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分
第一课时:最大公因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79——81页例1、例2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1、2 题。教学目标:1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因数?2 .写出16 和12 的所有因数。提问: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二、教学实施1 .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根据复习题中写出的16 的因数、12 的因数,你发现它们的因数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这些相同的因数中最大的几?老师出示集合图。指出:1 、2 、4 是16 和12 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些数是12和16的公因数,哪个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完成教材第80 页的“做一做”。教师画出集合图,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说一说哪几个数写在左边,哪几个数写在右边,哪几个数写在中间。2.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师:我们已经能够求一个数的因数,也学习了最大公因数的定义,那么你能不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例如(出示例2)怎样求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l)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先分别写出18 和27 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方法二:先找出18 的因数:① ,2 ,③ ,6 ,⑨ ,18 再看18 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 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方法三:先写出27 的因数,再看27 的因数中哪些是18 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27 的因数:① ,③ ,⑨ ,27 方法四:先写出18 的因数:1 , 2 , 3 , 6 , 9 , 18 。从大到小依次看18 的因数是不是27 的因数,9 是27 的因数,所以9 是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1 题。请学生填在教材上,说一说是怎样找的。追问;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几?(4)完成教材第81 页的“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板书设计:最大公因数16的因数:1、2、4、8、1612的因数:1、2、3、4、6、12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4。教学反思:响应网友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提早到第二单元教学的建议,今天我教学了最大公因数。【对教材编排顺序改动的个人思考】教材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这样的调整,是为了分散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学习的难度。[引自于《教参》]但这两部分知识与第二单元因数、倍数的联系密切。提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找因数的过程中,能够强化2、3、5的倍数特征。刚掌握的分解质因数也能在新知的学习中体会到其应用价值。这种改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校五年级仅我一人改变了教材顺序,这样正好与其他班级进行一次横向比较,看看这样的改动到底给学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对教材例1改动的个人思考】教材例1创设了用整块方砖铺地的问题情境,是想通过求方砖的边长及其最大值,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概念,增加了感知事实的效果,同时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的见。[引自于《教参》]但在教学前测中,我发现没有校外培优经历的学生完全无法将此题与因数建立起联系。尝试拼摆需要准备大量教具(边长是2、3、4、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且花费的时间也不少。怎样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概念及方法的教学呢?对,直奔主题。在复习完找因数以后,我直接请学生观察这两个数的因数中有什么相同点,从而引出“公因数”。通过找其中最大的公因数,顺利地引出“最大公因数”。概念的教学由学生观察得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难道例1就删掉了吗?不是。这样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习题是教材的精华,应该充分利用。我准备将它放在第二课时,通过此类练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练习的一点想法】81页做一做中有这样两组题:第一组:“4和8”、“16和32”;第二组:“1和7”、“8和9”。题目要求学生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后,还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参》中说明,第一组题应该发现“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两个数中较小的那个数”;第二组题应该发现“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我觉得第一组的发现对提高学生找最大公因数的速度而言很有价值,而第二组则只能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向学生介绍,对速度的提高意义并不大。以往老教材,学生是在先学习了“互质数”的概念以后再来探索特殊情况的简便求法。有了互质数的学习,他们可以不用短除法,直接快速求出最大公因数。可是,现在学生还不了解互质数,也无法快速判断出两个数是否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发现是建立在已经找出数据的所有因数后,才通过观察得出的。因此,在找最大公因数时,此类情况只能作为一种特例来教。建议:在教学完这一特例后,顺水推舟请学生阅读83页的“你知道吗”,向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互质数的概念。因为我是提早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害怕“互质数”与“质数”的概念混淆,影响第二单元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这一页的“你知道吗”暂时没讲。准备到第四单元教学时,再向学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