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教学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教学课件.ppt

ID:464946

大小:986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习如何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学会阅读新闻的方法,感受新闻语言的特点 3.品味语言,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及时、真实、感情色彩分明等特点 4.感受文中表现出的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语文要素 【要素1】文体知识 1.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结构上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2. 新闻内容上通常具备记叙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简明扼要的特点。语文要素 【要素2】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对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关键是做到语句 简洁,既要全面概括,又不能遗漏主要信息。 常考题型: 1. 拟写新闻标题。 2.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答题点拨: 1. 新闻标题的拟题,可采用提取要素拟题法:①人+事+结果;②人+事+地点+结果;③物+ 事+结果。如果有多个对象,要抓住新闻中的主要对象。语文要素 2. 概括新闻内容,可抓住新闻的标题、导语部分(一般是新闻的第1段或第1、2句)来概括 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关联习题:“名师导练”第4题;“课外延伸”第3~4题。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毛泽 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历 史事件: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 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 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长江防线,企图 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 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 》上签字。 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 国进军的命令》。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 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 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 阵,横渡长江。可以想象,这场战役历经大小 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 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做了简 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 为观止。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 和平协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规模空前 的全面大进军。4月21日晨,第二、第三野战 军和地方武装力量在长江沿岸的广大人民支援 下,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九江 (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横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长江 防线。4月23日,我军解放了国民党的统治中 心——南京。 2.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二十一日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渡江作战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简述渡江战役取得成功 西路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已渡过大部分,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 ), 军无斗志,纷纷kuì tuì( )。 (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ruì bù kě dāng( );另一方面,这和国 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3)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 qì( )。 摧枯拉朽 溃退 锐不可当 泄气(4)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dū zhàn( ),不起丝毫作用。 (5)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 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yào sài( ),封锁长江。我军前锋,yè yǐ(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督战 要塞 业已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军进攻势如破竹,连连歼灭敌军,打开敌军要 塞。 B.改善环境的决议业已正式通过。 C.黑恶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 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美军凭着精良武器,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 迅速地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C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 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 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 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 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 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 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 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价值”) D. 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 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 “探访”改为“探究”) B4. 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本报巴黎11月5日电(记者王芳、张烁) 法国巴黎 时间11月5日15时30分(北京时间5日22时30分),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大会议厅里,来自195 个成员国的200多位部长、3 000多名代表济济一堂。 在全体代表的一致推举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 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作为大会 唯一候选人正式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 主席,任期2年。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7年来, 中国代表首次当选“掌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中国代表首次执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由: 交代核心内容,突出“首次”的意义,激发国人自 豪感,给人印象深刻,有吸引力。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 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 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 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 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 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 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 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课内精读5.“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 什么结构?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则消息采用了什么顺序写作?在结构上有什么 特点和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 和发电时间等,体现新闻的准确性、时效性。 此则消息的内容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写作,这 种结构方式即为“倒金字塔式”,它的作用是 便于读者选择性阅读。7. 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 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 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点词语凝练简洁,描述了国民党反动派防线 崩溃的情形,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 “不到”突出时间短,“即已”说明人数多, 两个词充分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8.“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 渡过长江”一句中的“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已”是“已经”,表明人民解放军三 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 ”是一个概数,若去掉变成确数了,用语就不 准确了。