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专题单元检测卷(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每题 4 分,共 12 题,48 分)。
1.1788 年,美国开始了对华销售皮货。美国商人从本国运出小刀、毡子等廉价物品,
到西北海岸换取印第安人的贵重皮货,然后驶向广州出售,再从广州购入茶叶,以高
价在欧美市场上出售”。这可以用于说明( )
A.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B.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C. 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 工业革命逐步扩展
2.1462—1530 年间,中欧地区的白银产量增加了五倍多。在 1526—1535 年间达到最
大,每年生产近 300 万盎司,这些白银大量流向西欧和东方。中欧白银这种流向
( )
A. 是西欧出现价格革命的主因 B. 刺激西欧走上黑奴贸易之路
C. 推动世界范围的商品大交换 D. 导致东西方经济实力悬殊大
3.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
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 人文主义的鼓励 B. 对金银财富的需求
C. 航海技术的进步 D. 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4.16 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奇高,几乎只有权贵
才能消费;到 16 世纪末期,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下降,普通民众皆可消费。引起
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东西方贸易渠道的拓展 B. 中医药在欧洲得到普及
C. 社会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D. 价格革命改变消费结构
5.新航路开辟后的 100 年间,随着欧洲人的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大批欧洲人来到
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
区。由此可知( )
A.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人口的自由迁徙 B. 黑奴贸易使美洲人口有了大幅上涨
C. 欧洲殖民者给美洲带来了沉重灾难 D. 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族群的融合
6.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
( ) A. 西班牙 B. 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7.有学者指出,被认为近代落后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在开发上落后而没有得到发展,而是
在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遭遇了低开发。也就是说,这些地区被强制
性地让自已原本的社会形式变成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形式。据此可知,近代欧洲殖民者
( )
A. 对外输出本国落后的生产方式 B. 客观上推动了落后地区社会发展
C. 在落后地区强制推行资本主义 D. 将亚非拉纳入本国经济发展轨道
8.自 1820 年开始,英国废除了殖民地港口征收大宗关税的权利,海关所用经费由政府
发放,从而避免了海关通过进出口牟利。1849 年英国废除《航海条例》,放弃了对殖
民地的垄断贸易。英国这些做法主要原因是( )
A. 垄断组织的发展 B. 殖民地反英斗争激烈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
9.下表是近代英国一个阶段税收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1712 年 1814 年
土地税 2152000 镑 7900000 镑
关税 1481000 镑 14400000 镑
国产税(国内制造品交的税) 1855000 镑 27500000 镑
A. 英国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 B. 英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C. 英国经济结构有重大变化 D. 土地税增速慢说明农业衰退
10.有学者在论及 18 世纪末期的英国农业时,强调“不能再以法国农民、德国农民或俄
国农民那种意义上的农民来形容英国农民了”,因为“市场已经支配着农场,制造业
早已渗透到非封建性的农村”。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英国农村( )
A. 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B.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C. 新贵族势力开始崛起 D. 农民主导了社会变革
11.工业革命不过花了短短两个世纪左右,就将不同的家庭和社群结合形成的部落、城
市、王国与帝国这些单位粉碎成了原子,许多过去和家庭的社群功能,现在都被国家
和市场取代。材料表明( )
A.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在全球确立 B. 工业革命导致了家庭单位的解体
C. 社会革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 工业革命是一次完整的社会革命
12.戴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中提到:(棉织品)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
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材料旨在说明( )
A. 商品直接带动了工业革命 B. 殖民掠夺推动了工业革命
C. 资本流动促进了工业革命 D. 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
13.19 世纪初,英国乡村中的裁缝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里的成衣商店;靴匠
不再做鞋,人们购买从城镇市场运输而来的各种鞋子;面包师的生意也被城里的面包
房挤垮了。这说明( )
A. 交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 B.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C. 传统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D. 工业革命加速全球化进程
14.
