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
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
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23 三顾茅庐1. 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抓住小
说的主要线索,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重点)
2. 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人物形象,学习文中层
层渲染、反复烘托的写作手法。(难点)
3. 感受古代白话小说丰富的文化底蕴;学会以诚待
人;关注时事,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重点)
学 习 目 标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名本,字贯
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西太原,元末明初小说
家、戏曲家。其代表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
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对后世文学
创作影响深远。另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
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传世。
走 近 作 者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
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
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
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
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小说
展现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揭示了许多战
争规律,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小说还通过错综复
作 品 简 介杂的斗争,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具
有超凡智慧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品格
的诸葛亮、忠义刚勇的关羽、阴险凶残而又颇具雄
才的曹操等。由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故事
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部小说长期
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小说
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
版社1973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东汉末年,
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
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
“此间自有卧龙、凤雏。”刘备打听后得知“卧龙”就
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
之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的人才。于是刘
备专程到隆中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背 景 链 接沔( ) 璋( ) 吴会(
)
拜谒( ) 愧赧( ) 存恤( )
纶巾( ) 鹤氅( ) 贵胄(
)
箪食壶浆( )
miǎn zhānɡ kuài
yè nǎn xù
ɡuān
预 习 测 评
chǎnɡ zhòu
dān拜谒:
愧赧:
拜访谒见。
因羞惭而脸红。
词语解释
经世奇才:
箪食壶浆:
顿开茅塞:
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用箪盛饭,用过盛浆。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
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
会,也说茅塞顿开。1.欣赏影片《三顾茅庐》。
2.自由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课文。
整 体 感 知3.快速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①
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
亮,关、张二人劝阻,刘备
用典故开导他们。第二部分( ): ②、③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并
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分析
天下大势,隆中献策。
第三部分( ):④ 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1.自由读1-2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关公、
张飞、玄德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
课 文 解 读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
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
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
人之甚也!” 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
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
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
专来拜见先生。”
玄德拱立阶下……关、张在外立
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三顾茅庐前,三人的态度:
关羽:
张飞:
玄德:
其礼太过
麻绳缚来
亲往拜谒 侍立阶下2.再读第2自然段,思考:
(1)写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有
什么作用?
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
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诸葛亮,推动
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
节做了铺垫。 (2)刘备得知诸葛亮正在睡觉,为什么不让
童子叫醒诸葛亮而要在阶下等候近三个时辰?
刘备的耐心等候,不去惊醒先生,是心诚的表
现,体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诚意;另一方面,使
小说的情节发展富有波澜。 3.第3自然段中,诸葛亮针对刘备的询问,阐
述了哪些内容?体现了什么?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
下,以“人和”取胜的策略。体现了诸葛亮虽归
隐却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睿智,以及他心怀天
下的抱负。 4.认真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从诸葛亮交代诸葛
均“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
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的
这一番话中,见到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
不贪恋富贵功名,知恩图报 5.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玄德、关
公、张飞、孔明的形象特点。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
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
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
人之甚也!”
稳重、顾全大局关公 “……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
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
故竟自去了!”
“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
把火,看他起不起!”
暴躁、鲁莽
张飞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
访之。
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
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
见大贤耶?”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
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
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
恭敬诚恳
玄德 “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
不胜愧赧。”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
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谦虚谨慎
智谋过人
孔明 1.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
出来?
从诸葛亮故意避而不见刘备,并多次考验刘备,
并多次考验刘备,可见他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从
他躬耕陇亩,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在战略方
面进行了精心谋划,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胸怀大志、
富有智慧、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深 入 探 究 这样合适,因为一方面此时诸葛亮对刘备是否
能成就大业,是否能礼贤下士并没有完全了解,故
意采用避而不见的形式对其进行试探和考验,说明
诸葛亮极为谨慎,对自己将要辅佐的人必须完全信
任,才能托付。
2.诸葛亮故意多次避而不见刘备,你认为这样
合适吗?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合适,作者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的情节跌
宕起伏,增添了作品的情趣,也更能突出刘备思贤
如渴、礼贤下士的品质。
这样做不合适,因为这种行为明显是对来访者
的不礼貌。虽然诸葛亮有试探的用意,但应适可而
止,否则,很可能与上市自己的“伯乐”失之交臂。三
顾
茅
庐
三顾茅庐前
关羽
张飞
玄德
刘备见诸葛
诸葛亮:雄才大略 处世谨慎
玄 德: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其礼太过
结 构 梳 理
麻绳缚来
亲往拜谒 侍立阶下主 旨 概 括
本文记叙了刘备第三次到诸葛亮草庐拜
访诸葛亮,并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大业,
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
时也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古代小说常用的人物出场方法是,在人物正
式出场之前,层层烘托,反复渲染;在正式出场
后,再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使人物的基本特
点得到更鲜明的表现。 文章写刘备拜访诸葛亮,
层层烘托,反复渲染,诸葛亮和刘备的形象便呼
之欲出。
1.层层渲染,烘托形象。
艺 术 特 色 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了栩
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等上“半晌”“一个时
辰”,而态度“恭恭敬敬”;张飞则粗犷豪放、
莽莽撞撞。诸葛亮则是经世奇才,从他未出隆中,
已分天下便可以看出来。
2.人物形象鲜明。拓 展 延 伸
蜀 相
[唐]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收集《三国演义》中你喜欢的某一个
或一些人物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分享英
雄人物的小故事。
课 后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