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届高三语文10月大联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届高三语文10月大联考试题(含答案)

ID:461783

大小:12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湖南省五市十校 2021 届高三语文 10 月大联考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23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试卷请妥善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典籍记载,黄帝时代的史官仓颉曾经发明文字。仓颉的传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 他被奉为创造汉字的神,尊称为“字祖”。至今在中原地区的濮阳南乐、开封、鲁山、虞城、 洛宁、新郑等地,还可以看到仓颉庙、仓颉祠、仓颉造字台、仓颉墓冢等遗存。 关于仓颉其人,我们已不可确知。不过,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肯定经过了一个由无序到 有序,由少到多,由表意到意音兼备,约定俗成,逐步系统化的过程。文字系统的形成不可 能由一个人或一个时代来完成。我们推测,大约在黄帝时期,可能确实存在过史官仓颉这样 身份的人。他不一定独自创造了文字,却可能是最初对文字萌芽进行整理和传播的代表性人 物。历史上对文字最早进行规范化整理的人还有李斯。他身为秦相,作有秦刻石和《仓颉篇》 字书,曾辅助秦始皇统一文字。历史上最早把古汉字作为知识体系进行全面解说的是东汉许 慎。从文字学史的角度看,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古代汉 字的重要字典,也是一部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经学、小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探究汉字字 源,并根据汉字的构形特征从理论上加以阐发的经典性文字学著作。自《说文解字》问世以 来,历代都有学者致力于汉字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学。 近百十年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我国商周古文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这里地下出土的古 文字门类齐全,资料丰富。仅殷墟、周原出土的 10 多万片甲骨文和河南、陕西、山西诸省出 土的 8000 余件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16000 余片温县、侯马春秋盟书,9000 余件魏晋隋唐 墓志碑刻等大宗资料就足以震惊世界。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也 令世人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如今在许慎家乡漯河境内的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还有 8000 年前新石器时期刻画符号的重要发现,由此已引起学术界对中华文字起源的新思考。近- 2 - 几十年河北蒿城台西出土的象形符号及郑州小双桥商代陶器朱书文字,加之上世纪 50 年代发 现的郑州商城二里岗期刻辞甲骨,使我们对商代前期的古汉字又有了新的认识。山西襄汾陶 寺文化朱书陶文、偃师二里头和登封王城岗陶文,则透露出虞夏文字的若干重要信息。所有 这些无不表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与汉字文化渊源的独特联系。 据统计,目前海内外刊布的各种殷墟时期的著录刻辞甲骨已达 90000 余片,历代出土的 相当于殷墟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多达 6500 多件。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 号,是我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汉字系统。殷商文明是在吸收、借鉴夏代文明的基础上 形成的。商代文字当承自夏文化,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从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发展的迹象。 那时候,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时人大多是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可惜今天已不易见到, 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器上。今所见殷墟时期 的单字字目已达 4100 余个,可释字目在 1340 多个。这些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首、口、 大、小、山、川、木、虫、鱼之类的基本字,它们是汉字的基础,后世通过它们又不断地孳 乳出新字。 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金文到周秦时期的篆系文字、六国文字,还有秦汉以后的方块汉 字,包括古隶、八分隶、魏碑、楷书,各时期的汉语文字资料丰富完备。北宋学者沈括在其 《梦溪笔谈》一书中,详细记述了印刷工匠毕昇于北宋庆历年间发明活字版的经过,并记录 了毕昇活字版的工艺技术。这种字体萌芽于北宋汴京,所谓“横平竖直,横轻竖重,字形方 正,笔画匀称”,也许因为这个,后世的“宋体”便成为出版印刷最为理想的正文字体。可以 说,宋代是汉字真正成熟的时期。 (摘编自王蕴智《黄河学视野中的汉字》) 材料二: 汉字发展规律有三:一、汉字形体存在简化趋势。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最初的形体 大都相当复杂,在数千年的使用过程中,汉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自然演变过程,简化的 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图形为符号,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用笔画简单的字体代替笔画 复杂的字体,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代替本字等等。汉字字形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魏碑-楷书几种形体,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行书和草书。 二、汉字形体趋向规范化。早期的汉字形体没有一定之规,偏旁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 或上或下,同字异体现象也相当严重。汉字在简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规范化。