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初中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作家作品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
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兼资文武,博学多才,素有“一代儒将”
“元帅诗人”的美誉。主要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
集》和《陈毅诗稿》等。
中心意旨
第一首:面对死亡,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示死后也要招集旧部英魂,
与“阎罗”血战到底,表现革命者对革命事业至死不渝的坚贞气节。
第二首: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达对革命必胜的坚
定信心。第三首:展望未来,表现革命者以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己任,为实现远大目标
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结构思路
梅岭三章 视死如归 乐观坚定表达技巧
1.虚实结合。
现实与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现了诗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
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
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抒发豪迈的革命之情。第二首、第三首想
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了
浪漫主义写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2.善用修辞。
语言上,诗歌运用借代、借喻、引用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如“阎
罗”,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作者用来指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
旗”,原是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烽烟”,原是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
时报警用的烟火,这里借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血雨腥风”,原
指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喻指反动统
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取义成仁”,是“舍生而取义”“杀身
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孟子、孔子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的修辞手
法,表现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3.用词考究。
如“此去泉台招旧部”用“招”,旗帜鲜明,有声势,有感召力。又如“旌
旗十万斩阎罗”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声
调也猛烈高亢。再如“捷报飞来当纸钱”用“飞”,轻快,欢欣,翩然而至,
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
重点难点
这三首诗抒发感情各有侧重,试指出它们的联系和侧重点。
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
怀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写到
未来,从个人写到同志,层层深化,层层扩大,寥寥八十四字,就塑造了一个坚
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但三首诗各有侧重,具体而言: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
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
死不瞑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
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
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
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借代·借喻] 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
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
巾”代指“少先队员”。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
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中的“雪”比喻浪花。运用借代时两种事物之间要有关联,而运用借
喻时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相似性。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捷(jié)报 旌(shēng)旗 取义成仁(rén)
B.阎(yán)罗 艰(jiān)难 血雨腥(xīn)风
C.诸(zū)君 悬(xuán)挂 人间遍种(zhòng)
D.烽(fēng)烟 创(chuàng)业 投身(shēn)革命
答案 D A.旌jīng。B.腥xīng。C.诸zhū。
·
·
· ·
·
·
·
·
·
·
·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都是多义词,请结合语境解释其不同含义。
(1)余 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 日。
(2)虑 不得脱,得 诗三首留衣底。
答案 (1)我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表示大数后面有零头 (2)估计 作
成,完成
解析 根据所掌握的文言知识结合句子内容来判断词义即可。
·
··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取义/成仁/今日/事
C.血雨腥风/应/有涯 D.人间遍种/自由/花
答案 D 正确的朗读节奏是“人间/遍种/自由花”。4.“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这
首诗中的“ ”一句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答案 取义成仁今日事
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的“生死观”即可答出诗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 ) 阎罗( )
血雨腥风( ) 应有涯( )
答案 jīng yán xīng yá
解析 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标注声调要规范。
·
··
·2.下边的词语,原来是什么意思?在这组诗中指什么?
(1)旌旗:原指 ,这里 。
(2)阎罗:原指 ,这里 。
(3)烽烟:原指 ,这里 。
答案 (1)旗帜的总称 借指军士 (2)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指反动
统治者 (3)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报警用的烟火 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
革命战争
解析 根据积累回答原意,结合语境及写作背景体会其语境义。1.第三首诗中有两个成语,请指出并写出其含义。
(1) :
(2) :
答案 (1)血雨腥风 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2)取义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而勇于牺牲。
解析 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内容,直接写出成语,并联系平时积累写出
其大意即可。2.下列诗句中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答案 A 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
的内容,即誓死与反动派做斗争,A项中“死亦为鬼雄”与其意境相同。3.阅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①捷报飞来当纸钱。
答:
②血雨腥风应有涯。
答:
(2)赏析“人间遍种自由花”一句。
答:
答案 (1)①诗人借用烧纸钱纪念死者的民间习俗,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他对
生者、对战友寄予的最大期望。②表明诗人从“血雨腥风”的茫茫黑夜
中已看到了黎明的曙光。(2)作者用“自由花”比喻革命胜利的前景,
“遍”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前途的展望,表达了作者胜利的信心。此
句想象丰富,充分表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 题(1),根据全诗内容理解“捷报飞来”的含义和“血雨腥风”的比
喻用法。题(2),赏析诗句,要从内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
析,重点分析其中生动的字词,说明其精妙的作用。1.本课的第三首诗从格律来看,是 。诗中押韵的字是
。
答案 绝句 家、涯、花
解析 根据知识积累直接解答即可。2.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和坚强不屈的民族英
雄。他们积极改革、励精图治以顺应历史潮流,他们反抗民族压迫、抵御
外来侵略以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不同侧
面得以体现,谱写了壮丽的爱国诗篇,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
A.修改:中华民族不同侧面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体现
B.修改:不同侧面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体现
C.修改: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D.修改:体现了不同侧面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答案 C 本语段主要描述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画
线句所在的句子的主语应该是“他们”,而画线句的主语却是“中华民族
的爱国主义精神”,二者不一致,所以应以“他们”为主语修改画线句。另
外,“不同侧面”应修饰“体现”一词,所以选择C项。3.赵、钱、孙、李四个同学读了下面这首诗后各自发表了看法,请找出其
中错误的言论,并说明理由。
坚 壁[注]
田 间
狗强盗,
你要问我么:
“枪、弹药,
埋在哪儿?”
