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ID:46691

大小:61.19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苏教版第二册美术教案(国标本) 第1课  雪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册的第1课,旨在放松学生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述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     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作画。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油画棒、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     教师准备:大量雪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打一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观看资料,结合回旧想像。     (1)雪的外形;     (2)雪的特点;     (3)雪中情景。     4•欣赏范画。     (1)创意是否新颖;     (2)构图是否具有形式美熙;     (3)色彩是否漂亮。    5•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利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    6•作品展示。    学生自我表述,同学相互提建议。    7•课后拓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六、教后记: 第2课  水墨游戏 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学生较早地接触了水墨,对于培养学生的笔墨感受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兴趣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水墨手段,认识线,用线去自由涂抹,尝试造型,感受笔墨,在水墨空间里游戏和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树立起学生的表现和尝试意识,让学生在水墨的线条、块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抒发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水墨课程的安排在美术学科中连续性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接触并反复尝试和体验笔墨,使抽象化的线条富于情感,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创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建构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笔墨工具、笔墨范作若干,长飘带几根。 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色,笔洗等 五、教学过程: 第l课时:     A•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     a•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单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态变化。     b•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     c•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d,讨论,表述。     B•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     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     b•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     c•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     d•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尽力表达丰富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条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     (a)浓•谈、干、湿。     (b)粗、细、长、短。     (c)断、连、顿•挫。     (d)……     C•交流活动。     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水墨表达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 第2课时:     A•比较和欣赏。     a•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b•欣赏书上的范作。感受并体会他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     c•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作品和轶事。     B•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     a.可以表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b,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     C•尝试笔墨游戏。     a.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表现笔墨效果。大胆尝武水墨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技巧。     b•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巡回指导。     D•展示交流。     a.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     b•相互欣赏评价。     E•教师总结。 六、教后记: 第3课  雕泥板 一、教材分析: 泥工课可以是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雕泥板在泥工课中属于浮雕。通过雕泥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立体意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以后泥工课的开展和深入。 本课的内容包涵了欣赏与创作。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兴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范画,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作品的立意与创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泥板、刻刀等。 生:泥、刻刀以及自选的一些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1、拿出已经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2、学生尝试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的概念。 3、说说你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二、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 3、浮雕艺术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5、存在的形式:单幅或成组。 三、讨论探索。 1、选择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 2、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供学生欣赏。 3、以小组为单位,跺脚度地讲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并勾勒草图。 2、教师巡回指导。3、立意要新,有独特个性,并要主义形式美感。 六、动手制作。 七、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2、研究用何种方法进行制作。 三、学生尝试制作。 (1)、用泥皮、泥条粘贴的方法做浮雕装饰。 (2)用刀刻的方法来绘制。参照范图用半圆雕和浮雕结合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1、相互交流。 2、教师评价。 3、可以选择部分作品涂釉烧制。 五、教师总结。     (1)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创性。 (2)可以摆放在房间内装饰。 六、教后记: 第4课  我的地图 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学中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与交流的探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声没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戏能力。 重难点: 培养法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范图,道具等。 学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学打听去中山陵该怎么走?中山陵幽深们好看的景点?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以语言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地图最明了直接,能激发学生探索画地图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借此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而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虾、形象化的绘制,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这里教师对情趣化地图的表现特点作出激发、引导。 *回忆想象,情趣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所进行回忆,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有趣的景物和线路。请几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前把这一概况向学生介绍,并能在黑板上作简单的线路绘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把线路画出,还应该把线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现出来。可加入个人情趣化内容,使地图有趣、好玩、有个性。提倡学生之间合作,在表现地图的过程中,可边讲边画,边想边画,着色大胆,线路清晰,力求有趣。 *借图神游,情趣评价。 学生把地图画好后,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讲解自己有趣的作品,还可以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游玩参观。本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应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评价的重点。 *课后拓展,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自己的地图与此有无区别,需要作何更改?要求对这一场景进行认真观察,收集资料和媒材,为下一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实录景象,引发感知。 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地方风景航拍带和小动物生活环境带供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家乡的地形、地貌、名胜古迹、现代建筑产生热爱之情,对小动物生活环境产生情趣性的探索。 *欣赏范作,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沙盘”,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盘”,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图(绘制)。让学生仔细观察欣赏,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一些较难处理的地方教师应作讲解示范。 *想象表述,合作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场景、线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内容。也可以将梦中、书中感受到的场景或小动物生活场景作一表述。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自己个性的美术语言和制作媒材进行大胆表现,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力争制作或绘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创造性的地图。 *展示作品,游戏评价。 学生作品制作好,开展“地图评选大赛”活动,学生可把自己地图的制作方法、内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学表述,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展现,不足之处得到完善。鼓励表现进步的、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评价中得到提高,兴趣倍增。 *课后拓展,树立理想。 课后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 来写一篇故事,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前景作一构图,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后记: 第5课  美丽的盘子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盅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像、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 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续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制,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本课展示的多幅学生作品旨在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非就材料,通过学生的一双巧手描绘、制作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难点:1。陶器与瓷器的不同之处 2.盘画作品是如何制成的。 3.漆器是如何制成的。 4.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中外瓷盘艺术品图片,各种制作材料,白瓷盘,水粉颜料,纸盘等。 生:白瓷盘,纸盘,卡纸,剪刀,色纸,废旧材料,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请同学把自己查阅的有关盘子的资料,图片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师可将学生带来的盘子图片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谈谈对不同材料盘子的认识。师生共同探究中外陶瓷艺术。 2)学生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请大家对陶盘、瓷盘图片进行简单的评述、探讨。交流各自所直达的有关盘子的小知识。 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陶盘、瓷盘,和学生一起探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听取形式呢感不同的看法。 4)。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2.欣赏作品,启发构思。 1)。请学生和教师一起欣赏课本上的盘子,特别是第14—17页的中外陶盘、瓷盘、漆器盘和学生作品。 2)。请学生分析一下这些图片,能看出来这些盘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盘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说一说盘子上的图案和装饰盘子的材料,你最喜欢课本上哪一个盘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这些盘子的构思很巧妙,构图新颖,色彩鲜艳,多中材料把小小的盘子装饰得非常美丽,挂在教室或居室可以起装饰的作用。 4)看到这些美丽的盘子,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师比一比,和同学比一比,你是否也能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作业展示 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同学们带来的材料要共享。 2)同学们可以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共享成功的喜悦。 3)提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收获吗?