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苏省无锡市 2020 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填空题
1.集合 , ,则 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分析出集合 A 为奇数构成的集合,即可求得交集.
【详解】因为 表示为奇数,故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求集合的交集,根据已知集合求解,属于简单题.
2.已知复数 ,且满足 (其中 为虚数单位),则 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计算出 ,两个复数相等,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列方程
组求解.
【详解】 ,所以 ,所以 .
故答案为:-8
【点睛】此题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和概念辨析,需要熟练掌握复数的运算法则.
3.某校高二(4)班统计全班同学中午在食堂用餐时间,有 7 人用时为 6 分钟,有 14 人用时 7
分钟,有 15 人用时为 8 分钟,还有 4 人用时为 10 分钟,则高二(4)班全体同学用餐平均用
时为____分钟.
【答案】7.5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所有人用时总和再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到平均数.
{ | 2 1, }A x x k k Z= = − ∈ {1,2,3,4}B = A B =
{1,3}
2 1,k k Z− ∈ A B = {1,3}
{1,3}
z a bi= + ( ),a b∈R 9iz i= + i a b+ =
8−
2iz ai bi b ai= + = − +
2iz ai bi b ai= + = − + 1, 9a b= = − 8a b+ = −- 2 -
详解】
故答案为:7.5
【点睛】此题考查求平均数,关键在于准确计算出所有数据之和,易错点在于概念辨析不清
导致计算出错.
4.函数 过定点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令 , ,与参数无关,即可得到定点.
【详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 ,函数值与参数无关,
所有 过定点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函数的定点问题,关键在于找出自变量的取值使函数值与参数无关,熟记
常见函数的定点可以节省解题时间.
5.等差数列 (公差不为 0),其中 , , 成等比数列,则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关系,用首项和公差表示出 ,解出首项和公差的关系,即可得解.
【详解】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由题意得: ,则 整理得 , ,所以
故答案为:4
【点睛】此题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涉及等比中项,考查基本计算能力.
【 7 6+14 7+15 8 4 10 7.57 14 15 4
× × × + × =+ + +
( ) ( 1) 3xf x a= − − ( 1, 2)a a> ≠
(0, 2)−
0x = (0) 1 3 2f = − = −
0x =
( ) ( 1) 3xf x a= − − (0, 2)−
(0, 2)−
{ }na 1a 2a 6a
2
2 1 6a a a=
{ }na d
2
2 1 6a a a= 2
1 1 1( + ) ( 5 )a d a a d= + 13d a= 2 1 14a a d a= + =
2
1
=4a
a- 3 -
6.小李参加有关“学习强国”的答题活动,要从 4 道题中随机抽取 2 道作答,小李会其中的
三道题,则抽到的 2 道题小李都会的概率为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从四道题中随机抽取两道共 6 种情况,抽到的两道全都会的情况有 3 种,即可得到概率.
【详解】由题:从从 4 道题中随机抽取 2 道作答,共有 种,
小李会其中的三道题,则抽到的 2 道题小李都会的情况共有 种,
所以其概率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古典概型求概率,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准确求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和某一
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7.在长方体 中, , , , 为 的中点,则点
到平面 的距离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等体积法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
【详解】由题在长方体中, ,
,
1
2
2
4 6C =
2
3 3C =
2
3
2
4
1= 2
C
C
1
2
1 1 1 1ABCD A B C D− 1AB = 2AD = 1 1AA = E BC A
1A DE
6
3
1
1 1 12 1 1=3 2 3A ADEV − = × × × ×
2 2
1 1 15, 2, 3A D DE EA A A AE= = = + =- 4 -
所以 ,所以 ,
设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通过在三棱锥中利用等体积法求解,关键在于合理变
换三棱锥的顶点.
8.如图所示的流程图中,输出 的值为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根据流程图依次运行直到 ,结束循环,输出 n,得出结果.