(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 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 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 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 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 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 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 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 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 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 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 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 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 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 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 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 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 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 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9.文章依次报道了中、西、东三路大军的战况,其 中东线写得最详细,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敌人投入兵力多,“汤恩伯认为南京、 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其次,“此处敌军 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 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包围敌军、解放 南京能否成功。10.结合下列句子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准确的特点。 (4分) (1)品味“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 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 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料”二字,充满嘲讽意味。作者讽刺汤恩 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 解放军的战斗力。 说明了材料真实,报道及时。11.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 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突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 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士气败 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又有很强的政策性,从 而使这则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课外延伸 未来两三天淮河至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暴雨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姚润丰) 未来两三 天,淮河流域至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暴雨,局 部地区有大暴雨,同时,北方大部地区自西向东也 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强盛 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未来两三天, 淮河流域至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先后有暴雨到大 暴雨,局部地区还将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 流天气;同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自 西向东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降雨量一般有10~35毫米,局部地区可达40~70毫米。26至27日,西藏南 部和东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有 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北部以及 辽宁南部有大雨,局部有暴雨;黄淮、江淮、汉水 流域、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的大部地区有小 到中雨,其中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平原、江南大 部地区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并有短时雷 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提醒,未 来几天的强降雨会使安徽、江苏、江西等沿江各省 的汛情加剧,上述地区要密切关注雨情和水情的变 化,做好防汛抗洪的各项准备工作。1. 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找出这则消息的结语部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来两三天,淮河流域至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 将有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同时,北方大 部地区自西向东也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 中央气象台提醒,未来几天的强降雨会使安徽、 江苏、江西等沿江各省的汛情加剧,上述地区 要密切关注雨情和水情的变化,做好防汛抗洪 的各项准备工作。3. 用一句话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2分) 本报讯(记者王紫) 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 了解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1 082名第五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我省31位民间艺人位列其中,至此,我省已有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8人,居西 北地区第二位。 我省此次推荐民间文学、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34 个项目的38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评选,其中,格萨 (斯)尔传承人格日尖参、才智,汗青格勒传承人尼玛,花儿(七里寺花儿会)传承人李桂英,蒙古 族民歌传承人古力,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 传承人索南卓玛,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传承人刘世维, 撒拉族民歌传承人韩英德,弦子舞(玉树伊舞)传 承人扎西昂江,安昭传承人席玉秀,藏戏(青海马 背藏戏)传承人才让华旦,皮影戏(河湟皮影戏) 传承人周邦辉,贤孝(西宁贤孝)传承人李洪盛, 传统箭术(南山射箭)传承人包仁欠本等31人榜上 有名。 (选自《西宁晚报》2018年5月20日,有删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省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或: 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 承人共88人)4.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 分)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 明就是塑料的发明”。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 以降解。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 过后,它们至少需要降解几百年。 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 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 100亿只。另据统计,按照 每个订单平均使用2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 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 000万个。快递 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 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 塑料为83亿吨。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 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 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 45亿吨塑料,全球 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三分之一的包 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已经进入海 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料制品使用量大,难降解,已成为人类生态 的最大潜在威胁。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炼主要信息 2.体会“倒金字塔”结构的作用 3.学习快速阅读新闻的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要素 【要素1】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报道的事实的重要性呈“倒金字塔”分布。标题呈现事实最核心的内容,让读者迅速了 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读者要想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可看导语部分;主体部分则更为细致 地报道新闻事实,内容的排列是最主要的内容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接着报道次要的但又不可或 缺的内容。 常考题型:概括新闻内容。 答题点拨:一般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即能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导语是对最主要新闻事实 的概括。语文要素 【要素2】新闻的语言 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客观、准确、简练。客观性体现在中性词多于褒贬词,限制性的修饰语多 于形容性的修饰语,句子的陈述语调多于感叹语调。准确性体现在用词贴切、具体,与事实高 度吻合。简练性则是新闻多用短句、简单句表达明确丰富的信息。 常考题型: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点拨:从用词的词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方面入手考察新闻语言是否准确。学生可以 用近义词进行置换比较,以便确认是否准确。 关联习题:“课内精读”第6题;“课外延伸”第3题。