汉字规范 化主要由政府完成,当然,个体也可能影响汉字的规范化,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 三、汉字形体存在形声化趋势。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 3 - 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 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 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 所占比例更高达 90%以上。可以看出汉字的发展存在一个形声化的过程。 可见,汉字是一种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不断自我调整的文字。 (摘编自徐光春《汉字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仓颉庙、仓颉造字台等遗存以及文字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历史上确实存在史官仓颉这 样身份的代表性人物。 B.中原地区出土的大量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 而且也让世人刮目相看。 C.殷墟时期甲骨文字中依然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山、川、木、虫等基本字,后人以此为 基础不断创造新的文字。 D.汉字形体的简化、规范化以及形声化趋势,是汉字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而不断自我 调整的必然结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我们将来要学习、研究古汉字体系,或者要探究某些汉字的起源,研读《说文解字》 或是很好的选择。 B.我国商周古文字资料主要出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或许可以推知汉字文化的源头就在黄河 流域中原地区。 C.殷商文明吸收、借鉴夏代文明,因为文字发展具有传承性,也因为夏代文字载体的门类非 常丰富。 D.汉字形体源于以象形和会意为主的甲骨文,定形于楷书,这既有历朝历代官府的作为,也 有个体的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汉字发展规律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编写《汉字简化方案》 B.秦相李斯主持“书同文” C.毕昇发明活字版技术 D.武则天造一个“曌”字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说文解字》的作用。(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名楼赋- 4 - 韦野 久慕昆明风景秀丽的大观楼,一向无缘相识;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名胜岳阳楼,也难得 相见。说来幸运,一次偶然的边疆之行,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从南盘江畔归来的头一天, 就兴冲冲饱览了大观楼的风姿。游兴未尽,忽又至洞庭到岳阳楼探胜,登楼远眺,一览无余。 老天也真作美,两次观光这江南名楼,均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和风助兴,引人浮想联翩, 遐思不已。 大观楼的幽雅壮美,不愧为春城的名胜,滇池的奇绝。登楼环顾,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 池水浩淼,一片黛绿青碧,帆影掠过,如在诗意盎然的画中。在楼前近华浦中荡舟,水如明 镜,亭榭似蜃楼,船绕竹丛、月桥、佛塔、亭台,似在翠羽丹霞之下,仿佛是“四围香稻, 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四时景色涌进心胸,顿觉如置身祖国温暖的怀抱,畅饮 着甘冽醇厚的美酒。此楼从康熙三十五年建成后,即成为昆明西城的名胜。多少骚人雅士常 在此聚会宴游,多半是吟风弄月,歌功颂德。直到乾隆年间,才有寒士孙髯,出之不群,以 豪迈的气概,酣畅的文笔,精巧的构思,严谨的对仗,傲然写出一副海内闻名的“古今第一 长联”,上下两联竟达一百八十字,赫然震惊文坛。于是,大观楼威望倍增,名贯天下。“闻 者莫不兴起,冀一登临为快”。我在楼前石阶上默诵楹联数遍,不禁心潮滚滚。 如果说大观楼给予我的感受,归纳起来仅仅是一副古今第一长联而使它名声益振,像南 天蓝空的巨星引人无不向往,那么,看罢岳阳楼之后,我这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的感受,似乎更加突出而不可泯灭了。 你看,岳阳楼雄踞城西,面临洞庭,登楼遥望,水波浩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我乘舟赴君山,一路自有与滇池不同之美感。洞庭之水的 壮伟,磅礴的气势,广阔、雄浑的境界和绚丽多姿的景色自不必赘言。但回首仰望岳阳楼, 和在滇池回眸大观楼,不免有大同小异之感。二楼同样临湖耸立,俯瞰水面,视野无碍;均 是木制结构,典型的中国古建筑式的巨檐画栋。这些平常景象,在我国许多楼宇、寺庙里都 是可以看到的。 可是,为什么这两座并不富丽堂皇的楼却有那么大的名声呢?究其缘由,不在于外形的巧 装打扮,位置的奇特险峻,建筑的高矮大小,而在于它们深邃的内涵,以及它们给人展示的 精神与气质。阿房宫可谓富丽堂皇,千古绝有,“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 步一阁”,但这是搜刮民脂民膏、挥霍无度之果,被人焚为灰烬也就是情理之事,且落个昭著 臭名。刘禹锡曾居住过的简陋的房屋,虽然满是苔痕草色,还时常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却美 名在外,只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而大观楼、岳阳楼也凭一联一文显其精神与气质。《岳- 5 - 阳楼记》是范仲淹为朋友滕子京被贬所邀而作。此记虽有忠君之言,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给人以启迪。试想,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代,“古仁 人”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进亦忧,退亦忧”,是何等不易啊!我想,这里络绎不绝的 游者,大多并非是为古建筑而来吧。同样,我在大观楼前看到的情景也无不如此。“海内长联 第一佳者”,不仅完美地描绘了大观楼前的景物,而且从云南历史写起,有力地抨击整个封建 制度,让人洞察生活的底蕴,触摸时代的脉搏。虽然“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 跨革囊”,他们费尽移山心力,但“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孙髯更尖锐指出“断碣残 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而他们所贏得的,只不过是“只杵疏钟,半江涣火,两行秋雁,一枕 清霜”。历史不正是如此吗?