【详解】由题: ,
2 2 2
1 1A D DE A E= + 1DE A E⊥
1
1 62 3=2 2A DES = × ×△
A 1A DE h
1
1 6 1=3 2 3A A DEV h− = × × 6= 3h
6
3
n
1S ≤ −
2
11, 1, 1 log 0, 21 1S n S n= = = + = =+- 5 -
,
, 结束循环,
输出 .
故答案为:4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程序框图运行结果求输出值,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循环结构和判断框语
句.
9.圆 关于直线 的对称圆的方程为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出圆心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即可得解.
【详解】 的圆心为 ,关于 对称点设为 ,
则有: ,解得 ,
所以对称后的圆心为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求圆关于直线的对称圆方程,关键在于准确求出圆心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坐
标.
10.正方形 的边长为 2,圆 内切于正方形 , 为圆 的一条动直径,点
为正方形 边界上任一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向量关系表示 ,只需求
出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解.
2 2
2 20 log log , 32 1 3S n= + = =+
2 2 2
2 3 2log log log 1, 43 3 1 4S n= + = = − =+ 1S ≤ −
4n =
2 2:( 1) ( 2) 4C x y+ + − = 2 1y x= −
2 2( 3) 4x y− + =
2 2:( 1) ( 2) 4C x y+ + − = ( 1,2)− 2 1y x= − ( , )x y
2 12 12 2
2 1
1 2
y x
y
x
+ − = × − − = − +
3
0
x
y
=
=
(3,0) 2 2( 3) 4x y− + =
2 2( 3) 4x y− + =
ABCD O ABCD MN O P
ABCD PM PN⋅
[0,1]
( ) ( )PM PN PO OM PO OM⋅ = + ⋅ − 22 2
1PO OM PO= − = −
PO- 6 -
【详解】由题可得: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求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取值范围,涉及基本运算,关键在于恰当地对向量进
行转换,便于计算解题.
11.双曲线 的左右顶点为 ,以 为直径作圆 , 为双曲线右支上不同
于顶点 的任一点,连接 交圆 于点 ,设直线 的斜率分别为 ,若
,则 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双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关系得 , 交圆 于点 ,
所以 ,建立等式 ,两式作商即可得解.
【详解】设
,
交圆 于点 ,所以
易知:
即 .
故答案为:
0OM ON+ = 1, 2PO ∈
( ) ( ) ( ) ( )PM PN PO OM PO ON PO OM PO OM⋅ = + ⋅ + = + ⋅ −
22 2
[0,11 ]PO OM PO= − = − ∈
[0,1]
2 2
: 14 3
x yC − = ,A B AB O P
B PA O Q ,PB QB 1 2,k k 1 2k kλ=
λ =
3
4
−
2
0 0 0
2
0 0 0
3
2 42 4PA PB
y y y
x xk k x
= ⋅ =+ − − = PA O Q
PA QB⊥ 1PA QBk k⋅ = −
( ) ( ) ( )0 0, , 2,0 2,0P x y A B−
2 2
0 0 14 3
x y− = ( )2
2 20
0 0
33 1 44 4
xy x
= − = −
2
0 0 0
2
0 0 0
3
2 42 4PA PB
y y y
x xk k x
= ⋅ =+ − − =
PA O Q PA QB⊥
3 34 41
PA PB PB
QB
PA QB
k k k
kk k
λ
= ⇒ = = −
⋅ = −
1
2
3
4
k
k
λ= = −
3
4
−- 7 -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双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关系求解斜率关系,涉及双曲线中的部分定值结
论,若能熟记常见二级结论,此题可以简化计算.
12.对于任意的正数 ,不等式 恒成立,则 的最大值为
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 均为正数,等价于 恒成立,令 ,
转化为 恒成立,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
【详解】由题 均为正数,不等式 恒成立,等价于
恒成立,
令 则 ,
当且仅当 即 时取得等号,
故 的最大值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关键在于合理进行等价变形,此题可以
构造二次函数求解,也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13.在直角三角形 中, 为直角, ,点 在线段 上,且 ,
若 ,则 的正切值为_____.