表 1 1870—1900 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据表 1 判断( )
A. 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15.下图是 1875—1913 年欧洲四个国家煤和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乙是(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 俄国
16.1839 年后,德国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也出现了一批善于应用科技成果于生
产的企业家,还出现了联合企业,成立康釆恩式的生产体制,因此德国只用了 40 年
就完成了英国 100 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这可用于佐证( )
A.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效用巨大 B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 德国是最早出现垄断的国家 D .“世界工厂”由英国转到德国
17.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的出现,使企业的规
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
此现象产生密切相关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政府鼓励“技术接收”,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 948 项英国
专利。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使他们能
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这说明当时( )
A. 德国政府力量助推科技发展 B. 国际贸易基本准则得以确立
C. 英国继续保持科技领先优势 D. 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经济政策
19.根据下表信息,可知 20 世纪初( )
时间 状况
1870—1910 年 全球船的总吨位由 1680 万吨上升到 2620 万吨
1870—1913 年 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 21 万公里增加到 110.2 万公里
1870—1913 年 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 3.2 倍
A. 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开展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制度化 D. 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加大投资力度
20.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 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B. 蒸汽机车的发明
C.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D. 汽车工业的建立
21.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家 身份 成就 发明家 身份 成就
凯伊 钟表匠 飞梭 贝尔 发明家、学者 电话
哈格里夫
斯
纺织工、木
工
珍妮纺纱
机
马可尼 发明家 无线电
报
卡特莱特 理发匠 水力纺纱
机
西门子 物理学家、企业
家
发电机
克隆普顿 发明家 骡机 爱迪生 科学家、发明家 电灯等
瓦特 学徒 改良蒸汽
机
本茨 发明家、企业家 汽车
史蒂芬孙 矿工 蒸汽机车 莱特兄
弟
发明家 飞机
A. 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创新 B. 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
C. 凸显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D. 以应用经验积累突破为特征
22.下面是英国不同时期就业人口比重示意图。由此可知,英国( )A. 在欧美国家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 城市的经济力量和作用逐渐增强
C. 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 D. 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23.据统计,在 1901—1920 年英国所创造的 159 名贵族中,除因军功受封者外,商人
(其中一半是工业家)66 人,34 名专业人士(多数为律师),只有 20 人是凭借土地
背景。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
A. 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关系变革 B. 工人运动促进了民主化进程
C. 贵族在政治生活中地位降低 D.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24.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疾病、失业、养老保险等体制,俾斯麦因此
被称为欧洲社会福利计划的奠基人。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德国( )
A.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B. 重视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完善
C. 为了对外战争而改善人民生活 D. 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二、材料阅读(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5 分,共 52 分)。
25.(25 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城
市化是现代国家发展无法逾越的一道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时期,如何推进
城市化?或许可以从历史中寻找一些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约,
南方除少数大城市的发展水平逐渐接近北方外,黄淮流域的城市数量与发展水平仍居当时全
国的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即从隋唐至清末时期,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除江南已成为城市发展、
分布的重点地区和以工商业为主的城市不断增多,城市的工商业职能进一步加强、城市作为
经济中心的作用日益明显。
——摘编自戴均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史》材料二
古埃及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兴起了西方最早一批城市的。到中世纪城市的时候,城市进
一步发展,但更多还是城堡为重要表现形式。18 世纪中叶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
人口的急剧增加;国家殖民财富的快速积聚;新兴力量的影响,贵族在地区间的流动;社会
经济领域和城市规划结构的巨大变革,城堡向城市的发生变化。产业革命让农民失去土地转
化为城市人口,出现现在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进一步推动着城市现代化发展。
——摘编自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转型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转型原因。(13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 世纪西方城市发展转型的影响。(9 分)
(3)谈谈东西方城市发展的历程给我国现在城市化的启示。(3 分)
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6 年,英国一位经济学家深为惊异地看到,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敖德萨有它的粮
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
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大多数欧洲“内部地带”国家(指大不列颠与欧洲工业化国家)也都同样可以说是如此。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世界重大历
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情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
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27.(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 纪中叶,随着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英国议会选胜制的弊斌进渐基露,引发
