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ID:461924

大小:272.0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每题 4 分,共 12 题,48 分)。 1.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 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2.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节选): 时期 县级政区分等标准 秦汉 大县万户以上 小县万户以下 北周 一等 (7000 户以上) 二等 (1500 户以上) 三等 (1000 户以上) 四等 (500 户以上) 唐(开元) 上等 (6000 户以上) 中等 (3000 户以上) 中下等 (3000 户以下) 下等 (1000 户以下) 宋代 望县 (4000 户以上) 上县 (2000 户以上) 中县 (1000 户以上) 下县 (1000 户以下) 明代 上县 (粮 10 万石以下) 中县 (粮 6 万石以下) 下县 (粮 3 万石以下)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经济实力是分等的重要依据 B.县域越大等级越高C.疆域大小决定等级数量多少 D.人口越少等级越低 3.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 4.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 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该学者意在说明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 A.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 B.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 C.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 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5.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 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 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 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 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 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 6.《风》是《诗经》的精粹,所涉地域横跨从今陕西到山东的许多地区,同《楚辞》极强的地域性相比, 《风》则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这一差异主要源于(  ) A.南北地理环境存在分野 B.楚地风尚独特好鬼神 C.政治文化辐射程度差异 D.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 7.观察图 4,据此可知,战国后期(  ) A.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崩溃 B.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D.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 8.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 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 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尚武风气成为主流 B.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政治秩序出现变革 D.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9.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 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 目的是(  ) 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 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 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10.西汉立国时的行政区划为郡(国)、县两级,汉武帝设立的“州”原本是监察区。随着历史发展,“州” 从监察区变成新一级行政区,行政区划变成州郡县三级。这种变化(  )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 B.有利于君主专制 C.适应了版图和经济的发展 D.强化了中央集权 11.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 贱则买之。 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  ) 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 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12.《宋史》中有“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的记载。当君主表 现出揽权的趋向,也常常会引发群臣的抗议。由此可知,宋代(  ) A.决策机制发生异变 B.君民共治得以实现 C.文官政治逐渐形成 D.权力结构有所制衡 13.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直到 宋神宗元封年间的官制改革才最后完成。这一调整的实质是(  ) 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 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 14.下表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 咨 文 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 定夺,请定度事。 回 复 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 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 据此可知,元代(  ) 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 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 15.角抵一词来源于“以角抵人”,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汉书》曾记载, 公元前 108 年春,长安举行盛大角抵戏表演,引发了“三百里内皆观”的轰动效应。这折射出当时(  ) A.恢弘磅礴的时代气魄 B.崇尚阳刚的社会风气 C.明礼修身的道德追求 D.雅致清谈的人生态度 16.元朝行省制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 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材料反映了行省制 的设置(  ) A.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并未消除各族之间的差异 C.与宋代相比更利于中央集权 D.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相关 17.“清制,凡巡幸上陵、经筵、蠲(juān)赈、内臣外臣黜陟,及晓谕中外事,用明发上谕,交内阁,以次 交部、科。凡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罪之不当者等事,用寄信上谕,由军机大臣面 承后撰拟进呈,出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qián)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 A.内阁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B.六部已经变成内阁下属机构 C.军机处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D.中枢机构分权提高行政效率 18.表 1 是学者对明清时期 4035 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进行的分类统计。据此可知科举制(  ) 表 1 类别 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 乡试中的排名 每提高 10% 增加 3% 考取举人的年龄 每增加一年 下降 8% A.