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重难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高考历史重难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ID:462114

大小:17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易错点 1 不能全面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 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 A.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 B.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 【错解】A 或 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从实质上理解材料出现的现象。 【正解】B 【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因为校址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 宫为中心的展开的。稷下学宫最兴盛的时候,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荀子更是三次出任校长(祭酒)。 “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可知稷下学宫为百 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故 B 选项正确;材料“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 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说明为百家争鸣的产生培养了大把人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 化教育,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故 A 选项错误;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的产生培养了众多人才, 不是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故 C 选项错误;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不是法家代表人物, 故 D 选项错误。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1.背景 (1)经济方面: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 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方面: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大变革。 (3)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用自己的 思想主张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 地。 (5)现实需要:为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的机会。 2.影响 (1)先秦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2)“百家争鸣”过程中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9 年河南高考模拟)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 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B.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和所学可知,百家之学在互相诘难、批驳中彼此吸收、融合,在很多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 识,学术思想的发展呈现出趋同的态势,这与当时诸侯列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是一致的, 故答案为 D 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排除 A 项;学术思想 的交融和趋同并不会阻碍其发展,反而更有利于其繁荣,排除 B 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朝,且材 料并未涉及儒学的地位,排除 C 项。 易错点 2 混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 在《新约・马太福音》第十二章有一段说:耶稣正在播道,或告其母及弟来,欲与耶稣言。耶稣云:“執 为吾母?孰为吾弟?”乃张手向其徒曰:“凡遵行吾天父意旨者,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亲,一切少的就是我兄弟。”耶稣的这一言论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思想最为相似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错解】A 或 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不能正确把握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及特点。 【正解】C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兼爱。根据材料“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亲,一切少的就是我兄 弟”可知体现的是不分阶级差别的爱,C 选项符合题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A 选项排除。儒家主张仁和礼, B 选项排除。法家主张以法治国,D 选项排除。 1.儒、道、墨、法诸家思想主张及特点 派别 代表 时间 地位 主张 特点 孔子 春秋 儒学创始人 核心:“仁” ;政治:以德治民, 克己复礼;教育:有教无类;伦理 观:性相近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 主贵族的统治 孟子 战国 被尊为“亚 圣”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儒家 荀子 战国 集大成者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论;性 本恶;礼法并用;制天命而用之 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 矛盾、改造社会愿望 老子 春秋 道家学派创 始人 世界的本原是“道”;“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思想 道家 庄子 战国 战国时期道 家代表 世间万物是相对的;消极主义 消极情绪与应世的态度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集大成者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 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 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家学派创 始人 兼爱、非攻、尚贤 小生产者要求分享 利益、渴望社会安定2.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 脱”。 (2019 年北京高考模拟)下表列举了四位先秦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其共同点是 人物 主张 老子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孔子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荀子 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管仲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A.反对征收赋税 B.关注民众生活 C.发展社会生产 D.重视强国富国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老子主张的大意是:人民的饥饿,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这是造成饥荒(的原因)。 孔子主张的大意是:百姓富足,君主不会不富足。荀子主张的大意是:实行王道的国家,富的是人民;实 行霸道的国家,富的是人才;勉强存在的国家,富的是权臣;即将灭亡的国家,富的是箱子、国库。管仲 的主张的大意是:对人民征收有度,耗费又有节制的,国家虽然小也一定安宁;对人民征收无度,耗费又 没有节制的,国家虽然大也一定灭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个人的主张都是围绕民富国强展开,体现了 关注民众生活的共同特征。故答案为 B 项。A 项,四位思想家反对的是过度征税,不是反对征税,排除;C 项,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社会生产的信息,排除;D 项,荀子的思想体现出富国强兵的思想,但不能全面涵 盖材料信息,排除。易错点 3 不能准确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皇帝的圣旨诏书开头语也常用“奉天 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汉代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借天的权威树立皇帝权威 C.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 D.儒家天道观得到皇帝认同 【错解】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地解读材料。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如果 对董仲舒思想主张的把握不准,即会错选。 【正解】B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汉代通过神权来强化君权,B 选项符合题 意。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人伦秩序,C 选项排除。D 选项说法与材料 无关,排除。 如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 1.