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4)在欣赏学生作品之余,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特别是对其他组的同学作品提出赶紧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 5)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性评述。 6)别忘了把桌面、地面收拾、打扫干净。 六、教后记: 第六课 春天的颜色   一、教材分析: 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通过组织孩子们走进山林、原野,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美好春光,通过画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表达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五彩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 操作目标: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讷讷感用自己擅长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春天的观察与表现,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没与季节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春天的色彩没,用简短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 难点:用什么样的美术语言表现春天的色彩美。 四、教学准备: 师:景点、授课环境的选择;应用与写生、示范、指导的工具材料。 生: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及户外活动的服装、鞋帽等。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知道,春天! 师:对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植物园(根据地方优势,也可以是公园、野外等),看看春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们愿意去找一找吗? 生:好!哦!去植物园了,去找春天哦! (组织教学,讲解室外写生纪律要求) 二.            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你找到春天了吗? 生: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呀—— (请小朋友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这些事物的生长现象和色彩变化方面加以描述。) 师:那么,你们觉得春天美吗?你想怎么表现? 生:有—— 师: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眼中春天最美丽,颜色最漂亮! 1.学生绘画或制作(可分小组协作),教师指导。 2.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价。 1.收拾整理:强化环境卫生的维护。 一.            拓展阶段: 1.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唱支歌吧(边唱边舞)。 2.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留个影吧! 3.等到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一同去踏青,把美好的春光写在你的日记里。 二.            评价总结: 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师评、生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内容包括:○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执行情况,环境卫生维护情况。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价。 ○对学生语言表达、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评价。 ○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评价。 六、教后记: 第7课 转转儿   一、教材分析: 人类的创造体现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上。儿童虽然不具有改造物质世界的主动性,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都融于情感驱使的富有乐趣的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以自由的心态放松着自己的思维,以无拘无束的行动为大胆地创造,感受着无尽的愉悦和满足。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些活动和自由的玩乐就是创造精神的萌芽。学前时期,儿童就喜欢玩转转儿。无庸置疑,本节课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的任务是让儿童在转转儿的玩乐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寻找图形和色彩混合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了解转转儿玩具的原理,掌握制作的反复法,并能独立操作。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并养成爱创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游戏方法。 难点:圆的剪制;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组织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制作,形成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四、教学准备: 师:转转儿几个,剪刀,胶水,卡纸 ,纽扣等制作工具。 生: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线等 五、教学过程: 1.活动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充分准备活动工具。教师课前提醒学生在准备剪刀等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安全性,准备儿童专用剪刀,并存放、保管好自己的圆规,特别注意圆规的尖部。 2.活动的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玩过转转儿的游戏吧?(教师取出转转儿然后旋转起来,激发儿童兴趣。) 3.活动的尝试: A. 教师知道儿童将纽扣穿起来,绳线的两头打结。 B. 教师知道儿童尝试让纽扣转起来。 4.活动的发展: A. 师:纽扣太小,如果添上卡纸,再纸上画上美丽的颜色,转起来就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出现。 B. 看教师的范作,激发兴趣。 C. 初步研究、了解制作方法。讨论并掌握制作方法。 转盘的制作:圆规画园---剪出圆形---给转盘涂上漂亮的颜色---确定圆 1)心---将纽扣粘在圆形卡纸的正中间---用针穿孔---穿线并打结---尝试旋转。 2)注意事项:圆心旁边的两个相对应饿点不能距离圆心太远,大致和纽扣的两个对应的孔距离差不多。 D. 学生尝试制作。学生利用自己的工具制作转转儿,并在转转儿上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5.活动的延伸: A. 试者让转转儿转起来。 B.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制作转转儿?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发现。 C. 游戏,相互欣赏交流。举办比赛,谁的转转儿旋转的时间最久,转起来最漂亮。 活动的收拾: 打扫卫生 教师总结 六、教后记: 第8课 校园真热闹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本课的内容和儿童的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画面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会议、想象和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指导儿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构图和用色,表现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难点: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四、教学准备: 师:欣赏作品若干 生: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学过程: *回忆和想象。 通过回忆和想象,说一说校园里活动: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校园里举办过那些活动。 