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_1191892686990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92686990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92686990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92686990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92686990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城市总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2.了解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及特点和原因。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读图、表的能力,并根据图表等材料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
1.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
2.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
【教学重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阅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请参考课件类素材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一、城市化的含义
【出示图片】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高度城市化的城市景观图”和“乡村图”,另一组是“城市拥挤的人群图”和“村落人群图”
【提问】通过比较这两组图,请问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后总结】
1.城市化的含义(1)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2)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引申过渡】城市化除了以上含义外,它还有如下含义。
(1)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2)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化文化的过程
(3)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各个集中点的扩大)
(4)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请举例说明这些表现。(可以让学生随意想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应适当启发。例如,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件的过程——如服装的扩散;城市对农村的影响——择业观念的转变、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板书】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教师讲解】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提问】自读课文回答: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讲解】四个时期将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各阶段的特点,首先从整体上观首尔市自起源后到上世纪90年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怎样的变化趋势?(上升)具体分析各阶段特点。1900年~1990年(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增长又有何新特点?为什么?)提示:达到空前程度。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后,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产业革命后,仅仅是经济较发达国家开始加速发展城市化,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加入,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推到了一个空间高度。
【看图】看图“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城市人口都呈绝对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的时间段发展速度不同。就人口总数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要比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要多,但其城市化水平还远不如发达国家,因为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要低很多。这是从图中简介得到的结论。
【留作业】通过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图”,我们能得到许多的信息,但有很多信息是需要加工才能得到的,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以便更清楚地显示这样几个因素。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对比;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规律;并比较它们与世界总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3)分析(1)(2)所得的结论,想想为什么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规律。
【过渡】以上我们从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接下来我们将从地域的变化(城市用地规模)方面进一步分析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出示图片】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
【提问】为什么城市用地会不断增长?(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总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城市自起源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由最初低水平的缓慢增长到产业革命后的加速发展,再到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达到空前规模,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过渡】总体上讲,二战后整个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具体到各个国家,城市化进程各有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板书】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讲解】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比较,我们将从起步、发展速度、水平高低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等方面着手分析。
关于两类国家城市化的起步,发达国家在产业革命以后就开始发展城市化,而发展中国家是在20世纪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才开始发展,显然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中国家起步晚。
下面,以美国与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例,分析两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水平。
年代
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
美国
中国
1950年
64%
10.6%
1990年
74%
26.41%
【提问】纵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快。)
横向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分析原因】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高,再加上城市化起步早,因而城市化水平较发展中国家高;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一时难以超越,因而城市化总体水平较低。
【讲解】发达国家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出现了一种与城市化现象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逆城市化现象。
【提问】读课文回答:什么是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在哪些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问】在发达国家大量人口由城市回流到乡村的同时,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又是怎样流动的呢?(提示:结合中国实际)
【答案】人口由乡村向少数大城市、特大城市迁移。
【提问】这种迁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
【总结】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自身以及子孙后代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例题1.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B.起步晚,发展快
C.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1)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两个重要特点。故A错。
(2)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晚得多,但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年增长率高达4.68%(1950年~1960年)。这种速度不仅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而且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故B对。
(3)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化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990年时只有33%,而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达70%。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因此,城市发展还不合理。故C正确。
(4)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即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较快的城市化进程之中。故D错。
正确答案为B、C。
【点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化进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例题2.以下关于世界城市化问题的论述,哪一种是正确的?()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正以空前的规模不断增长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出现停滞状况,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1)当前,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故A错。
(2)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晚,但发展中国家随着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故B是错的,C是对的。
(3)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突然加速,目前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相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出现停滞状态,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D错。
正确答案为C。
【点评】回答本题,可运用比较法。重点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以及目前城市化趋势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不能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混淆。
(四川宜宾兴文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