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新兴的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通过请用,群众集会等形武向政府施加压
力,经过 70 多年的斗争,贵族阶级终于做出让步。1832 年,改革法案在议会通过并经国王
批准,赋予新兴中等阶级选举权。1867 年改革法案使除农业工人和矿工以外的工人阶级主体享有了选举权。1883—1884 年议会制定了《人民代表制法》,规定取消选举权的财产资格
限制,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1918 年,议会通过了关于妇女逸举校的《人民代表法案》
修正案,规定年满 30 岁的妇女享有选举权;10 年后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完全取消。至此
所有成年人均获得了平等选举权。
——摘編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英国选举权改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选举权改革历程的特点,井分析其社会意
义。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D C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C A B D A A C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B A D
1.【答案】B【解析】据材料“1788 年,美国开始了对华销售皮货。美国商人从本国运出小
刀、毡子等廉价物品,到西北海岸换取印第安人的贵重皮货,然后驶向广州出售,再从广州
购入茶叶,以高价在欧美市场上出售”,可知美国已经成为工业产品出口地,而亚非拉地区
成为其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选 B 项;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发生在鸦
片战争后,排除 A 项;1788 年英国为世界贸易中心,排除 C 项;材料只提到亚非拉出口原
材料,并未提及发展工业,排除 D 项。
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欧地区的白银产量增加了五倍多。……这些白银大量流向
西欧和东方”可知,造成这一流向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区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
系,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商品大交换,故选 C 项;材料中中欧白银产量增多,但大量流向其他
地区,不会带来价格上涨现象,排除 A 项;材料主要强调中欧白银的流向,与西欧的黑奴贸
易无关,排除 B 项;东西方经济实力悬殊大是由殖民扩张造成的,排除 D 项。
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的咒语,是白人刚踏入新
发现海岸时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推动欧洲开辟全球航路的主要推动力是对财富的追求,
故选 B 项;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这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
除 A 项;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是可能性,排除 C 项;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是
新航路开辟的有力条件,而非材料所述对黄金的追求,排除 D 项。
4.【答案】A【解析】根据“16 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
奇高”“到 16 世纪末期,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下降”,结合新航路的开辟可知,随着东西
方贸易渠道的拓展,推动了土茯苓的贸易量快速增长,造成其价格下跌,普通民众都可以消费,故选 A 项;题干中仅涉及土茯苓这一种中药材,不能说明中医药就已经在欧洲得到普及,
排除 B 项;题干只是反映了中药材土茯苓权贵和普通民众皆可消费,不能反映出社会等级观
念逐渐淡化,排除 C 项;价格革命指的是黄金、白银大量流人造成物价上涨,且题干没有反
映出消费结构的改变,排除 D 项。
5.【答案】D【解析】由材料“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
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可知殖民扩张客观上推进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
大交流,促进了族群的融合,故选 D 项;黑奴贸易不是人口的自由迁徙,排除 A 项;材料强
调黑奴贸易给世界的影响而非给美洲的影响,排除 B 项;欧洲殖民者给非洲带来沉重的灾难,
排除 C 项。
6.【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曲线①的变化情况可知,在 1 670 年即 17 世纪,该国家商船
队运载量达到最高值,结合荷兰在 17 世纪迅速崛起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8 世纪被英国
取代的史实,可知该国家应是荷兰,故选 C 项;西班牙虽然是最早进行海外殖民贸易的国家
之一,但是在 17 世纪已经衰落,排除 A 项;英国在 18 世纪中后期成为海上霸主,符合曲线
②,与材料中曲线①在 17 世纪数值最高之后下降的变化情况不符,排除 B 项;法国紧随英
国,也是殖民主义强国,但没有超越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与材料中曲线③相符,排除 D 项。
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地区被强制性地让自已原本的社会形式变成为适应资
本主义的形式”主要体现了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殖民统治,强制
性的把落后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轨道,故选 D 项;当时近代欧洲大多采用资本
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排除 A 项;材料主要体现落后地区的低开发,所以
重在强调殖民扩张对落后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排除 B 项;殖民者在落后地区并非推行资本
主义,而是对落后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排除 C 项。
8.【答案】C【解析】根据“英国废除了殖民地港口征收大宗关税的权利”“放弃了对殖民地
的垄断贸易”,结合当时进行的工业革命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自身经济的竞争
力不断增强,英国政府逐渐放弃了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和对殖民地的垄断贸易,采取了自由
主义经济政策,故选 C 项;垄断组织的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 A 项;
题干中英国废除殖民地港口征收大宗关税的权利等做法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
而不是殖民地反英斗争的激烈,排除 B 项;重商主义思想流行于 15 至 17 世纪,推行《航海
条例》是其重要表现,排除 D 项。
9.【答案】C【解析】英国 1814 年的国产税、关税超过了土地税,结合所学可知, 1814 年
正处在工业革命期间,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选 C 项;1840 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排除 A 项;材料无法体现出英国
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心,排除 B 项;土地税增速慢说明农业还在发展,不能说明农业衰退,
排除 D 项。
10.【答案】A【解析】根据“市场已经支配着农场,制造业早已渗透到非封建性的农村”,
结合 18 世纪末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可知,英国农民的身份已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受到
了市场的支配,乡村制造业进一步发展,这说明当时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
故选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矛盾日益激,排除 B 项;新航
路开辟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主义的发展,新贵族势力就已经开始崛起,排除 C 项;当时主
导社会变革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农民,排除 D 项。
11.【答案】D【解析】根据“许多过去和家庭的社群功能,现在都被国家和市场取代”,结
合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关系出现变革,使以家庭和社群结合形成的部落等在社会中的作用逐渐