2.活动的场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动场面,上台来表演一些动作。 *欣赏图片资料,讨论表现方法。 1.欣赏教材和教师准备的图片资料,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活动气氛和表现方法。 2.小组讨论表现方法。 1)表现手段: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铅笔等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 2)画面氛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色彩要鲜艳,人物形象的动态要夸张,表达要大胆。 3)想一想自己要表达哪些内容,讨论:如何使画面的安排更充实,如何能表现热闹的气氛。 *课堂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刻画活动场面,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示和评价 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总结。 六、教后记: 第9课 这是我呀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极其宽泛,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精心施教的一堂好课。本课教学的连续性、条理性、综合性很强,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要义。本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现课标精神。本课与其他同类课题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之处是本课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是一个“面”化的教学体,而其他课是“点”化的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的我就是没的塑造者,与自然存在着共舞、共生、协调等关系;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本课在情意领域上,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能够通过自己、做自己、雕自己提高自信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初步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运用生活媒材进行恰当的表现。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尝试性地运用立体手法创造性塑造人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测量工具、小镜子、照相机、制作工具及材料等。 生:制作工具及材料、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发现自己。 教师可在班级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特征鲜明的学生形象,让大家猜,这位同学自然地发现“这就是我呀”! *出示课题,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魅力”所在(特征),可与同学交流观察结果,互相提出看法。 *探讨比例,学会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实验性的“比例游戏活动”,可把头作为身高的比例单位,把眼作为面部的比例单位,同学之间进行测量,并写出活动报告(强调安全教育)。在掌握比例关系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特征和比例, 运用画笔进行大胆的表现,并尝试性地运用各种绘画表现方法。 *作画过程,互评互进。 引导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结合同组的同学的意见,完善画面的形象。建议学生给自己重新设计发式和服饰。同学之间的互评,不够使每位同学更准确地表达特征,情趣更浓厚。 *课后拓展,初步感知。 教师可让学生把描绘自己形象的画面放在面前,进行趣味性评价。让学生课后收集制作材料和观察自己的照片、录象等来发现自己的特征。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展示作品。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备的制作材料放好。欣赏几幅有特色的情趣作品,给予学生启发。 *启发想象,学会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才能使画面有立体效果?学生答出运用手工制作方法和运用纸、布等材料制作。 *欣赏范作,探究学法。 教师出示几件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看、摸、拆、拼、想等探究性学习,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设计“我”的形象。 *合作探究,个性制作。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制作爱好,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学生进行制作,同组同学之间互提建议,特别是形象特征上和情趣上给予帮助。 *开展游戏,情趣评价。 在学生制作好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制作好的作品放在面前,同学之间进行“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倡情趣性评价方式,指出作品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以便改善。 *课后拓展,触摸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认真观察并能够触摸自己的头、面、身体等,初步感受自我形体结构的立体感,并准备制作塑型材料。 第三课时 *欣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出示几件有代表性的情趣化人物雕塑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形象特征、制作材料、形态情趣等,并让学生摸一摸,增强学生对立体作品的感知。 *讲授方法,尝试制作。 教师讲解立体塑型的初步方法,如:搓、捏、盘、接、雕、刻等方法,特别是人物姿态的拼接和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应讲清、讲明。学生尝试运用制作方法,同学之间可交流讨论,试验出其他制作方法。 *合作探索,制作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能够尝试性地摆出个性化的动作和神态,同学之间观察、审美,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用笔把动态画出,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照片进行播放、评点。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象内容,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运用适合自己的媒材进行制作,可用黏土、泡沫块等 可塑材料进行雕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评点,完善作品。 *游戏评价,凸现自我。 教师与同学一起开展“这是我的ABC”游戏,小组之间进行展评。A。自画像;B。自我形象手工;C。自我情趣雕塑。师生互评,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奖励,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游戏与评价氛围。 *课后拓展,布置房间。 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于室内装饰(如教室、家庭等),放在有趣的位置,让来客欣赏你的作品,并说说他(她)像谁?当来客认出制作的是你自己,那么回家帮爸爸、妈妈制作一件作品 六、教后记: 第10 课 纸线绳小浮雕   一、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生利用纸、线、绳制作小浮雕,通过动手制作,不仅锻炼学生对物体的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色彩搭配、点线面结合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的原材料来自于日常生活,这会促使学生认真地体验、感受生活。在创作上,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质地的纸、线、绳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组合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注意点、线、面的结合要具有美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利用多种材料大胆制作。 