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 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 部分遗产(3 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 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 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 前一年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 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 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 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 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 学奖。 2.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获奖者的国籍、姓名以及他们所获的奖项、所做的贡献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根据诺贝尔的yí zhǔ( ),诺贝尔奖由4 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bān fā( )。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 面颇有jiàn shù( )。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的各国议会联盟。 (4)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 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jù’é( )收入。 遗嘱 颁发 建树 仲裁 巨额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他在深潜领域苦心孤诣钻研数十年,颇有建树。 B.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为宏远篮球俱乐部创始人陈林 颁发了“中国篮球职业俱乐部突出贡献奖”。 C.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专家们在会议室里商量着,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春节期间,铜仁文化“大餐”丰富多彩,我驻足 街头,那娓娓动听的歌声不时传入耳际,那精彩的 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节目中的选手何猷君 勤奋努力,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大学四年本科 学业,还打破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纪录史上最年 轻的金融硕士学生。(删去“打破”) B. 《企业年金办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规定,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 同缴纳。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的8%左右。(删去“左右”) C. 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2》总票房为8.703亿美元, 这不仅能在全球票房榜占据一席之地,还创造了国 内记录。(将“创造”改为“开创”) D. 我永远不会忘记梁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 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将“指出”和“纠正”调 换位置) C4. 请用一句话补充下面材料的内容要点,不超过15 字。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 见》中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 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 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 和谐、鼓励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意见》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 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 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 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 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 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 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 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 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 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 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 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课内精读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 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 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 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 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 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 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 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 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 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5. 找出本则消息的导语部分,并说说导语部分交代 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段为消息的导语部分。导语的第一句交代了 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 闻的内容——首次诺贝尔奖颁发,简洁明了,让 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 二句引用诺贝尔的遗嘱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 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 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6. 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列句子,体会消息语言的准 确性。(3分)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 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 压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消息的第3段介绍了哪些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发现”一词介绍了伦琴和范托夫的科学成 就,突出了两位科学家在发现新事物、新规律 方面的贡献,客观公正,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资金来 源、颁奖的时间和地点。8. 第4段介绍了哪些背景资料?有什么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了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用意在于表明诺贝尔奖 的评审公平公正,并表达了作者对诺贝尔的敬 意。课外延伸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 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创制 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 贝尔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屠呦呦获“诺奖”是我国科 学界一个里程碑事件。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 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分量不言自明,它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能力。 这是一个不断释放沉睡活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 走向更加开放的时代。我们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 诺贝尔奖向我们走来,不断刷新我们的创新高度。 (选自《深圳新闻网》2015年10月7日,有删改)1. 请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消息的第1段是导语部分。写中国药学家屠呦 呦凭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 文章第2段的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本土” 和“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在本土”从地域上做了限制,指出是 在中国本土进行科研的科学家获奖;“迄今为 止”则从时间上做了限制,准确表达出屠呦呦 获得诺贝尔奖是当前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 项。这些加点词语使用,使消息的表达更符合 事实,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若删去加点 词语,则表达欠严密。第一单元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体会新闻特写新闻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3.体会本文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语文要素 【要素1】新闻特写的特点 1. 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 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新闻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描写;在选材上截取“局部”, 而非一 件事的始末或一个人的一生。语文要素 【要素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本文除了展现吕伟跳水的整个过程(正面描写),也很注意描写观众的反应(侧面描写), 借以营造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同时衬托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 常考题型: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如“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一句,通过对观众反响的侧面描写,将 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答题点拨: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表现手法的作用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语文要素 【要素3】准确优美的语言 本文语言除了具备新闻语言的客观准确的特点外,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对照等修辞方法, 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体现了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区别。 