重要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发挥仁政思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大一 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需要扬弃的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扼杀一切不 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2)“天人感应”学说源于原始巫术,为君权神授服务,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这一点有利于专制 统治的长治久安,对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从维护统治秩序出发,有利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减轻农民负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三纲”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当摒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 造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 年江苏高考模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 “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设太学,还令郡国设学校,以传授儒学,通 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重用儒学 之士,C 正确;据材料说的是学校的设立及“用天下之贤人”等问题,A 片面;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解 决了王国问题,B 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材 料与其无关,因此 D 错误。 易错点 4 不能全面把握宋明理学 宋代的服饰色彩一反唐代浓艳鲜丽色,形成了淡雅恬静之风,风格趋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朝服上 仍十分重视旧有传统基础上,体现等级的饰品与图案也更多、更加严格。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影响社会审美 B.商品经济异常活跃 C.科举制度臻于完善 D.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错解】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体现等级的饰品与图案也更多、更加严格”而误选 D。 【正解】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个人道德修养,强调“存天理,灭 人欲”,这种观念体现在服饰上就是淡雅恬静以及体现等级的饰品与图案更多、更加严格,故 A 正确;商 品经济活跃与宋代服饰的风格变化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 B 排除;“科举制度臻于完善”说法过于绝对, 而且科举制与服饰的风格变化无关,故 C 排除;宋代的等级秩序并未受到冲击,而且材料也无法体现等级 秩序受到冲击,故 D 排除。 全面理解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在北宋时形成,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理”,提出“格物致知”。 南宋,朱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天理在现实社会表现为“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 人欲”。南宋以后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发展 ①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②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③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 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3)宋明理学的影响 ①积极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 ②消极 “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摧残、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2019 年江西高考模拟)《家礼》为南宋朱熹所作,全书以宗法理念为核心,围绕日常生活和冠、婚、丧、 祭等现实中的重大事件,设定了详尽细致的礼仪规范。《南赣乡约》是明王守仁在巡抚南、赣、汀期间,以南赣乡民为适用对象,制定并颁布的民间规约。二者制定的礼仪规范 A.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B.实现了理学对乡村的自主管理 C.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 D.践行了儒家通俗化的价值理念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叙述发现,“南宋朱熹所作”“《家礼》”对于“日常生活和……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的 “礼仪规范”“设定”“详尽细致”,“明王守仁”的“《南赣乡约》”中则“制定并颁布”“民间规 约”,结合所学可知,以上是反对空谈义理的表现,主张改革,是对理学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具有 “经世致用”的色彩。故答案为 C 项。A 项,材料强调的是对“日常生活和……现实中的重大事件”“民 间规约”的规范,与社会责任无关,排除;B 项,“实现了”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此项为干扰项,排除; D 项,材料反映了南宋、明代思想家对北宋以来空虚迂阔的理学进行了反思,转而向与社会实际联系更紧 密的实学发展,这是儒家学者自觉适应于社会现实而表现在理想诉求方面的变化,不是儒家通俗化的价值 观念的表现,排除。 易错点 5 不能正确认识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明代江苏东台人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常借《中庸》“率性之谓道”这一句中的“率性”二字论道,推出自然 情欲论。《明儒学案》中徐抛谓:“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颜钧云:“率性所行,纯任自然,便谓之 道”。据此可知,他们都 A.追求个性与人格的独立 B.注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 C.受到读书人普遍的赞誉 D.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错解】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表现把握不准。本题解题的关 键是理解材料“自然情欲论”“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率性所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联系所学明清 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解答。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正解】A 【解题思路】“自然情欲论”“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率性所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表明他们都 追求个性与人格的独立,故 A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实用,排除 B;材料信息也不能看出他们都受 到读书人普遍的赞誉,排除 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程朱理学的旨趣,排除 D。 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1.历史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 (2)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3)思想文化:理学束缚人们思想和“西学东渐”。 2.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思想家 主张 李贽 ①反对神化孔子。②批判道学家伪善。③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黄宗羲 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②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顾炎武 ①主张“经世致用”。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3.评价 (1)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 先驱。 (2)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解放思想 的历史进步性。 (3)经世致用的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2019 年河南高考模拟)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要求 B.都提出了实行仁政的主张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明清时期李贽等人挑战传统正统思想的观点,明清时期的启 蒙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故 D 选项正确;李贽等人是明清时期工商业者代表,不是资产阶级,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可知,唐甄等人的主张是批判君主专制,没有提出实行仁政,故 B 选项错误;明清 时期的启蒙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故 C 选项错误。 【记忆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项目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精神 相 同 点 道德观 ①都认为“中庸”是至高的美德标准。②都主张适度,反对极端。③都将道德看作是 政治的基础。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归结为人们道德上的沦丧,所以提出“仁” “礼”与“为政以德”。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 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产生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各国需 要人才 工商业发展,公民地位提高,奴隶制民主政治进 一步发展,个人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表现形式 互相诘难、批驳 修辞学,公开演说 发展历程 儒学成为百家之首,后来成为封建 统治的精神工具 经过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思想黑暗时期,人文主义 开始复兴 目的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强调个人为 统治者服务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挥 不 同 点 结果 经过演变,儒家思想最终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 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2.