难点:点、线、面的结合要具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若干、纸、线、绳、胶水、及剪刀。 生:色卡纸、白纸、线、绳、胶水、剪刀、自选可以用来制作的媒材。 五、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按组重新排列桌椅,集体协作完成。 *感受材料: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接触所带的材料,说出质感。 2.用小手触摸老师所带的材料。 3.讲述感受:选择某些纸、线、绳,说好所你觉得它们适合表现何种物体? 4.再次加工:对已有的材料根据其特性进行加工:染色、卷曲、打结等,使学生完全融入其中。 5.尝试创作: 1)欣赏范图,学习经验。 2)勾勒草图。 3)选择材料。 4)动手粘贴。 6.展示交流: 1)开一个小小展览会,请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可以赠给你的好朋友,和他(她)共享艺术之美。 第11课 神奇的瓦楞纸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10 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原材料的机理效果进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瓦楞纸剪、撕、切等操作,引导学生们在具体情境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力,而且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表现力也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本课以常见的包装盒之 类的瓦楞纸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从废旧物品中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是学生们感受肌理,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以瓦楞纸的剪、撕、切、贴等方法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绘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与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利用它的多层凹凸面进行创作。 难点:巧妙地利用纹理的粗细确定粘贴的饿方向。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盒、胶水、美工刀、剪刀等。 生:各种瓦楞纸盒、剪刀、胶水、美工刀以及一些废旧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1.纸张比较(宣纸、卡纸、餐巾纸、瓦楞纸等)。 1)直观对比; 2)感觉、触摸对比(重点感觉瓦楞纸)。 2.研究表述。 1)讲述各类纸张对比结果。 2)瓦楞纸的特点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贴等。 3.欣赏范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画的表现方式及形式美感。 4.尝试制作。 试着用撕、剪、贴等方法做一幅简单的画。 第二课时 分小组合作 1.展示作品。 自评、互评上节课的作业。 2.欣赏范例(受机广告画、立体模型等)。 通过欣赏,拓展思维。 3.分小组构思创作草图。 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4.动手创作。 1)表现内容要丰富,多样; 2)用弯、折、卷等方法更增强立体感; 3)粘贴形式根据纹理色彩。灵活地粘贴。 5.共享活动。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六、教后记: 第12课  画味觉 画嗅觉 教学思路:本课让学生欣赏一些用点、线、面、形、色来表现的大师的作品,使学生从重受到启迪,理解如何运用点、线、面、形、色来作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边线嫩里和综合评价能力。通过感受、体验各种味觉、嗅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来表现各种味觉和嗅觉,体验美术造型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大胆地表现不同的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切身的体验表现自己的味觉和嗅觉感受,可以大胆夸张的表现,要有独到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电脑、投影仪、图片资料等。 学生:水彩笔和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可以用来品尝的小食物。教师准备几种气体和液体,用深色的瓶子封好。 二、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大片大蒜,让学生品尝。出示几幅地图共学生欣赏。 2、学生品尝大蒜,让全班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表情。 3、薛恒说说自己品尝后的感受。 4、再让同学品尝一些味道,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5、学生尝试闻一闻,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展开活动。 1、请小朋友将自己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尝一尝、闻一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品尝味道,表述自己的感受。 1、拿出自己的绘画工具用点、线、面画一画自己的感受。 4、学生尝试表达,战士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活动。 1、欣赏书上的作品,体会作者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理解大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3、小组讨论自己对各种味觉和嗅觉的理解和感受,如何用颜色和线条边线这些感受。 4、选择一种或几种味觉和嗅觉,用自己工具大胆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五、延伸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相互欣赏评价。 六、总结活动。 第13课  送你一个书签 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七课初步使用剪刀的基础上再次使用剪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剪制,培养纸工制作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接触了书签;通过自由的制作、使用书签,学生可以理解书签在阅读、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感知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            通过多书签的观察,了解书签的作用和形状,尝试利用剪贴绘画等手段和纸张、笔、各种废旧材料等媒材自由制作和表现。 重难点:通过了解俄和欣赏,尝试用各种媒材大胆、自由的制作书签;巧妙的构思并安排构图,作品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和个性化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书签范作若干,纸张以及剪刀等。 学生:卡纸、剪刀、细绳、胶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书签。 1、整理课前准备的书签,分组分类进行简单的归纳。 2、小组讨论,总结研究成果。 (1)书签的作用:放在书本中为阅读和学习及工作提供方便,陶冶情操,表现个性化的智慧,收藏等。 (2)书签的形状:主要是长方形,也有圆形、心形、菱形、扇形和其他形状。 (3)书签的材质:多为纸质、也有羽毛、叶脉、竹片、香木片、金属、塑料等。 (4)书签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 (5)表现的手法:绘画、制作、综合运用等。 (6)存在的形式:单幅独立存在,成套成组等 (7)书签大多有一根绳签。 3、学生观察、讨论、研究、表述,教师适当提示、总结。 二、欣赏激趣。 1、请学生介绍有代表性的书签。 2、展示欣赏书签,了解内容和形状及制作手法。 三、探讨制作方法。 1、教师提示。 (1)、先剪制书签的形状,再表现书签的内容。 (2)、先表现书签的内容,再依据表现的内容剪出书签的形状。 2、想一想自己要设计的内容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注意书签形状和表现内容的和谐。 3、充分引导学生想象和讨论。 4、剪法指导。 5、细绳的穿法。 四、尝试制作。 1、学生制作,画面的表现形式以绘画为主。 2、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五、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意。 2、相互评价,各抒己见。 3、将自己做的书签放在书本里感受一下。 