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B.立足提高官员素质 C.加强社会的流动性 D.任用官员不重资历 19.《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张居正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当各臣僚建 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材料说明明代内 阁(  ) A.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使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 C.推动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 20.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或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 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可见,督抚(  ) A.是临时性官职 B.行使职能单一 C.完全代表中央 D.权力归属中央 21.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其职责为“抚循地方、考察属吏、提督军 务”。洪熙宣德时,临时差官开始过度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由此可 知,明代(  ) A.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B.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C.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 D.行省制度已无法继续推行 22.清代除继续沿袭明代《脱漏户口》《人户以籍为定》等传统法律规定外,还制定了一些补充条款,如 “察其祖寄,辨其宗系,区其良贱。冒籍者、跨籍者、越边侨籍者,皆禁止”等。这可以用来佐证清 代(  ) A.租佃制度的瓦解 B.阶层流动的弱化C.宗法观念的扩展 D.专制集权的强化 23.明清时期,诸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等诗句颇为流行,深入到千家万户,即使是不识字的妇人孺子,亦莫不知 晓。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科举考试制度影响深远 B.文化专制政策得到强化 C.功利教育现象日趋严重 D.家族本位观念根深蒂固 24.图 7 为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明代巡按制度(  ) 图 7 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 A.巡按御史获得独立监察权 B.实现了对官员的有效监督 C.以服务于皇权为主要目的 D.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二、材料阅读(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第 15 题 15 分,共 52 分)。 25.(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乡村创设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手段的里甲制。明代中晚期 在乡村流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嘉靖后还承担轮流赡养鳏寡孤独老人等更多 的社会功能。明代后期推行乡约制,没有统一的形制,大多是各乡里结合实际设置相应职务,以道德 教化为主要功能,包括宣讲圣谕、倡导互助、处理纠纷等。明太祖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务,通过 士绅、宗族和老人等精英群体实施乡村地方自治。为了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效果,明代统治者颁行了 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乡规民约和家族法规。 ——摘编自林乾、杨练《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自治”观念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与中国传统的乡绅治理联系在一起,异化 为带有一定地方割据色彩的基层政治观念。清末依靠土地、民望而长期扎根于基层乡村社会的乡绅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所发挥的治理作用并不能像以前那样顺利了。国民党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武装 团体、独立经济利益的地方自治机关,但是也并没能真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塑。中国共产党 在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帮助农民从地主手中取土地,然后通过鼓励基层百姓选举干部、建立基层政 府,实现了“自治”应有的价值内核——民主权利。中国基层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 自治。 ——摘编自刘凤雪 张俤《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与“自治”观念的中国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基层地方治理的特点及意义。(13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化,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12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中国两千年社会的集权与分权 秦至西汉时期 皇权集中,对地方不断打压. 东汉至魏晋时期 皇权衰弱。贵族、豪强、地方割据尾大不掉。 隋至唐代前中期 权力集中,国家统一。 唐“安史之乱”至五代 分权于地方藩镇割据,四分五裂。 宋元时期 两宋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元朝大帝国不可避免地分权。 明朝前期 重新集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更强。 明朝后期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富人阶层分离、朝廷党派林立,权力分散。 清朝至民国 清初集权统治,登峰造极;清末至民国军阀混战,权力分散。 ——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一中国历朝改革得失》 结合中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7.【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明初,蒙元残余势力不断南下侵扰,迫使明朝将大量军力囤驻于北部边境。受限于南北经济差异 与物产不平衡,边镇军需巨大但供给严重不足。而“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 难”。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旨准山西行省谏言,实行将盐政与边政相结合的开粮纳中制度,简称 “开中法”。 “开中法”分为“报中一守支一市易”三个环节,即先由开中商人按户部榜文所示项目,将所需粮草 物资运往边防戍所,换取盐引;再凭所获盐引至指定盐场支领官盐;支取官盐后,到指定地区销售。 “开中法”在有效保证边镇地区军需供应的同时活跃了食盐交易市场,并减轻了国家军费开支与运输负担。为降低成本、扩大盐利,部分商人招募劳力前往边镇拓边垦殖、建筑商屯。使“边地尽垦,而 塞下粟充溢露积,饶于中土”。 ——摘编自《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开中法”的历史背景及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历史作用。(6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图中①的时间所在的位置是唐朝统治的盛世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 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当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社会文化开放包容,思想发展,故 选 A 项;②所在的时间位置是北宋时期,此时还有辽等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并立,所以疆域不算辽阔, 宋朝经济繁荣尤其是商业,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臻于完善,科技十分发达,排除 B 项;③所在的位 置是南宋与金对峙时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达到成熟时期,所以思想发展,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科技发达,排除 C 项;④是清王朝统治繁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发展, 但是因为实行“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导致思想僵化,排除 D 项。 