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课 时
琥 珀5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琥
珀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让我
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琥珀: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
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 是一种有机的
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根据颜色性状的不同分为
不同的种类。它的颜色由微黄到微褐色,半透明,容易抛
光,主要用作装饰品,可作中药。
资料袋1.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吼、脂”等15个生
字。
2.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
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学习目标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我会认
嗡 松 拂 出
hǔ pò wēng zhī shì shèn
前 后仰 一 掩
fǔ fān mái péng pài
琥珀 嗡 脂 渗
俯 番 埋 澎 湃
拭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白琥
琥珀色
hǔ
琥
琥珀
蜡珀
琥珀项链
pò
珀
琥珀 嗡鼻音
嗡嗡响
wēng
嗡
嗡嗡
脂肪
面如凝脂
zhī
脂
松脂 擦拭
拭目以待
shì
拭
拂拭
渗透
渗水
shèn
渗
渗出 俯身
俯首贴耳
fǔ
俯
前俯后仰
翻番
三番五次
fān
番
一番 埋土
埋头苦干
mái
埋
掩埋
澎湖湾
心潮澎湃
péng
澎
澎湃 惊湃
汹涌澎湃
pài
湃
澎湃挣
zhēng (挣扎)
zhèng (挣脱)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读一读:他挣(zhēng)扎了很久,终于挣( zhèng )脱了
绳索。 ..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身体前后晃动。
【约莫】
【热辣辣】
【飒飒】
【柔嫩】
【拂拭】
【前俯后仰】
拟声词。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估计、大概。
掸掉或擦掉(尘土)。
软而嫩。
形容热得像被火烫着一样。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形容数量非常多。
【成千上万】
【逼近】
【冲刷】
【澎湃】
【粘稠】
【推测】
【详细】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
周密完备。
靠近、接近。
水流冲击,使土石流失或剥蚀。
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
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琥珀是怎
样形成的、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我会写
怒 吼 脂 拭 餐 划
辣 渗 挣 番 埋 刷 测
晌
详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怒吼
书写指导:“奴”要扁,“女
”的横由重渐轻并上拉,“心
”的斜钩呈弧形,起笔由轻到
重。
怒
nù
结构:上下
组词:发怒 怒发冲冠
造句:面对歹徒,爸爸毫不畏惧,
勇敢地冲了上去!
音序:N 部首:心
我会写怒吼
书写指导:口字要小,子字横
撇要小、竖要长带弧度、横变
为一提,竖弯钩的竖要长。
吼
Hǒu
结构:左中右
组词:吼叫 河东狮吼
造句:爷爷怒吼着打跑了冲向人
们的恶狗。
音序:H 部首:口
我会写松脂
书写指导:月字要窄,匕字撇
要短平、竖弯钩的竖要短、弯
要大一些,日字稍窄小。
脂
zhī
结构:左右
组词:脂肪 胭脂
造句:这些松树分泌了许多的
松脂。
音序:Z 部首:月
我会写拂拭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扌的横
短提稍长,式字横要短且稍向
上提、斜钩要长。
拭
shì
结构:左右
组词:擦拭 拭目以待
造句:妈妈轻轻拂拭着爷爷的画
像,泪流满面。
音序:S 部首:扌
我会写美餐
书写指导:上下要紧凑,上边
要扁小、中间人字舒展,末尾
两笔撇短点要长、有力。
餐
cān
结构:上下
组词:西餐 风餐露宿
造句:周末我和姐姐在麦当劳美
餐了一顿。
音序:C 部首:食
我会写
划动
书写指导: “戈”的横要短,
稍往上拉,斜钩呈弧形,右上角
有一点,“刂”的两竖稍宽松。
划
huá
结构:左右
组词:划开 划火柴
造句:我小心翼翼地划动着小船
向岸边靠近。
音序:H 部首:刂
我会写晌午
书写指导:“日”窄长,“向
”首撇靠上,下框方正,横折
钩的横轻竖稍重,“口”要小。
晌
shǎng
结构:左右
组词:歇晌 歇了一晌
造句:晌午时分,沙漠上阵阵的
热浪扑面而来。
音序:S 部首:日
我会写热辣辣
书写指导:辛字要窄、三横都
稍向上提、末笔竖变为一撇,
束字口扁宽、撇捺舒展。
辣
là
结构:左右
组词:辛辣 酸甜苦辣
造句:我用热辣辣的目光看着老
师,希望老师注意我。
音序:L 部首:辛
我会写渗出
书写指导:参字上边扁小,大
字要扁、撇和捺要舒展,下边
三撇上下排列、下撇要长。
渗
shèn
结构:左右
组词:渗透 渗水
造句:烈日下,我的额头渗出了
汗水。
音序:S 部首:氵
我会写挣扎
书写指导:“扌”要窄长,
“争”左框要扁,居中,中
间一横右边要出头,竖钩的
竖稍弯曲。
挣
zhēng
结构:左右
组词:挣持 垂死挣扎
造句:蛛网上的飞蛾扑动着翅膀
还在做垂死挣扎。
音序:Z 部首:扌
我会写一番
书写指导:首笔是一短撇,稍
平,“米”要扁宽,下边撇捺
舒展,“田”稍扁窄一些。
番
fān
结构:左右
组词:翻番 三番五次
造句:老师的一番话,深深打动
了我们的心。
音序:F 部首:田
我会写
埋没
书写指导:“土”窄小,“里
”要宽,日字方正,先写中间
一竖,再写下边两横,下横要
长。
埋
mái
结构:左右
组词:埋藏 隐姓埋名
造句:大片良田被泥石流埋没。
音序:M 部首:土
我会写冲刷
书写指导:“尸”扁框要小,
竖撇要长,“巾”要紧凑,“
刂”与左边要匀称。
刷
shuā
结构:左右
组词:洗刷 刷牙
造句:湍急的江水把岸边的石块
冲刷成光润的鹅卵石。
音序:S 部首:刂
我会写推测
书写指导:三部分要写窄,紧
凑,“贝”下框窄长,撇长点
有力,“刂”的竖钩的竖要长。
测
cè
结构:左中右
组词:预测 变幻莫测
造句:从他严肃的神情中,我推
测事态很严重。
音序:C 部首:氵
我会写详细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羊”
上边要小,三横居中,下横要
长,中间一竖上不出头。
详
xiáng
结构:左右
组词:详谈 耳熟能详
造句:这个学期,我给自己制订
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音序:X 部首:讠
我会写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
们”对科学浓厚的兴趣。
课堂小结第 二 课 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科学研究价
值,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
3.学习查资料,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感受作
者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
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重点)