范仲淹虽然登斯楼“宠辱皆忘”,也难免宦海浮沉,但其精神必定 长留人间。千古雄文垂壁,古今第一长联悬门,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虽遭历史战火 的毁坏,却不绝于世,可见其精神的所在。 若不是范仲淹的名篇在此,若不是孙髯翁的奇对在此,恐难有千里迢迢而来的游者。自 然,名楼的湖光也美,山色也美,水花也美,但这些绝不是名楼之美,更不是名楼的风骨!它 们的真正的美,是先贤为永葆它们的生命和青春而赋予它们的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内涵,教 你看后可纵贯古今,悟出做人应恪守与追求的信念。 名楼为人增志才是真正的名楼。贫莫贫于无志,贱莫贱于无才。愿徒有空名而无益于人 的楼阁,也可从岳阳、大观的络绎不断的敬仰者中悟出些什么,也谱一曲传世的绝唱。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写“偶然的边疆之行”“老天也真作美”,表面上是说自己很幸运,实则是表达自 己对名楼的喜爱与仰慕之情。 B.文章引用“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概写自己观览到的大观楼的美景, 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 C.文章第五段“可是”之后的问句,概括了作者游览大观楼和岳阳楼的总体感受,又自然转 人论述两楼的精神与风骨。 D.文章写游客“大多并非是为古建筑而来”,既是作者的猜想,也是作者的希望,希望游客观 赏名楼,更要感悟名楼真正的美。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题为“赋”,铺陈叙事,笔法灵活,并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既不乏富有 诗意的语言,又有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6 - B.文章详写大观楼而略写岳阳楼,主要是因为《岳阳楼记》名扬天下,不知道岳阳楼的中国 人很少;同时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 C.文章引用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名句,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 既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又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D.文章语言雅俗共赏,极富特色,句式上多用四字句、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读来朗 朗上口,形象地刻画出“名楼”之美。 8.本文前部分先写大观楼后写岳阳楼,而后部分则先写岳阳楼后写大观楼,对此你如何理 解?(4 分) 9.本文表达上主要运用记叙和议论,请结合作品简析二者的关系。(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王骥,字尚德,束鹿人。长身伟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中永乐四年进士。 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初,擢兵部右 侍郎,代顾佐署都察院。久之,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 邝楚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 边务,未能制。二年五月命骥往,许便宜行事。骥疾驱至军,大会诸将,问往时追敌鱼儿海 子,先退败军者谁。佥曰“都指挥安敬”。骥先承密旨戮敬,遂缚敬斩辕门,并宣敕责都督蒋 贵。诸将皆股栗。骥乃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阅军甘、凉,汰三之 一。定更番法,兵得休息而转输亦省。俄阿台复入寇。帝以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赵安为 副,骥督军。三年春,偕诸将出塞,以贵为前锋,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与贵约曰:“不 捷,无相见也。”贵击敌石城,敌走兀鲁乃。贵帅轻骑二千五百人出镇夷,间道兼行,三日夜 及之。擒左丞脱罗,斩首三百余,获金银印各一,驼马兵甲千计。骥与礼自梧桐林至亦集乃, 擒枢密、同知、佥院十五人,万户二人,降其部落,穷进至黑泉。而赵安等出昌宁,至刁力 沟,亦擒右丞、达鲁花赤三十人。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朵儿只伯远遁。久之,石亨、徐 有贞等奉英宗复辟,骥与谋。赏稍后,上章自讼,言:“臣子祥入南城,为诸将所挤,堕地 几死。今论功不及,疑有蔽之者。”帝乃官祥指挥佥事。而命骥仍兵部尚书,理部事,加号奉 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余如故。数月请老,又三年乃卒,年八十三。赠靖远 侯,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王骥传》- 7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楚下之狱/寻得释/阿台 /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B.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楚/下之狱/寻得释/阿台 /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C.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楚下之狱/寻得释/阿台 /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D.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楚/下之狱/寻得释/阿台 /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一般称科举时代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B.辕门,既可指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出入处之门,又可指军营的营门。 C.请老是古代官吏向君王请求退休养老的婉词,与致仕、致政、告老相同。 D.赠,即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生前或死后追赠官职或爵位,表示褒奖肯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骥文武兼备,受到皇帝器重。他善于骑马射箭,有胆有识,通晓军事谋略,永乐年间考 中进士,皇帝常委以重任,他也不负重托。 B.王骥历练老成,处事长于应变。他斩杀安敬,既调查实际情况,又有事先拿到的皇帝诛杀 安敬的密旨;同时他根据军队需要制定了可行的法规。 C.王骥善于用兵,驱敌辗转千里。他指挥军队攻打敌人,兵分三路,蒋贵担任前锋,任礼率 领大军殿后,赵安兵出昌宁,分道夹击敌军,取得胜利。 D.王骥累著功绩,请功不避其亲。