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新导学必修1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课件.pptx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新导学必修1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课件.pptx

ID:464715

大小:3.19 MB

页数:13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沁园春·长沙 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一、识作者 独领一代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①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 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毛泽 东著述丰富,有文集、诗词、书法等作品。其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 其文学作品意境宏大,笔调雄浑,诗词直追苏、辛,书法创立“毛草”②。 [伴读] ①“二十八画生”是毛主席最有特色的笔名。你知道这个笔名的由来吗? (毛澤東) ②毛泽东书法别具一格,自有一股雄放之气,汪洋恣肆,一泻千里。二、知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相继爆 发,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 部——韶山支部。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建立,广东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 是年秋天,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触景生情,书就这首气势磅礴的革命词作。三、明文体 词 词,起源于隋唐,成形于五代,兴盛于两宋。最初称为“诗余”“长短句”“乐 府”“曲词”“曲子词”。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按其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风格,词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 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 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词牌规定了字数、平仄及押韵等,标题规定着词 的内容。③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 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④。 [伴读] ③注意标题和词牌的区别哦。一首词,可以没有标题,但是不可以没有词 牌。 ④词牌《沁园春》背后,有一个并不美丽的故事啊。美不美,已经成为过往,只 有《沁园春》如同一杆大旗,矗立词坛,历久不衰。四、理基础 1.记字音 ①百舸争流(  )     ②寥廓(  ) ③橘子(  )   ④怅寥廓(   ) ⑤峥嵘(      )   ⑥浪遏飞舟(  ) ⑦挥斥方遒(  )   ⑧沁园春(  ) ⑨万户侯(  ) gě liáo jú chàng zhēng róng è qiú qìn hóu · · · · · · · · · ·2.识字形 稠密chóu chóu 惆怅 qìn 沁园春 mì 分泌 jú 橘子 jué 诡谲 hóu 王侯 hòu 侍候3.辨词义 (1)意气·义气 [辨词]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也可指志趣和性格,还可指由于主观或偏激而产生 的情绪;而“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选词] ①青春骑行体验团整装出发,无惧风雨,_______风发。 ②拉小团伙,讲哥们_______,这是部分青少年中很不好的习气。 (2)寥廓·辽阔 [辨词] 二者适用范围不同。“寥廓”多指天空宇宙,空间范围。如:寥廓的天空。 “辽阔”多指地域,平面范围。如:草原辽阔。 [选词] ①文化城,是一幅展现了碧空_______、内涵深厚的巨幅宝卷。 ②中国是一个疆域________、海陆兼备的国家。 意气 义气 寥廓 辽阔4.积成语[释义] ①百舸争流: ②风华正茂: ③峥嵘岁月: ④指点江山: ⑤挥斥方遒: 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 风采才华正盛,形容朝气蓬勃,富有才华。 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评论国家大事。 指的是青年人热情奔放,劲头正足。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主旨归纳 本词为记游之作。上阕写景,下阕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 想,暗答上阕提问。下阕从“谁主沉浮”入手,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 万山红遍”的现实情景到追忆往昔“浪遏飞舟”的“峥嵘岁月”,由自然情趣到 人生哲理,鲜明深刻地表达出豪迈的革命激情。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万类入笔绘秋景——毛泽东诗词中的情景交融艺术 任务导引 王国维曾经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在观察、描绘客观 景物的时候,都会带上自己的主观情感。而毛泽东面对这湘江秋景,胸中涌动的是 革命的豪情,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所以他笔下的秋景也就带有了作者的主 观情感,呈现出生机勃发的画面。任务设计 1.本词上阕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阕是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这些意 象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察景物类别顺序等。 答案 景物: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 游鱼(万类竞自由)。 顺序: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写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 江中,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 水底,鱼儿轻快地畅游。这几组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2.融情入理,情景交融是这首词最显著的特色。请根据上阕具体分析一下。 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概括景色特点——分析景中所蕴含的感情。  答案 词中秋景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 ”,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 是经词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词人眼光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 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 人的场面,词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3.(拓展延伸)回顾初中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上阕写景部分,比较一下两首 词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答案 这两首词上阕都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文辞华美。但细观之下, 又各有不同。《沁园春·长沙》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世间万物充满了探索和好奇之 心,仰观俯察,细致入微,以至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都历历如在目前。《沁 园春·雪》则体现了中年毛泽东的形象:将个人和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并握于股掌 之中,雄视天下。这时候看世界就观其大略,变成了粗线条,“山舞银蛇,原驰蜡 象”,多大的庞然大物在他眼中也成了芥子。任务探究二 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毛泽东诗词中的炼字艺术 任务导引 “炼字”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 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毛泽东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 上皆炼得好字,使得全句气韵生动,令人刮目相看。任务设计 1.