2.【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秦汉到宋代,以户数多少作为划分标准,户数多少一定程度上体现县市的 繁荣程度,明代是以税收的多少作为划分标准,可知经济实力是县级行政区分等的重要依据,故选 A 项;从材料中秦汉到明代划分县级行政区等级的标准,可知没有涉及县的面积大小,排除 B 项;材料 只体现了从秦汉到明代划分县级行政区等级的标准,没有涉及划分的等级的数量,故体现不出国家疆 域大小对等级数量的影响,排除 C 项;从材料中古代各朝代划分县级行政区划等级的标准,可知是从 县的户籍数量、繁荣程度、纳税总额等多方面来衡量的,不是简单的人口越少等级越低,排除 D 项。 3.【答案】B 【解析】“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说明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如同家 族中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国家统治关系与家族管理体系模式相同,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选 B 项; “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强调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无法判断其等级是否 森严,排除 A 项;“中央集权”这个概念用于描述封建社会,不适用于奴隶社会,排除 C 项;“天子 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强调家国结构的相同性,无法体现家国之间的相互转 换和互动,排除 D 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 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可知,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在“本大而末小”,即分封主体中央王朝强大的前 提下,能够“是以能固”,从而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根据材料“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 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可知,一旦周王室“本大末小”即周王室强大的局面变化,周王室 统治就会受到诸侯的挑战,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一旦周王室维持不了“本大末小”的 局面,就会受到诸侯的挑战,不是强调分封制的作用,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一旦周王 室维持不了“本大末小”的局面,就会受到诸侯的挑战,不是强调分封制的作用,排除 B 项;家国一 体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法制,排除 D 项。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兼国十二,开地千里”表明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 权力是开疆拓土,是建立地方政府、强化国家政治一统的反映,也是各部族逐渐融合的体现,故选 C 项;根据材料“兼国十二”、“并国三十五”等信息可知,诸侯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遭到破坏, 是对周天子地位的动摇,排除 A 项;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宗法制得以实现的,并且是 在西周建立之初,而根据材料所列诸侯可知此时处于春秋时期,排除 B 项;郡县制实现了对基层的直 接管理,周代中央尚未实现对基层的直接管理,排除 D 项。 6.【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风》跨越今陕西到山东的中原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诸侯国都仰望周 王,效仿周天子进行统治和教化,所以这些地区的文化风格都趋向周王畿所在地,故体现这些地区的 作品《风》整体的文化风格比较一致,而楚地位于长江中下游,距当时的政治中心较远,受到周王畿 的政治文化影响较小,并且经济相对落后,交流不便,故不同地方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带有明显的 地域性,故材料中的差异主要源于受到中央政治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故选 C 项;南北方地理环境的 差异,无法解释《风》和《楚辞》在各自涉及的地区内,一个整体文化风格一致,一个却是明显的地 域性,排除 A 项;楚地风尚独特好鬼神,能体现出楚地的整体文化特色,与材料中“《楚辞》极强的 地域性”的文化风格不符,排除 B 项;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以农耕 经济为主,故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 D 项。 7.【答案】C 【解析】两幅图对比可知,春秋初期诸侯国很多,到战国时期转变为 7 个较大的诸侯国,虽 然尚未实现统一,但已经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 C 项;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崩溃的表现是郡县制 的确立,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A 项;奴隶社会像封建社会的转型体现在土地制度上,材料中仅能看出 诸侯国的数量变化,排除 B 项;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是经济基础的变化推动上层建筑变革,具体表现为 废分封、行县制,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 D 项。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 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 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可知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功能、纹饰、 种类、风格等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故选 C 项;材料虽然提到青铜器出 现射猎、战争等装饰,但并没有成为主流,排除 A 项;青铜器纹饰趋向生活化是变化的具体表现而不 是变化反应的实质问题,排除 B 项;材料说的是青铜器的变化,无法确定是趋于感性化还是理性化, 排除 D 项。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随着时间发展,宰相的机构成员和辅助人员增多,并完全听命于宰相,有利 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故选 D 项;宰相属于中枢机构,与地方势力无关,排除 A 项;对宰相的改革不能影响皇帝的决策,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提及如何选拔中枢机构成员,不能体现是否削弱门阀贵 族的影响力,排除 C 项。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分为三级,这种变化适应了版图和经济的发展, 故选 C 项;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 A 项;材料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 B 项;行政区划变 成州郡县三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更多的是为了适应汉武帝后扩张的版图和发展的经济,排除 D 项。 11.