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ID:463880

大小:905.5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 歌。 2、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诗歌的写法。 3、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 (813~858),字 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 内(现河南省沁 阳县)人,唐代 诗人。与杜牧合 称为 “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传世。 作品与作者【背景介绍】 •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 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 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 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 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 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 观雨景,吟成了此诗。(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 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 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 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 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 “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 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 题 解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言绝句) 品读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品读、停顿、会意 视频 会意解释下列词意 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君: 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泛指巴蜀之地) 涨秋池:绵密秋雨使池塘涨满,交代时令。 何当: 什么时候才能够。 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 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1、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 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 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 情? •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 一问一答,一扬一抑,友人(妻子)问询归 期的希望与自己回乡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 立。无可奈何这情跃然纸上。(思念友人、 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品读欣赏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 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 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 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 绵绵深重。 品读欣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历来为人们 所称道,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 “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 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写 出诗人的遐想。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 料定的惆怅。 • “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 来,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与“西窗剪 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然而这种欢 欣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期待,反而加剧了眼 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于 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思念之情。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 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 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 重逢的时候。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 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 徘徊。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品读归评小结: 诗文 欣赏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背诵默写 视频 会意(宋)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当令。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 西湖边昭庆寺前。 苏轼(1037- 1101),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 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 • 诗歌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自成风格; 他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 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开创了与婉 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 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 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苏轼 诗集》《东坡乐府》等。 • 1、解释下列词语: •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 遮:遮盖,掩盖。  • 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 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 般跳落 • 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 2、划出诗歌的朗读节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1.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遮: 遮盖,掩盖。  • 2.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 像珍珠般跳落。 • 3.未遮山:还没有把群山遮住。 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 着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 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跳上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1.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 2.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 一片。 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 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 一派明媚的风光。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 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 暴雨。第一句写黑云 翻滚,第二句写大雨 倾盆,后两句写雨过 天晴。大自然变化多 么迅速,诗人用笔又 多么神奇啊! 1、认真朗读诗歌,如果让你来形容 一下这场西湖雨,你会怎样描述?从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骤雨? • 这是场骤雨,黑云翻滚、雨大风大,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未遮山、 跳、乱、忽吹散、水如天”等可以 看出。2、赏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 珠乱入船”。 • 参考答案:首先,用词别致,状物生动, 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这 两句诗写出了夏日暴雨的一个特点:来得 匆忙。黑云还没有完全遮住远山,白亮的 雨点就像跳动的珠子一样乱窜入船中。作 者抓住了一个“未”字,一个“白”字, 一个“跳”字和“乱”字,就写出了夏雨 的急、大、,生动传神。其次,比喻新鲜 巧妙,例:把黑云比作翻倒的墨汁,把雨 点比作跳动的珠子。3、仔细品味“黑云翻墨”和“白雨 跳珠”,说说这个比喻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 参考答案:“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 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 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 情。(诗人喜爱狂风暴雨,借西湖骤雨寓意: 狂风骤雨无须畏惧,转眼又会是个艳阳天, 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豪放的情怀。也正 因此,这些古诗才被后人奉为经典,代代相 传。)•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 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 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 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 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 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 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 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 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 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 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 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 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 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 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 水天一色。 【拓展提升】 •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对雨有着难 以割舍的情怀,在他们的笔下,雨也 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它也会欣喜,会 惆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们正是借雨吐露的正是自己的情 怀。请你搜集一些写雨的诗句写到下 面,并且谈谈你的理解。• 1、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 的湘江之滨,秋风劲吹,荷花竞发,景 色颇佳;而千村万户,野蔓满墙,笼罩 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萧索。两句相对, 以佳景更衬生民艰难憔悴之意。   •   • 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真切地写 出了山雨来临前城楼风狂的情景,喻指 重大事件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 萍。”(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元兵侵宋,国家遭难,山河破碎如风 吹柳絮,个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 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 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 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夜幽居小楼,整夜听着风雨之声, 想到杏花得雨绽蕾,明晨雨霁,叫卖 杏花之声传来,心境不禁这之开朗。 当堂检测 •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 而本诗的作者 和 则有“小李杜”之称。   • 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 友相见的无奈。  •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 深切期盼。  •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 的诗句是: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 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 4、从诗中引申出来的两个成语是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