上阕“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 阿·托尔斯泰曾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是运动的”。 答案 这是一个全景缩放后的特写镜头:天地之间一尊伟岸的身躯,高瞻远瞩,表 情深邃,浓眉深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独立”显现出词人卓尔不群、激流勇 进、器宇轩昂、顶天立地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与那些“端坐独钓”洁身自好的隐士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本文写景的文字中哪些动词用得传神?请找出来并赏析。 答案 “染”“争”“击”“翔”“竞”“携”“指点”“激扬”“粪土”“遏” 等动词的使用,使意象鲜明而灵动。“染”字写出“层林”在秋天颜色由浅入深的 动态变化过程,突出色彩的艳丽;“争”字,给碧绿透明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 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击”“翔”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 了在万里长空中雄鹰展翅的矫健和在直视无碍的江水中鱼游的自由畅快;“竞”字, 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携”“指点”“激扬”“ 粪土”“遏”等词彰显王者之风、领导本色,表现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气魄。3.(拓展延伸)课外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找出你认为有精彩炼字艺术的词语相互交流。 诗歌炼字除了关注动词外,还要注意一些修饰语、叠词等。 答案 如《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飞”字,不仅写 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 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再如《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中的“劲”字, 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 道之美。任务探究三 雄视千古,总览寰宇——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 任务导引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又是独领风骚的诗词 巨匠。毛泽东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辛历程的艺术再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任务设计 1.《沁园春·长沙》一词让我们看到了词人高大的形象,本词是怎样塑造这一高大形象 的? 答案 ①词的上阕,主要通过几个动词来表现。“独立”二字,让我们看到了词人 的卓然超逸;“看”字领起所写的景物,表现了词人高瞻远瞩、洞察一切的政治眼 光;一“怅”一“问”,表明词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敢于担当的非凡气魄与 胆量。②词的下阕,主要通过再现“同学少年”的群体形象来表现。这里虽无一处 写词人自己,但词人的身影却又随处可见,表现了词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这 样,词人的自我形象在写景、叙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本词结尾三句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案 ①这三句有对同学的亲切追问、深情怀念,也有对战友的警醒和勉励。②词 人用这一问句激励所有革命者应该保持革命的蓬勃朝气,做革命的中流砥柱。③含 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明自己要像祖逖“中流击楫”那样,勇敢地投 身于革命风浪中,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任,表现振兴中华的志向。3.(拓展延伸)根据下面的推荐篇目,阅读交流毛泽东的诗词,找出诗词中最能体现革命 情怀的句子并赏析。 推荐篇目:《西江月·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 答案 能体现革命情怀的句子:①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②雄关漫道真 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③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赏析略。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并结合《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内容,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题菊花 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1.《山居秋暝》一诗颔联以工整的对句和传神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气韵生动的图画,可 谓有声有色,清爽空灵,请发挥想象描绘出这动人的画面。 答案 皎洁的月亮,洒下水一般明净的光辉,照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 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响声,像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水图画。(意近即可)2.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在历代诗人、作家的笔下,“悲”和“秋”永远 难以分开,借秋景来托怨情、兴别恨。上面几首经典的咏秋作品,和《沁园春·长沙 》比较一下,在营造的意境上有什么不同? 同是写秋,意境不同,必然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思考问题。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傍晚新雨后的山村景色,勾勒出一幅幽静清 新的美好图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出秋风中的游子倍感秋天的萧条和 冷落的意境;黄巢的《题菊花》,写出了这样一种情怀:作者既悲菊花在秋天的清冷, 又要改变它的命运,让菊花与桃花一起在蜂飞蝶舞的春天开放。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 黄巢的诗体现了一种抗争的精神。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光明、绚丽、壮美,能激发 人昂扬、奋发、热烈的情绪,实乃博大胸襟、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3.下面是古今专家对《沁园春·长沙》和《题菊花》的评点,你对这些观点持什么看法 ?任选一则阐述一下你的理由。 ①现任湖州市中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莫银火:豪气干云(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张端义《贵耳集》:跋扈之意(黄巢《题菊花》)。 答案 (示例)《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光明、绚丽、壮美,能激发人昂扬、奋发、 热烈的情绪,是词人博大胸襟、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可以称得上是“豪气 干云”。 《题菊花》托物言志,抒发了诗人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这种对不公正“天道 ”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农民阶级领袖人物 推翻旧政权的豪迈意志和信心。“跋扈”二字其实是对诗人这种抗争精神的评价。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一、识作者 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 先学医,后从文。①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 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 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 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伴读] ①弃医从文而成为文坛大家的还有我们熟知的鲁迅。只是这两个大文豪之 间却有着道不尽的历史恩怨,打不完的笔墨官司。民主斗士——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湖北浠水下巴河镇 人。1920年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 这些诗大多收在诗集《红烛》中。