常考题型: 1. 品味句子中重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如“插进碧波之中”,一个动词“插”,形象地写出吕伟入水时水花之小,表现了她跳水技 巧的高超。 答题点拨:首先理解加点词语的本来意思和在句中的含义,再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一般 有以下一些作用:描写了XX(特点),表现了XX感情(心理、态度),刻画了XX性格(品质、 精神)等。语文要素 2. 品味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如“像轻盈的、笔直的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吕伟入水时的身体姿态,表现她身体 打开得很充分,并引出下文对她精彩入水的描写。 答题点拨:先指出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再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关联习题:“课内精读”第5~7题;“课外延伸”第2~3题。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被 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体育报道,是《光明日报》 的记者夏浩然、樊云芳于1982年11月24日在第九届 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反映的是跳水决 赛中我国运动员吕伟夺魁的美妙瞬间。文章借鉴电 影特写镜头的手法,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一个瞬 间,突出强调人物的某一局部,造成强烈而清晰的 视觉形象,得到突出、强调、提示的审美效果。作 者表述吕伟的“5136”动作时,突出了高、险、难、 美四个字,描绘准确贴切,优美传神。“5136”是 吕伟跳水动作的难度系数,“5”为第5组动作, “13”表示向前翻腾一周半,“6”表示转体三周。 2.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正面描写跳水的精彩瞬间 侧面描写记者、裁判、观众的反应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 shǒu( )而望、bǐnɡ xī liǎn shēnɡ( )的一刹那。 (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 了,衬着蓝天白云,kù sì( )敦煌壁画中 líng kōng( )翔舞的“飞天”。 (3)动作疾如流星,又xiāo sǎ( )自如, 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 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翘首 屏息敛声 酷似 凌空 潇洒(4)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qīng yíng( )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 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 qiǎo rán( )不惊。 (5)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rú mèng chū xǐng( )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 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yóu zhōng( )的赞赏。 (6)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 训队中最年轻的xīn xiù( )时,惊讶不已。 眼花缭乱 轻盈 悄然 如梦初醒 由衷 新秀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 的希望和喜悦。 B. 我即使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 在这个神圣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 生! C. 语文老师把这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 如梦初醒,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D. 夜晚,街上仍热闹非凡,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使我眼 花缭乱。 C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绕着熊熊 篝火歌舞狂欢。(在句尾加“的场景”) B.荞麦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功能,常用 于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将“增加”改为“增 强”) C.诚信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 更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将“道德”调到 “ 基本”前面) D.双休日,大家郊游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 发生意外事故。(删去“不要”) C4. 下面是小欧同学为一个活动写的消息,还差一个 标题,请你帮他拟一个,不超过16字。 保护方言有利于保护汉语的古音古义,弘扬地方 特色文化。为此,东楚中学于3月20日在学校大礼堂 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以“展示方言魅力”为主题 的会演活动。学校八、九年级的同学用方言展示了 唱歌、演情景剧、讲故事、说笑话等20多个精彩节 目。这次节目的表演形式别具一格,现场的笑声、 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方言 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楚中学举办魅力方言会演活动。(或:东楚魅力 方言上舞台)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 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 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 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 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 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 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 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 直的足尖。 课内精读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 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 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 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 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 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 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 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 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5.选文第②~④段把精彩的瞬间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手 法分解开来,请概括这几个“定格”的画面,并分 析这样细致描写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把精彩的瞬间——动作“5136”分解开来, 定格为“飞天”“转体”“入水”三个画面。作 者放慢“镜头”,细致描绘,从多方面调动读者 的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似观看影视特写镜头, 清晰而逼真,使人产生一种亲临其境,亲观其景 的感觉。6.根据提示赏析下列句子。(6分) (1)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 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从加点词语和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飘浮的白云、 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 衬托出她的沉静。 一个“托”字犹如“定格”般静静停留在空中,以 蓝天白云为背景,衬托出跳水姑娘的优雅动人,突 出“飞天”的形象,也为下文疾如流星的翻腾动作 蓄势,动静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增强感染力。7.选文特地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 掌声和欢呼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以印度观众所说的“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 才太多了”一句结尾,有何深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描写,烘托吕伟跳水技艺的高超。 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 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深化了文章的主 题。课外延伸 梦 碎 雅 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 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 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 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了。