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旋 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3和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 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玩过 “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吗?出示课件:师: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放在右边的角落。)师: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师:(用手做出示范)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逆时针旋转。)(出示动画:黄色图形顺时针旋转90。后下落)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师:这次又怎么操作呢?(把紫色的图形逆时针旋转90。,放在左边角落里。)(出示动画:紫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三:师:这次谁来玩?(把蓝色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出示动画:蓝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1.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反复地提到一个词“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2.联系生活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旋转吧!(出示动画:几种旋转现象)问: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转呢?师: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今天咱们就从与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开始研究吧!(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师:指针的旋转我们都见过,看看下面这个图形的旋转你见过吗?(出示动画:呈现由线段→三角形→风车图案的全过程)师:这是什么图案?(风车。)师: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出示动画:风车从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2)2.小组活动师: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报告单上提出的问题。(1)从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___度。(2)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生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实物投影展示)(1)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2)组1,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3)组2,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4)组3,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4.小结(教师边做小结边演示)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闪烁),而且,每条线段(闪烁),每个顶点(闪烁),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5.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2:点O的位置没有变。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师用鼠标指明)应该转到什么位置?生上台指明。出示动画:(风车从图2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图3)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1.自主画图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出示:例4方格图学生在方格纸上完成。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3.小结画法师: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出示动画:线段OA顺时针旋转90。至OA′→ 线段OB顺时针旋转90。至OB′→连接A′ B′)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1、出示第6页做一做第1题。师: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生上台指明。2、做一做第2题。五、全课小结1.回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和体会呢?师:无论是旋转、平移还是轴对称,它们都象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支画笔,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六、作业第9页4题、板书设计: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点 方向 角度教学反思:正是因为使用了课件,所以孩子们才会兴奋地从俄罗斯方块游戏入手引入了“旋转”。[原因分析:所有学生都有过这种游戏经历,许多还是高手。创设这种情境,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由开始只能用手势比划如何操作逐步到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运动变化过程,进步可谓神速。[原因分析:只有当人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时,这时的启发才最有效。所以在学生欲言不能时,我穿插介绍了旋转的方向,学生很快就能“现学现卖”。对于描述旋转现象这一部分掌握得相当好。]但对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我却操之过急,没能很好地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只重结果,不重验证。为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我只在风车旋转完后提出“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没有变化呢”一个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只进行了评价却并未验证。特别是“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这一结论,应该让所有学生找出图形中其对应的线段并用三角板来验证。如果有了这种经历与体验,到例4作图时则只是一种知识的应用,学生也会轻车熟路了。浮于表面的知识是经不起考验的。果然在做一做第2题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时,部分学生对于所有线段均不在方格线上的图案犯起了愁。即使画对的学生中也并非是用三角板找对应线段的方法来作图的。有的学生介绍说“我看这一片花瓣中正好有了十字型,十字型的宽为2格,长下半部分为3格,上半部分为1格。所以我将这个“十”字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找到它的另外三个点,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就画成了一瓣花瓣了。”方法确实巧妙,他们是聪明地将找图形的对线段转化为了找图形的对应点。但当我要求他们应用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应用三角板,画出指定线段的对应线段时,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教学困惑:下面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