他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 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 1923年9月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红烛》 之后的诗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②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 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伴读] ②还记得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吗?“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 永远存在!”石破天惊,振聋发聩。当代诗人中的诗人——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 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 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其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 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 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 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 构成协调的整体。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雪莱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 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 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马克思 称他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恩格斯赞扬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以“时既艰危,性复狷 介”八个字概括了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雪莱③短暂的一 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 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 [伴读] ③我们熟知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是出自他的不朽名 篇《西风颂》。二、知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④和十月革命的冲击, 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 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 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 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伴读] ④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重要转折。在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使命结合起来,给新文化运动赋予了新 的任务。红 烛 《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 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 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 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 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 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 序诗。*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因诗获罪,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诗人此时是一个流 放边地的受难者,但是他没有把笔拗断,而是保持人性的坚韧度,活出本真的自己, 在绝境中仍然对生存之所充满审美的眼光。⑤《峨日朵雪峰之侧》就创作于这一阶段。 [伴读] ⑤唯有在绝境中突围,才能实现人生的超越。*致云雀 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短暂的一生中,以诗文为刀枪,挑战神权, 攻击专制,揭露暴政;以诗文为号角,鼓吹民主,呼吁自由,号召“解放全人类”。 诗人的一生,满怀对被压迫人民被奴役民族的热爱,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用诗歌 向人间播撒革命的火种。他的名作《致云雀》以壮美的激情、辽阔的境界和浪漫主 义直抒胸臆的手法为诗人赢得极高声誉,诗中的云雀即倾注了诗人高贵的灵魂、人 格化的云雀,成为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三、明文体   新 诗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 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 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 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 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新诗”“古诗”“古体诗”, 几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诗歌“三美” 闻一多发表被后人称为新格律诗理论奠基石的《诗的格律》一文,明确提出新诗 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三美”主张。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 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 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 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 都拥有美。四、拓知识 云 雀 云雀是一类鸣禽,有灰褐色杂斑。栖于草地、干旱平 原、泥淖及沼泽。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有高昂悦耳的 声音。高空振翅飞行时鸣唱,接着作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 地面。云雀是丹麦、法国的国鸟。五、理基础 1.记字音 jiè zháo mǎo lì xiē xià bìn2.识字形 là 蜡烛 là 腊月 jiè 慰藉 jí 书籍 lì 石砾 shuò 闪烁 chì 炽热 zhì 旗帜3.辨词义 (1)慰藉·抚慰 [辨词] “慰藉”是自我心理的情感填补,“抚慰”是帮助别人反省或振作。 [选词] ①在艰难的情形下,在_____灾民的同时,也要稳定当前的社会秩序。 ②爱心像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______。 (2)摈弃·摈除 [辨词] “摈弃”指抛弃,所支配的对象多是私心、杂念、想法和心思等抽象的心理感受。 “摈除”除了有“抛弃”之意外,还有“排除”的意思;所支配的对象多是行为、习惯 、规矩、制度和嗜好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选词] ①春节将近,提倡移风易俗、_____陈规陋习,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做好新时代基层好干部,首先要______旧思想、旧观念,走在群众的前面。 抚慰 慰藉 摈除 摈弃(3)以至·以致 [辨词] “以至”有“甚至”的意思,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 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 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 [选词] ①他专心致志地工作,______有人招呼他也没有听到。 ②他没有认真备考,______未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以至 以致4.积成语[释义] (1)酣畅淋漓: (2)瞻前顾后: (3)霞蔚云蒸: 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 得到充分抒发。 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 犹豫不决。