可以说,没有 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 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 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 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 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 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 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 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 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唯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 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 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 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 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 “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 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 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不幸的总是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 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 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 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 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 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 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 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行当时装设计师。当 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 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 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 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 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 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 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 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 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 (选自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有删改)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 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资料,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 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些背景资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 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 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3.选文中三处画线句子是对观众的特写,在文中起 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为何将镜头对准失败者?仅仅是因为她无可 逃脱的“宿命”让人扼腕痛惜,还是别有深意?(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对全场观众由“静默”到“惊呼”再到“ 静默得反常”这一过程的描写,将观众深深的 同情婉转地传达出来。 因为她是一个不屈的失败者,作者同情她,更 敬畏她的坚毅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她屡败屡战、 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 林匹克精神,这便是奥蒂身上的新闻价值,也 是本文的主题所在。第一单元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 成功着舰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品读课文,学习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4.体会文章的雄壮气势和其中洋溢着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语文要素 【要素1】文体知识 1. 通讯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2. 通讯的主要任务是讲述新闻故事,通过对事实的组织安排,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3. 通讯的用语比较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语文要素 【要素2】故事情节完整,构思铺排有序 本文有明显的故事结构:战舰航行、等待战机是开端,舰机协调、准备降落是发展,战机下 降、成功着舰是高潮,人群狂欢、争相合影是结局。 常考题型: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答题点拨:概括情节的方法——人+事+结果。 语文要素 【要素3】插叙手法的运用 典型例题: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本文以舰载机着舰的全过程(新闻事实)构成故事的主体框架,以多个场面、多 个瞬间作为精彩的细节,插叙搜集来的背景材料作为主体的延伸拓展,突出了所报道的事件的 意义。 答题点拨:在叙事时运用插叙的作用,一是可使所写的情节内容更加充实,人物形象更加丰 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二是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三是 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关联习题:“课外延伸”第2、4题。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航母建设承载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当舰 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后,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 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 ”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 的高风险难题。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 息后,记者多方协调,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 洋中一片树叶”。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 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 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 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 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稿件现 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 得的精品佳作。 2.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描写海天环境,渲染宏观壮美的气氛 渲染气氛,展示背景 喜悦激动,热情歌颂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yī sī bù gǒu( )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2)hào hàn( )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 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3)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 )地操纵着航空 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一丝不苟 浩瀚 娴熟(4)发动机的páo xiào( )声越来越大,舰 载机越来越近了。 (5)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bái shǒu qǐ jiā( ),一切从零开始。 (6)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 lǜ( ),青丝变白发。 (7)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 )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咆哮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镌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他们中的一些学员动作娴熟地拿起银针,在老 师的指导下进针、捻针时,在场的很多患者纷纷赞 叹,并竖起了大拇指。 B. 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人们紧绷着的神经终 于放松了。 C.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的,经过几代人的艰 苦努力,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D. 中国军人展示出殚精竭虑、蓬勃向上的“中国 力量”。 D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世界杯比赛,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国 女排的动人风采。(将“风采”改为“魅力”) B. 北京市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 对北京环境质量。(在句尾加“的要求”) C.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 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将“和宣传媒 体”中的“和”改为“等”) D.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等特点而成 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将“显示了”改为 “因为”) A4.