他安定边境,追杀敌人,立下功劳;英宗复位后论功行赏, 给他的赏赐稍微延迟,他就上奏为他的儿子争得赏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 (2)骥乃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 14.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这说明了什么?(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返照- 8 - 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①,绝塞②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③实有未招魂。 [注]①高枕:杨雄《解嘲》:“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②③绝塞、南方:均指夔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天气,运用互文手法写白帝城黄昏时雨过天晴。 B.诗题为“返照”,诗中仅第三句写返照,此诗只是拈二字为题,不是专咏“返照”。 C.石壁倒映江中,归云缭绕树间,诗中有画,此情境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D.诗人年老多病,夔州天气不好之时,只有早点关门睡觉,高枕则无忧。 16.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 , ”两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先汉 繁荣昌盛的原因。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借用“五丁开山”的故事, 既给人以想象,又交代了蜀道的由来。 (3)苏轼《赤壁赋》中先用“ ”来描写在辽阔江上行船就好像驾风而行,再用 “ ”来描绘飘飘然的自己似乎已经成为仙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家家都会在门楣上 写几个字:旭日东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语花香……一幢一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 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头的木结构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 “旭日东升”是村里最老的建筑,十年前,房子里的两位百岁老人去世,此后无人居住, 房子就破败下来。为了重修这栋房子,工人保留了房屋外观原貌,把原来石墙的每块石头都 编了号,一块块拆下,做完加固和修补后,再按编号一块块垒回去。 牛思贤走过“旭日东升”前,看见矮矮的石头围墙里面有个小院子,落地玻璃窗里是个 小茶室,茶室里放着一张沙发,客人来了,坐在那里喝茶,能沐浴一身的明媚阳光。如果是- 9 - 下雨天就更好了,茶室外面有一丛芭蕉,雨点啪嗒啪嗒打在芭蕉叶上,好一幅听雨图。 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牛思贤已经不羡慕那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了,很多同学看到他 发的白云村的照片,反而开始羡慕起他的生活。 那天,我和牛思贤、老支书一起喝茶。正是六月的雨季,远处群山笼着一层雨雾白纱, 几只白鹭在田野间起落蹁跹。屋檐水从瓦背上淌下来,哗啦啦,哗啦啦。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 B.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C.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D.花市上,牡丹、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19.借代具有相关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4 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屋檐水哗啦啦地从瓦背上淌下来。”从语义上看二者 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2020 年 8 月 8 日是我国第 12 个“全民健身日”,②围绕“全民健身,活力中国”为主 题,③全国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关专家表示,④无论是户外运动和居家健身,⑤ 最重要的都是持之以恒。⑥每天最少 10 分钟,⑦每周至少运动 3 次以上,⑧坚持一个月以上, ⑨心肺器官、睡眠状况、体型气色等都会发生可感受得到的改变。①其实只要动起来,①居 家健身也能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2020 年 7 月 1 日,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 1092 米的沪苏通长江 公铁大桥通车运营,这标志着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据介绍,除了 跨度大,这座由中国中铁设计、承建的大桥还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主塔 330 米,相当 于 110 多层楼高;建设用钢量达 48 万吨,相当于 12 个“鸟巢”;混凝土用量达 230 万立方米, 相当于 8 个国家大剧院……这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 不妨“以不变应万变”。2020 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一场疫情,改变了太多,而且还将对世界- 10 - 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有人说,新冠疫情过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更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见证人类历史大转折,世界快速向中国倾斜”。 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 多领域深刻的变化,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是“以变应变”,还是“以不 变应万变”?是锐意“变”,还是坚守“不变”?为此,学校校刊开辟名为“指点江山”的时评 专栏,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认识、明确使命。请结合上述内容,选取一个 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积极撰文投稿,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1 - 1.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 寻找相关的语句,最后进行辨析。