【答案】3
【解析】
,a b 2 2 2(2 ) 4 4 3ab a k b ab a+ ≤ + + k
2 2
,a b
2 2 2
2 2
3 4 4 4 232 2
a ab b b abk a ab a ab
+ + −≤ = ++ + , 0b xa x= >
24 23 , 02 1
x xk xx
−≤ + >+
,a b 2 2 2(2 ) 4 4 3ab a k b ab a+ ≤ + +
2 2 2
2 2
3 4 4 4 232 2
a ab b b abk a ab a ab
+ + −≤ = ++ +
, 0b xa x= > 24 2 23 2 12 1 2 1
x xk xx x
−≤ + = + ++ +
22 1 2 22 1x x
+ + ≥+
22 1 2 1x x
+ = +
2 1
2x
−=
k 2 2
2 2
ABC C∠ 45BAC∠ > D BC 1
3CD CB=
1tan 2DAB∠ = BAC∠- 8 -
【分析】
在直角三角形中设 , , ,利用两
角差的正切公式求解.
【详解】设 , ,
则
,
故 .
故答案为:3
【点睛】此题考查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角的正切值,关键在于合理构造角的和差关系,其本质
是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求解.
14.函数 在区间 内有且仅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是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对函数零点问题等价转化,分离参数讨论交点个数,数形结合求解.
【详解】由题:函数 在区间 内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
等价于函数 恰有两个公共点,
作出大致图象:
3BC = 3AC x= < 1tan tan( ) 2DAB BAC DAC∠ = ∠ − ∠ =
3BC = 3AC x= <
3 1tan ,tanBAC DACx x
∠ = ∠ =
2
2
2
2 1tan tan( ) 13 3 21
xxDAB BAC DAC xx
x
∠ = ∠ − ∠ = = = ⇒ =++
tan 3BAC∠ =
2 2( ) | 1| 9f x x x kx= − + + + (0,3) k
26 , 83k ∈ − −
2 2( ) | 1| 9f x x x kx= − + + + (0,3)
2 2
10 , (0,1]1 9
82 , (1,3)
xx x xk x x xx
∈+ − + − = =
+ ∈
( )
10 , (0,1]
, 82 , (1,3)
xxy k g x
x xx
∈= − =
+ ∈- 9 -
要有两个交点,即 ,
所以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函数零点问题,根据函数零点个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关键在于对函数零
点问题恰当变形,等价转化,数形结合求解.
二、解答题
15.在 中,角 所对的分别为 ,向量 ,向量
,且 .
(1)求角 的大小;
(2)求 的最大值.
【答案】(1) (2)2
【解析】
【分析】
(1)根据向量平行关系 ,结合正弦定理化简即可求解;
(2)结合(1)的结果 ,利用三角恒等变
换,化简为 即可求得最大值.
268, 3k − ∈
26 , 83k ∈ − −
26 , 83k ∈ − −
ABC , ,A B C , ,a b c (2 3 , 3 )m a b c= −
(cos ,cos )n B C= m n ∥
C
sin + 3sin( )3y A B
π= −
6
π
2 cos 3 cos 3 cos 0a C b C c B− − =
sisin + 3sin( )3 n 3sin 2A Ay A B
π π= = + −
−
52sin , 0,3 6A A
π π + ∈ - 10 -
【详解】(1)因为 ,所以
由正弦定理知: ,
, ,
又 为三角形内角,故 ,
所以, ,即 , 为三角形内角,故 ;
(2)由(1)知: ,则 所以
,
,则 ,故 ,
即 时, 取最大值 2.
【点睛】此题考查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求解最大值,
需要注意考虑最大值取得的条件.
16.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平行四边形, 为其中心, 为锐角三角
形,且平面 底面 , 为 的中点, .
(1)求证: 平面 ;
(2)求证: .