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 比较项 苏格拉底 孔子思想主张 “美德即知识”,重视人的价值,也主张道德和法 律对人的行为的规范 “仁”,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并以“礼” 来约束,而不使“仁”失于无序 教育 哲学家和教师帮助人们发现内心的知识、真理, 以达到认识自己、实现美德的目的 “有教无类”使人们注重“仁”“礼”,成 为君子 3.诸子百家中的治国理念及其阶级性和现实意义 人物 治国理念 阶级性 现实意义 老庄 (道家) 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治 国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表现出没落、消极的情绪,代表 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孔子 (儒家) 提出“仁”和“礼”,推崇“德 治”,主张“克己复礼” 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利益, 要求缓和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孟子、 荀子 (儒家) 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 张“仁义”和“王道” 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 盾、改造社会的愿望 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 系、稳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 墨子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 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要求 平等、反对战争的要求 博爱、注重(教育)人才、反对 战争、节俭等都有现实意义 韩非子 (法家) 主张变革,提倡“法治”、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 加强封建集权的愿望 对于当今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 义;其变革精神值得提倡 【记忆点二】全面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含义: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 的新儒学体系。学-科网 2.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总之是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统治。 3.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学、阴阳学、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 (2)核心是“天人感应”学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 (3)以神权限制王权。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沦为官方统治哲学。 4.评价: 主张 评价“春秋大一统”“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虽然充满唯心主义色彩,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 一统的国家,稳定社会秩序,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扼杀其他不同学派 的做法不可取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是唯心主义;但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实施仁政,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久 “三纲五常” 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五常”中有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应该弘扬 5.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 秦儒学。 ②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 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③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 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 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 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6.汉代时期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 ①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②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 实用性。 ③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2)影响 ①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②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 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③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 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④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记忆点三】全面认识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出现的原因 (1)两宋时期,矛盾尖锐,统治者试图通过调整统治思想,适应维护统治的需要。 (2)魏晋以来,儒、道、佛三家日趋融合,到唐宋时“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这为儒学发展成更理性化、 思辨化的新儒学奠定了基础。 (3)宋代的“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2.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 的因素。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 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 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 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 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 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①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 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②宋明理学还存在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 法等观念。 (2)积极 ①具有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 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 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记忆点四】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特点、评价及未能形成强大社会思潮的原因 1.背景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科举考试因循守旧、陈腐不化;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4)不少士人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波澜。 2.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圣人”,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 皆生于两”的观点。他的“异端”思想和狂傲不羁的品行,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惊惧。 (2)反封建专制。 黄宗羲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主张“经世致用”,提倡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图扭转 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晚清民 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3.评价 (1)积极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一定意义上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对君主专制造成强烈冲击,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深刻。 (2)局限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能形成强大社会思潮的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 间程度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 健全。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 学说体系。 (3)高度强化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记忆点五】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人际关系。维护周 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正身律己。政治上主张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 (2)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发展: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 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 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宋代的新儒学——理学: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是朱熹。