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 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 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 ”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 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 烛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借用红烛的意象,写出了红烛 的责任、生活中的困顿和失望以及红烛 的奉献精神,全诗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 表达了诗人对红烛的歌颂,并在红烛身 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 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峨日朵雪峰之侧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在诗中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 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 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 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 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表达了诗人对 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致云雀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 情地赞颂了云雀,云雀是欢乐、光 明、美丽的象征。诗人以独特的艺 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 以饱满的激情展示了他自己的精神 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象”由情生——悟新诗意象之意 任务导引 “意象”即艺术形象,也就是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事物。 本课中的四首诗歌,都是选取了寻常物象,如“滚滚洪涛”“红烛”“蜘蛛”“云 雀”等,但是这些寻常物象,一经诗情的熔铸,便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便有了深刻 的内涵。即使是同一物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也会有着不同的寄托。任务设计 1.简要概括四首诗中“滚滚洪涛”“红烛”“蜘蛛”“云雀”的形象。 答案 ①滚滚洪涛: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 ②红烛:具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③蜘蛛:勇于攀登、享受生命快慰的弱小生命。 ④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2.《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中是如何描写雪峰落日景象的?有何作用? 答案 诗句声色结合,先营造了一个落日的辉煌壮美的景象,继而又叠加上一个宏 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使雪峰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 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3.(拓展延伸)搜集与下列物象有关的诗句(现代诗或者古诗均可),并分析总结下列物象 中所蕴含的意义。 物象蕴含的意义往往具有普遍性,读者只有领悟了物象寓意,才能感知诗人的情感。 月 柳 菊 答案 (示例)月: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月亮是团圆的象征。②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③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 借月来写对故乡、故人的相思之情。 柳: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杨柳象征离情。 菊: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隐士的象征。②耐寒唯有东篱菊,金 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高洁品格的象征。任务探究二 “意”由言出——赏新诗词句之美 任务导引 新诗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跳跃性;经常借助各种 修辞手段,使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富有蕴藉的,咀 嚼诗歌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赏析新诗语言之美需要从遣词、造句 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任务设计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最 突出的一个字是什么?请加以赏析。 答案 ①“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 ②“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 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 2.蜡烛有红有白,诗人缘何以“红烛”为题? 诗题揭示内容情感,隐含表现手法。 答案 “红”是赤诚的象征,诗人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3.《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 个词有什么含义? 答案 这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虽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 “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 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 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4.《云雀》第二十节中的“鄙弃尘土”有什么深刻含义? 不仅要理解字面含义,更要结合诗歌主题把握深层内涵。 答案 “鄙弃尘土”既指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远离尘土,也指摆脱陈腐、庸 俗的思想感情的拘束。 5.(拓展延伸)请从这四首诗或者课外喜欢的诗歌中,选出诗人运用比较精彩的词句,体 味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 理解词句,要重视在语境中理解的原则,同时要注意词句中修辞的表达效果。 答案 略。任务探究三 探寻新诗的别样风景——析新诗手法之巧 任务导引 诗歌多用表达技巧,这是与诗歌的文体特征和美学追求相适应的。使用技巧能 够收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近显远的功效。赏析时需要从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 任务设计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是如何抒情的? 答案 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开篇即景生情,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晴景、太平 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然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 人对创造力的讴歌。这首诗大多用感叹句,多用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具有一种 内在的节奏和韵律。2.《红烛》第二节说“一误再误”,第三节又说“不误,不误”,应该如何理解? 看似矛盾,实则侧重点不同。 答案 “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 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 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 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 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3.《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是如何描写诗人攀登的状态的? 答案 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诗人攀登的艰难。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似有黑洞 般无穷的引力,在竭力使我下坠;石砾不时地滑坡,深渊兴起一派有如军旅远去的 喊杀声的嚣鸣,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环境的艰险衬托出“我 ”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这是一个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4.