/ /m n 2 cos 3 cos 3 cos 0a C b C c B− − =
2sin cos 3(sin cos sin cos ) 0A C B C C B− + =
2sin cos 3sin( ) 0A C B C− + =
2sin cos 3sin( ) 0A C Aπ− − = 2sin cos 3sin 0A C A− =
A sin 0A >
2cos 3 0C − = 3cos 2C = C 6C
π=
5
6A B C
ππ+ = − = 5, 0,3 2 6B A A
π π π − = − ∈
sisin + 3sin( )3 n 3sin 2A Ay A B
π π= = + −
−
5sin 3 cos 2sin , 0,3 6A A A A
π π = + = + ∈
50, 6A
π ∈
7,3 3 6A
π π π + ∈ 3 2A
π π+ =
6A
π= y
P ABCD− ABCD O PAD△
PAD ⊥ ABCD E PD CD DP⊥
OE PAB
CD PA⊥- 11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通过证明 ,即可证明线面平行;
(2)通过证明 平面 ,即可证明线线垂直.
【详解】(1)连 ,因为 为平行四边形, 为其中心,所以, 为 中点,
又因为 为 中点,所以 ,
又 平面 , 平面 所以, 平面 ;
(2)作 于 因 平面 平面 ,
平面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又 平面 ,
所以 又 , ,
平面 , 平面 所以, 平面 ,又 平面 ,
所以, .
【点睛】此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通过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关键在于熟练掌握
相关判定定理,找出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证明.
17.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焦距为 4,且椭圆过点
,过点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 交椭圆与 两点,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为 ,
直线 交 轴于点 .
(1)求 的周长;
(2)求 面积的最大值.
为
/ /OE PB
CD ⊥ PAD
BD ABCD O O BD
E PD / /OE PB
PB ⊂ PAB OE ⊄ PAB / /OE PAB
PH AD⊥ H PAD ⊥ ABCD
PAD ABCD AD= PH AD⊥ PH ⊂ PAD
PH ⊥ ABCD CD ⊂ ABCD
CD PH⊥ CD PD⊥ PD PH P∩ =
PD ⊂ PAD PH ⊂ PAD CD ⊥ PAD PA ⊂ PAD
CD PA⊥
2 2
2 2: 1x yC a b
+ = ( 0)a b> > 1 2,F F
5(2, )3 2F l ,P Q Q x R
PR x M
1PFQ
1PF M- 12 -
【答案】(1)12(2)
【解析】
【分析】
( 1 ) 根 据 焦 距 得 焦 点 坐 标 , 结 合 椭 圆 上 的 点 的 坐 标 , 根 据 定 义
;
(2)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设 ,联立直线和椭圆,结合
韦达定理表示出 面积,即可求解最大值.
【详解】(1)设椭园 的焦距为 ,则 ,故 .则 椭圆过点
,由椭圆定义知: ,故 ,
因此, 的周长 ;
(2)由(1)知: ,椭圆方程为: 设
,则 ,
, ,
,
,
当且仅当 在短轴顶点处取等,故 面积的最大值为 .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椭圆的焦点和椭圆上的点的坐标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根据直线与椭圆
13 5
4
1 2 1 2 4 12PF PF QF QF a+ + + = =
( ) ( )1 1 2 2: 2, , , ,l x my P x y Q x y= +
1PF M
C 2c 2 4c = 2c = 1 2( 2,0), (2,0)F F−
52, 3A 1 22 6a AF AF= + = 3a =
1PFQ 1 2 1 2 4 12PF PF QF QF a= + + + = =
2 2 2 5b a c= - =
2 2
19 5
x y+ =
( ) ( )1 1 2 2: 2, , , ,l x my P x y Q x y= + ( )2 2,R x y−
( )1 2 1 2 1 2
1 1
1 2 1 2
: ,0y y y x x yPR y x x y Mx x y y
+ += − + ⇒ − +
( )2 2
2 2
2 5 9 20 25 05 9 45
x my m y myx y
= + ⇒ + + − = + =
( ) 2
2
1,2 2
10 15 1900 1 0, 5 9
m mm y m
− ± += + > = +△ 1 2 1 22 2
20 25,5 9 5 9
my y y ym m
− −+ = =+ +
( )1 2 1 2 1 2 1 2 2
902 2 5 9
my x x y my y y y m
−+ = + + = +
1
1 2 1 2
1 1
1 2
1 13 13 52 | | | |2 4 4PF M
x x yS y yy
y
y
+= + = ≤ + △
P 1PF M
13 5
4- 13 -
的交点关系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涉及韦达定理的使用,综合性强,计算量大.
