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能力提升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折腰(zhé) 冠冕(miǎn) 枉然(wǎng) 惟余莽莽(mǎng)
B.风骚(shāo) 呢喃(nán) 飘逸(yì) 红装素裹(guǒ)
C.嘶哑(sī) 鲜妍(yán) 摇曳(yè) 成吉思汗(hàn)
D.娉婷(pìng) 滔滔(tāo) 妖娆(ráo) 还看今朝(zh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 3000 万-4000 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3.古诗文名句填写(8 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无语,人有情,花草香里说人性。莲里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洁;梅里有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守;落英间有龚自珍
“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C.古人所说的“文房四宝”指纸、笔、墨、砚;“岁寒三友”指松、竹、菊。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
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
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6.综合性学习(6 分)
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
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树人学校初三年级的学生小英、林子决定以“讲述我
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
(小英统计的数据)
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
地区
时间
1956-1966 1968-1976 1978-1986 1988-1996 1998-2006 2008-2016 总计
中国 0 0 0 0 0 1 1
日本 0 0 0 0 1 1 2
美国 1 2 1 1 1 0 6
欧洲 5 5 2 2 2 2 18
其他 0 0 2 1 1 1 5
(林子写成的新闻)
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
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计划于 2020 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
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 1.9 万公里,
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4 分)
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6 分)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 年 3 月 15 日,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
围棋”以 4∶1 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激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运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而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
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赛开心
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
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地讲,
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
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
络构造来制造仿生智能机器。当然,要制造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
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复杂、最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 1000 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
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相互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
约有 1000 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 100 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要拥有 1000 亿个可以独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 100 万亿个信息
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元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
处理器及信息中转器需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
能把每个处理器做得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需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
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为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
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
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选文有改动)
7.阅读全文,说说智能机器人与人有哪些区别。(4 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选文第①段以问句开篇,并引用“阿尔法围棋”大比分击败李世石的热点时事,能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
B.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已知的”可以删去,因为人脑确实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神奇的
“自动化机器”,“已知的”三个字多余。
C.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制造一个仿生机器人所需的处理器、信息
中转器的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制造仿生机器人的难度之大。
D.文章认为智能机器不会真的超越人类,因为智能机器是人类制造的,人工智能是人类赋予的。
人类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强化人类大脑的某些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8 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
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
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
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
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
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
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
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
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
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
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
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
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
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
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
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
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
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
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
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
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
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
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
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9.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10.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4 分)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
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11.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4 分)
12.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
之情。
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
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
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13.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4 分)
三、古诗文阅读。(2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14 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
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
诵《孝经》《论语》。
1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钻研经典
C.邴原少孤 孤:幼时丧母
D.欲书可耳 书:读书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蒙乃始就学/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吾妻之美我者
D.过书舍而泣/思而不学则殆
1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2 分)
童 子 苟 有 志 吾 徒 相 教 不 求 资 也
1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语句。(4 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18.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____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____。(4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小题(12 分)
(甲)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②。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徂徕:山名。
19.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甲诗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甲诗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
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乙诗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20.甲诗中一个“________”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
别把酒,一个“________”字,抒写了诗人迫切希望重逢欢叙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
对友人充满了________之情。(6 分)
21.同是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4 分)
四、作文。(50 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50 分)
题一:拨动心弦的歌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断,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记叙文。②要求文章叙事
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了多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
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处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
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要求:①选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 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