《云雀》中,诗人是如何借云雀来抒写自己的? 答案 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的象征。云雀的振翅高飞体 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撒歌声体现着诗人不 求名利,只为唤起人间的爱与同情;云雀的歌声是自然清新的,雪莱的作品也是简 单,不做作,挣脱技巧的束缚,自然而然地放歌。5.(拓展延伸)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 种修辞手法叫作呼告。如《红烛》中的:“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 始之日。”《云雀》中开篇:“你好啊,欢乐的精灵!”将诗人的喜悦和激情尽情 挥洒而出,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请学习诗中“呼告”的手法,选择自己喜爱的 人或物,写一段抒情的文字。 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答案 (示例)①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在帆影下和暴风雨中度过一生!也许 你早该到达一个平静的港湾——你早该享受那幸福的安宁,但诱惑的波浪总不停地 呼唤你。②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 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③太阳啊,火一样烧 着的太阳!你烘干了小草尖头的露水,可烘得干游子的冷泪盈眶?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雁(节选) 闻一多 (此诗是诗人1922年在赴美的旅途中所作) 归来罢,流落的孤禽! 与其尽在这水国的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梦, 不如擢翅回身归去罢!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 挟着我不息地前进; 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书信, 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 由着我的心性 回身擢翅归去来呢?听雁(节选) 付秀红 在这肃杀季节,我常置身于北国的旷野,听离开家乡的大雁的鸣叫。它们极为守 时,深秋的风一吹,它们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它们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给同伴鼓舞,那 高亢的鸣叫似呼朋引伴的呼喊,又极像行军歌那极有气势、不断唱和的声音,十里八 里之外都听得到。此时听雁,你会精神为之一振,力量陡增。1.下列选项对杜甫的《孤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 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B.颔联“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 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沉重的悲哀与伤痛。 D.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表现了孤雁对野鸦 团聚在一起的羡慕、向往之情。 解析 根据孤雁形象,可以判断D项中“羡慕、向往”错,应主要是“哀愁”和“追 寻”。 答案 D2.三首诗歌中塑造的“雁”的形象有何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孤雁》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 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孤雁(节选)》刻画的是一只对故乡充满思念、带有使命感和意志力的孤雁形象。诗 歌借孤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奋发意志力,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使命感的爱 国精神。 《听雁(节选)》借雁阵的高亢鸣叫塑造了一群团结友爱、有耐力的大雁形象。写出了 对生活的启示,对周围的同学、相携的同伴们要互助合力,团结友爱;对目标或理 想的追求要有耐力,坚持不懈。3.你还能找到其他写“雁”的作品吗?请分析其中“雁”的形象特点。 答案 (示例)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诗歌通过“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在奋 力飞回故巢。这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3 百合花 *哦,香雪百合花 一、识作者 永远绽放的百合花——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①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 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 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 《百合花》等短篇集。 [伴读] ①王安忆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这是一对文坛上的母女花啊。二、知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 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 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 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 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 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② [伴读] ②这篇美丽的作品50多年来美丽了许多人的心灵。茹志鹃因为写了《百合 花》,自己也成了一朵流芳百合。三、拓知识 百 合 全球已发现百合约80余种,主要分布地区是中国、日本、北 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百合的分布中心,约有42种。 百合花姿雅致,叶子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色泽鲜艳,是盆 栽、切花和点缀庭园的名贵花卉。③ [伴读] ③现在中药堂里边最动听的药名当推百合,百合百合, 细细品味两遍,真是满口噙香。四、理基础 1.记字音 nè niǔ ní zā niù jì gān gà shàn xié mó zhài qián kē fēn chóu chú2.识字形 mǐn 抿嘴 mǐn 泯灭 jué 发掘 jué 崛起 kē 磕碰 kè 溘逝 luǒ 裸露 huái 脚踝3.辨词义 (1)稀疏·稀少 [辨词] “稀疏”,稀而不密,如头发稀疏、枪声稀疏、树叶稀疏。“稀少”,数量 少,如物品稀少、路人稀少、蔬菜稀少。 [选词] ①山坡上只_____地散布着几座房子,站在这里可以听到大渡河的哗哗水声。 ②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______呢? (2)安详·安适 [辨词] “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安适”指安乐舒服,安静舒适。 [选词] ①漫步在一座座古朴的石桥上,你会感受到这水乡的恬静与______。 ②那老者面目______,问他事情,只是淡然一笑,并不作答,一副知白守黑的神态。 稀疏 稀少 安适 安详4.积成语 [语境呈现] [释义] ①自告奋勇: ②莫名其妙: 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哦,香雪 一、识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首位女主席——铁凝 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④。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 》,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 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 垛》获1986至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2018年9月, 《哦,香雪》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伴读] ④中国作家协会前两任主席分别是茅盾(1896—1981)和巴金(1904—2005) ,他们均是中国文坛泰斗。2006年,49岁的铁凝当选时,“中国(文坛)的巨人时代 结束了,而平民时代到来了”,作家孙云晓在其博客中这样评论。