18.一酒企为扩大生产规模,决定新建一个底面为长方形 的室内发酵馆,发酵馆内有
一个无盖长方体发酵池,其底面为长方形 (如图所示),其中 .结合现有的生
产规模,设定修建的发酵池容积为 450 米 ,深 2 米.若池底和池壁每平方米的造价分别为 200
元和 150 元,发酵池造价总费用不超过 65400 元
(1)求发酵池 边长的范围;
(2)在建发酵馆时,发酵池的四周要分别留出两条宽为 4 米和 米的走道( 为常数).问:
发酵池的边长如何设计,可使得发酵馆占地面积最小.
【答案】(1) (2)当 时, , 米时,发酵馆的占
地面积最小;当 时, 时,发酵馆的占地面积最小;当
时, 米时,发酵馆的占地面积最小.
【解析】
【分析】
(1)设 米,总费用为 ,解
即可得解;
(2)结合(1)可得占地面积 结合导函数分类讨论即可求得最值.
【详解】(1)由题意知:矩形 面积 米 ,
设 米,则 米,由题意知: ,得 ,
设总费用为 ,
MNPQ
ABCD AD AB≥
3
AD
b b
[15,25]AD∈ 360 25b< ≤ 25AD = 9AB =
36 ,425b ∈
30 15, 2
b bAD ABb
= =
4b ≥ 15AB AD= =
AD x= 450( ) 225 200 150 2 2f x x x
= × + × ⋅ +
( ) 65400f x ≤
( ) 225( 8) 2S x x bx
= + +
ABCD 450 2252S = = 2
AD x= 225AB x
= 225 0x x
≥ > 15x ≥
( )f x- 14 -
则 ,
解得: ,又 ,故 ,
所以发酵池 边长的范围是不小于 15 米,且不超过 25 米;
(2)设发酵馆的占地面积为 由(1)知:
,
① 时, , 在 上递增,则 ,即 米时,发酵馆
的占地面积最小;
② 时, , 在 上递减,则 ,即 米时
,发酵馆的占地面积最小;
③ 时, 时, , 递减; 时,
递增,
因此 ,即 时,发酵馆的占地面积最小;
综上所述:当 时, , 米时,发酵馆的占地面积最小;当
时, 时,发酵馆的占地面积最小;当 时,
米时,发酵馆的占地面积最小.
【点睛】此题考查函数模型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恰当地建立模型,利用函数性质讨论
最值取得的情况.
19.已知 , 均为正项数列,其前 项和分别为 , ,且 , , ,
当 , 时, , .
450 225( ) 225 200 150 2 2 600 45000 65400f x x xx x
= × + × ⋅ + = + + ≤
9 25x≤ ≤ 15x ≥ [15,25]x ∈
D
( )S x
( ) 225 1800( 8) 2 2 16 225, [15,25]S x x b bx b xx x
= + + = + + + ∈
( )2
2
2 900
( ) , [15,25]
bx
S x xx
−′ = ∈
4b ≥ ( ) 0S x′ ≥ ( )S x [15,25] 15x = 15AB AD= =
360 25b< ≤ ( ) 0S x′ = ( )S x [15,25] 25x = 25, 9AD AB= =
36 ,425b ∈
3015,x
b
∈
( ) 0S x′ < ( )S x 30 ,25x
b
∈
( ) 0, ( )S x S x′ >
30 30 bx bb
= = 30 15, 2
b bAD ABb
= =
360 25b< ≤ 25AD = 9AB =
36 ,425b ∈
30 15, 2
b bAD ABb
= = 4b ≥
15AB AD= =
{ }na { }nb n nS nT 1
1
2a = 1 1b = 2 2b =
2n ≥ *n N∈ 1 1 2n nS a− = −
2 2
1
1
1 1
2( ) 2n n
n n
n n
T Tb Tb b
−
−
+ −
−= −+- 15 -
(1)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答案】(1) , (2)
【解析】
【分析】
(1) ,所 ,两式相减,即可得到数列递推关系求解通项公
式 , 由 , 整 理 得
,得到 ,
即可求解通项公式;
(2)由(1)可知, ,即可求得数
列 的前 项和 .
