来治国。弥子瑕将咬过的甜桃子赠
与您品尝,这是臣子对君主的爱,您先是赞扬而后又贬低,殊不知这臣子有多
大的心灵创伤!孔子主张“仁政”,也就是以德服人,君主想要治理好天下,
必先治理好自己的品德。您明明知道忠臣弥子瑕是为了您好,关系疏远时又诟
病其对您不尊敬。我在这里,看不出您作为君主,您的明察事理和以德服人,
还希望卫君您加强道德修养,明察是非,以仁处世,以德服人,这样,才不会
失去忠君爱国的大臣的爱戴啊!
君主治国,仁义当前。唯有明察事理,方能树立威信;唯有以德服
人,才能得臣心得民心。尊敬的卫君,希望您能听取我的小小建议,提高自身
素质和治国能力,卫国将会变得更富强,百姓将会变得更安乐!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