二、知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唯一属性,也是文艺批评的唯一 标准,人道主义⑤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 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 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 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伴读] ⑤中国新文学在发展中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义始终是优秀作家 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三、拓知识 孙犁⑥谈《哦,香雪》 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 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伴读] ⑥在铁凝的成长过程中,孙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孙犁荷花淀派小 说的诗化倾向,极大地影响了铁凝的创作。本文就是典型的诗化小说。当代评论家陈思和谈《哦,香雪》 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 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 多久呢?⑦ [伴读] ⑦说《哦,香雪》是一首诗,不如说更像一首严肃含蓄的散文诗,引起 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思。四、理基础 1.记字音 zhě xié zuàn zhuō shǔn zhēn qián chēn xīn jiǎo rú sū niǎn hàn2.识字形 chēn 娇嗔 chēn 瞋目 zhěn 缜密 rú 蠕动 rú 濡染 rú 儒家 lì 战栗 sù 粟米 hàn 撼动 hàn 遗憾3.辨词义 (1)诞生·诞辰 [辨词] “诞生”指出生,降生,是动词;“诞辰”指生日(敬辞),是名词。二者词 性不同。 [选词] ①2019年暨中国农历己亥年春季祭孔大典4日在曲阜尼山隆重举行,纪念先师 孔子______2570周年。 ②地球从______到现在,已经运行46亿年了。 诞辰 诞生(2)虔诚·虔敬 [辨词] “虔诚”指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虔敬”指恭敬,侧重文章、图 画、神情等。 [选词] ①信众游客对虹庙一直______有加,香火不绝。 ②学生们以______的心态向师长送去祝福。 虔诚 虔敬4.积成语 [语境呈现] [释义] ①心不在焉: ②撼天动地: ③一惊一乍: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天地受到震动。形容声势浩大。 指人受到小惊吓表现得过于兴奋或紧张的样子。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 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 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 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 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百合花*哦,香雪 结构图示主旨归纳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 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 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 渴望,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尊自爱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 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 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人情意无穷,美在蕴藉中——品悟富有人情美的女性形象 任务导引 《百合花》和《哦,香雪》刻画了不同时代的具有人情美的女性形象,以独特 的视角对当时时代历史条件下人的情态和心理进行勾画,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 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启迪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任务设计 1.《百合花》中,作者刻画了新媳妇什么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宜用总分式结构。先总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案 新媳妇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高尚的形象。她听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 了老百姓之后,把自己唯一的嫁妆借给了部队;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把被子“铺 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通讯员牺牲后,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 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 入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 小说不仅写出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 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 和性格美。2.《哦,香雪》中,香雪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 ①美丽清纯: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 ,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 中马上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 慨大度”。②纯真无邪:看火车时,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头。 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③渴求进取: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 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姑娘们总是 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 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④淳朴自尊: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香雪渴望台儿沟改变现状,变 得富足,进步,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 伙子会求上门,火车会停得久一些,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⑤坚毅执着: 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 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 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3.(拓展延伸)纯真质朴的女性形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闪 烁着人情美的光辉。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形象,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答案 ①翠翠,是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与 理想爱情形式的寄托。她是一个天真无邪、美丽善良、情窦初开的少女,是集真、 善、美于一身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②小英子,是林海音《城南旧事》的主人公,淳朴善良天真,为了能使可怜的疯子 秀贞与亲人破镜重圆,英子千方百计打探消息。当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就是 秀贞女儿时,她不仅帮助了她们母女重逢,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和妈妈的 金手镯送给她们当作盘缠。任务探究二 立象以尽意——分析物象的意蕴及作用 物象的作用,离不开与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之间的关系。 任务导引 小说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 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在文章中恰当地借助物象描写,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 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优美,更含蓄,收到言有 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文章的感染力。