来,我告诉你:
“枪、弹药,
统埋在我的心里!”
1943年6月作[注] 诗题“坚壁”是“坚壁清野”的简称。“坚壁清野”是抗战时
期
我国军民对付日军“三光”政策的方法之一,指把粮食、枪弹等埋藏起来,
不让敌人得到。
赵:开头直呼“狗强盗”,三个字把“我”烈火般的愤怒和仇恨倾泻无遗。
钱:“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这个问句表示“我”已把敌
人看透了,突出了“我”的自信。
孙:“来,我告诉你”,是“我”面对敌人搜查时的嘲弄、斥责之词,也是全
民抗战的真实写照。
李:全诗采用虚拟手法塑造了“我”的形象,而对敌人却有意冷落,不费笔
墨,表现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蔑视和仇恨。
答:
答案 (示例)李同学的分析有误。这里的敌人指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国民
党反动派;诗人这样剪裁主要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强化了诗作的表现
力。
解析 根据诗歌下方[注]中的内容可以明确“狗强盗”指的是日本侵略
者。全诗假设了一段对话,采用的是虚拟的手法,除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也
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1.(2019甘肃白银会宁诊断考试,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9年1月12日,老红军李光在遵义逝世,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
记。
B.1月17日,通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访的发言,使我真切认识到华为
作为国产知名品牌的责任与担当。
C.冬季的云南大理无量山漫山遍野盛开着樱花,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是一个
适合旅游的季节。
D.过去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极地已出现绿色苔原,其原因是气温上升、积雪
减少造成的。答案 A B.缺少主语,可将句中的“通过”或“使”删除。C.搭配不当,
“无量山”不是“季节”,可将句中“冬季的云南大理无量山”调整为
“云南大理无量山的冬季”。D.句式杂糅,删去“其原因”或“造成
的”。2.(2017广东深圳六模,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怀言志
②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
③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
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
④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⑤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
的灵魂
A.①③④②⑤ B.③④①⑤②
C.②①③⑤④ D.①④②③⑤
答案 D 这是一段论述性文字。先找到总起句①,④紧随其后点明诗的
基础,②进一步指出诗的特点,③说明诗的作用,⑤紧承③,对诗这种文学样
式做总结。故选D项。3.(2019四川泸州江陵中学月考,7,★★★)为下列新闻拟写标题。(3分)
本报讯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
行员李峰3月7日下午在驾驶歼-10战机飞行训练时,突遇飞机传动系统故
障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他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历经惊心动
魄104秒,成功迫降,为国家避免了上亿元损失。近日,空军党委作出决定给