A 项或然变必然,“历史上确实存在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代 表性人物”错,将“可能”说成“必然”,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可能确实存 在过史官仓颉这样身份的人”。B 项缩小范围,“中原地区出土的大量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料” 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三段,原文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熟,而且 也令世人对黄河文明刮目相看”,根据上文,可知“它”所指的不仅是魏晋隋唐墓志碑刻资 料,还包括甲骨文、春秋盟书以及带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等。C 项缩小范围,“殷墟时期甲骨 文字中依然存活着的古汉字多为人、山、川、木、虫等基本字”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 段,原文为“以这些甲骨文、金文为典型代表的商代文字符号”“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 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翻铸在青铜器上”,可知殷墟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字 和金文。故选 D。 2.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题干及选项,回归原文; 最后分析选项各句子间的关系,并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分析。C 项弄错时间,“也因为夏代 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错,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而且在殷墟时期尤其是 从商王武丁以后有迅速发展的迹象。那时候,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那时候”指的是 “殷墟时期”,所以“文字载体的门类非常丰富”的时期是“商代”,而不是“夏代”。故选 C。 3.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次要从原文中找到相关 的区域,最后将各个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分析。D 项答非所问,相关信息在材料二,根据原文 内容,“汉字发展规律”指汉字形体具有简化、规范化和形声化的趋势,A 项直接与汉字简化 有关,B 项和 C 项都与汉字规范化相关,而 D 项“武则天造一个‘曌’字”仅是因一己之私, 显然与汉字发展规律的三个特点都不相关。故选 D。 4.①可以解释古代汉字;②为研究汉字构形特征、探究汉字字源提供了理论依据;③ 《说文解字》开汉字研究之风,成为中国文字学的发轫之作;④促使汉字向着规范化方向发 展。 【评分标准】任答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三点满分。意思相近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在原文中寻找相关区- 12 - 域,将有效信息加以分类,最后概括要点,形成答案。此题要求考生概括“《说文解字》的 作用”,材料中与《说文解字》有关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二段,有两个长句,第一句表 面上是解释《说文解字》这本书的,其实也暗示了它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字典,就可以解 释字词;其次是一本文字学著作,也就可以给人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第二句直接写《说文解 字》对中国文字学的作用,考生稍加概括即可。材料二有两处提到了《说文解字》,各有一句 话,第一句是“例如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关键信息在此句的前一句“个体也可能影响 汉字的规范化”上,考生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句的话,就可能作答不全;第二句与作用无关。 考生对三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就可以形成答案。 5.①首先解说仓颉的影响,以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引出对古汉字的整理与研究;②接 着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并分析这些古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③最后指 出各个时期的汉字资料情况,以及汉字的真正成熟时期。 【评分标准】一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把握每一段的大意,然后根据文章内容 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行文思路,最后归纳要点,整理答案。材料一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段 写仓颉对后世的影响,第二段由仓颉引出整理汉字的有关情况,第三段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 出土的文献资料及其影响,第四段分析中原地区的古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第五段先说汉 字发展的大概脉络,再由《梦溪笔谈》指明汉字的成熟时期。第一段引出第二段,二者理当 分作一层;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从不同角度指明中原地区文字与汉字的渊源关系,此两段为 一层;第五段为一层。对此加以概括,就可以形成答案了。 6. 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句式、手法、语境、语句的言外之意等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然后找到选项所涉及的语句,再根据上下文语境 分析、理解、辨识各个选项的相关内容,并做出判断。B 项曲解文意,“概写自己观览到的大 观楼的美景”错,据原文“仿佛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四时景 色涌进心胸”,可知是“仿佛”,而不是真正“观览到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并非“眼前之 景”。故选 B。 7. 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了解文本所运用的技法,然后找 出各个选项与文本相对应的信息,将选项内容带入文本进行比对分析,辨别正误,作出判断。 