任务设计 1.《百合花》中,百合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花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荷花象征纯洁无瑕,梅 花象征坚贞不渝,牡丹象征荣华富贵…… 答案 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 意义,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 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百合 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人情美。2.《哦,香雪》中,香雪追求的铅笔盒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小说用大量笔墨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 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 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铅笔盒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 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 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3.(拓展延伸)请阅读下面有关作品,找出作品中富有意蕴的物象描写,了解物象的象征 含义。 ①《边城》虎耳草 ②《老人与海》鲨鱼 答案 ①虎耳草的叶子像心形,可以说是翠翠爱情的寄托。②鲨鱼是恶势力的有力 代表,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任务探究三 创设人物活动的舞台——鉴赏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包含两方面: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任务导引 小说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环境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 的舞台,并对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环境描写的根本目的就是营 造出故事发展所需要的氛围,衬托出人物特点,究其本质,一切都是为服务人物设 计的。任务设计 1.《百合花》中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有什么作用? 这种联想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 突出其某个特点,或支持细节,从而升华主题。 答案 故乡竹海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 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 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的无比热 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 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2.《哦,香雪》中,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火车开进深山以后, 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贫穷落后,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 隔绝。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受到了来自外界现代文明的冲击。3.《哦,香雪》是怎样写“山”的?“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文中多次出现了描写“山”的场景,如第一段“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 ”,第五段“大山无声的命令”,及最后“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等等。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篇描写“山内、 山外”不同生活地域的人们相互接触的小说,“山”始终伴随着小说的进行,并且 在小说末尾起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山”还让人想起它背后的“封闭、高大、幽暗”等等。4.(拓展延伸)参照下列作文题目,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开头,达到创设意境、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的目的。 答案 ①(示例)天空阴阴的,仿佛要压下来,杨柳耷拉着枝条,连小鸟儿也不叫了, 整个世界显得一片阴沉,一片压抑,总让人觉得会有什么糟糕的事发生。果然,一 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发生了。 ②(示例)楼下的桂花开了,一朵朵像一个个害羞的小精灵,香气勾着我的鼻子,也勾 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啊!我忘不了那美好的一天。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 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 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 辈子的东西。”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 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 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 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 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 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铁凝《孕妇和牛》材料二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 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 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 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 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 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 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 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 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 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铁凝《哦,香雪》材料三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铁凝谈《哦,香雪》)1.阅读材料一回答:孕妇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 孕妇没有文化,但是她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突出了孕 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2.阅读材料二回答:材料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段景物描写衬托了香雪此时兴奋的心情,在经历了黑暗的恐惧之后,她对 前面的路充满了自信,心情随之好起来。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两处加点词句的理解。 答案 材料一中的孕妇不识字,但她对文化有着朦胧追求,却得不到同样不识字的 丈夫的理解,这算是一种“生活的严峻”。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并产生 了一种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对人生和下一代产生强烈的向往和憧憬。 材料二中的香雪生活在落后闭塞的台儿沟,这对追求现代文明的香雪而言,算是一 种“生活的严峻”;但是香雪是村中唯一考上初中的学生,对台儿沟未来的想象, 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 愿望。单元学习任务【相关知识】 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本单元诗歌均抒发了一定的情感,反 复诵读可陶冶我们的情操。 