李峰记一等功,同时授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答:
答案 歼-10战机空中停车成功迫降,飞行员李峰获金质奖章
解析 抓住关键句“他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历经惊心动魄10
4秒,成功迫降”“授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采用
“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儿发生了什么事”的模式作答即可。(2017江西模拟,13—1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一次头脑的长征
云 宏
①重走了一遍长征路,长征,就变成了我的人生印记。
②所有惨痛的、悲伤的、哀怨的、振奋的、激昂的、澎湃的感情都被我
当作祭品,放在长征路上。这一切都属于先烈,而我们,还没有资格来享
有。
③我来长征路,想要带一点先烈们的精神财富回去,最后发现,他们的精神
已经化作了高山大河,与这片华夏土地融为一体。它就在那里,风雨抹不
掉,冰霜摧不垮。
④雪山、草地是亘古不变的地标,如今人们踩在上面,除了能让肾上腺素“沸腾”几下,别无所得。如果给这样的征服冠名“长征”二字,即便是最
没心没肺的人也会立刻变得严肃,我亦如此。
⑤飞越百年,自从西方人用大炮轰开一个自闭的古老帝国的海防线之后,维
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国终于走向了末路,在历史长河中璀璨了许久的农业
文明迎来了最残酷的挑战。新的、旧的、奇怪的、不切实际的、空想
的、梦想的各种思潮将中华大地分割得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
⑥一个文人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⑦然后,一群少年就站了起来,默默地扛起民族的大任。
⑧少年人多梦,少年人也多情,他们的理想是璀璨的光明世界,他们的热情
如同春草正在悄悄地生根发芽。趁着血未曾冷,年轻的他们踏上了长征
路。⑨倔强!无比的倔强,这样的倔强即便是在暴雨般的枪弹面前也未曾退缩
半分。中弹的人倒下了,没有中弹的依旧在冲锋。
⑩如今,雪山上的雪依旧洁白,草地里绿草如茵,理想的鲜花已经开遍天涯,
嗅一下,满是芬芳。
他们的背影已经远去,只有回首一笑让我的眼眶满是泪水。走在长征路
上其实不用哭泣,几十年前,那一群走过这条路的年轻人没有哭泣,只有坚
定的脚步踏在大地上化作惊雷,成为千古绝响。
一堆堆类似咏叹调的词汇是我抒发情感的最佳选择,真的,当你走在长
征路上的时候,你会发现面对先烈,什么样的赞誉之词都毫不过分。
网络作家的思想是天马行空的,我们的思想在华夏的天空中自由地翱
翔,飞越雪山,飞越草地,飞越大渡河上的铁索之后,翅膀就变得沉重,最后不
得不落在地上,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 虚幻的、魔幻的、传奇的、戏说的,都不能离开现实的支撑,否则不过
是镜中花、水中月。长征让我变得沉重,让我理想的天空布满了硝烟,那些
逝去的先烈在我的脑海里重生,继续新一轮的长征。
或许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一次头脑长征。
摘一朵格桑花放在红军墓前,献上我心香一瓣。很快,红原的朔风就把
它带去了草原,落在某一条满是积水的土沟里,装扮了草原。牦牛在远处吃
草,一匹骏马在牧人的胯下飞驰。木栈道伸向远方,一个红裙女子撑着伞走
在上面,在蓝天白云下如同一幅绝美的图画……
站在草地上,身体和灵魂就会分开,身体享受现代社会带来的物质,灵魂
却随着那群衣衫褴褛的人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听牧人窃窃私语,听牛
羊咀嚼牧草,红原上的传说太多,八十年后依旧有戴着红五星八角帽的人继
续在草原上跋涉。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伟人如是说。我谓长征是
锻锤,是烧红的铁块,是飞溅的火花,巨锤砸落,铁块变形,火花飞溅。溅出去
的是碳花,溅出去的是杂质,留下来的是精钢,百炼之后,斩金截铁,所向披
靡!
所有委婉的、动情的、哀伤的歌谣不应该在长征路上响起,这里只应该
有关西铁汉铁板铜琶高歌大江东去!