六、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作品给与肯定,并让学生做下一节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欣赏和感受。 将收集的各种媒材制作的书签分到各组,进行欣赏和交流,感受到制作之美。 二、讨论和研究。 1、小组讨论,这些书签的制作方法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和材料制作书签。 2、初步考虑,利用手边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形式的书签。 三、制作方法探讨。 1、剪纸、撕纸粘贴。先构思简单的形状,形状不能大于书签的外形,然后,剪纸或者撕纸,贴在书签上。 2、其他材料的制作。巧妙运用媒材,如绒线,废旧布条的运用,树叶贴画等。 3、相互讨论制作方法。 四、学生尝试制作。 1、大胆构思,用手边的材料反复摆放。 2、认真制作。 五、展览交流。 1、相互交流、评价。 2、互赠书签。 六、教后记: 第14课   中国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教学用具 1. 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 2. 中国民间玩具实物。 3. 温州民间玩具采访录像、民曲录音带等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或资料图片,通过家长的讲解,了解一两个中国民间玩具;剪刀,糨糊,各色卡纸若干,其他媒材等. 教师准备:几个民间玩具,有关介绍性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本环节目的:通过剪纸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之了解到民间玩具是民间艺术的一种。) (师在一张彩纸上迅速剪出一图案贴在黑板的彩纸上。) 师: 小朋友,请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生: 这是剪纸作品。 师: 你们知道剪纸属于什么艺术吗?让老师来告诉你,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这些艺术作品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关,它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艺和智慧。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里,与我们小朋友最接近、最受喜欢的,当然是民间的玩具了。 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中国的民间玩具》(出示课题) 三、新授 一、 (本环节目的: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的欣赏,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发展、分类及其造型色彩所包含的寓意,了解家乡的民间玩具,激发孩子们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 (一) 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不受重视。但近几年来,民间玩具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纯朴的造型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可以很快地捏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一件件淳厚、朴实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表现并创造出来,那可真是美不可言。 (二) 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请打开课文P30(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师: 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 (三) 欣赏玩具实物 1. 观察民间玩具。     除了这些,金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民间玩具,请大家看看,这些玩具是用什  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在黑板及桌子上出示各种不同的玩具逐一展示。)     请每组派几位代表,上来看看、摸摸、玩玩,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说出这些玩具的制作材料) 2. 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 (各组经过讨论,写出自己组对民间玩具分类的意见。师小结。) (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 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 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波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四)欣赏代表性民间玩具 1. 欣赏陕西布制蛙形枕头。 师:先请看这只枕头,它与一般枕头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外形像青蛙、中间有个洞……)    师小结:这枕头都是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制的,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像只青蛙。枕头的中心挖了一个洞,这是为了使孩子们睡觉时能将耳朵放进洞中,不受挤压;同时又便于泪水的漏淌,不会让泪水打湿枕头,流进耳朵,影响身体健康;这种枕头色彩鲜艳,形象给人以笑眯眯的感觉。除了睡觉外,这枕头还是小孩们所喜爱的玩具。小小的枕头,伴随孩子长大,这其中的一针一线,包含了母亲多少的深情厚意啊,这可是现代高档玩具所不能表达的。 2. 介绍玩具中图案的寓意。     在蛙形枕头上图案绣得很精致,上面的莲花、莲蓬、莲藕和鲤鱼的组合,意味着年年有余,同样也有连生贵子,期盼多子的意思。 在民间玩具上,一般都绘有一些富有寓意或象征性的图形,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大家想了解一下吗?请看(出示投影附三:图案的寓意) 3. 欣赏民间玩具的色彩。    民间玩具图案很别致,色彩也很独特,请看:(出示西安布制十二生肖挂饰)这件挂饰色彩上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 师小结:中国民间玩具在色彩上总是选用艳丽醒目的颜色,给人以强烈对比的视觉感受。想象一下,北方寒冷的冬日,浓郁的色彩不就可以缓解那灰暗、萧瑟的气氛;丰收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那鲜艳的色调,又恰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年四季中那美妙的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 。 4. 认识民间玩具的功用。    民间玩具不仅图案别致、色彩艳丽,而且很多玩具还具有多种功能。(出示实物套娃)    (引导学生说出套娃不仅集玩、观赏、贮藏于一身,而且存放方便的功能,展示套娃的七个套形。)    总结: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品,多么难能可贵呀。 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 (五) 欣赏本地玩具。     师:中国的民间玩具品种丰富、分布广泛,各地都有。我们家乡温州到底有那些民间玩具呢?老师课前曾叫同学们去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现在请你们来介绍一下。(请课前搜集到玩具图片或实物的学生上台讲解)     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温州的民间玩具,那么现在温州的民间玩具是怎么样的呢?请听温州的民间玩具收藏家、车木玩具创始人——季桂芳先生的女儿季天渊阿姨的介绍。(播放采访录像)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出示投影附五) 四、制作玩具,结束教学     (本环节目的:通过简单的玩具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     结束总结:近几年来,民间玩具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玩具已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玩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玩具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有的甚至走向世界,中国的民间玩具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今后,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多留意、收集和了解民间玩具,为发扬和光大我国的民间艺术做一点努力。今天,让我们也用灵巧的双手,去学做一件民间玩具好吗?