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部编版九年级
语文上册
模拟测试题五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24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1分)
(2)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1分
)
(3)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陈述自己因一封谏书而获罪
被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
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5)请把许浑的《咸阳城东楼》默写完整。(4分)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忽复乘舟梦日边
槲叶落山路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miǎo máng(
)。
(2)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dùn cí( )。
(3)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bù gōng zì pò(
)了。
(4)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xíng zhī yǒu xiào( )的方
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渺茫
遁词
不攻自破
行之有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时间是什么?自古多有言说。在桃花源,时间是停滞的: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黄鹤楼,时间是虚无的:黄
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 蔷薇花的确摄人心魄,让人着迷,但她自己却能自持,不会因
为自己的美丽而随意,而故弄风骚。
C. 这三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语言平白如话,情感却直
率奔放,而又毫无扭捏作态之感。
D. 这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
得非常好。
C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许多学者认为,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了我
国文苑中的珍宝。(把“优越”改为“高超”)
B.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
不得的。(把“观点”和“文字”的位置互换)
C. 在这次“追缉在逃犯”的专项斗争中,对那些身负重罪,拒不
投案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删去“依法”
或“法律”)
D. 刘雄是来自中国农村的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第一块
金牌得主,是祖国的骄傲,也是他家乡的骄傲。(把首句改为“刘
雄是来自中国农村的第一个获得世界……竞赛金牌的中学生”)
B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的处
理方法,或表现的风格,或题材的选择,等等,而主要在于绘画
者所一心一意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画家
的笔力的壮阔或者纤细,手法的概括或者具体,以及他对细节的
爱好或者排斥等,来判断他是否伟大。如果他能向世人揭示出高
尚的事物或激发起高尚的情操,那么,不管他用了上面的哪种手
法,他都同样是伟大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6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画家一心一意努
力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能否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或激发
起高尚的情操。(2)根据材料内容,以“艺术”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伟大的艺术是树,在灰尘里长出绿叶,召唤阳光的来临,照亮、
温暖我们的精神世界。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
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
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
有痴似相公者。”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是日更定矣( )
(2)上下一白( )
(3)客此( )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全、都。
客居。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地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
们道别。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上写出大雪后
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
的情景。
B. “痴”与选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
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
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
面描写。
D(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
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中空火出,导
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
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
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
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
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有删改)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xià):裂缝。③涵
澹:水波激荡的样子。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不里许/杂然相许
B. 下见文砾金沙/见往事耳
C. 日射清流/风和日丽
D. 或投饼于左/或异二者之为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引 入 殿 前 为 池 界 以 石 梁 下 深 丈 许 了 若 径 寸。
11.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
表达了作者在西山游玩时的欢愉心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
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
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
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
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
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
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 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
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
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
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
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
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
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
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
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
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
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
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
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
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
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
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
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
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B. 本文第①段用左右手不能同时画圆和画方的故事引出论题,
生动有趣,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C. 本文第④段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从反面论证了中心
论点。
D. 本文第⑤段阐述了“专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中心
论点,得出结论。
A13. 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3
分)
A.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
料。——富兰克林
B.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
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
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D.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绛
C14. 选文的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具
体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用心专一,事业
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这一中心论点。(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手掌里的清凉
段奇清
树荫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7岁,小的看起来不到
3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
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两兄弟,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
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
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
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
树丫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
弟扇着。
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
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
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
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个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
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
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
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
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
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
——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
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荫下,将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
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
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
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
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
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
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
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
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15. 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
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梳理全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充相应的内容。(4分)
①题目新颖有美感。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这里用“手掌上的
清凉”为题跳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
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手掌上传递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很有意蕴;③以“清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
整。
渴望(期盼)清凉 传递(给弟)清凉17. 按要求赏析句子。(4分)
(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
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
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结合加点词语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子,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哥哥帮弟弟解热做铺垫。
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笨的喘气声,写出了他搬
砖的费力。18. 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
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贴父母),遇到困难肯动
脑(聪明),而且肯吃苦,有毅力。他具备了如此多的优秀品
质,所以,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精
神最富有的。三、作文(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
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
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③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
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
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
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
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
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
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
“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
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
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
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
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
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
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1. 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选文的语言简练生动、明快形象,请赏析文章中画线的三个句
子。(5分)
水浒传
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表现人物形象,请举一例,并
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用三个比喻句,充分调动读者的嗅觉、味觉、视觉、听觉、
幻觉,采用了活泼鲜明的民间口语,达到语言简明生动的效果,
语句间饱含着强烈的疾恶如仇的思想感情,塑造了积极主动向
黑恶势力猛烈进攻的光辉艺术形象,使鲁达爱憎分明、救人救
彻、杀人见血的果敢性格跃然纸上。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此处侧面烘托了
鲁达的暴怒和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