战歌飞扬,红旗招展,马鸣萧萧,前进,前进,我们的队伍向前进……
泪眼婆娑,心如油煎,恨不能扭转乾坤让时间倒流。我若在八十年前,必
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杜鹃鸟声声不如归去。而我又归去何方?恨不能投入洪炉化身为铁,让
长征路上的风刀霜剑、烈火寒流褪去我的杂质,还真我本质。
黄土高原是长征的终点,一个牧羊的老汉挥鞭牧羊,歌声中依旧是八十年前的腔调,欢快,明媚如春光。窗外的秋菊开得正艳,一个美丽的新嫁娘
捧着一束花从我的窗外走过,红艳艳的喜服如同一团火焰。
她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
灵魂从长征路上回来,变得格外清新,就连心跳的韵律也发生了变化,多
了一丝激昂,多了一丝澎湃,如同战鼓的鼓点,催人向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作者说“或许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一次头脑长征”,请结合文
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所说的“头脑长征”是什么。(4分)
答:
2.(★★☆)文中第 段“一匹骏马在牧人的胯下飞驰”“木栈道伸向远
方,一个红裙女子撑着伞走在上面”等特写镜头,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
4.(★★☆)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所谓“头脑的长
征”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5分)
答: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答:
1.答案 重温和感受长征时期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大任、为了追求光明
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并让革命先烈的精神在脑海里重生,继续新
一轮的长征。
解析 阅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叙和描写了
革命先烈的事迹、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第二部分主要描述长征的
意义及作者的感受。概括两部分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 一匹骏马在牧人的胯下飞驰和红裙女子在木栈道上行走等都属
于细节描写,是革命先烈“长征”后成果的体现,深刻地表达了革命先烈让
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目的。
解析 “一匹骏马在牧人的胯下飞驰”和“木栈道伸向远方,一个红裙女
子撑着伞走在上面”都属于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
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在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全文文意整体考虑。3.答案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长征比作“锻锤”“烧红的铁
块”“飞溅的火花”,形象生动地突出了“长征”的伟大意义。
解析 将“长征”说成是“锻锤”“烧红的铁块”“飞溅的火花”,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根据“长征是……,是……,是……”可知该句还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画线句子出现在文章第 段,这段话第一句中的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是在说“长征”的伟大意
义,后面的“我谓……”也是对此的具体描述。据此表述即可。4.答案 情感:①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或对长征不易的赞叹);②对中华民族
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感叹;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认识: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永远保持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对
待生活中的任何坎坷和磨难,都要学习长征精神,永不放弃,坚持到底。
解析 文章处处提及长征,如“当你走在长征路上的时候,你会发现面对先
烈,什么样的赞誉之词都毫不过分”“我谓长征是锻锤,是烧红的铁块,是
飞溅的火花……百炼之后,斩金截铁,所向披靡”,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
者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对长征的赞叹,其中更包含着对长征精神的赞叹。同
时也提醒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要学习长征精神,学会坚持,不妥协,不放弃。(2019山东济宁中考,17—2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5分)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
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
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
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
个个刚离起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
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
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
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
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
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
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
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
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
共有2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
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
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
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来这里朝拜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
