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教学目的】
1.掌握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2.懂得对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3.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电化教学
【教具准备】录像机(带)、投影仪(片)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内容】(略)
(播放录像)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
(学生活动)
看录像、思考:按农业生产对象分类,三江平原、青藏高原各是什么类型的农业?造成两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导入)
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诸多因素,如地形、气候、劳动力等条件的差异,分布着不同的农业类型,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区位(引出区位概念),所谓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具体位置,如东北和西南;二是指分布状况,如种植业和畜牧业。那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生活动)结合图5.5,学生回答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师讲述)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其中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多种多样的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截然不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于发展耕作业,丘陵山地利于发展畜牧业、林业和各种水果的生产。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发展耕作业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肥力条件不同,农作物长势也明显有差异。另外,世界各国的农业还要受到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的影响。同时,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区位影响也不容忽视。但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量。因此,农民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合理地进行农业规划。
(板书)
一、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展示投影)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
2.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曾经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很不好。(土壤)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地形)
4.南京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
5.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一般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地区。(交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
(承转)
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各地区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农业的区位布局。
(学生练习)
(投影展示)
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搭配:
A.古巴的甘蔗 (1)灌溉水源
B.黑龙江省的大豆 (2)炎热的气候
C.河西走廊的粮棉 (3)地形
D.横断山区立体农业 (4)市场的需求
E.江南丘陵的茶树 (5)土壤
(承转)
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人们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板书)
二、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P8“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利用”框题,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投影展示)
农业生产活动
利用改造的因素
天然橡胶由热带扩大到北纬22°
玻璃温室的农业
丘陵缓坡修筑梯田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三江平原的小麦种植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填表
(教师设疑)农民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吗?
(学生讨论)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否合理?说出理由。
(投影展示)
1.丘陵陡坡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不合理。工程量大,且易造成水土流失。)
2.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不合理。破坏水利,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教师小结)可见,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一定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还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之比。
(承转)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做是相对不变的,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而,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板书)
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生讨论)
(投影展示)
分析影响下列事物变化的因素:
1.近些年来,泰兴城的周围形成了以生产蔬菜、肉、蛋、奶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市场需求)
2.90年代初,泰兴的白果非常畅销,最近几年,白果价格大跌,滞销严重。
(市场需求的变化)
3.产于云南等热带地区的荔枝大量运往北方市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发展。)
4.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农业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因时、因地制宜,使人的主观行为与自然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合理地作出农业的区位决策。
(巩固作业)
(投影展示)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小麦、花卉、果树种植四种农业,请在图中A、B、C、D四个区位安排这四种农业,并说明这种安排的理由。
点评:本节教学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结合电化教学,采用录像机、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将知识展现出来,同时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通过投影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当课消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