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今日,经过卓有成效的路基训练,日前又有一批 舰载机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 成功进行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通过航母飞行纸质 认证,实现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由军地协作向 海军部队自主培训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海军舰 载战斗机飞行员自主培训体系日趋完善,是海军航 母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航母迎来新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 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②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 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 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 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 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③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 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 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 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课内精读 ④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 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 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 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 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 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⑤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 于××××起飞,预计××××临空!” ⑥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 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 汗。 ………… ⑦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 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⑧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 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 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 速下滑。 ⑨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 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 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 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 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 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5.简析文章开头导语部分的特点和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截取现场场景,选取“海浪”“航空母舰 ”“艳红的八一军旗”等生动的现场画面,渲染 了壮美的气氛,感染了读者。 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 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 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渲染出紧 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 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7.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列句子。(6分) (1)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 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 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舰载机着舰比喻为 “刀尖上的舞蹈”,既生动形象地写出此次试 验的危险度之高,与上文呼应,又含蓄地表达 了人们对此次试验美好的期待和祝福。(2)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 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 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 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气势,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 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 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 ”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 牢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课外延伸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 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 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 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1997年6月30日下午英国的告别仪式在港岛半山 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 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 “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 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会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 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 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 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 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 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 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 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了历史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 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 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 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 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 国女王赠言时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 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 ” ⑦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 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 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 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 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 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 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 《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 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 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 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 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 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 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 中。 ⑪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 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 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 从海上去。 (选自新华社1997年7月1日电,有删改)1.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记叙顺序上看,选文第④段属于插叙,在文中 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包含表层和深层两重含义。一方面,查尔斯 王子和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 号离开香港,消失在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 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 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 插叙表明港督府是殖民统治的标志,随着香港的 回归,中国人民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 过去。3.文章两处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处是环境描写,作用有:①“蒙蒙细雨” 与“雨越下越大”前后呼应,结构严谨;②衬 托殖民统治者的心情;③暗示雨过必将天晴, 香港将会迎来灿烂的明天。4.在这则新闻中,对现实场景的描述与对历史的回 顾是怎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 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现实场景的描述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处对 历史的回顾都对应着一个现实的场景。比如写到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关于港督府历史的 材料;而写到眼前的英国降旗仪式,则联想到英 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历史的回顾靠现 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 样表达极大地扩展了新闻的容量,使现实的场景 增加了历史纵深感,从而更能让人体会到香港回 归祖国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新闻写作技巧指导 在采写新闻特写时,我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取重大题材,提炼深刻主题 我们如何去发现新闻题材并进行科学的选取呢?到 底哪些题材适合写特写?我们不妨听听一位美国学者 朱利安·哈瑞斯关于新闻选材的建议: 1.不平常的情况。如奇怪的事、反常现象、巧合、 特殊人物等。 2.平常的事情。