【答案】C 【解析】“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可见其最终目的是增加财富,解决解决边疆问题,故选 C 项;“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 贱则买之”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控制,不属于对重农抑商 政策的调整,排除 A 项;“贵则卖之, 贱则买之”主要是利用市场,不存在加重农民负担,排除 B 项; “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国家的收入,对富商不一定有抑制作用,排除 D 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可知宋代相权对皇权制约,权力 结构有所制衡,故选 D 项;根据材料“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可知宋代皇帝拥有最高 决策权,决策机制未发生异变,排除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君主专制,并非“君民共治”,排 除 B 项;文官政治的形成正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的确立,与材料主旨决策过程完善无关,排除 C 项。 13.【答案】B 【解析】战争使三省制逐渐向一省制转变,宰相职能进一步政务化,宰相议政决策之权削弱, 君主的权力不断加强;而使职差遣指的是临时派某官离开其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这实质上是对臣下权 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故选 B 项;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是表现而不是实质,排除 A 项;材料 是行政制度的变革,不涉及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排除 C 项;行政机构的不断革新是为加强君主专制 服务的,排除 D 项。 14.【答案】C 【解析】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与材料中“四川行省请 示中书省”相符,故选 C 项;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 行政机关,而非司法机关,排除 A 项;是“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并非皇帝旨意,排除 B 项;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 D 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类似现在摔跤、相扑一类的两两较力的活动”可知,“角抵”是一项力 量对抗的竞技运动,又根据材料“长安举行盛大角抵戏表演,引发了‘三百里内皆观’的轰动效应” 可知,这一运动被当时的民众普遍推崇,故选 B 项;通过一项运动反映整个时代状况,属于以偏概全, 排除 A 项;题目并未涉及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排除 C 项;“角抵”属于力量对抗的竞技运动,与雅致 清谈无关,排除 D 项。16.【答案】D 【解析】据材料“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 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可知元朝统治者为防止地方权重,任用少 数民族掌握地方军权,这主要是受其异族统治的影响,故选 D 项;异族管理地方只是暂时弥补了地方 权重之弊,不然元末不会爆发红巾军起义,排除 A 项;材料说的是地方长官的设置,并不是不同民族 之间的关系,排除 B 项;材料只说元代与宋代“明显有异”,并没有说明哪朝更优越,排除 C 项。 17.【答案】D 【解析】材料中“用寄信上谕,由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出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 处银印钤(qián)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强调廷寄制度,保证了皇帝政令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达 各地,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皇帝对全国军政大事的控制,“用明发上谕”“用寄信上谕”体现了中枢机 构分权,故选 D 项;A 项史实错误,内阁不是法定的,排除 A 项;B 项史实错误,排除 B 项;军国大 事的决定权在皇帝,军机处是传达,排除 C 项。 18.【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影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概率的主要因素是乡试 的排名和举人的年龄,这说明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考生才华,而不是家世门第,这有利下层 平民通过科举制获得晋升,加强了社会的流动性,故选 C 项;表格反映的是影响科举选拔的因素,而 公平公正是选拔人才过程中才体现的特点,排除 A 项;科举制的立足点应该是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的 素质是其客观效果,排除 B 项;表格反映的科举制选拔人才,没有体现官员的任用情况,排除 D 项。 19.【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可知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在各臣僚奏议前 提前了解国事,待“各臣僚建议于御前”时,已经有了各种相应的对策,这显然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故选 A 项;材料只提到明代决策过程的变化,并不是决策机制的异变,排除 B 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 C 项;内阁一直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排除 D 项。 20.【答案】D 【解析】明清督抚制度下的督抚长官隶属于中央机构,和材料中“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 还要另行派人”,可知督抚的权力是归中央所有,故选 D 项;从材料中“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 政首脑”,可知督抚不是临时性的官职,排除 A 项;从材料可知督抚既是地方行政首脑,还可以管理军 事,可知督抚行使的职能不是单一的,排除 B 项;从材料可知督抚已经成为地方的行政首脑,但是隶 属于中央官员体系,故“完全”代表中央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 21.【答案】B 【解析】根据“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洪熙宣德时, 临时差官开始过度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可知,巡抚起初是中央派 出协调地方的临时官员,后来变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后,皇帝又要选派“近官”对其监督和制衡,这 表明明代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故选 B 项;巡抚的主要职责是“抚循地方、考察属吏、提督军务”, 题干主旨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 A 项;明代先后派出的巡抚和“近官”虽然能起到完善监察体系的作用,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 C 项;题干与行省制度无关,排除 D 项。 2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除继续沿袭明代……等传统法律规定外,还制定了一些补充条款”可知 清代强化了户籍管理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体现了专制集权的强化,故选 D 项;清代租佃关系沿 袭前代进一步发展,排除 A 项;清代加强户籍控制强化了集权,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 变化以及科举制的发展阶层流动并未弱化反而加强,排除 B 项;材料中“察其祖寄,辨其宗系”是为 了通过加强对户籍的控制强化集权,与宗法观念扩展无关,排除 C 项。 23.【答案】A 【解析】材料“暮登天子堂|”、“一举登科日”和“深入到千家万户”说明科举考试影响深远, 故选 A 项;材料“诗句颇为流行,深入到千家万户”说明是科举的观念不是政府政策,排除 B 项;材 料“即使是不识字的妇人孺子,亦莫不知晓”说明是社会观念不是教育结果,排除 C 项;材料“暮登 天子堂”和“锦衣归故里”描述的都是个人不是家族,排除 D 项。 24.【答案】C 【解析】根据明代巡按御史机制运行要件反映的信息可知,巡按御史受皇帝委托,可以汇报 巡查、监督、惩处和举荐中央各部与地方各级官员的情况,反映出明代的巡按制度以服务于皇权为主 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故选 C 项;该图反映出巡按御史的监察权来自于皇帝,要对皇帝负 责,没有独立性,排除 A 项;封建专制体制下的监察以皇权为中心,难以实现对官员的有效监督,排 除 B 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没有真正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 D 项。 25.