【详解】(1)因为 ,所 ,两式相减,整理得
,当 时, ,解得 ,
所以数列 是首项和公比均为 的等比数列,即 ,
因为 ,
整理得 ,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即 ,因为
,所以数列 是以首项和公差均为 1 等差数列,所以 ;的
{ }na { }nb
2
( 2)n n
n
n n
b ac b b
+= + { }nc n nP
1
2n na = nb n= 11 ( 1) 2n nP n
= − + ⋅
1 1 2 ( 2)n nS a n− = − 11 2n nS a += −
( )2 2
1
1 1
1 1
2
2 ( 2)n n
n n n n
n n
T T
b T T T nb b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2 2 ( 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T T T T b T T T T nb b b b
− − −
−
+ − + −
− + += = ++ + 1 1( 2)n n n nb b b b n+ −− = −
2 1
( 2) 1 2( 1) 1 1 1
2 ( 1) 2 2 ( 1) 2n n n n n
n n nc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nc n nP
1 1 2 ( 2)n nS a n− = − 11 2n nS a += −
1
1 ( 2)2n na a n− = 2n = 1 1 2
1 1 22S a a= = = − 2 1
1 1
4 2a a= =
{ }na 1
2
1
2n na =
( )2 2
1
1 1
1 1
2
2 ( 2)n n
n n n n
n n
T T
b T T T nb b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2 2 ( 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T T T T b T T T T nb b b b
− − −
−
+ − + −
− + += = ++ +
0nb > 0nT >
1 1
2 1( 2)n
n n
b nb b+ −
=+ 1 1( 2)n n n nb b b b n+ −− = −
1 21, 2b b= = { }nb nb n=- 16 -
(2)由(1)可知, ,
,即 .
【点睛】此题考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数列求和,关键在于对题中所给关系合理变形,
发现其中的关系,裂项求和作为一类常用的求和方法,需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多做积累常见的
裂项方式.
20.设函数 , , .
(1)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 有两个零点 , ( ).
(i)求 的取值范围;
(ii)求证: 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1)见解析;(2)(i) (ii)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出导函数 ,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2)(i)结合(1)的单调性分析函数有两个零点求解参数取值范围;(ii)设 ,
通过转化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得证.
【详解】(1)因为 ,所以
当 时, 在 上恒成立,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
当 时, 解集为 , 的解集为 ,
所以 的单调增区间为 , 的单调减区间为 ;
的
2 1
( 2) 1 2( 1) 1 1 1
2 ( 1) 2 2 ( 1) 2n n n n n
n n nc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2 1
1 1 1 1 11 2 2 2 2 3 2 2 ( 1) 2n n nP n n−
= − + − +…+ − × × × ⋅ + ⋅
11 ( 1) 2n nP n
= − + ⋅
( ) lnf x x ax= − a R∈ 0a ≠
( )f x
( ) 0f x = 1x 2x 1 2x x<
a
1 2x x⋅ 2
1
x
x
10,a e
∈
1 1( ) , (0, )axf x a xx x
−′ = − = ∈ +∞
2
1
1xt x
= >
( )1 2 1 2
( 1)lnln ln ln 1
t tx x x x t
+= + = −
( ) lnf x x ax= − 1 1( ) , (0, )axf x a xx x
−′ = − = ∈ +∞
0a < ( ) 0f x′ > (0, )+∞ ( )f x (0, )+∞
0a > ( ) 0f x′ > 10, a
( ) 0f x′ < 1 ,a
+∞
( )f x 10, a
( )f x 1 ,a
+∞ - 17 -
(2)(i)由(1)可知,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增,至多一个零点,不符题意
,当 时,因为 有两个零点,所以 ,解得 ,
因为 ,且 ,所以存在 ,使得 ,又因为
,设 ,则
,所以 单调递增,所以 ,即
,因为 ,所以存在 ,使得 ,综上, ;
(ii)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设
,则 ,所以 ,解得 ,所以
,所以 ,设
,则 ,设
,则 ,所以 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 ,即 ,所以 单调递增,即 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 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命题得证.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导函数处理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函数的零点个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通过等价转化证明与零点相关的命题.