他认为 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 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朝理学走向极端——王守仁的心学 ①创立背景:明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 ②目的:“破心中之贼”,维护封建统治。 ③主要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 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 ④评价: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使其走到了极端。 (6)明末清初: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儒学发展的特点 (1)从儒学的发展条件看,它具有适应小农经济文明需要的特点。 (2)从儒学的社会功能看,它具有既维护又制约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儒学从本质上讲是封建统治阶级的 意识形态,但是,儒学强调仁政、民本、教化,对于统治阶级的过分剥削与酷虐暴政也有所限制,从而制 约着封建专制制度的恶性发展。 (3)从儒学的历史延续看,它具有与其他文化相互激荡、渗透和融会的特点,在每次融会中,儒学思想都 获得了某种层面上的丰富和完善,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1)现实意义 ①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 培养有积极作用。 ②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③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发展。 ④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⑤新儒学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⑥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就是中国 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仍影响巨大。 (2)消极影响 ①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作为封建文化的载体,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闭的 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 ②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扼杀人性,负面作用极其明显。 1.(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5,4 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 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 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 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 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 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 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 选 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 选项排除。 2.(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6,4 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 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 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答案】B 【解析】由人物“程颢”可大致推测本题考查方向为“程朱理学”,根据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 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可知程颢认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主张通过探究世间万 物来求理,B 选项符合题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材料主旨不符,A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 人生态度,C 选项排除。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 选项排除。 3.(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5,4 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 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伦理道德,礼义廉耻。由材料中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到 服饰整齐的变化可知,佛教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D 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 选项排除。 4.(2019 年北京卷,13,4 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 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解析】《诗》《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 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 C 项; 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 A 项;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 大受打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B 项;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故 排除 D 项。 5.(2019 年 4 月浙江选考,6,2 分)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 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根据材料“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经世致用,A 选项符合题意。“人心一点灵明”体现的是心为天地万物 之主,B 选项排除。“循天下之公”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C 选项排除。“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体 现的是对君权的限制,D 选项排除。 6.维持人伦关系是“礼”的重要功能之一,孔子云:“君使臣以义,臣事君以忠”,孟子云:“君之视臣 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说 明“礼” A.以“尊君”为核心 B.蕴涵有一定的人文精神 C.强调“君”的责任D.鼓励臣民反抗暴君统治 【答案】B 【解析】“尊君”是“礼”的基本要求,但这并非本题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A 项排除;从道理上讲,你对 我好,我便对你好,这是人之常情,简单的说这叫“人心换人心”。从理性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权力” 与“义务”的对等,要臣民尽“尊君”的义务,就得给人民基本的“权力”,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这都体 现了对“人性”的尊崇,体现了人文精神,所以,B 项正确;从材料来看,确实是说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君 负有责任,但把它说成“礼”的特征,显然不合适,C 项排除;D 项与孔、孟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身份与 基本主张明显矛盾,排除。 7.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 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据此可知,汉代“举孝授官” A.使士人开始步人政治舞台 B.促使了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C.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性 D.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答案】D 【解析】“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据材料“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 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可 知,材料体现了儒学对政治的影响,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故 D 正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已经 步入政治舞台,排除 A;“举孝授官”无法体现社会实现公平公正,排除 B;材料与官僚队伍的廉洁性无关, 排除 C。 8.印度佛教宣传出家后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与家庭完全脱离,即使父母也没有必要看望。然而,唐朝玄 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却要回家看他的一个老姐姐。这反映当时佛教在中国 A.同化了中国文化 B.与印度佛教教义融合 C.日渐趋向世俗化 D.动摇了儒学主流地位 【答案】C 【解析】从“不再关心世俗之事”到“唐朝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却要回家看他的一个老姐姐”可 以看出佛教传入中国后日益的本土化,世俗化,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夸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印 度佛教教义与中国的是不一样的,也并未融合,排除 B 项;D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9.