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草原
鲍尔吉·原野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累生字
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 2、理解文中含义深远的语句,学
习对比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 3、领略草原的魅力,体会作者对
草原的独特感受及寓含的人生哲理。 走近作者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
著名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
著有《掌心化雪》、《惟一
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
豪放、幽默、睿智、雅洁、
细腻,皆是他作品的特色。
他与歌手腾格尔、 画家朝戈
号称“草原三剑客”。 预习检测
• 读准下列字音:
鲍 ( ) 前瞻( ) 簇( )立
迥( )然不同 穹( )庐 长鬃( )
摩挲( ) 披散( ) 咆哮( )
面颊( ) 处境( ) 翡翠( )
瞭望( ) 嘤嘤而泣( )
bào zhān cù
jiǒng qióng zōng
suō sǎn páoxiào
jiá chǔ fěi
liào yīng2、解释生词:
①前瞻:
②簇立:
③迥然不同:
④穹庐:
⑤摩挲:
⑥冥想:
⑦微不足道:
⑧嘤嘤而泣:领略草原的魅力
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文并没有去过多的描写草原
的美丽景色,而是着重抒写了自己
站在草原上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
于草原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还有生
命的感悟。 2、学生自由朗读
课文,画出描写草原
的句子,思考这些语
句体现了草原的哪些
特点。描写草原的语句
• ①“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
接壤。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
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
• ②“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
阔。”
• ③“天,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
起伏无际。”
• ④“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
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
• 以上语句体现了草原的总体特点:辽远苍茫,壮
阔无边,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原的总体特点
辽远苍茫,壮阔
无边,单一中呈
现丰富。当堂检测
1、每组有一个读音不正确,你能找到吗?
(1)穹庐(qióng) 局促(cù) 瞭望(liáo)
(2)前瞻(zhān) 面颊(xiá) 渺小
(miǎo)
(3)簇立(chù) 迥然(jiǒng) 翡翠(fěi)
2、根据课文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景随( )移 ( )然不同 ( )不足道
宽厚( )慈 起伏无( ) 凝立( )想
步 迥 微
仁 际 冥 第二课时思考问题
• 1、本文题目是“静默的草原”,
静默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说草
原是“静默”的?句子
1、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2、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3、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
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4、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5、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
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
小与微不足道。
6、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
望未来。• 因为草原辽远而苍茫。一个人,站在
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我
们以前根本没悟出的哲理。
• 这时草原是静的,也就是作者所说“
静默”的,没有受到世俗的侵扰,所
以人也必然是“静默”的,也是个“
善忘者”。品味作者的情感
1、自由阅读全文,从
中找出抒写作者感受的
语句,并体会其内涵。 句子:①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②草原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③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
心。
④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
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⑤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
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
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⑥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
观望未来。
⑦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2、如何理解作者将自己比作“母牛
”“烈马”?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草原
怎样的情感?
“母牛”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温柔之爱,
全身心投入的敬仰之爱,易让人想起
母亲的形象。而 “烈马”却正好相反,
火热的爱,不顾一切的爱,甚至有点
野蛮的爱。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深
沉厚重的热爱,像儿女对母亲的那种
热爱和仰慕。 品味作者的情感
这篇课文为了突出草原的特点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
法,请同学们仔细地朗读课
文,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并
分析其作用。 对比
• ①欣赏都市景色和草原景色的不同感觉进行对比:草原
的特点是辽远而苍茫,让人惊慌;而名山园林却景随步移,
让人目不暇接,结论是草原不如名山园林好看。
• ②牧人和城里人看草原的不同方式和感觉:牧人眯着眼
看,旨在享受草原,感到无比满足;而城里人睁大眼看草
原,想寻找美丽景色,结果让他失望、困惑。
• ③草原和大海的对比:草原的没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过夜,因为它的中心不定,有
可接触性;而大海观者在岸边,眼前和身后截然不同,不
能做任何事情,因为它的中心不确定,不可接触。
• ④自由感和不自由感的对比;草原辽远苍茫,无遮无拦,
可骑马,可摔跤,悠闲自在;而无边无际的空间,任何景
际相比都不复存在,人显得渺小与微不足道,抗争和悲痛
都奈何不了大自然,没有安全感。4、与《敕勒歌》相比,本文有
何特点?
本文景物描写较少,更侧重于抒
情、感悟。作者是以感悟为主,
是在对草原的一种独特的情感
基础上,抒发了对生命的富有
哲理性的感悟。 拓展提升
请用自己的方
式表达一下对家乡
的热爱之情。 当堂检测
1、文中用了许多“看”的同义词,请根据原文在号中填
入“看”的同义词。
(1)站在草原上,你勉力 ,或回头向后 ,都
是一样的风景。
(2)在都市里生活,或者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
人,都习惯于这样的 。
(3)蒙古人 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
(4)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 未
来。
除此之外,你还能想起“看”的哪些同义词,请
再写出几个来。瞧、瞅、视、观、盼、睐、望、
瞻、瞭、展望、遥望、远眺、
瞻望、放眼、极目、纵目、仰
望、仰视、翘望、鸟瞰、俯视、
俯瞰、纵观、回眸、环顾、张
望、端详、打量、审视、观察、
视察、注视、凝视、凝望、
窥视、窥探 2、选出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没有直接地正面去写草原,而是写草原给人的一种心理效
果,和城市人,和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相对照。直截了当地宣告,
要想观看丰富多彩的景观:“草原没有。”蒙古牧人,眯着眼睛
要看的,不是有形的景观,而是“苍茫”,而“苍茫”是无形的,
所以,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B、草原辽阔无边,你可以“抚摸、打滚甚至过夜”,自由自在,
不受拘束,所以有“自由感”;但人是复杂的动物,虽然不该刻
意追求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但“拐杖”“背景”一旦丢
失,自己便失去了依靠,甚至寸步难行,你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可
悲、可笑,所以感到“不自由、局促”,表达了作者渴望功名权
势的愿望。
C、本文语言清新自然,叙述中有抒情,寻常小事中蕴含着大美,
让人感觉朴素平实,结构自认平易,既生活化又平民化,还有一
种随遇而安的轻松感和从容大度,细微处独具匠心。
D、作者主张静谧中思考人生,反对草原人骑马、摔跤等野蛮行为,
他认为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
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静
静的思考和感受。
BD小结
• 草原人热爱草原,他们看草原是用心
去看的。这就是草原之子对家乡的细
腻柔情、深沉的爱。作者运用对比手
法,婉转而含蓄地表达了对草原的热
爱。在对草原的一种独特的情感基础
上,抒发了对生命的富有哲理性的感
悟——观望未来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生活,永葆一颗纯净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