【答案】(1)特点: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因时而变;重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作用;法律规范和 道德教化有机结合;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意义:加强了对乡村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 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儒学的传播;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 点 2 分,3 点 5 分,共 5 分) (2)变化:基层社会治理受西方自治观念的影响;传统基层治理体系逐渐瓦解;政党对基层治理进行新 的尝试。(6 分)。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的传入;中国近代社会动荡中央政府力量薄弱;受西方 民主政治影响,政党政治兴起。(6 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材料一“创设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手段的里甲 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可知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材料一“明初……”“明 代后期……”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可知因时而变;材料一“明太祖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 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精英群体实施乡村地方自治”可知重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作用;材料 一“明代统治者颁行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乡规民约和家族法规”可知 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有机结合,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第二小问意义,材料一“承担轮 流赡养鳏寡孤独老人等更多的社会功能”可知加强了对乡村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材料一“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可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材料一“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可 知促进儒学的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后世乡村治理对明朝的方法有所借鉴,可知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自治’观念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与中国传统的乡绅治 理联系在一起”可知基层社会治理受西方自治观念的影响;材料二“所发挥的治理作用并不能像以前 那样顺利了”可知传统基层治理体系逐渐瓦解;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帮助农 民从地主手中取土地,然后通过鼓励基层百姓选举干部、建立基层政府”可知政党对基层治理进行新 的尝试。第二小问原因,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自治’观念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与中国传统的 乡绅治理联系在一起”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的传入;材料二“清末”,结合所学当时的历史背景, 可知中国近代社会动荡中央政府力量薄弱;材料二中提及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对基层治理的新尝试, 这是政党政治兴起带来的,可知受西方民主政治影响,政党政治兴起。 26.【答案】示例一: 观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本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2 分) 论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央 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西汉 “汉承秦制”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最盛时期。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极易导致国家分裂,如唐朝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转衰导致藩镇割据;明清的权力过于集中结果政治腐败,地方缺乏灵活性,影响社会进步。(8 分) 结论:集权分权要适度,既要有利于发挥中央的领导力又要保持地方的活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2 分) 示例二: 观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2 分) 论述:明代朱元璋鉴于宰相权重,威胁君权.废除了宰相制,并且不允许以后再设丞相一职;明成祖 时设立内阁,内阁并非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 跪受笔录。这些都是明清最高统治者为防范大臣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使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了 高度强化,并发展到顶峰。(8 分) 结论: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开始,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不断重演此消彼长的状态,到明清时期,最 高统治者采取措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2 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 论点展开论述。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反映了秦朝至清朝,中国古代政治的集权与分权的内容,因此可得出论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本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或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任 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27.【答案】(1)背景:明初边境危机;边境军需补给困难;南北方物产不均衡;政府食盐专卖。(5 分,1 点 2 分,任答 3 点满分)特点:盐政与边政相结合;官商合作;一策多利。(4 分,1 点 2 分,任答 2 点即可) (2)保障了军需供应,有利于巩固国防;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促进了边镇经济发展;活跃了商品经济 市场;推动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6 分,1 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明初,蒙元残余势力不断南下侵扰,迫使明朝将大量军力囤驻于 北部边境”可得明初边境危机;根据材料“受限于南北经济差异与物产不平衡,边镇军需巨大但供给 严重不足”可得边境军需补给困难;根据材料“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可 得南北方物产不均衡;政府食盐专卖。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朱元璋旨准山西行省谏言,实行将 盐政与边政相结合的开粮纳中制度,简称‘开中法’”可得盐政与边政相结合;根据材料“即先由开中 商人按户部榜文所示项目,将所需粮草物资运往边防戍所,换取盐引;再凭所获盐引至指定盐场支领 官盐;支取官盐后,到指定地区销售”可得官商合作;一策多利。 (2)根据材料“‘开中法’在有效保证边镇地区军需供应的同时活跃了食盐交易市场,并减轻了国家军 费开支与运输负担”可得保障了军需供应,有利于巩固国防;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根据材料“为降 低成本、扩大盐利,部分商人招募劳力前往边镇拓边垦殖、建筑商屯。使‘边地尽垦,而塞下粟充溢 露积,饶于中土’”可得促进了边镇经济发展;活跃了商品经济市场;推动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