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ID:46577

大小:104.7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教学内容有两部分,一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二为农业地域的形成。我认为,第一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应使学生深刻认识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当其中某些易变因素发生变化后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为达到这个目的,除了要向学生讲清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案例,深化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各因素及其影响的理解。就此,我假设了一种情况,划出学生所住城市郊区的一块农业用地给学生,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该地的经营者,探讨如何经营。第二部分农业地域的形成主要要使学生明白一个农业地域的区位形成原因,就此我选择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为例,并以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其区位形成原因,以达到知识与能力拓展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影响;   (2)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从材料中收集提取信息,学习综合分析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的学习,深刻认识各个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及其联系,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三、知识结构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影响;   (2)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原因。   2.难点:   (1)农业区位的概念;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五、教学方法   案例法、探究学习、讨论分析。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3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入:   展示反映我国南稻北麦、东种西牧的景观图   提问:四图中所反映的都是哪种经济活动?   讲述:四图反映的是农业活动。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因此,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   提问:这四个地方的农业生产差别较大,能否相互调转,为什么?   教师小结:不同的地方对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不同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生态、环境三效益。在第一节中,我们主要学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农业区位   讲述:农业区位的概念   有两个含义:   (1)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位置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我们学习内容采用的是第二个含义。   板书:   一、农业区位   农业与地理位置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转折: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呢?   要求学生阅读案例,思考:影响花都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花都区位于广州市的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绵亘,中部浅丘台地,南部为广大平原,形成东北向西南斜置的长方形。东有流溪河流经,西有巴江河过境。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摄氏度。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   近几年来,花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稳妥有序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了200多家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树立了一批农产品名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含量有效提高,全区农业形成了花卉、蔬菜、水果、水稻、水产、禽畜六大支柱产业,具有花都特色的农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其中,花都无公害蔬菜HDV品牌驰名中外,年上市量达5400万公斤,销售遍布祖国大陆和港澳等地,并继续向世界各地开拓市场。   教师小结:气候、地形、水源;政府政策、市场、科技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图3.3,思考: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还有哪些呢?每个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呢?   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一)自然因素   板书: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一)自然因素   阅读教材第43页活动1思考:   1.水稻的生长习性有何特点?   2.下列三地点中哪里可以种植水稻?为什么?   3.北京和孟买的水稻生产有何不同?为何?   教师小结:   水稻喜暖好湿,孟买、北京可以种水稻,因为那里是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而罗马为地中海式气候,雨热不同期,故不适宜水稻的种植。孟买为双季,因为水热充足;北京的水稻种植为单季,因为水量与热量的限制;北京等北方地区更适宜小麦的生长。由此可见,气候是农业区位因素之一。   1.气候:是指光照、热量、水分及相互组合关系。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复种指数。   讲述:如我们花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及其他的亚热带经济作物。   转折:新疆在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何能种出又大又甜的瓜果?   教师小结:新疆光照强,光照时间长,温差大。   板书:1.气候   2.水源(河水、地下水、冰川融水):是重要的保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决定性因素。   板书:2.水源   3.地形:   阅读课本43页图3.7,思考:图中有多少种农业生产类型?为什么海拔高度不同,农业的生产类型不同?   教师小结: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成鱼塘发展渔业,较低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坡度较大的地方发展牧业和林业。   讲述: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   影响:农业类型。   板书:3.地形   转折:从案例中可知,现在我区农业形成了花卉、蔬菜、水果、水稻、水产、禽畜六大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但是,根据区政府规划的《花都区近几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水稻的种植面积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为何?     教师小结:这是市场影响的原因,而市场是社会经济因素之一。   (二)社会经济因素   板书:(二)社会经济因素   4.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类型和规模。   讲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区在花卉、蔬菜、水果、水产、禽畜的优势越来越大,而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从案例中可知我区的无公害蔬菜HDV品牌驰名中外,年上市量达5400万公斤,销售遍布全国,并继续向世界各地开拓市场。   板书:4.市场   转折:蔬菜是一种容易腐烂的农产品,为何能销往全国各地?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交通越来越便利。   5.交通:扩大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范围。   板书:5.