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
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
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
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
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震撼人
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
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
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抗战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与
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
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
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
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么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
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
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
排列的小土堆,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朝
拜的庄严圣地。见过很多伟人和富豪的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
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
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
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1-07-09,有删改)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4分)
答: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3分)
答:
3.(★★★)第 段为什么要交代抗战时期烈士母女临刑前的场景?(4分)
答:
4.(★★☆)赏析第 段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答案 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
历史。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能力。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可通
过文中的一些带有提示性的句子来理清文章脉络,如“跃上47级台阶,跨过
大门”“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
战”“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
士的忠骨”等,可知文章明写的是“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写的是孟
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2.答案 第 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
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
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解析 本题考查对对比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对比手法的作用是通过
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解答时,应仔细阅读所给
文本,从中找出一组形成对比的句子回答即可。3.答案 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生的
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
对和平的珍爱,对残酷战争的痛恨。
解析 本题考查对细节描写的理解能力。首先要明确这是一处关于场景
的细节描写,在这个场景中,作者所要凸显的是一位哺乳的母亲和一个刚出
生的婴儿,她们正面临死刑。由此可以想见敌人的残忍和没有人性,从而激
起人们对残酷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的珍爱。4.答案 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
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问句,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
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看出
本段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合欢树以人的思想和情感,借合欢树表达对那段
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同时还用两个相连的问句,凸显主
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1.(2019山东烟台中考,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胶东红色文化基地影视展厅里,同学们都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心中充满
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B.邱娥国长期扎根于基层派出所,他的从警历程挽救了很多失足青年。
C.据统计,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农业净收入至少下降了12%以上。
D.今日之中国以启迪人心的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
动力,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答案 D 本题考查语病辨析能力。A.语意重复,“停下脚步”和“驻
足”去掉其一。B.句式杂糅,后半句可改为“挽救了很多失足青年”,或改
为“在他的从警历程中挽救了很多失足青年”。C.前后矛盾,“至少”与
“以上”应去掉一个。
· ·2.(2019浙江金华中考,6—9)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在泸县
巴 金
