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溜索

ID:465824

大小:479.6 KB

页数:7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初中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作家作品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市,祖籍重庆市江津区,中国内地作 家、编剧。1984年,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1985年,担任剧情电 影《大明星》的编剧,从而开启了他的编剧生涯。1986年,凭借剧情电影 《芙蓉镇》入围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2016年,出版作品集《阿 城文集》。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有时也可指原始的渡河方法。本文以此为题, 点出了文章线索和主要内容。 中心意旨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马帮首领带领马帮和“我”溜索的故事,表达了乐观向 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的钦佩与赞美之情。结构思路表达技巧 语言洗练新颖。 第一,用词精妙传神。如小说开篇写马帮首领“用小腿磕一下马”,这里的 一个“磕”字,准确表现了马帮与马的关系。不用“打”“抽”等词,而用 “磕”,写出了首领与马的默契关系。 第二,比喻新奇,巧妙传神。如写马帮队伍在峡谷行走的缓慢:“铃铛们又 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将马帮喻为“极稠的 粥”,多么新颖别致、巧妙传神的比喻啊! 第三,平中见奇,回味无穷。阿城的语言,在看似很平淡的用词中表现出巧 妙与新奇。如写鹰在峡谷移动:“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 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用“移来移去”写飞翔的鹰,初读,甚觉普通、直白;细品,发现鹰在空中滑翔的姿态,不就是“移来移去” 吗?没有仔细的观察和思考,难以写出这样的词句,我们似乎也很难再找出 其他字眼替换这个词语了。第四,人物语言简洁明快,干净洗练。小说中很少 的人物语言,却写得形象 传神。“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 消。’”多么简洁的对白!汉子们之间的默契,尽在不言中。再如,“首领 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 蛇。’”每句话,字数都很少,但又鲜明地突出了马帮汉子彪悍而朴讷的性 格特点。重点难点 1.文中写首领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首领形象。 (1)快到怒江峡谷时,首领“只懒懒说”“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我”和牛的恐惧反衬出首领从容不迫、沉着冷静的性格。 (2)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是否还 歇,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首领的细 心、认真、负责及关爱部下的品格。 (3)首领“瞟一眼”汉子们,立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首领受人尊敬的地 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 (4)首领打着尖细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 都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豪放的性格、领袖的气质。2.本文写了马帮溜索飞渡怒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 感取向。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精神。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马帮汉子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品 质。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 畏缩。 (4)“我”与首领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速度、力量的推崇,对雄壮事物的赞叹,褒扬 勇于拼搏的精神。 (2)首领、精瘦汉子:赞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两词都有形容做事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意 思。“战战兢兢”还形容因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小心翼翼” 还指恭敬慎重的样子。例句:①由于闯了大祸,小强战战兢兢地等着父母的 批评。②她的活干得很认真,很仔细,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了什么差 错。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溜索(liū)      闷雷(mēn)      捏紧(niē) B.滇西(diān)   盘桓(huán)         涓涓(juān) C.蓦地(mù)        锱铢(zī)          角框(kuàng) D.脖颈(jǐng)     顷刻(qǐng)    脑髓(suí) 答案    B A.“闷”是多音字,此处应读mèn。C.蓦mò。D.颈gěng,髓suǐ。 · · · · · · · · · · ·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 B.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C.(汉子们)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 D.叫声慢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答案    D 慢→漫。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眼珠涩涩的,使劲      一下,      着两手,不敢放下。      听得空中 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      到索头。 A.挤 端 猛 飞   B.眨 举 忽 飞 C.眨 端 猛 落   D.挤 举 忽 落 答案    A 本题可从词语的表达效果角度思考,确定选项。根据“使劲” 可确定选比“眨”更有力度的“挤”;根据溜索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可确 定“端”比“举”更恰当;“猛”比“忽”表达突然之意程度更深; “飞”比“落”更能体现首领的身手矫健。据以上分析可确定选A。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灌滇西 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 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 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 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huán。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 气。fǔ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 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盘huán(   ) fǔ(   )望    蓦地(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万丈绝壁”中“绝”的意思是(   ) A.断绝     B.穷尽;完全没有了 C.独一无二的  D.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4)第三段从       和       的感官角度,展现了峡谷的险峻。 ·答案    (1)桓 俯 mò (2)气灌 气贯 (3)D (4)视觉 听觉 解析    (1)注意“桓”的字形和“蓦”字的读音。(2)根据具体的语境,逐 字逐句品读筛选错别字。(3)“万丈绝壁”中的“万丈”形容极高;“绝 壁”指极陡峭难以攀援的山崖。据此,“绝”是指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4)“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急转身,却什么也 没有”——视觉;“隐隐喧声腾上来”“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 荡回来”——听觉。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B.井盖所在位置是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年轻人经过此处还需放慢步伐留 意结冰处,老年人经过时就更为战战兢兢。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听者却潸然泪 下。 答案    A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此处“花海”应使人 “流连忘返”。 · ·· · ··· · ··· · ···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D.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答案    C A.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面。B.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D.第一个 逗号改为顿号。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对《溜索》一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 的心不在焉。 B.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C.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 “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D.“(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动作词“小” 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渡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 受,富有表现力。 答案    A “懒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 · ·2.请从写景视角的角度入手,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 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 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答:                                                                                                                                                                                                                                                              答案 这段话以壁顶为观察点,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多角 度展示了峡谷壁顶的孤悬,突出了峡谷高峻、险恶的特点。同时,作者将远 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突出了当时的惊恐心情,使人如临其境。