如众人熟悉的人物、场所、事情; 里程碑性的历史事件、纪念日等。 3.带有戏剧性的情景。如突然变富的暴发户、大笔 奖金的获得者、被遗弃的婴儿、英勇抢险行为或震撼 人心的险情等。新闻特写的选材一定要围绕主题去精 选,在诸多的题材中选取一些典型、有意义、集中、 生动的截面素材,进行提炼,升华主题,追求新闻作 品的新闻价值最大化。 新闻特写二、抓准“镜头”,局部“放大”,以小见大 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作者抓准“镜头”,进行聚 焦,局部适当“放大”,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要善 于截取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段、剖面;选取有重大新闻 价值、新鲜、新奇的新闻事实,以期使新闻特写立起 来。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北京天安门广场数 十万群众举行通宵庆祝活动。新华社记者采写了新闻 特写《激情十秒》(见新华社1997年7月1日电)。在这 篇特写中,作者截取了香港回归这个重大新闻事件过 程中的最后10秒这样一个“镜头”,通过现实与历史、 北京与香港的描写及局部“放大”,突出了香港回归、 百年巨变的伟大意义和重要性,达到了以小见大、新 奇制胜的效果。三、细节动人,描绘得当,生动形象 新闻特写中,要有精彩、细腻的细节,就要善于运 用描写手法,即恰当运用白描、细描等手法表现事件 或刻画人物。一般用白描,即以朴实的文字,简单的 几笔,就能鲜明地勾勒所要报道的人物形象。新闻特 写要想生动地反映出现场的情景和气氛,不能靠堆砌 形容词来表现,而应该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述来实现。 把生动的细节描述好,就会使特写显得有声有色,给 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手法运用好了,可使新闻 特写文情并茂,如入画中,极富感情色彩,从而使人 深受感染。四、抓住高潮,落笔集中,写出动感 新闻特写短小精悍的篇幅及迅速再现现场等文体特 性,要求作者抓住反映事件特征和高潮的片段集中铺 陈,推动读者的视觉、感觉、联想向前发展,对高潮 和关键部分写深写透,写出动感、立体感,并在高潮 中戛然收笔,使人回味无穷。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新华社1997年7月1日播发了电讯稿《别了,“不列颠 尼亚”》。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英 国的米字国旗和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这两 个标志英国统治的景物,抓住在雨中降旗仪式的特写 镜头,紧紧抓住英国最后撤离香港的几个主要告别仪 式这样几个高潮,一个接一个层层推开描写,运用背 景材料衬托与渲染,将新闻事实不断推向高潮。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染读者 特写是一种描述性的新闻。作者不仅要用描写,而 且要善于描绘新闻事实现场周围的各种不同的意境和 人物复杂、丰富的感情,进而把描写、抒情、写景有 机结合起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情达意,创造 有景有意的新闻现场,把读者带到现场,使读者产生 强烈的共鸣。通讯 一、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这类通 讯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特别是一些以报道先进人物的 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为内容的通讯,常常占有报刊的 主要篇幅。人物通讯所报道的人物具有特定性,他们 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既可以是正面的人物,也 可以是反面人物,但以正面人物为主。人物通讯写作 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 1.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 人物通讯不同于人物传记,人物通讯有新闻性,它 报道的人物,要有时代感,能反映时代的精神和面貌。 因此,在写作中,一方面,要努力挖掘人物身上最能 体现时代特征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抓住现实生活中 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择报 道典型,使通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可读性。 2.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写人物通讯的关键是写人,如何把人物写活是人物 通讯的重要任务。要把人物写活,首先要抓住人物的 特点。一般来说,人物的特点越鲜明,人物的形象就 越生动。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要精选典型的情节和 细节,没有典型的材料,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人写活。 3.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 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是人物通讯写作中常用的 一种表现手法。 4.人物通讯有两种写法。 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方面,做 比较全面的报道。这样的人物通讯,人物活动和事件 发展的时间跨度大,所用的材料比较多,一般情况下 篇幅也比较长。还有一种写法,不对人物做全面的报 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 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对人物的精神、特点,做一 些侧面的报道。这类通讯又被称为“速写”或“侧记 ”。二、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顾名思义,它是以重大的或不同寻常 的事件作为报道内容的通讯类型。 事件通讯记述新 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因此,事件 通讯主要是报道事件,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往往 有头有尾、有情节、有细节。即使篇幅短小,也要 把事件说清楚,使读者读后对事件有比较完整清晰 的印象。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 要求和方法。 1.叙事要清晰。 (1)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明了。事件通讯是报道真 实的事件。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叙事清晰,事件情 节要交代清楚明了。如果交代得不明白,叙事丢三 落四,或是该说清楚的地方,说得含含糊糊,读者 看后心里尽是些问号,那么就收不到好的宣传效果 了。 (2)叙事线索要清晰。 向读者叙述一个事件,要有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 由于各个事件各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特点, 因此先记叙什么,后记叙什么,沿着一条怎样的线 索来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动笔之前必须周密 地考虑好。如果叙事线索不清,叙述颠三倒四,人 们读了就会迷惑不解。一般来说,一篇事件通讯总 要有一条主要的、清晰的叙事线索。这样,即使事 件错综复杂、曲折多变,但有线索在手,仍会排列 有序、衔接有方,使读者一目了然,有个完整的印 象。 2.叙事要生动。 首先,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写事件通讯,要 注意避免记流水账,面面俱到,不分主次。如果从 头到尾都是机械地叙述,没有重点,就会令人感到 枯燥乏味。 其次,要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事 件通讯,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内容丰富多彩。 最后,要把事件写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事件发生的 境地,并像亲眼看到似的,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3.在叙事中写好人物。 不论是记叙大事还是小事,事件通讯一般都要写 到人,因为事与人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所以在写作 时要注意以事带人,即将事件的发展作为主线,用 主线串连起与事件相关的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 细节三方面刻画人物,烘托事件,以确保事件通讯 见事观人。 一是要选好人物。要选择与事件有密切关系的, 能体现事件思想意义的典型人物来写。 二是写人物要注意精练。要抓住人物在事件发展 过程中富有特殊意义的事迹,做简单的描述,不能 像写人物通讯那样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对人物进行精 雕细刻。 三是写人物要生动形象。事件通讯中把一些人物 写活了,也就有助于把事件写活了,因此描述要具 体形象。例文赏析 特殊的捐赠 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 “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 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 远,您怎么来了?”我问,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 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 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 休老工人。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 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 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 显得干净利落。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嘘寒问暖, 他就满脸堆笑地说:“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 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 ”我接过话茬:“你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 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 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 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 区办教育吧。”说着,他转过脸对刘老师说:“人 家一片好心,你一定要写人家的名字,我把收据给 他寄去,好好谢谢人家。这情我领了。”“我琢磨,退 回去也太不近人情。可我又不能要,还是给希望工 程,顶好!”我一边聆听,一边凑过去接过老人手 中的一个信封,那上面写着:河南洛阳一拖公司油 泵厂安环科高防。我明白了,这200块钱就是素不相 识的高防同志看了《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19日 刊登的《黄杉木店陋室铭》后汇给王镜老人的。这 就是数天前发生在北京北新桥香饵胡同3号——希望 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捐款大厅的一幕动人情景。 【点评】 文章短小精悍,用文学创作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将 报道的事实呈现给读者。作者选取了最有典型意义 的细节,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致 地刻画老人的形象,将老人的朴实善良展露无遗, 又巧妙地以高防这个人物正面衬托出老人的高大形 象。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