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夯实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抱厦(xià) 轴线(zhóu) 对称(chèn) 墁地(màn)
B.瓦当(dāng) 接榫(sǔn) 牌坊(fáng) 帷幕(wéi)
C.折本(shé) 房檩(lìn) 斗拱(gǒng) 画舫(fǎng)
D.门槛(kǎn) 切削(xiāo) 额枋(fāng) 穹窿(qió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临摹 混凝土 一筹莫展 大张旗鼓
B.窜改 凯旋门 若既若离 琼楼玉宇
C.厮杀 起居室 惝恍迷离 穷源竟委
D.羁绊 皇穹宇 理曲词穷 年高德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
域综合改革之魂。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
生活的真实面貌。
C.社会发展引起科学家们的担忧,全球平均智商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过去的 50 年,
人类综合智商值下降了 1 倍。
D.近期,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公布,引起了人们对相关国企改革、人口政策调整、深化改革开
放等问题的重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B.针对在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痼疾。
C.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
D.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
家的关系。
B.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C.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
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D.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6.阅读课文,依据自己的理解,选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 )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也不是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
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
展道路。
D.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下的产物。
7.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建
筑教育家。
B.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C.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
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
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D.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
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著有《清式营造则例》、《欧洲
建筑史》等。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
_________________,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
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
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
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 10 个字。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
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
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
防护作用。
10.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1)内容(不超过 80 个字):
(2)寓意(不超过 40 个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 项,“厦”应读 shà;B 项,“坊”应读 fāng;C 项,“檩”应读 lǐn。
2.【答案】A
【解析】B 项,“既”应改为“即”;C 项,“源”应改为“原”;D 项,“曲”应改为“屈”。
故选 A。
不问耕耘,何求收获?
题目就是这些了,你都做对了吗?去对下答案吧。3.【答案】A
【解析】B 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C 项,不合逻辑,下降不能用倍数。D 项,成
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
4.【答案】D
【解析】A 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形容“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使用
对象错。B 项,“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随意写作。常用作自谦之辞。此处是说在古建筑上乱涂
乱画的行为,不合语境。C 项,“无与伦比”,指没有能比得上的。本句只是强调中国建筑的独特性,
并且用“无与伦比”也与事实不符。D 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使用正确。
5.【答案】D
【解析】A 项,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
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B 项,以“帷幕”
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
重的任务。C 项,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
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D 项,“我打
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只是提出作者的观点,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
法。
6.【答案】C
【解析】C 项,原文为“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
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可见两种建筑
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
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
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欧洲建筑史》”错误,应该是《中国建筑
史》。
8.【答案】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景色都不相同;丰富的审美感受。
【解析】文段开头说“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这
也是本段的中心句,后文由此展开,将视野缩小转向对窗子的描写,将“望”投向窗子,由“有了窗
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透过窗子”几个重点描写窗子的语句可概括出第一空窗子对“望”
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空连接“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起到过渡作用,透过窗子可以望到不同的景色,或千秋之雪,或万里之船;最后一句总结上文,同时呼
应开头,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9.【答案】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美观。④涂有油漆以防腐。
【解析】要分别抓住每段中的“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
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房屋的各种构件……往往会对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漂亮、
美观”“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等内容,根据这些压缩语段,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1)画面以一座老房子为中心,左边一个工作人员在墙上写着“拆”字,右边一个工作人员正
在挂“文物保护”的牌子。老房子的背后是一排高楼大厦。(2)揭示了当前发展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既
要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又要加强文物保护”的矛盾。
【解析】漫画中,一个人正在一栋老房子上画着“拆”的标记,而就在这个人旁边,另外一个人却又拿
着“文物保护”的牌子正准备挂到房子上去。再结合漫画的题目“各忙各的”可知,这是典型的做事
情之前没有统筹规划的表现,也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作品敏锐地抓住了当前城市建设中普遍
存在的既要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又要加强文物保护的“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现实性。据此
组织语言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