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注意题干中的赏析角度“写景视角”;然 后根据“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确定观察点;根据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俯望那江”可确定是视 觉角度;根据“隐隐喧声腾上来”可确定是听觉角度;根据“俯望那江,蓦 地心中一颤”体会“我”的内心感受。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壶口,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 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 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 中曲意周旋,它只能选择忍受和服从。但黄河是雄心勃勃的,它从来都不屑 隐忍,不甘迁就,更不愿受辱。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机 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 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 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 谷。于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 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 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 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 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包容万千。[A]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 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扼腕的豪雄;是一种 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与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 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 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 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不得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 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 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 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 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 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 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 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前赴后继 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 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 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 空前!那是须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 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 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醒悟:[B]为什么志士仁人都 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 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 答: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概括。 答: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不得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答: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答:                                                                                                                                                                                                                                                               · ·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                                                                                                                                                                                                                                                                                                                                                                                                                5.请从文中[A][B]两处语句中任选一处,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 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答:                                                                                                                                                                                                                                                              1.答案 雄心勃勃的黄河得到了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 大和不朽!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先从文中找到“黄河有幸”;然后结 合上下文,从第③段中摘取秦晋大峡谷对黄河的益处作为答案即可。 2.答案 (1)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 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4)黄河水流具有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首先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 息“壮美”。然后细读文章,根据第⑥段“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 描述的”,确定答案应从第⑥段后面找。最后从景、声、势、体现出的精 神气概等方面分条归纳壶口瀑布的壮美。尽量从文中摘取语句作答。3.答案 (1)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 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2)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视死如归、勇于献 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能力。要结合语境体会使用该词语写出了洪 流、水流怎样的特点。 4.答案 象征(托物言志)。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 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赴后继 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 形象,象征了拥有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的人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根据文章结尾可确定表现手法 为象征。然后结合对全文内容的理解,采用“文章借……象征了……”的 基本模式组织语言作答。5.答案 (示例1)[A]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该句 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 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示例2)[B]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 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 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 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能力。细读两处语句,首先选择自己理解最到位 的语句具体分析该句的特点,如采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该句写出了事物 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该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等等。1.(2019黑龙江哈尔滨香坊三模,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具有亚洲地域风情、民族文化特色的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揭示了亚洲 文明的魅力。(将“揭示”改为“展现”) B.经过表决、自荐、评议等一系列程序,出席学生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 生。(将“产生”改为“诞生”)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在“养成”前面加“能否”) D.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五四精神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结尾 加“的精神力量”)答案    B B项语序不当,应将“表决、自荐、评议”改为“自荐、评 议、表决”。2.(2018山东一模,3,★☆☆)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的句子顺序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它       ;曾生活于河套平 原,陶醉于它       ;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它       。