新诗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朗读时要认真体 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确定合适的重音、停顿,选择恰如其分的 语气,读出新诗的艺术美。 关键能力培养——诵读新诗在诗歌的具体诵读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诗歌意境,确定重音 重音包括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 1.语法重音指根据语法结构特点而重读的词语。2.强调重音指为强调语意重点而重读的词语。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朗读时 要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来确定。下面几种情况应处理为强调重音:二、根据语境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停顿表现在诗歌的朗读中主要指节拍。朗读时,根据诗句内部词语的疏密将其分 成几段,以体现节奏的鲜明、语言的韵味,这样的停顿方式称为节拍。 朗读新诗,不能机械地依据字数来划分节拍,要兼顾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各行的 节拍数要匀称、均衡,使其有一种和谐整齐的韵律美。例如《天上的街市》第一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第一、三句为三个节拍,第二、四句不完全按照字数划分,仍然是三个节拍,朗读新 诗时,为了保持整齐和谐的美,宁可把句中词语挤得紧些,也不能把语意关系密切的 诗行分成不同的节拍。三、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诗句的语气 语气是人们用以表达感情和态度的声音,也就是俗语说的“口气”。诗人的思想 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有欢乐、愉快、悲伤、沉痛、压抑、沉重、激动、不安、惊讶、 绝望、怀疑、感叹等各种感情。朗读时,要用相应的语气将其恰当地表达出来。例如 臧克家的《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诗人紧扣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摄取三个艺术画面。从时间上看,三个画面前后 紧密相承。今天“在土里流汗”的爸爸到明天又该被埋葬了,到那时“在土里洗澡 ”的孩子必定还要重复父辈和祖辈的命运。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岁月不居,农民 的境况却没有丝毫的更改。朗读时要选择低沉的语气、降抑的语调、舒缓的节奏, 读出诗中包含的旧中国农民的痛苦、辛酸和诗人的同情、悲愤!再看贺敬之的《桂 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这是一首歌唱祖国壮丽河山的优美诗篇。它不仅展示了桂林的山水之美,抒发了 诗人爱桂林、爱祖国的感情,而且让人感受到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朗读时,要以饱 满的热情,亲切的语气,轻松的节奏,活泼自如的韵调,读出诗人的山水情、祖国心。 从朗读新诗入手,坚持朗读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 提高语文素养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实践任务】  从课文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进行诵读比赛。写作任务指导——学写新诗 【知识导引】 一、现代诗的形式和要求 诗是诗人灵魂的剖白,呈现着诗人全部的心灵感受、内心独白。 就其意识归属分析:有政治的、经济的、伦理的、历史的、哲学的、美学的、 人生的……就其情绪状态看:有愉悦的、哀伤的、昂奋的、低调的、爱的、憎的、 愤怒的、恬适的、抑郁的…… 一首诗的最佳动情点在哪里?从艺术欣赏看,在你的认同里;以创作实践论, 在你的体验里。就上面两点,现代诗要求:①使用日常口语,务求准确,扬弃藻饰; ②创造新的节奏;③要求绝对自由取材;④推陈意象,摈除含糊的泛论,把握具体 的细节;⑤追求诗的坚定与清晰,放逐混淆与笼统;⑥诗的本质要求高度集中。二、现代诗的写作过程 1.感知 先谈谈灵感。所谓灵感是诗人、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创作者在丰富的 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时,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思想豁然开朗,捕捉 住富有创造性的构思,伴之而来的是创造力和创作激情的爆发。诗人艾青认为:“灵 感是诗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协调、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事物的禁闭之门的 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可见诗的灵感的产生,虽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归根结 底是诗人、艺术家长期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的结果。2.提炼 提炼包含动笔之前的得意、凝意、立意的完整过程。它是继感知之后接踵而来的 第二步工作。尽管对于“提炼”这一术语,诗歌界尚无规范性的界定,但基本含义是 明确的,它就是把来自直接、间接的生活的意,经过凝练与加工,使之升华为诗的主 旨。写诗最要紧的是立意。立意贯穿在诗人对生活的体验、思索以及命笔行文的全过 程中,也反映诗人对生活的加工、改造的匠心与意趣。意义高低决定诗的社会价值和 美学价值,所以许多诗人都煞费苦心地在“意”上下功夫;同时诗的意在诗行中的体 现,应是隐蔽而寓于形象中,多运用暗示、曲笔、远距离比喻、没有规定性的象征手 法。卞之琳的《断章》是一首优美难懂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 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由于诗中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诗人 主观感觉的个体性,给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3.组合 写诗除了要认真遣词用语,讲究文辞外,还必须十分讲究字与行、行与行之间 的结合方式。诗是内视力特别强的一种艺术形式,要求诗人用高度艺术的语言,抒 发他在某种境遇里对某些事物的所见、所感、所思,用诗来袒露自己的心灵,传达 自己的心灵信息。 诗句的组合方式主要有链式组合、意象组合两种。 (1)链式组合 链式结构即顺序结构或层层递进、层层剥笋。论什么事,抒什么情,总有本末 始终,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无论任何人,总有生长发育过程和生老病死的变化, 因而,写这类事和人的诗,最一般的方法就是用这种客观地反映事和人的内在变化 的链式组合。(2)意象组合 所谓意象,是我国诗歌界批评的传统用法,指诗歌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作者 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感应而以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是一首诗中具体的单一的或片断 的形象。庞得说:“意象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表现的是在一刹那时间里理智与感情的 复合。”一个被描述的意象,可能是任何一种内心冲动所获得最充分的表现或解释。 意象又是一个辐射系或是一个旋涡,从这里面产生观念,观念从意象中通过并且不断 冲击意象。 4.创造意境 意境即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主客观和谐统一产生 的一种艺术境界。巧妙地运用,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艺术美 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陶冶。【写作任务】 以“秋天”为话题,写一首新诗,题目自拟。 【写作示例】 不努力,路何处寻 月光泻在桌角, 夜风吹着帘帷, 汗水浸湿衣衫。 不努力,路何处寻?  月光铺洒神州, 云彩缀着天空, 步伐飞快行走。 不努力,路何处寻?   鸿雁翱翔于空, 骆驼行走沙漠, 行程永不停止, 不努力,路何处寻? 【名师点评】 诗作格律鲜明,节奏明快,善于炼字,景象选取典型而富有意味,传达 出一种昂扬的生活态度。金色的梦 金色的秋, 空中翻飞的失魂落叶, 不知哪片是我, 无声入水, 浸湿了空灵的心。  丰硕的秋, 田园伫立的空心稻草人, 不知哪个是我, 默默守候, 期待着金色的梦。 【名师点评】 秋,给人以无限遐思,作者由纷纷而下的落叶,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迷茫中坚强,在坚强中守望,给人以昂扬的力量。小诗用语讲究,意境优美,体现 了作者良好的语文素养。秋之韵 秋天的脚步, 在秋叶的凋零中, 缓缓响起, 把岁末的跫音, 浸渍在生命的轮回里。 树木和年轮, 雕塑着世间的变幻,重复旋转, 就似我们的聚散。 秋之韵, 韵下完美的冬与春。 【名师点评】 小诗意境清新,用词精炼而传神,语言形象而饱含哲理,使“秋之韵” 含蓄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思考与启示。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