被削弱,国家和市场的功能不断增强可知,工业革命是一次完整的社会革命,故选 D 项;第
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已经在全球确立的表述过于
绝对,排除 A 项;工业革命只是减弱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功能,并没有导致家庭单位的解体,
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社会革命的作用,排除 C 项。
12.【答案】D【解析】据材料“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棉织品
“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的原因在于其巨大的市场前景,说明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
故选 D 项;材料仅提及棉织品,其并不能代表所有商品,且 A 选项“直接”一词表述错误,
排除 A 项;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原料和市场等因素,但材料并未提及相关信息,
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资本流动侧重于资金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
13.【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使机器大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
业,材料中“成衣商店”“镇市场运输而来的各种鞋子”以及“面包房”的出现均是这一变
化的体现,故选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工场手工业的衰落,并未提及交通发展,排除 A 项;C
选项“不复存在”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全球化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趋
势,而材料仅提到英国,无法体现全球化,排除 D 项。
14.【答案】C【解析】据表 1 数据可知,美国的铁路公里数增长迅速,远超其他地区,可推
知美国在 19 世纪末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故选 C 项;据所学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19 世纪
末,英国并未丧失世界工厂地位,排除 A 项;仅从这一时期的铁路公里数,无法看出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况,排除 B 项;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仅从铁路公里
数无法看出其是否发展迅猛,排除 D 项。15.【答案】A【解析】1875—1913 年主要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这一时期德国作为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其工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钢铁产量,乙为德国,故选 A 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老牌帝国主义法国发展不尽如意,丙为法国,排除 B 项;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英国被德国赶上,甲为英国,排除 C 项;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在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发展靠后,丁为俄国,排除 D 项。
16.【答案】B【解析】德国将科技成果运用于工业生产中,推动了德国工业化进程,这体现
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选 B 项;材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 A 项;单从上面一则材料我们得不出“德国是最早出现垄断的国家”
的论断,排除 C 项;德国没有成为世界工厂,排除 D 项。
17.【答案】D【解析】据材料“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结合所学第二次工
业革命生产力提高促进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 D 项;新航路开
辟是 15 世纪,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早期殖民扩张是 15、16 世纪,时间不符,排除 B 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 18 世纪,当时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是工厂的出现,排除 C 项。
18.【答案】A【解析】根据“德国政府鼓励‘技术接收’,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 948 项英国
专利”“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可知,德国政府鼓励
购买先进技术,支持银行向企业提供科研资金,这说明当时德国政府力量帮助和推动了本国
科技的发展,故选 A 项;19 世纪中期,国际贸易基本准则就已经确立,排除 B 项;题干中
仅反映了德国向英国购买了专利,并不能说明英国继续保持着科技领先的优势,排除 C 项;
题干反映的是德国政府对发展科技的支持态度,没有反映垄断组织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干预,
排除 D 项。
19.【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全球交通有了很大发展,贸
易额显著增加,说明全球的联系加强,故选 A 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全球交通有了很大发展,贸易额显著增加,说明全球的联系加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
时开展说法正确,但从表格中无法得出这个结论,排除 B 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制度化
是在二战后,排除 C 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美国家加大对亚非拉国家的侵略力度,没
有加大对亚非拉的投资力度,排除 D 项。
20.【答案】C【解析】据材料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可知,从 1870 年到 1910 年石油消费
迅速增长,而煤炭比例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引
发了交通领域的巨大变革,故选 C 项;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石油大规模运用的结果,排
除 A 项;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汽车工业的建立的前提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排除 D 项。
21.【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是技术的革新,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企业家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
凸显科学理论的实践应用,故选 C 项;从传统科技的创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 A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排除 B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注重应用经验
的积累,排除 D 项。
22.【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 1801 年至 1901 年英国就业人口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工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结合工业革命的时间信息可知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城市的作用逐步增强,故选 B 项;材料中没有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比较信息,排除 A
项;社会关系的改变体现在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材料中并未涉及,排
除 C 项;材料不仅呈现农业的发展,还有工业和手工业的信息,排除 D 项。
2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 20 世纪初,其所创造的贵族组成人员中,“商
人(其中一半是工业家)66 人,34 名专业人士(多数为律师)”更为重要的是“只有 20 人
是凭借土地背景”,据此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拥有更多资金的人才有更多机会
