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浣溪沙》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宁临
川人(今江西杭州)。景德初年,报刚十四
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
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
他的名作《浣溪沙》。
晏殊简介《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
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
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品词明意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
,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
(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
的惆怅情思。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第三句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
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
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
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
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品词明意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对比,
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
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
伤别怀旧之情。在无可奈何的凋敝消逝中,仍有令
人欣慰的美好事物重现,被称为千古奇偶句。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
怀之情。
词之上片纵观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
昔。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
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
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
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
美的艺术享受。
总 结思想感情:
作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
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诗词赏识采
桑
子欧
阳
修
10 六“一”:一
万卷书、一千卷金
石文、一张琴、一
局棋、一壶酒,再
加上他本人一老翁。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自号醉翁。既老而衰
且病,将退休于颍水
之上,则又更号六一
居士。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
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
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
《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
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采 桑 子
欧 阳 修
轻舟短棹[zhào] 西湖好,绿水逶迤[wēi
yí] ,芳草长堤[dī] ,隐隐笙[shēng ] 歌
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lián yī] ,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
荡。
上片写泛舟湖上所见。这几句描写,词人
运用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方法,并把形象与
声音结合,营造出西湖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13译: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
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
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着重描写在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感受。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这里”,以静写动,
写出了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的景象。“惊起沙禽
掠岸飞”却是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
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
湖水面愈显其幽静。词作是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
不但增添了词作的情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
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
一样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在艺术上,词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
绘出西湖之美景,犹如一幅清丽活泼、空灵
淡远的风景画。同时,注重了动静结合的方
法,特别是以动写静的方法,把西湖清新可
爱之美表现得美不胜收,并寓情于景,令读
者想象而思考。采 桑 子
欧 阳 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 十顷波平,
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
水面风来酒面醒。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相 见 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朗读敦 儒 簪缨 倩
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dūn rú zān yīng qìng①相见欢: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
”、“上西楼”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金陵:南京。
③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④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⑤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
乱。
⑥簪缨(zān yīng ):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
人。
⑦收:收复国土。
⑧倩:请。
⑨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词语释义疏通词义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
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什
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
泪吹到扬州前线。作者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宋
代,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
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
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
仕,居嘉禾。 绍兴二十九年
(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
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
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
中八俊”。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
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
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创作背景
诗歌主题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上阙赏析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
开头两句,写词人登城楼眺远,触景生情,引
起感慨。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
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
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
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
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使
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
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下阙赏析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
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簪缨散”
,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
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
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
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人伤心地流泪,已经能
说明他痛苦难于忍受了,风前冠一“悲”,就更加表
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如梦令
李清照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
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他们婚后收集了
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南渡不久,
其夫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1129年金兵南
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即
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
一大家。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多写闺中生活和离别
相思。南渡后,深厚的故土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
感,一并抒发在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大
了。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山东)人。所
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寓故国黍离之悲,
情调感伤。给辛稼轩、
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
的影响。
李清照词,令慢
均工,擅长白描,善用
口语,被称为“易安体
”。现传《漱玉词》。
如
梦
令
李
清
照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兴
尽
晚
回
舟,
误
入
藕
花
深
处。
争
渡,
争
渡,
惊
起
一
滩
鸥
鹭。 游览溪亭,饮酒赏景,叫
人流连忘返。兴致那么高,酒
喝得那么欢畅,直到黄昏时候,
竟至于“沉醉不知归路”。待
到兴尽,方才回舟,在“沉醉
”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荷塘
深处方始发觉,急着寻路回家,
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
渡(怎么渡,怎么渡)”,声
音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
词欣赏析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
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
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
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
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
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
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令”。
关于“词”的常识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词
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3.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4.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夏季 黄昏
)2.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藕花”“日暮”)
(常记) (常)
(愉快、欢乐)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沉醉)
思考与讨论 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赞歌,以尺幅之短
给人足够的美的享受。为词人年轻时的词作,写
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出卓尔不群的
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
词人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个优美
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
然,朴实无华,含有深意。
中心主旨如
梦
令昨
夜
雨
疏
风
骤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试
问
卷
帘
人
却
道
海
棠
依
旧
知
否
知
否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李
清
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