B 项强加因果,“文章详写大观楼而略写岳阳楼,主要是因为《岳阳楼记》名扬天下,不知道 岳阳楼的中国人很少”错,略写岳阳楼并不是因为岳阳楼的名声大,据原文“回首仰望岳阳- 13 - 楼,和在滇池回眸大观楼,不免有大同小异之感”,可知作者觉得岳阳楼和大观楼“大同小 异”,加上写作意图不在于凸显岳阳楼,自然就略写了。故选 B。 8. ①前部分先写大观楼后写岳阳楼,是根据作者游览时间的先后顺序;②后部分则先写 岳阳楼后写大观楼,既交代了作者“更慕”岳阳楼的原因,也是为凸显岳阳楼的精神与气质, 暗示文章主旨。(题干没有涉及阿房宫) 【评分标准】一点 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旨意,然后分析文 章结构如此安排的意图,答案也就有了。当然,也要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语句,以便 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久慕昆明风景秀丽的大观楼,一向无缘相识;更慕雄踞洞庭的千古 名胜岳阳楼,也难得相见”,就暗示了岳阳楼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又如“为什么这两座并不富 丽堂皇的楼却有那么大的名声呢……而在于它们深邃的内涵,以及它们给人展示的精神与气 质”,而《岳阳楼记》赋予岳阳楼特别的“精神与气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可见,文章前部分是行程的真实体现,后 部分则是作者情感抒发的必然,也是文章写作目的的需要。可据此拟写答案。 9.第一问:文章前部分以记叙为主,写游览大观楼和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后部分以议论 为主,阐述岳阳楼和大观楼的精神,并指出名楼必须有内涵。 第二问:①记叙为议论服务,是议论的基础,记叙大观楼和岳阳楼是为分析名楼的精神 服务的;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是记叙的目的,描写大观楼和岳阳楼,意在阐明名楼应具有 精神与风骨;③记叙和议论相互依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评分标准】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4 分:答一点 2 分,答两点 3 分,答三点 4 分。句意 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把握题干要求,然后结合作品进行分析,最后 概括、整理,就可以形成答案了。此题干有两问,一是指出文章哪些是记叙,哪些是议论; 二是要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注意指明记叙和议论时不能细化,只能整 体把握。此外,分析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时,既要明白二者在散文、小说中的关系,还得依据 文章的写作目的而定。 10.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得掌握一些文言文断句的常识,例如句首发语词之前、句 末语气词之后、并列词句之间等都要停顿,关联词“虽”“向使”“然则”等之前一般要停顿, 等等;其次断句要注意句意的相对完整性;最后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 论。由于断句一般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判断时可以着重分析停顿不同的地方,可以借助分- 14 - 析句子结构、理解句意、语感等综合判定,作出选择。此题四个选项两两相对,各有两处断 句不同。第一处是“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如果“帝怒”之后不断句的话,就成了 “皇帝愤怒地捉拿王骥和侍郎邝埜”,这显然不符合情理,而且“帝怒(皇帝大怒)”语意已 经完整了,因此其后当断开,据此可以排除 B、D 项。A、C 项停顿不同之处是“凉边将屡失 利”,单独看此句,句意完整,无需停顿,但是结合语境,上一句说“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 犯甘州”,“凉边将屡失利”就无法衔接了,如果在“凉”之后停顿的话,那“侵犯”的是甘 州和凉州,此两地的“边将屡失利”也就合乎事理了,据此可排除 A 项。故选 C。 (原句停顿如下: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 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11.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重在平时识记、积累。古代文化知识一般包括称谓、官职、天 文历法、宗教礼仪、科举制度等,这些都需要平时分类积累,特别要注意教材里出现的古代 文化知识。答题时,有时可以根据语境推断。本题 D 项有误,“生前”错,应为“是给已死的 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以表示褒奖肯定”。 故选 D。 12. 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首先要整体阅读,掌握 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将各个选项内容回归文本,比对分析,再作出选 择。注意比对分析时,要做到三比对:一是比对各选项概括部分内容与传主是否吻合,二是 比对各选项分析部分内容与原文是否有出入,三是比对各选项分析部分内容能否支撑概括部 分的内容。本题 C 项“任礼率领大军殿后”错,根据原文“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可知是 “王骥自己和任礼一起率领大军殿后”。故选 C。 13.(1)(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 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2)王骥于是大规模检阅将士,分派兵力,划分地域,让他们各自防御,边境安定下来。 【评分标准】(1)“逋课”1 分;“寻”1 分;句意 2 分。(2)“画地”“肃然”各 1 分; 句意 2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既要结合语境,整体把握大意,又要注意落实句子中的重要实 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翻译时以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以意译为辅,结合语境表述; 尽量做到表意清楚准确、表述通顺规范。(1)句的关键词有“逋课”,“课”常译为“税”,依 据语境不难译出,而“逋”字则需要调动思维了,《陈情表》中有“责臣逋慢”句,“逋”释 为“逃脱”,可引申为“拖延”“拖欠”;还有“寻”字,意为“不久”;再次是“为兵科给事- 15 - 中”句,此句不难,但其被动句式容易被忽略。(2)句的关键词有“画地”和“肃然”,前者 可结合成语“画地为牢”以及下一句“使各自防御”,也就不难翻译了;“肃然”中的“然” 是个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之意,也可不译,而“肃”字有严肃、肃静之意,依据语境 “边境”应该是“安定”的。 