但当我沿河上 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①如泊如镜的沉静 ②如虹如带的飘逸 ③如狮如虎的豪壮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答案    D 此题要注意先弄清楚“刘家峡水库”“河套平原”“龙门” 三个景点的特点。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分别选择所给出的三句话来填 充。“刘家峡水库”的特点可以用“如泊如镜的沉静”来形容,“河套平 原”的特点可以用“如虹如带的飘逸”来形容,“龙门”的特点可以用 “如狮如虎的豪壮”来形容。3.(2019第三次月考,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 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的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的 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 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 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朋友,请你记住, 请你记住!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不要让 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春之和鸣, 奏响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能 奏出美妙的音乐。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 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 想保持活跃。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 的想法。 答案    A 选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而非拟人 的手法。1.(2019湖南长沙期中,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以后,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 场面宏大,情节波澜起伏。 B.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 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 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最近,某中学近百余名教师都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两会精神。 · ·答案    B A.指代不明,观众认为电影场面宏大,情节波澜起伏。C.两面失 衡,“强弱”是两个方面,可改为“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和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D.不合逻辑,“近”和“余” 应删掉其中一个。2.(2019广西河池二模,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  ) 只要心中有风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沧桑是一种      ;淡泊是一种          ;幸福是一种      ;      是生活的色彩,每一次经历都会让生命丰 盈。 ①睿智 ②经历 ③姹紫嫣红 ④感受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D 从词语搭配的角度分析可确定答案。根据“色彩”,可确定最 后一空填“姹紫嫣红”;根据“幸福”可确定倒数第二空填“感受”。由 此可确定选D。3.(2018广东珠海紫荆中学三模,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6分)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即使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一路虽走 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神依旧坚定。 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只要女排赢了,大家就想到“女排精神”;而一旦 输了,似乎就忘了“女排精神”,甚至责怪姑娘们没“女排精神”。我觉 得,“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 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努力进取的过程。 (1)(★★☆)请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女排精神是              , 是                。(所填内容总共不超过30字)(3分)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用来赞扬为国争 光的女排英雄们。(3分) 女排豪情 靓妹壮举 大赛终折桂 沉着应战 奥运必争雄 奋勇出击 答:                                                                                                                       答案 (1)明知失败也要竭尽全力 一个不断努力进取的过程 (2)女排豪情,沉着应战,大赛终折桂     靓妹壮举,奋勇出击,奥运必争雄 解析 题(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从中摘取答案即可。题(2),观察题干 中的词语发现,“女排豪情”“靓妹壮举”可做主语,“女排”为主要赞扬 对象,“靓妹”是对其进一步的定位,故“女排豪情”应放在上联联首, “靓妹壮举”应放在下联联首;“沉着应战”“奋勇出击”可做谓语,“沉 着应战”为总体应战状态,对应“豪情”,故紧跟其后,“奋勇出击”为比 赛时的状态,对应“壮举”,故紧跟其后;“大赛终折桂”与“奥运必争 雄”表示结果,应放在每一联最后,且应满足仄起平收的对联写作规则,故 “大赛终折桂”置于上联联尾,“奥运必争雄”置于下联联尾。综合上述 分析,整理得出答案。1.(2019山东德州中考,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气冲斗牛”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称即 来源于此。 B.习主席讲话时曾引用唐诗“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其中的“钧”与 “锱铢必较”“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锱”“铢”“仞”都是古代重 量单位。 C.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 为“天下第一行书”。 D.鼎最初是炊具,后被视为传国重器,成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亦有变革之 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答案    B “仞”不是古代重量单位。“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 当于七八尺。“钧”,古时一钧等于三十斤,千钧即三万斤。但一般用千钧 表示物之重或力量之大。“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2.(2019四川内江中考,11—14)阅读阿城《溜索》选段,完成(1)—(4)题。 (14分)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 们也慢下来。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马帮像是得到信 号,都止住了。汉子们全不说话,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 打脚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 了。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 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 · ·· ·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 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 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 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 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 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 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 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 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 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 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 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 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 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 抖了几抖。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 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 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 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 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 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 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 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 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 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 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 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 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 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 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 的一声点好。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 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有删减) (1)(★★☆)文中加点的两个“懒懒”各有什么含义?(2分)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 了。 答: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答:                                                                                                                                                                                                                                                         · · · ·(3)(★★☆)选文开头结尾都写到了鹰,各有何用意?