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有很多托物言志的佳句,
有写“竹姿”的,如: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有写“梅影”的,如:“上阳宫女含声送,
不忿先归舞细腰。
”
字面上写的是“竹”“梅”“柳
”,赞颂的是人的坚韧顽强、生气勃
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托物言
志”的文章《白扬礼赞》。
有写“柳韵”的,如: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课堂拓展第一课时
导入解题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正音正字
品读课文
能力迁移
教学步骤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1896—1981
茅盾原名沈
德鸿,字雁冰,
1896年7月
4日生于浙江桐
乡县乌镇。这个
太湖南部的鱼米
之乡,是近代以
来中国农业最为
发达之区,它紧
邻着现代化的上
海,又是人文荟
萃的地方,这造
成了茅盾勇于面
向世界的开放的
文化心态,以及
精致入微的笔风。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
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
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
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
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
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
》等。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
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
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
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
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
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
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
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
的歌颂他们。 读准下列划横线红字的字音。
大毡子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虬枝
婆娑 楠木 秀颀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纵横决荡
yín
qípósuō
ké
qiú
dǐ
dàizǎi
zhān
yān
nán
qián yì
liàn
héng 刹那 参天
晕圈 倔强
诸如 初融
cān chà
juéjiàngyùn
zhū róng第一部分(1段) 直抒胸臆,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4段)展示背景,突出主体。
第三部分(5--6段)具体描绘,倾情赞美。
第四部分(7--8段)揭象征意,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段) 照应开头,深化中心。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
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
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明确:
(1)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
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
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
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
联系起来。
3、什么叫象征,本文的象征体
和本体是什么?层
层
深
入
树(本体) —人(象征体)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精神和意志
北方的农民外
部
形
态
总的形象
干
枝
叶
皮
力争上游
笔直,绝无旁枝
笔直,紧紧靠拢
片片向上
光滑淡青色
正直
团结
进取
质朴
内
在
气
质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生
长
环
境
黄绿错综色
无边无垠大
坦荡如砥平
雄
壮
伟
大
单
调
正衬 反衬
对比
不平凡 4、文章第7段 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
作者在第7段,承第三部分(5、6自
然段)对白杨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
抒情性评论。 主要用了以下
修辞方法:
(1)拟人 、对比。
伟丈夫!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温和 靠紧团结
挺拔 力求上进
好女子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拟人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下面,再用排比、反问,层层递进、
气势充沛、酣畅淋漓。
婆娑
屈曲盘旋
(2)反问、排比
四个“难道”反问句式 ,层
层递进、层出迭见,气势恢弘,由
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
与人联系起来思考,由树及人张本。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
品质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点明象征北
方农民。
第三个“难道”句,又进一步从白杨树的
坚强不屈与敌后傲然挺立的抗日军民联系起来,
点明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
第四个“难道”句,点明象征民族的抗日
精神和意志。
5、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
了吗?
明确:
领会到作者不只是赞美树,而是赞
颂北方农民,赞颂组织领导革命群众的中国
共产党。
1、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象有何
特点?作者感受又如何?这些景观和
感受对表现白杨树有什么作用?自然景象:黄绿错综,坦荡如砥,
无边无垠。
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产生情绪:恹恹欲睡,惊奇的叫了一声。 白杨树一不平凡,它使黄土高
原 ……
对表现白杨树的作用:
明确: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
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具体从三方面赞颂:
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凡----
形象美;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最后点明白
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
言志目的。 白杨树二不平凡,
它的外形……白杨树三不平凡,它
象征着……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明确: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
白杨“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
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赞美楠木
的国民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从而划
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
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2、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
有何作用? 3、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
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
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
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明确:
不矛盾。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
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
很多很常见。“不平凡”是从树
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
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4、体会划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明确:
“扑”与“奔”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
的情景,形象而准确。准确的表现了“奔驰
的汽车速度之快;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
平坦一望无际。(2)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
”,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明确: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
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
的喷涌而出。
(3)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
出淡青色。
明确: “泛”,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
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5、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
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明确:
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思 考
6、请运用联想与想象,
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想到了……他象征了…… 第二课时先 后兵
轻情意重
来而不往非 也
课堂拓展白杨礼赞
茅盾作者为何在题目中用到作者为何在题目中用到““礼赞礼赞””一词?一词?