14.①皇帝信任王骥;②王骥有能力;③事情复杂难办。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可以根据学生作答内容 而定)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 析、概括传主的品行和事迹;最后根据题干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即可。此题题干前部 分“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可以找到原文,而问题“这说明了 什么”,原文是没有直接语句的,只能通过事件本身去分析其背后的信息。 参考译文: 王骥,字尚德,束鹿人。他高大体壮,擅长骑马射箭,为人刚毅有胆识,通晓军事谋略。 考中永乐四年进士。(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 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初年,升为兵部右侍郎,代替顾佐代理都察院事务。 后来,代理兵部尚书。正统元年他奉诏议论边防事务,过了五天他还没上奏。皇帝大怒,拘 捕王骥和侍郎邝埜,把他们关进监狱。不久得到释放。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犯甘州和凉州, 边将屡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营管理边防事务,也没能制住他们。正 统二年五月,皇帝命令王骥前往,允许他相机行事。王骥快速奔驰到军中,大会诸将,询问 以前追击敌人到鱼儿海子时,首先后退而导致军队失败的人是谁。他们都说是“都指挥安 敬”。王骥来之前就已接到皇帝诛杀安敬的密旨,于是把安敬绑起来,在辕门外斩首,并宣读 敕令,责备都督蒋贵。众将都吓得两腿发抖。王骥于是大规模检阅将士,分派兵力,划分地 域,让他们各自防御,于是边境安定下来。他在甘州、凉州检阅军队,淘汰了三分之一。制 定轮番更替的制度,士兵得到了休息,粮草运输也简省了。不久阿台再次入侵。皇帝任命任 礼为平羌将军,蒋贵、赵安为副将军,王骥统率指挥军队。正统三年春天,王骥率领诸将出 军边塞,任命蒋贵为前锋,而他自己和任礼统率大军随后前进,与蒋贵约定说:“不取胜, 就不再相见。”蒋贵在石城攻击敌人,敌人逃跑到兀鲁乃。蒋贵率轻骑二千五百人从镇夷出发, 抄近道兼程前进,三天三夜追上了敌人。擒获左丞脱罗,斩首三百多,缴获金印和银印各一 枚,骆驼、马匹、兵器、铠甲数以千计。王骥与任礼从梧桐林到达亦集乃,擒获枢密、同知、 佥院等官员十五人,万户二人,降服了他们的部落,穷追到黑泉。而赵安等人从昌宁出发, 到达刁力沟,也擒获了右丞、达鲁花赤等三十人。他们分道夹击,转战一千多里,迫使朵儿 只伯远逃。后来,石亨、徐有贞等人拥护英宗重登皇位,王骥参与了谋划。皇帝给他的赏赐 稍微迟后,王骥上奏章为自己申诉,说:“我的儿子王祥进入南城,被诸将推挤,摔到地上- 16 - 几乎死去。现在论功没有他,我怀疑有人掩盖了这件事。”皇帝于是授予王祥指挥佥事的官职, 而命令王骥仍然担任兵部尚书,管理兵部事务,增加封号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 禄大夫,其他的和以前一样。几个月之后他请求回家养老。又过了三年他才去世,终年八十 三岁。赠靖远侯,谥号忠毅。 15.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准确理解诗歌是关键。此题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诗意、思想主 旨、语言、技巧、结构等方面,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 析比对,同时可以将各选项进行比对,比对选项中所隐含的情感倾向。D 项“夔州天气不好之 时”和“高枕则无忧”有误,“愁时”是忧虑时代、国家,第七句“不可久留豺虎乱”中的 “乱”字,已经暗示了时局动荡不安,“愁时”也就与天气无关;“高枕”用典,诗人反其意 而用之,自比庸夫,也是发牢骚而已,并不是真的“高枕”就可以“无忧”了。故选 D。 16.第一问:前一句运用借喻(比喻),后一句用典。 第二问:①表达了诗人担心所居之地会发生战乱,不可久留的忧国伤时之情;②表达 了诗人因夔州遭受侵扰而产生的思归之情。 【评分标准】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4 分,一点 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作品进行分析,最后 组织答案。此题题干有两问,第一问涉及表达技巧,前一句中有“豺虎乱”,显然是比喻说法; 后一句中有“招魂”,考生应该可以联想到屈原的《招魂》,可知是用典。第二问是关于思想 感情的,两句内容不同,情感应该也不大一样,结合诗句及诗人自身分析,答案就出来了, 就看考生如何组织答案了。 17.(1)亲贤臣 远小人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羽化而登仙 【评分标准】一空 1 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识记并能理解相关名句名篇。平时识记名句名篇时要注 重理解,还要记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结合起来,不要写错 别字,不要漏写,也不要添加字词。此题中注意不要把“钩连”“冯虚”写错。 18.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17 -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就需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省略号的作用比较多, 例如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重复词句的省略,表示语 言中断,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语意难尽等,考生需要识记积累,做题时,通过比较、辨析也 可以确定答案;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的作用是不大一样的,分析需要结合语境,同时辨析选 项与例句之间是否有共性。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A 项中的省略号表示重复词句的省 略,B 项中的省略号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C 项中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D 项中的省略号 则表示列举省略,与例句相同。故选 D。 19.①句中用“旭日东升”指称老屋,体现了借代的相关性;②“旭日东升”是老屋门楣 上特有的字,是老屋的象征,能代表老屋,它和老屋相关。 【评分标准】一点 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知道借代的定义、种类、作用等,借代是一种常用的修辞 手法,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 手法,主要有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部分代整体等。