(4分) 答:                                                                                                                                                                                                                                                               (4)(★★☆)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 感受来写,分析“我”这个隐形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                                                                                                                                                                                                                                                              答案 (1)第一处“懒懒”写出了“我”的漫不经心,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危 险的来临。第二处“懒懒”表现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意近即 可) (2)比喻,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比作“极稠的粥”,生动形象(或新颖别致) 地描写出牛群极不愿向前行进的状态。 (3)①开头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②结尾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 的空间。(言之成理即可) (4)①“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感。②“我”是故事的 叙述者,起到了线索作用,用“我”的见闻感受串联故事,使情节更加集 中、简练。③“我”是过溜索的参与者,以“我”的表现烘托环境,反衬马 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词语的含义应当根据语境揣 摩。从上文“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 外天公浇地”和“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来看,第一处“懒懒”写出了 “我”的漫不经心,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危险的来临。第二处“懒懒”表现 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能力。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可以按照“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内容+表达效果”的格式作答。“马帮如极稠的 粥”,运用了比喻,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比作“极稠的粥”,表现了牛群 极不愿向前行进的状态。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先找出写“鹰”的句子,结合全文分析其 作用。开头,“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这 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结尾,“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呼应开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4)本题考查赏析“我”的形象作用的能力。从全文来看,文中并没有出现 “我”字,但处处有“我”的观察和感受。“我”从头到尾经历了这个事 件,“我”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起到了线索作用,同 时以“我”的表现烘托环境,反衬马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2018江西中考,13—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16分) 黄河一掬 余光中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 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 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 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 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 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 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 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 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 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 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 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 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 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 “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了一个大锐角,对岸变 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 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 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 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 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 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 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 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 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 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 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 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 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 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 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 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 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 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 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 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 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 懂得。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 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 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 幼珊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 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 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 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略有删减) 1.(★★☆)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 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8分) 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 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      ①            —       ②                —堤坝像瓦灰色堡墙 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   ③                        —         ④                        — 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 析。(5分) 答:                                                                                                                                                                                                                                                         3.(★★☆)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3分) 答:                                                                                                                                                                                                                                                        1.答案 ①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 ②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 大锐角 ③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 ④流沙河告诉“我”他读《黄 河》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文意梳理与概括能力。首先仔细审题,“触摸河水前所见 之景”“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关键词分别是“景”和“事”;其次确定 已经给出的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并据此找到解答本题需要细读的内容。