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三语文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能力提升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初三语文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能力提升卷)

ID:462058

大小:38.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能力提升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禅师(chán) 旁骛(wù) 亵渎(xiè) 孜孜不倦(zī) B.惊骇(hài) 瞥见(piē) 赃物(zháng) 不言而喻(yù) C.汲取(jí) 压榨(zhà) 广袤(mào) 自惭形秽(suì) D.宽宥(yòu) 游弋(gē) 麾下(huī) 鸠占鹊巢(ji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部纪录片对我非常有兴趣,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大片。 B.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 国家的自信。 C.筑梦 2017,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推进平安中国的建设。 D.“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阅读,就是心灵探索与发现的旅程。 3.古诗文名句填写(8 分)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劝勉友人友情可以破解时空阻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写诸侯之事,其中也包括对诸如长勺之战等著名战例的 精彩描述。 B.《水浒》中作者给人物所起的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吴用绰号“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谋; 花荣绰号“小李广”,喻示他箭法高超。 C.《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 金箍棒一股脑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D.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 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到了基层,有些人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有些人浅尝辄止,不愿意进一步地调研和 思考;有些人面对群众居高临下,不愿意主动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仅仅是“身 入”,而没有“深入”。 B.家庭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通过家训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包括家规、家约、家范等)来 体现,起到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C.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霉,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D.“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日前,这份写在信笺上的辞职信申请,在社交媒 体疯传,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必须通过学校才能培养出来。______________。 ①即使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 ②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也非得经过专门的学校培养才行。 ③传统的工匠,无论多么心灵手巧,都看不懂机械制图,不懂得制造机械零件。 ④也不是传统的商人所能胜任的。 ⑤即使单讲制造业。 ⑥更谈不上怎样设计安装设备,安排工厂布局。 A.①②③⑥⑤④ B.①④⑤②③⑥ C.⑤②③⑥①④ D.⑤④③⑥①② 7.语文实践活动(6 分) 这几年,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 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 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 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 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①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照例句写话。(4 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 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_______,_______;它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6 分)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 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 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 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 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 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 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 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 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 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 1300 万吨,相当于该地 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 190 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 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 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 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 40 010 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 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 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 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 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 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 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 分)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 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 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 面。 9.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6 分) 陪着母亲坐火车 张玉兰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 想坐一次火车。 正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 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 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 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 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 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 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 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地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 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 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 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 的面包!” 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 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 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 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 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 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 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 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 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 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 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 10.对本文的理解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小说中的母亲“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中的“执意”,写出母亲坚持己见,勇于尝试新事 物的性格。 B.文章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如叫卖声中断男人的说话与下文的诉说遭遇,这样使小说行文自然, 结构严谨。 C.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中年男子故意编造了“一路好得很”的谎言,表现他 对父母的孝心。 D.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依顺父母、不让父母担心是有孝心,做人守诚信有良知也是对父母 的一种尽孝。 1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6 分) 陪乘火车→A____________→中年男子偷吃→B____________→掏钱资助→C____________→母亲欣 慰 12.这篇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4 分) 1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三、古诗文阅读。(24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语段,回答后面小题(16 分)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 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 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 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 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 曩:以往、过去,从前。 1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略无阙处 阙:低矮的城郭 B.属引凄异 引:延长 C.二人对酌 酌:饮酒 D.越钱塘,绝长江 绝:横渡 1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2 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 C.沿溯阻绝/哀转久绝 D.甲翁之妻子去乡/差矣,汝之言 1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 分)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18.(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4 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2 分) 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回答后面小题(8 分)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9.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甲诗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B.乙诗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C.甲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乙诗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2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2 分) 21.这两首诗都是陆游老年闲居时所作。两诗有哪些相同的感情?(4 分) 四、作文。(50 分)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50 分) 题目一: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校名和姓名。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在那里的 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嘹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美妙 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跌落;一次次地 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终于有一天,它 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出代价; 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 (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 600 字左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