附加题
选修 4—2:矩阵与变换
0a < ( )f x (0, )+∞
0a > ( )f x max
1 1( ) ln 1 0f x f a a
= = − >
10 a e
< <
(1) 0f a= − < 11 a
< 1
11,x a
∈
( )1 0f x =
2 2
1 1 1 1ln 2lnf aa a a a
= − = − −
1 1( ) 2ln 0,g a a aa e
= − − ∈
2 2
2 1 1 2( ) 0ag a a a a
− −′ = + = > ( )g a 1( ) 2 0g a g ee
< = − 2
1
1x
x
>
2
1
1xt x
= >
2 1x tx= ( )11 2
1 2 1
lnln ln txx x
x x tx
= = 1
lnln 1
tx t
= −
2 1
lnln ln ln 1
t tx x t t
= + = − ( )1 2 1 2
( 1)lnln ln ln 1
t tx x x x t
+= + = −
( 1)ln( ) ( 1)1
t th t tt
+= >− 2 2
1 1ln ( 1) ( 1)ln 2ln
( ) ( 1) ( 1)
tt t t t t tt th t t t
+ + − − + − − ′ = =− −
1( ) 2ln ( 1)H t t t tt
= − − > 2
2 2
1 2 ( 1)( ) 1 0tH t t t t
−′ = + − = > ( )H t
( ) (1) 0H t H> = ( ) 0H t > ( ) 0h t′ > ( )h t ( )1 2ln x x 2
1
x tx
=
1 2x x 2
1
x
x- 18 -
21.已知 ,矩阵 ,若矩阵 属于特征值 5 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点
在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点 ,求矩阵 .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 ,且 ,
所以 ,解得 ,
即矩阵 .
【点睛】此题考查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辨析理解,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建立等量关系解方
程组得解.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已知曲线 : ,(其中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 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
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设曲线 与曲线 交
于 两点,求 的长.
【答案】4
【解析】
【分析】
求出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 的普通方程,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利用弦长公式即
可求解.
【 详 解 】 由 题 意 可 知 ,
, Ra b∈ a b
c dA
=
A
1
1
( )2,1P − A ( )1,2P′ − A
2 3
1 4A
=
1 1 551 1 5
a b
c d
= =
2 1
1 2
a b
c d
− − =
5
5
2 1
2 2
a b
c d
a b
c d
+ =
+ =− + = −
− + =
2
3
1
4
a
b
c
d
=
= =
=
2 3
1 4A
=
1C 4cos
4sin
x
y
θ
θ
=
=
θ O x
2C cos( ) 2 33
πρ θ − = 1C 2C
,A B AB
2C 1C- 19 -
,
因为 ,所以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 ,由
曲线 的参数方程可知,曲线 的普通方程为圆 ,其半径 圆心 的直线
的距离为 ,所以直线 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
【点睛】此题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求解直
线与圆形成的弦长.
【必做题】
23.如图,矩形 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平面 , 为 的中点, ,
, , .