交通   教师总结并课件展示: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自然因素   气候: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复种指数   地形:农业类型、产量   土壤:农作物的种类、产量   水源:重要保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鼓励支持   交通:扩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对园艺业、乳畜业影响最大   市场:决定农业的规模和类型   科技: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如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化   劳动力:农业类型和经营方式   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   课后作业:查找我国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举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课时 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讲述:从上节课我们知道,每个农业区位因素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农业生产,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展示花都区新华镇地图。   小组讨论:(限时5分钟)   假如在天马河与风神大道交界处给你一块十个操场大的农业用地,你会如何经营?     (在黑板的一侧简要写上每个学生的主要内容,以便后面的点评;先让学生点评各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再作点评。)   讨论小结:   建农庄,发展旅游农业最为适宜。因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物质生活外,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观光农业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这个选址距市场近,交通便利。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最为合理。   教师总结并课件展示: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一、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综合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确定主导因素,做到因地制宜。   第二步:关注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市场和交通最具变化性,做到因时制宜。   第三步:最后要兼顾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拓展:   提问:微观的农业区位选择:城郊农业的布局   下面是我国沿海某城镇布局示意图,计划在城镇周围布局蔬菜、花卉、乳牛、水稻、甘蔗生产基地,图中A、B、C、D、E分别适宜布局什么生产基地?为什么?     教师小结:   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1.地价的变化: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   2.单位面积产值由高到低为:花卉、乳牛、蔬菜、甘蔗、水稻   3.需水量较大的有:蔬菜、花卉、水稻   4.对交通迫切性较高的有:乳牛、花卉   思路:   第一步:地价最高的是哪个地点?为什么?   D,因为距城镇最近,靠近水源和公路   地价最高的,原则上应布局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花卉。而同时该地点已满足了花卉对交通和水源的的要求。因此,D为花卉。   第二步:地价最低的为A地,甘蔗对水源和交通的要求在这几种生产中是最小的,故A地应布局甘蔗。   第三步:CB距城镇较近,各有优势:B近公路,C近水源。乳牛对交通的要求更高,而蔬菜需水量较大,故B地布局乳牛,C地布局蔬菜。   第四步:E接近水源,地价适中,布局水稻   第三课时  农业地域的形成       引入:   展示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图片,让学生有感观上的认识。   一、农业地域的概念   讲述: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板书:一、农业地域的概念   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课件展示:     板书: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三、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例   板书: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例   讲述:   (一)混合农业:   1.定义: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南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板书:混合农业: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   讲述并课件展示:   (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方法   1.明确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   2.从材料与已有知识概括出生产特点(从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商品率、机械化程度、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程度等方面)   3.综合分析各个区位因素,从而理解该农业地域类型成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方向   4.对比分析本地或另一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做到因地制宜,借鉴别人经验   (三)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板书: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位置:东南部和西南部   阅读课本45~46页资料,概括生产特点。   2.生产特点   教师小结:生产结构:小麦和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农场;科技应用:高;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高;地域化:高。   转折:为何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形成这些特点呢?它具有哪些区位条件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图3.9及资料,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去分析。   教师小结:   3.区位条件     转折:澳大利亚将小麦种植与牧羊有机结合,形成三大优势。   讲述:   1.良性的生态系统;   2.合理安排农事;   3.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市场适应性。   讲述: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土地分为三部分,分别用于种小麦、牧羊、休耕。休耕可以使土地恢复肥力,而羊粪和小麦的秸杆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课件展示:   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麦种植 犁地、播种(忙碌) 生长季节(农闲) 收割(忙碌) 绵羊饲养 放牧 配种、剪羊毛(忙碌) 放牧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课件展示: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结构示意图:     讲述:   4.存在问题和对策   (1)问题:   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灌溉水源不足。   (2)措施:   东水西调,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知识与能力拓展:   要求学生对比分析新型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教师小结:   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水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地形:地势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   土壤:水稻土,肥沃   市场需求:市场广大   交通运输:水、陆交通非常优越   劳动力:丰富   政策:农业政策支持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