(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乐曲中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玩具学习制作) 六、教后记: 第15课  外国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讨论中感受各国民间玩具的特色。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提高学生对外国民间观光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用废旧材料仿作或创作一个玩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1、欣赏中国的民间玩具。 例:布头娃娃。泥工摇头老爷爷,舞龙灯。 2、揭题 中国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乡土气息、外国的民间玩具,呈现出异国的情趣,别看小小的民间玩具,它也体现着各国的审美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民间玩具。 三、           新授 1、欣赏例图。 〈活动鸟〉(木)美国华丽的色彩,优美的造型,活动的头部和翅膀,既可以玩,又可以做为装饰较为实用。 〈木偶〉(布、陶、线)德国。整个造型可爱,逼真,用的材料无毒无味形象不拘束于洋娃娃,活泼,可爱的丑娃娃,同样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大将军〉(木)非洲尼日利亚,带有民族特点的古朴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帽子,让男小朋友很喜爱,帽子上数把宝剑既可做装饰,又能做帽饰,也许能  出来玩耍,设计的十分巧妙。 〈活动鸡〉(木)(日本)抓住鸡本性好斗的特点,表现的鸡很逼真,鸡身上的装饰图案,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这一美丽的造型不仅可以欣赏还能活动,玩一玩,让人们坐在家中,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到斗鸡的场面,用手操作,让哪只鸡赢都可以是不是你也想玩一下子。 〈丰收神〉(木毛、棉)北美印第:设计的很有特点,对称的装饰,方形的眼睛,都十分独到。 〈织物玩具〉(绳、珠子)尼日利亚。平时我们只是跳绳,没想到用绳子也能塑造形象,从不同的发型,动作上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别具匠心的设计风格。 2、说一说外国民间玩具与中国民间玩具的异同。 同:都限有民族特色,都可玩,想像力都很丰富。 异:材料更为丰富,呈现出异同情趣。 3、能否用废旧材料做一民间玩具(讨论) 4、欣赏学生制作的玩具。 〈猫头鹰〉报纸、线、硬纸板,突出了猫头鹰的大眼睛。〈动物玩具〉能拉,用易拉罐 废纸、纸盒制作很有趣。 5、老师范作 A想(特征、材料) B做 G玩 四、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废旧材仿做或创作一个玩具,没有材料的同学可用画笔画例图。 要求: 1、形象生动,可玩、可赏 2、大小适中,可同座位或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五、      同学们练习,老师辅导。 六、      评价 1、欣赏同学们制作的玩具。 A请同学们自己上台介绍。 B请1-2位学生玩。 2、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具有别致、新颖、有特色的玩具,才会使更多的人喜欢。 教后记: 第16课  好大一幅画 教学目标: 通过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现代建筑的壁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表达巨幅作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欣赏图片资料时,观察需要仔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的表现,展示自己。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若干。学生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活动 (1)准备活动环境。 (2)师: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极不安全的恶劣的环境中。但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还用自己发现和创造的工具在岩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现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渴望。被称为东方天书的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上,留着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石头磨出的子午线和当时人们活动的情景;徐州出土的众多的画像砖,是汉代的先祖们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 2、            展开活动 (1)儿童自己欣赏书上的图片,感受画面形式和场面,初步理解作品内容。    (2)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幅较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生活有关,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画面的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 C、重点了解一些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点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带箭的美洲狮形象,常常被人类学家们用来说明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非常喜欢用这类人工制品去仿造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 B、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用石头磨画而成,刻画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画,记载着很多本身经卷故事,著称于世界。 (1)    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许多巨大的画,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为什么要画?画的是什么? (2)    壁画等巨幅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A、            商业宣传广告。 B、            装饰生活环境, C、  人们自娱自乐 (3)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绘画作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互相讨论,表述。 第二课时: 1、分享活动 (1)    教师组织儿童分组,安排场地、准备巨幅绘画创作的材料。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绘画表现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 A:小组表现同一个主题,先集体构思,再分配具体任务到个人,一起表达。 小组里每个人都自由发挥,看看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么样的画面。 (3)    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A:鼓励儿童大胆涂抹,不要受约束,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 B:提醒儿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有流动感。 C:提醒儿童在墙壁绘画时,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D:提醒儿童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 E:相互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4)    学生分头活动。 A:墙壁绘画。 B:大纸上绘画。 C:地面绘画。 (5)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不怕苦和累,坚持到底,并协助学生完成美术活动。 2、延伸活动 (1)    展示创作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    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 (3)    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的表现。 (4)    拍照留念 3、收拾活动 整理工具,打扫卫生。 教学反思: 教后记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