细 读相关语段,从文中摘取关键词句,重新组合作答。①②处按照“什么+怎 么样”,③④处按照“谁+做什么”的格式来写。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第 ①处的句子在第四段,提取关键词组合为: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第②处 的句子在第七段,提取关键词组合为: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 角。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第③处根据第九段所写的“我”在山大朗诵 《民歌》,台下五百人应和填写。第④处根据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 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填写。2.答案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细节分析: (示例1)“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 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这个细节表现了“我”触摸黄 河水时紧张、激动又谨慎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示例2)“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 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 了。”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 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示例3)“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 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 睛就湿了。”这段文字描写了女儿认河后“我”流泪的细节,写出了 “我”愿望实现后,既伤感又欣慰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 (示例4)“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这段文字 描写了“我”刮泥土、珍藏泥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先表明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 情,再找出细节,然后阐明什么细节。3.答案 文中画线语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句 式,增强语言的气势。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要先指出句子在句式、修辞、语气等 方面的特点,再分析这么写有何作用。这段话里,“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 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 朝山东奔来”是个长句,其中“绕河套、撞龙门”又是短句,而且整饬,句 式长短不一,参差变化,富有韵律。“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 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使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气势,表现黄河几千 年来遭受的苦难,强烈表达作者的感情。  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5月30日,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 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预计6月 底建成通车。“鹦哥溜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 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 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 直距离约200米,大桥全长385.5米,宽9米。目前,从茂租镇至鹦哥村的公路 已建成,从白鹤滩水电站永久性大桥至鹦哥村的公路正在建设中,待鹦哥大 桥正式通车后,村民不用再溜索出行,这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答:                                                                                                                         (2)小明要把上面的新闻介绍给同学,又搜集了一些材料,整理时产生了一 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地处乌蒙山区,对面是大凉山,山下是金沙 江。[甲]由于过去不通公路,使村民出行得沿着悬崖走到山下,坐船渡过金 沙江,再从江底爬到对岸公路上。1999年,村里十几户人家合伙修建了溜 索,它除了独特的设计外,所处的高度达到了260米,宽470米,不仅是金沙江 上最高的溜索,也是亚洲最高溜索,开始主要依靠人力推,后来村里通了电, 溜索用上了电动机。因经济发展不上去,这里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乙] 如今,村里只剩下不足400多人,大都为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 [甲]处画线句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修改意见是:                     。[乙]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修改意见是:                     。 (3)小亮和爸爸看到这则新闻后,分别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 联。 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 下联:              上联:路通村寨产业兴 下联:              答案 (1)“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 (2)删去“由于”或“使” 删去“多” (3)改桥宽车道通致富路 桥连两岸福气旺解析 (1)要仔细读材料,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采用“什么人+什么 事+结果怎样”的格式概括作答。语言要简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符合题 意。本题可依据“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 ‘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概括作答。 (2)[甲]处,“由于”和“使”的使用,导致语句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 或“使”。[乙]处“不足400多人”前后矛盾,可去掉“多”。 (3)对联要求两联字数相同、语意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这则新 闻主要报道的是“修路建桥”及其作用,因此本题要围绕着“鹦哥大桥” 和“溜索”两个内容来拟写作答。答案不唯一,宽对即可。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现代的交通工具发展如何呢?请阅读下 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 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它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 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达到类似轻轨服务水 准。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在建的奉贤南桥快速公交(BRT)线,2018年4月底部分路段即将通 车,成为连接南桥新城与中心城区的便捷快速通道。届时,通车路段为:南 奉公路—贤浦路—南行港路—浦星公路(终点是沈杜公路站),可换乘轨交8 号线至中心城区。这条BRT线路建成后将成为沪上首条BRT公交线路,将被打造成公交精品,其运营采用与地铁相近的模式,乘客进站前要先买好车 票,通过闸机进入候车厅候车。 (2018年3月28日“上海政务网”,有改动) 材料三 “社会车辆在限行时间段内,不能驶入漆画为红色的公交专用 道。”奉贤区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4月底BRT即将通车。目 前,车道已开始在相关时段内限行。南奉公路、贤浦路、南行港路段红色 公交专用车道,5点至24点,只允许两类车辆(公交和特种车)通行。24点至 凌晨5点,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同时,为了缓解平日流量相对较高的浦星公 路的交通压力,交警部门对浦星公路段,采取只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限制社会 车辆通行的措施。 (2018年1月5日《新闻晨报》,有改动)(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关于BRT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BRT既不属于快速轨道交通,也不属于常规公交。 B.上海是现代化大都市,BRT早已存在。 C.BRT运营采用与地铁一样的模式。 D.BRT车道在早晚高峰限制公交车使用。 (2)BRT即将通车,请你为其拟一条广告宣传语。 答:                                                                                                                          (3)住在南奉公路附近的小贤的奶奶,5月上旬要去位于轨交8号线人民广场 站附近的剧院看演出,她表示想乘坐BRT线前往,小贤提醒奶奶:“                                   。”答案 (1)A (2)(示例)BRT,加快城市的脚步 (3)(示例)奶奶,您应该先买票后进站,坐到目前BRT线终点沈杜公路站,下来 换乘轨交8号线才能到达人民广场 解析 题(1)考查信息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通读材料,找出与选项内容相 关的语句,并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材料一中的“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 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可确定A项正确。根据材料二 中的“在建的奉贤南桥快速公交(BRT)线,2018年4月底部分路段即将通 车”一句中的“即将”可知B项不正确。根据材料二中的“其运营采用 与地铁相近的模式”中的“相近”可知C项不正确。根据材料三中的“5点至24点,只允许两类车辆(公交和特种车)通行”可知D项不正确。题(2) 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能力。围绕“BRT”的优点来拟写,做到紧扣主题、 用语简明、有号召性,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 等增添文采,便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题(3)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要注意有 称呼,且使用礼貌用语。根据材料二中的“其运营采用与地铁相近的模式, 乘客进站前要先买好车票,通过闸机进入候车厅候车”来提醒奶奶。围绕 “应该先买票后进站,坐到目前BRT线终点沈杜公路站,下来换乘轨交8号 线才能到达人民广场”来回答即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