我知道船要在泸县过夜,等它靠好码头,便拿起大衣,戴上呢帽到岸上去,这
时不过下午三点钟的光景。
我慢慢地走上土坡,在一个墩上站住,便掉转身子去看江景。白带似的江水
横在我的脚下,映着午后的秋阳,发出悦目的闪光,和天空成了一样的颜
色。岸边一片沙滩,几间茅屋,两只囤船,还有一列帆樯高耸的小舟。这些
似乎全陷入静止的状态,但是来往的人却使它们活动了。一切于我都是十
分亲切。我怀着轻快的心把它们全收入我的眼里。我望着四周景物渐渐
地回复到静止的状态中,我才拔脚往坡上的城市走去。
这是我第二次踏上泸县的土地,第一次还是在十七年前。那时我不过是十八九岁的少年,怀着一颗年轻的纯白的心。现在我重睹这个可爱的土地,我
的心上已经盖满了人世的创伤,我想我应该有了大的改变。但是站在一个
掷“糖罗汉”的摊子跟前,听着从两个人手里先后掷下的骰子声,望着摊子
上三四排长短不齐的糖人,我忽然觉得自己回到小孩的时代了。那个把全
部注意力放在碗里的孩子仿佛就是我。我留恋地在这个摊子前站了一刻
钟光景,我感到一种幼稚的喜悦。那个孩子空着手走开了,他讲话用的是我
极其熟习的声音。这声音引着我走了大半条街。我跟着小孩走,好像在追
自己的影子,我似乎一跳就越过了二十年的长岁月。
然而就只走了大半条街,就只有这么短短的快乐的时间!我突然被拉回来
了,从远去了的年代回来了。一大片炸毁房屋的废墟横在我面前,全是碎砖
破瓦,只有倾斜欲坠的断墙颓壁留下来,告诉我们人家的界限。焦炙的黑印
涂污了粉白墙,孤寂的梁柱带着伤痕向人诉说昔日的繁荣和今日的不幸。有一处,在一堵较大的白壁上,触目地现出“我们要替死者复仇”的标语。
我隔着废墟望这些字,这时下落的太阳的余晖正停留在这面断墙上,像一片
血光,它罩住了标语的一半字迹。
我站在废墟前,让一阵愤怒的火烧着我的心。我的孩子的梦醒了。我加快
脚步往前走,一座高塔似的钟楼拦住了我的视线,“怎么还剩下这个东
西?”我刚这样想,我的脚就停住了,好像突然受到惊恐似的。我明明看见
一具骷髅!那座钟楼已经成了风化的干尸,但是它依然僵立在坡上,洞穴似
的眼睛望着我,仿佛在诉说它身受的酷刑。
我默默地看着,默默地听着,看那枯焦的骨架,听那无声的语言。这里有一
段悲惨的故事。但是我惭愧我只有这无力的手,不能给它任何的安慰和援
助。我低下头走到它旁边。我的眼光被几个浓黑的大字吸引住了,依旧是
抗战的标语,它们就写在墙柱上,这是我看惯了的字句。但这时我的头昂起来了,仿佛有一道强烈光芒射进我的肺腑,照亮我的胸膛。我感到勇气的增
加。我的信念在这里又受到一次锻炼。我没有说错话:只有抗战才能够维
持我们的生存,和平却会带来毁灭的命运。
我终于走过了斜坡。眼前现出一片绿色,我还听见有力的年轻的声音。原
来我走到公园里来了。这里还是完好的。在树荫下围着一张竹制的小茶
桌,六七个穿制服的青年坐在竹椅上,慷慨激昂地辩论。我走过他们身边,
我在砖砌的栏杆前面立了片刻,我听见了几句话。他们在谈论中国的将来,
这的确是一个大题目。一个二十来岁的人捏紧拳头大声说:“我知道时代
是永远前进的。但是我们要推动时代,不要让时代把我们拖起走。”
我站住,倾听下面的话:“物质的损失,生命的牺牲,会带来伟大的结果!你看
着,我们就要在这一片废墟上建造起九层的宝塔。”
我感到极大的喜悦。我的确瞥见光明了。这是年轻的中国的呼声。这是在轰炸的威胁下长成的中国的呼声。它是何等的响亮,何等有力!我相信
它,我等着看那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九层宝塔。
回到船上以前我还在各处走了一转。我走过一条很长的马路,我没有注意
街名,但我知道这是本城唯一热闹的街市。这里两旁都是完好的商店,还有
许多白木新屋。另外在较冷静的街上我看见新的巨厦的骨架和“上梁大
吉”的红纸条。一个中国的城市在废墟上活起来了,它不断地生长,发达。
任何野蛮的力量都不能毁灭它。我怀着这个信念回到了船上。
第二天晨光微曦中船载着我们离开了泸县,缓缓地往上游驶去。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重庆追记
(选自《巴金散文》,有删节)
“在泸县”,作者且行且看且思。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1)(★★☆)梳理作者在泸县的行踪与见闻,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3
分)
①
②
③
(2)(★★☆)品读下面两句话,结合加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3分)答: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4分)
①另外在较冷静的街上我看见新的巨厦的骨架和“上梁大吉”的红纸
条。
答:
但是站在一个掷“糖罗汉”的摊子
跟前,听着从两个人手里先后掷下
的骰子声,望着摊子上三四排长短
不齐的糖人,我忽然觉得自己回到
小孩的时代了。
那座钟楼已经成了风
化的干尸,但是它依然
僵立在坡上,洞穴似的
眼睛望着我,仿佛在诉
说它身受的酷刑。
⇨
· ·
· · · ·
· ·②第二天晨光微曦中船载着我们离开了泸县,缓缓地往上游驶去。
答:
(4)(★★★)黄永玉先生从巴金的作品中读出了“累”与“美”,你读出了
什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5分)
巴先生有一张积压众生苦难的面孔,沉思,从容,满是鞭痕。
巴先生一生辛劳,不光是累,也美。
——
《巴先生》(《黄永玉全集·文学编·人物》)
答:
答案 (1)①站在摊前,听闻乡音(站在摊前,回想过去) ②站在街上,凝望废墟
(站在废墟,凝望钟楼/标语) ③走过街道,看到新屋(走过街道,回到船上)
(2)作者回到阔别十七年的泸县,“望着”可爱的“糖人”,熟习的声音和
情景让他充满小孩时代的喜悦;作者将残留的钟楼比作“干尸”,它用“洞
穴似的眼睛”“望着”作者,“干尸”与“糖人”的强烈对比令作者触目
惊心,他感到了深切的痛苦与极度的愤怒。
(3)①“新的巨厦的骨架”与上文“枯焦的骨架”对应,“红纸条”与上文
“标语”对应,意味着一个城市已从废墟中复活,表明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凸显了中国人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与意志。
②“晨光微曦”,虽然此时的阳光是微弱的,但已经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船
缓缓地离开一个满是战争创伤的城市,带着人们驶向“上游”,驶向光明的
未来。(4)(示例)巴金回故地,听乡音,感到一种孩童般的喜悦,从中我读出了巴金
对乡土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而当日寇轰炸的废墟突现眼前,他
痛斥侵略者的暴行,既有无力援助受难者的惭愧,更有抗击侵略者的坚强决
心;他借青年的对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哪怕流血牺牲,也要重建美丽家
园。我感到巴金是用笔在战斗,他的文章鼓舞着饱受战祸的中国人坚定信
念,打败侵略者,在废墟上重建年轻的中国。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当
时需要,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我从巴金的作品中读出了力与美。解析 (1)本题考查对内容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
基础上,找到作者的行踪。“走上土坡,回望江景”是第2段,①应该在第3
段中找,从“站在一个掷‘糖罗汉’的摊子跟前……我似乎一跳就越过了
二十年的长岁月”中概括即可。②在第4、5、6段,这是作者站在街上所
看到的景象。“走到公园,倾听谈话”在第7、8、9段,因此③应在第10段,
从“还在各处走了一转。我走过一条很长的马路……我怀着这个信念回
到了船上”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作者看到卖糖人的摊子,“觉得自己