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 求,题干已经明确“借代具有相关性”,也就必须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借体和本体之间的相关性。 既要指出借体和本体,以及二者的关系,又要分析二者如何相关。材料中说“‘旭日东升’ 是村里最老的建筑”,显然是用“旭日东升”来代“老屋”,因为“旭日东升”是悬挂在“老 屋”门楣上的字,二者关系紧密。 20.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淌下来”上,强调雨下得大;原句的重点落在 “哗啦啦”上,强调雨声,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语体风格不同:改句平铺直叙;原句连用 两个“哗啦啦”描摹雨声,口语化,通俗活泼,生动形象。③情感不同:改句感情平淡,原 句感情饱满,凸显了“我”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依据高考答案设置,“句式的表达效果” 可作为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富有韵律和节奏感”是表达效果,但不属于“强调的重点”, 可以归入“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①和③各 1 分,②2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弄清原句与改句之间有哪些不同,例如句式、修辞、语序、 语言等方面是否有变化,然后辨析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即可,作答时要结合所给 材料稍加分析,同时注意作答语言要规范。此题改句与原句的区别就在句式上,一者作状语, 一者作谓语,强调重点不同;“哗啦啦”是拟声词,单独运用,通俗形象,也可以表达出欢 快的感情,作状语就显得严肃。据此,可知答案涉及侧重点、语言风格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 容,分点作答即可。 21.示例: (1)语句:②;修改为“以‘全民健身,活力中国’为主题”或“围绕‘全民健身,活力- 18 - 中国’”或“围绕‘全民健身,活力中国’这一主题”。 (2)语句:④;修改为“无论是户外运动还是居家健身”。 (3)语句:⑦;修改为“每周至少运动 3 次”或者“每周运动 3 次以上”。 (4)语句:⑨;修改为“心肺功能、睡眠状况、体型气色等都会发生可感受得到的改变”。 【评分标准】指出并正确修改,一处给 1 分。只指出,没有修改或是改错,不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语段,找出有语病的句子,然后分析病因,再针对 病因进行修改,根据需要对病句进行或删或补或换或移等,同时要注意修改之后,语句是否 通顺,句意是否准确等。②句式杂糅,“围绕”和“以……为主题”杂糅,“围绕”改为 “以”,或者直接删掉“为主题”;④搭配不当,“无论”与“和”不搭配,“和”改为“还 是”;⑦不合逻辑,“至少”“以上”相矛盾,删其一;⑨不合逻辑,“心肺器官”不可能因运 动而发生“改变”,不符合事理,“器官”改为“功能”。 22.示例:①2020 年 7 月 1 日,②由中国中铁设计、承建的③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 两用斜拉桥④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运营,⑤标志着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 级”时代。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新闻语段,理清语段内容层次,寻找“关键信息”,然后 根据题干相关要求加以概括,组织答案。新闻语段压缩,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对象)、 事件和结果等。该语段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个句子概写新闻事件,第二个句子进行具体介 绍,第三个句子总括事件意义。“关键信息”主要在第一个句子中,第二个句子隐含关键信息 “由中国中铁设计、承建”,第三个句子的意思在第一个句子中已经具体化了,可以忽略;第 一个句子中的“主跨 1092 米”与“超千米”意同,可以删除,“这标志着”属于衔接词语, 也当删除,再将“2020 年 7 月 1 日,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 铁大桥通车运营”“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迈入‘千米级’时代”“由中国中铁设计、承建” 等信息整合起来,就形成了答案。 23. 作文 【评分标准】 (1)50 分以上 ①紧扣材料,贴合群体,很有对象意识,且围绕“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或重点选 取其中之一立意; ②其他(内容、结构、语言特别好的)可适当加分; ③55 分以上的,格局要宏大,立意要深刻,思维要严谨,语言要精炼,书写要漂亮。- 19 - (2)36 分以上(36~49 分) 只论述“变”或“不变”,没有深入阐明理由,没有提升到爱国情怀、民族复兴使命的可 及格,但不能上 42 分。 (3)36 分以下 ①改写或扩写材料语句的,不及格;思想观点有比较严重的问题的,不及格;脱离材料, 泛泛而谈个人认识,不及格。 ②另起炉灶,25 分以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文章的能力,强调思辨性和时评性。 【解析】当前的高考作文命题走向,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完成特定的任务、 解决特定的问题时,表现出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完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查。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首先得读懂“材料”的含意,进入“情境”,接受“任务”;由 于“材料”一般都存在含意多解的情况,考生就必须抓住那些语义指向相同的关键词句,有 时“提示语”也会暗示“任务”指向,将二者结合审读材料,就可以准确立意。该作文题由 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中的某些词句暗示了考生思考以及立意的方向,依据 这些词句,考生不难推知该材料的命题旨趣。 【参考立意】 ①“以变应变”: 以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所贡献为目的, 锐意“变”——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应变能力,勇于改革创新……; ②“以不变应万变”; 以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所贡献为 目的,坚守“不变”——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国爱民,奋发有为;民族自信,保持定力; 做好自己,坚信未来…… ③综合立意,有“变”有“不变”:核心观点同上。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