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 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A.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C.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D.取代了“五经”的文化价值 【答案】C 【解析】宋朝理学产生,朱熹编著《四书集注》,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 崇,科举考试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故 C 正确;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在战国时期即已 确立,并非通过“四书”地位的提升来巩固,排除 A;“四书”属于儒家经典,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其中《论语》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论,“四书”地位的提升不会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排除 B;“四书” 始终与“五经”并列,虽然“四书”地位提高但是不能取代“五经”的文化价值,D 错误。 10.明清之交国破家亡,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他 们破陈立新的精神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 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 D.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深刻的检讨”“也有批判与创新”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明清之际的文化在一些知名 学者的批判中得以创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进步,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 涉及其他人群的传承效果,不具有可比性;B 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 选项不是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得出的。 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设立最高学府“太学”,对太学生的选拔、考核非常严格,太学生接受当时 学养深厚的博士等经学大师传授,文化程度高。两汉培养的太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成为官员选拔的重要来 源。汉代大部分太学生们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精神影响下大部分热爱国家、关心国家兴 亡、敢于为民请命、直言进谏,又以儒学律己,修身励志,保持高尚的道德操行。哀帝时,鲍宣因阻止丞 相官属行于驰道,并拒闭朝廷使者,下廷尉狱。太学生千余人拦路请愿上书,终使绝宣被免死。这是我国 历史上大规模学生运动的最早记载。东汉末年,外成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太学生与当时正直名士一起抨击时政、发起多次请愿,与宦官进行英勇斗争。但是大批太学生和正直名士被速捕,形成“党锢之祸”。 ——摘编自张荣发《论汉代太学的学风》 材料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建立一大批新式高等学校。1915 年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北京大学为中心 的高等学校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学生。一战后,1919 年初,作为 战胜国的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试图借机收回被德国划作势力范围的山东特权,但是列强无视中国人民请 求,把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5 月 4 日北京青年学生率先开始罢课、游行示威,喊出“外争 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6 月初起,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支持学生。最终迫使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曾汝索、章宗祥、陆宗舆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教材《必修 1》《必修 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太学生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代太学生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学生运动的共同价值。 【答案】(1)皇权旁落,政治黑暗;官学发展,太学生群体壮大;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太学生以儒家理想 为政治追求。 (2)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政治斗争,后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民族利益诉 求;指导思想不同:前者受儒家治国爱国思想影响,后者是在新文化运动熏陶下的产物;斗争对象不同: 前者针对的是封建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后者斗争对象既有民国政府,又有帝国主义列强,有明确的口号; 斗争结果不同:前者遭到政府以“党锢之患”名义的镇压;后者迫使政府做出让步,运动取得反帝反封建 的初步胜利。 原因:思想解放程度不同:汉朝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思想控制严格;五四运动时期“西学东渐”,民主 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 政府态度不同:汉朝政府为维护统治镇压运动的态度强硬;民国政府迫于内外压力,做出让步。 阶级基础有差异:汉代太学生运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五四运动除了学生,还有工 人、商人等群体的广泛参与,影响广泛。 (3)价值:引发社会对青年学生诉求的关注;团结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社会责任心;传扬 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解放思想,体现对正义与真理的尊重和追求。 【解析】(1)根据材料一“独尊儒术”“开始设立最高学府‘太学’”“两汉培养的太学生数量日益增加,成 为官员选拔的重要来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东汉末年,外成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从政治 形势、太学生素质及力量、儒家思想地位及影响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二“一战后,1919 年初,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高等学校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结合所学从时代背 景、指导思想、斗争对象、斗争结果进行回答;时代背景可结合所学从封建内部斗争、近代民族危机进行 分析;指导思想结合所学从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进行分析;斗争对象结合所学从封建内部腐败、反 动政府及帝国主义进行回答;斗争结果结合所学可知,前者受到镇压,后者取得初步胜利。原因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程度、政府态度及二者阶级基础进行分析比较即可。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关注社会现实、社会责任感、爱国精神、真理追求进行分析阐述。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阶段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儒家欲以德治统一全国 第二阶段 秦二世而亡,汉反思法治,德治独尊地位奠定 第三阶段 存天理,去人欲,理学把德治引入禁欲主义的歧途 ——摘编自黎池《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阶段,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 证合理,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一 主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或“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 阐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剧烈动荡,孔子提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 “君舟民水”的论断。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儒家德治思想并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形势,没有受 到统治者的重用。 示例二 主题:西汉儒家德治独尊地位的确立(或西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阐述:秦朝推行法家思想,刑法过于严苛,人民痛苦不堪,便进行反抗,成为其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汉 取秦而代之,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三纲五常”的思想主张,被 汉武帝接纳,并确立了德治这一方针;同时,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 才、任官授爵的标准。自此,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此后,儒家德治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解析】考生在提取观点要紧扣材料“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这一限制条件,要注意提 炼的是表格中的“任选一阶段”,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提取是不能偏离限制项,观点表述 清楚。阐述时要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如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的背景、学术下移、孔子的思想、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来分析。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