去取得贵族身份,即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出现了变革现象,故选 A 项;取得贵族
身份,是由于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资金,而不是工人运动的结果,排除 B 项;题干内容着重强
调经济因素的变化产生对政治身份的影响,而不是贵族政治地位的降低,排除 C 项;题干中
涉及贵族组成人员的变化,没有涉及工业资产阶级,排除 D 项。
24.【答案】D【解析】据材料“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疾病、失业、养老
保险等体制,俾斯麦因此被称为欧洲社会福利计划的奠基人”,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展开,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显出来,为解决这些矛盾,俾斯麦在德国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故选 D 项;材料只提到德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涉及人民生活水品,排除 A 项;此
时社会福利制度才建立,并不是完善,排除 B 项;德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解决国
内问题,排除 C 项。
二、材料阅读
25.【答案】
(1)转型特征:分布从北方为主到南方为主(2 分),城市功能以政治功能为主到以经济功
能为主(2 分);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海外贸易的发展、南方社会的稳定等(每点 3 分,3 点即可)。
(2)促进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英国的议会改革等)、促使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加速欧洲的
崛起、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或答到某一方面的思想变化亦可)、环境恶化等(每点 3
分,3 点即可)
(3)启示:均衡发展、结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等(3 分,言之有理 1 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转型特征,根据材料一“黄淮流域的城市数量与发展水平仍居当时全国的主
导地位”、“江南已成为城市发展、分布的重点地区”可知,分布从北方为主到南方为主;根
据材料一“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约”、“城市的工商业职能进一步加强、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日益明显”可知,城市功能以政治功能为主到以经济功能为主。第
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海外贸易的发展、南方社会的稳定等角度
分析总结。
(2)根据材料二“18 世纪中叶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及所学知识,从 1832 年
英国议会改革的角度分析可知,促进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从政府管理职能
转变的角度分析可知,促使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根据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对欧洲
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可知,加速欧洲的崛起、根据所学知识,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可知,促
进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根据所学知识,从环境恶化的角度分析可知,环境恶化。
(3)根据所学知识,从城市职能转变的角度分析可知,要均衡发展;根据所学知识,从中
国古代城市分布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可知,要结合国情;根据所学知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
析可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26.【答案】
示例:
情节: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敖德萨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
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魯,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
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历史现象: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评述:英国优先开展工业革命,到 19 世纪中期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居“世界工厂”的地位。它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
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19 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展和逐步完成,欧美各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世界各地的贸易交流加
强。同时,西方国家以炮舰和廉价工业品为手段,把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卷入其殖民体系,
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于是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
基本形成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奠定了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解析】
第一小问情节:据材料“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敖德萨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
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
的茶叶,饮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等可以直接得出情节。
第二小问历史现象:依据上述情节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历史现象是:19 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三小问评述:结合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情况和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归纳分析,尤其
点出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增强。
27.【答案】
(1)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议会选举制自身的缺陷;民众运动的持续高涨。(6 分)
(2)特点:历时长;渐进式的和平改革;获得选举权的社会阶层扩大;以立法保障改革成
果。(3 分)
意义:逐渐打破贵族阶级对政治的垄断,进一步完善了英国代议制,从而推动英国政治现代
化历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6 分)
【解析】
(1)根据材料“18 纪中叶,随着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可知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
根据材料“英国议会选举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可知议会选举制自身的缺陷;根据材料“新兴
的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通过请用,群众集会等形武向政府施加压力”可知民众运动的持续高
涨。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中英国所进行的历次改革的时间,可知历时时间长;根据材
料中英国所进行的历次改革的内容,可知推行渐进式的和平改革;根据材料中英国所进行的
历次改革的受益者的变化,可知获得选举权的社会阶层扩大;根据材料中英国所进行的历次
改革所采用的形式变化,可知以立法保障改革成果。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所进行数次选举权的改革,其意义主要是以下内容:逐渐打破贵族阶级
对政治的垄断,进一步完善了英国代议制,从而推动英国政治现代化历程,有利于维护社会
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