礼
崇高的敬仰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
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
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
进的精神。
作者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
白杨树为什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白杨树为什么象征了民族精神?
作者为什么赞美白杨树?作者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
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
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
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
白杨树的这些特点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压迫不倒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
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
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
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
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平凡
顽强 上进
作者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
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
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
上进的精神。
作者为什么赞美白杨树?
作者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
白杨树为什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白杨树为什么象征了民族精神?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
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
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
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
北方农民的这些特点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压迫不倒
白杨树为什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
,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
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
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
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
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北方的农民极强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
?
黄绿错综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
麦浪麦浪 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国民政府无暇兼顾西北水
利兴修;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仍未能在改善西
北农业灌溉条件方面给予及时有效的措施。
——《民国年代国民政府在黄土高原地域之农田水利构建分析
》
西北高原降水少,水源缺,水系很不发育,一
般水量较小,但其地形地势又决定了其水利事业兴
建的困难,一直是水利建设最薄弱的区域。
北方的农民的耕作环境
先天不足
后天无助
恶 劣翻过山,汽车就加足马力在望不到边际的黄土高原上奔
驰,扑入视野的是绿色的“”和远处一排、一簇傲然
耸立的白杨树。在白杨树的附近,一般就有人烟,或一个小村庄,
或三五户人家。他们围绕一口水井或一个死水塘生活。司机告诉我
们,这里的水贵如油,除了天上落下来的,就得从百丈深的井里打
上来,人们难得洗上一次脸。
——《茅盾回忆录·延安行》
北方的农民极强的生命力体现在哪里
?
麦浪
坚韧 顽强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
……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
“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
绪又将如何?
不被重视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最需要这种精神?
在作者创作《白杨礼赞》时,
中国民族解放斗争正面临着怎样的环境?中国民族解放斗争正面临着怎样的环境?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
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
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全国人民正进行着神圣的抗日战争。我们一定要把这场战
争进行到底,我们也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现在有人想阻
挠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想妥协投降,这种人是黄帝的不肖子孙!
• ————朱德总司令拜谒黄帝陵时听茅盾先生讲述黄帝家史后有感而发朱德总司令拜谒黄帝陵时听茅盾先生讲述黄帝家史后有感而发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时也是这样想的。,我写此散文时也是这样想的。
—— ——茅盾回彭守恭信茅盾回彭守恭信
国民党企图削弱甚至剿灭共产军的抗日力量,又国民党企图削弱甚至剿灭共产军的抗日力量,又要维持官僚
等腐败集团的权益,在抗战中加重了民众负担在抗战中加重了民众负担。
——国防大学少将徐焰
恶 劣
缺乏民族团结精神缺乏民族团结精神
充斥消极抵抗势力充斥消极抵抗势力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中,抗战军民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
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
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
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
史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共产军”发展壮大的速度极快发展壮大的速度极快,其力量却又极易被极易被
忽视忽视。“共产军”不管到哪里,百姓都不怕他,争着参军,参
军一年就不想逃亡。他们军民不分军民不分,举例说,就像赤豆埋在红赤豆埋在红
砂土里砂土里。吃苦耐劳,能打硬仗,不畏惧各种条件的艰苦吃苦耐劳,能打硬仗,不畏惧各种条件的艰苦。
————溥仪《我的前半生》
朴质
力求上进
坚强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
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
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
进的精神。
作者为什么赞美白杨树?
作者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白杨树
为什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白杨树为什么象征了民族精神?白杨树的
生长环境
北方农民的
耕作环境
抗战军民的
斗争环境
恶
劣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白杨树为什么象征了民族精神?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
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
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象 征
手法含蓄
远见卓识课后探究
将本文与《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进行比较,思考两文在创作
时的抗战形势背景、表现西北地区抗战军民的
方式、文中所包含的情感等方面的异同,并把
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300字左右,准备与
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