(1)求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 即可求解异面直线所
成角的余弦值;
(2)分别求出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的夹角求得二面角的余弦值,再求出正弦值
.
【详解】矩形 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平面 , 为 的中点,在平面 内过 作
1 3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2 33 3 3 2 2
π π πρ θ ρ θ ρ θ ρ θ ρ θ − = + = + =
cos , sinx yρ θ ρ θ= = 2C : 3 4 3 0l x y+ − =
1C 1C 2 2 16x y+ = 4r = O l
| 4 3 | 2 3
1 3
d
−= =
+ l 2 22 4AB r d= − =
ABCD AEB O AB 90AEB∠ °=
30EAB∠ = ° 2 3AB = 3AD =
OC DE
A DE C− −
6
8
10
5
3 3 3(0, 3,3), , , 32 2OC DE
= = −
ABCD AEB O AB AEB O- 20 -
的垂线交 于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平面 ,
同理在平面 内过 作 垂线交 于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平面
,所以 两两互相垂直,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 ,所以 ,
易得 ,
(1)由上述点坐标可知, ,所以直线 与 所成
角的余弦值 ;
(2)因为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
解得 ,取 ,可得 ,
的
AB AE M MO ⊥ ABCD
ABCD O AB CD N NO ⊥
AEB , ,OM OB ON
90 , 30AEB EAB° °∠ = ∠ = 1 32BE AB= =
( )3 3(0, 3,3), (0, 3,3), , ,0 , 0, 3,02 2C D E A
− −
3 3 3(0, 3,3), , , 32 2OC DE
= = −
OC DE
9 9| | 62
8| | | | 9 273 9 94 4
OC DE
OC DE
θ
−⋅= = =
⋅ + ⋅ + +
3 3 3(0,0,3), , , 3 , (0,2 3,0)2 2AD DE DC
= = − =
ADE
( )1 1 1, ,m x y z= 1
1 1 1
3 0
3 3 3 3 02 2
AD m z
DE m x y z
⋅ = =
⋅ = + − =
1 1
1
3
0
x y
z
= − = 1 1y = ( 3,1,0)m = −- 21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
解得 ,取 ,可得 ,
设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则 ,
所以 .
【点睛】此题考查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和二面角的大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解,
需要注意准确计算,防止出现计算错误.
24.对于任意的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数学归纳法证明方法,先证明当 时,命题成立,假设当 时,命题成立,利用
这个结论证明当 时,命题也成立,即可得证.
【详解】当 时,设 ,则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所以 ,即 即 时,原命题成立,
假设当 时, 对任意 恒成立,
当 时,设 ,则 ,所以 在 上
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 ,
所以对于任意的 , ,
原命题得证.
DEC ( )2 2 2, ,n x y z= 2
2 2 2
2 3 0
3 3 3 3 02 2
DC n y
DE n x y z
⋅ = =
⋅ = + − =
2 2
2
2
0
x z
y
=
= 1z = (2,0,1)n =
A DE C− − α | | 2 3 3|cos | | | | | 3 1 4 1 5
m n
m n
α ⋅= = =⋅ + ⋅ +
2 3 10sin 1 cos 1 5 5
α α= − = − =
1x > n ∗∈N 1
n
x xe n
− >
!
1n = n k=
1n k= +
1n = 1( ) , (1, )xf x e x x−= − ∈ +∞ 1( ) 1 0xf x e −′ = − > ( )f x
(1, )+∞ ( ) (1) 0f x f> = 1xe x− > 1n =
n k= 1
!
k
x xe k
− > (1, )x∈ +∞
1n k= +
1
1( ) ( 1)!
k
x xg x e k
+
−= − +
1( ) 0!
k
x xg x e k
−′ = − > ( )g x (1, )+∞
1( ) (1) 1 0( 1)!x g k
> = − >+
1
1
( 1)!
k
x xe k
−
− > +
1x > n ∗∈N 1
n
x xe n
− >
!- 22 -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需要弄清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基本步骤和格
式,严格推理,即可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