回到小孩的时代了”,这儿时的情景是作者难以忘怀的,这时作者的内心是
甜美温馨的。而当作者看到被轰炸的钟楼时,用“干尸”喻钟楼,“僵立”
“洞穴似的眼睛”,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现实世界被侵略者毁坏摧
残的程度,这自然会激发起任何一位爱国者的愤怒。作者的情感由最初的喜悦转为愤怒。
(3)本题考查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①句在文本第10段。“新的巨厦的
骨架”和“上梁大吉”的红纸条表明人们正在重建家园,表现出的是在轰
炸之后,人们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与意志。②句为结尾,要抓住“晨光微
曦”一词来理解。“晨光微曦”是自然环境,联系上文人们在轰炸之后重
建家园可知,这一词语有象征意义,即光明和希望;“缓缓地往上游驶去”,
表明作者驶向光明的未来。解答时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分析内涵,然后理解
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能力。解题时先研究题干中提示的角度
“累”与“美”,以及给定的例子,明确感悟的角度;然后确定自己的感悟
角度;最后结合文意,具体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即可。解答要紧扣本文
作者对乡土的热爱,对日寇轰炸的愤恨,对重建美丽家园的信心来分析。(2019四川乐山中考)2019年是我国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年,在这个有特殊
意义的历史时刻,××中学九·一班决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了三项
征集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加。
(1)征集主题标语: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拟条主题标语。(不超过20字)
答:
(2)征集邀请函:为缅怀那段风云岁月,班级打算向当地知名学者石教授写
一份邀请函,邀请他来学校为同学们做专题讲座。有位同学写了一份邀请
函,其中有三处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尊敬的石教授:
您好!我们是××中学九·一班的学生。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我
们强烈地邀请您于5月4日下午2:00莅临贵校讲学厅,做专题讲座——《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请您务必参加。
祝工作愉快!
××中学九·一班全体学生
2019年4月30日
①将词语 改为 ;
②将词语 改为 ;
③将词语 改为 。
(3)征集结束语: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写一段优美的结束语。(不少于
60字)
答:
答案 (1)(示例)缅怀五四先驱,奏响青春之歌
(2)①强烈 诚挚 ②贵校 我校 ③务必 依时
(3)(示例)亲爱的同学们,本次缅怀五四先驱、崇尚爱国情怀的主题班会活
动圆满结束。但永不褪色的青春之歌犹在耳畔回响,“青春如初春,如朝
阳,如百卉之萌动”,让我们沿着先辈们的光辉足迹,昂扬前行,谱写壮丽的
青春篇章!解析 题(1),拟写标语,要注意围绕主题,做到语言简洁凝练,具有号召性。
还要注意字数限制。本次班会活动主题是“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让
我们想起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事迹,对此我们青少年作何感想,又
该如何行动,据此拟写主题标语即可。
题(2),①邀请别人应该用“真诚”“诚挚”等词来表达邀请方的诚意。②
“贵校”一般是对别人学校的尊称。③“务必”带有命令性语气,邀请别
人不能用这样的语气。
题(3),拟写结束语,首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然后表达希望,或对以后的学
习、生活提出要求,注意使用鼓励性语言。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建军节,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这天,海上大
阅兵在青岛隆重举行。人民海军扬我军威,以亮丽英姿展现了中国风采!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海军的建军历史,班级开展综合学习活动。
(1)请为下列班级黑板报摘引的文字取一个标题。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华
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成立,张爱萍任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
员。命名典礼上,张爱萍在司令舰上授予各舰艇以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
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颁发的命名状、军旗、舰长旗、舰艏旗等。然后,
张爱萍健步走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像前,带领全体舰艇人员庄严
宣誓。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有了自己的海军。
答: (2)人民海军成立以来,进行了六次海上阅兵,请参看下表,概括六次阅兵情
况的变化。①
②
(3)班级拟开展庆祝海军建军70周年系列活动,不适合的一项是 ( )
A.举办海魂衫运动会
B.举办“蓝色有约”海洋知识大赛
C.参观吴淞古炮台
D.开展“对话海军大咖”沙龙活动
答案 (1)我国海军节的起源(由来)(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的过程)
(2)①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从无到有、从低端到先进、从引进到自行生
产);②阅兵形式从封闭到开放(参与到我国阅兵仪式中的国家越来越多)。
(3)D解析 题(1),分析“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有了自己的海军”和题干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建军节”等句,即可得出“我国海军节的起源”这
一答案。题(2),仔细阅读表格内容,通过对表格中文字、数字的比较分析
可得出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和阅兵形式从封闭到开放的结论。题(3),沙龙
活动是指一些志趣相投的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相聚在一起,针对自己感兴
趣的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议题,相互探讨、交流的一种非正式的聚会活
动。而庆祝海军建军70周年是开放性活动,是人人可参加的活动。故D不
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