学习目标 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琥珀有什么特点?
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躺
着“苍蝇和蜘蛛”。
讨论交流:
琥珀形成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1.要有松树; 2.炎热夏天正晌午,有热辣辣的太阳;
3.形成一个松脂球; 4.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
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文中第一次出现了“太阳”,阳光是松脂融化
的原因,也是形成琥珀的第一个条件,环境描
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划动”“沿着”“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
些动作的词表现了蜘蛛一心一意的想把苍蝇当作一顿
美餐,同时交代了它们为什么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
动了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后面。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它
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文章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蜘蛛的动作?
“小心”一词恰当的写出了蜘蛛捕食的状态,——小心
翼翼,慢慢的靠近猎物。共有3处:①太阳暖暖的照着;
②太阳照得火热;
③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照射这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是:“暖暖”“火热”“热辣辣”,表明天气越来
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做铺垫。
前6个自然段有几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气温
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
的事情。—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刚好
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刚好”一词独具匠心,生动地写出了
琥珀形成的机缘巧合。就在蜘蛛还没来
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走
的一刹那,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
把它们一起包在里头,促成了这块奇异
的琥珀的形成。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
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这
样的比喻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松脂的特点,
又表达了作者对两只小虫的惋惜,甚至连老
松树都留下了眼泪。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
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松
脂
球
形
成
的
条
件
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
眼就过去了。
这句话说明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形成
琥珀的一个必要条件。 又是几百万年过
去了,那些松脂球
成了化石。炎热的晌午,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一滴松脂刚巧把
苍蝇和蜘蛛同时黏在了一块,然后又一滴滴把两只小虫子
层层裹住,形成一个松脂球。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陆地
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树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变成了化石。
这是课后第2题哦!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琥珀是怎么而被发现的?有什么科学研
究价值?
讨论交流: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
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
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
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
几圈黑色的圆环。
写了琥珀的样子:“透明——可以看见每一根
毫毛和它腿四周的黑色圆环;“完整无缺”—
—好好的躺着,每一根毫毛都没有损坏。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
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
苍蝇和蜘蛛了。
“想象”和“推测”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想象”的意思是对于不在眼前
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
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找到推测的依据。
科学家的推测 推测的依据
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树林。
树林里又高大的松树。
还在很远的地方怒吼着。
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刚
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
里头了。
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变成化石,
需要这么长时间。
必须是夏天,天气很热,松树才
能渗出松脂。
如果不是大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
没有海逼近树林,就不能把松脂球
埋在泥沙里,渔民的儿子在不可能
在海滩上发现琥珀。
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这是课后第3题哦!文章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
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一个“巧”字贯穿了始终,巧
在哪里?
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有以下巧妙的地方:1.森林的远处有海;
2.小苍蝇落在老松树上;3.蜘蛛刚好爬过来;4.一大滴松脂正好
把两只小虫包住;5.水把森林淹没,松脂球埋在泥沙里;6.波涛
把琥珀卷到岸边;7.孩子赤着脚踩到琥珀;8.孩子的爸爸正好认
识琥珀。
讨论交流: 查资料是通过网络、图书馆、书店或其他途径,获取想要解决问题
的方法或答案。针对课文中不懂的问题查资料,是阅读理解课文的一
种途径。
方法: 第一:先略读课文,梳理问题,再把不懂的问题一一列出
来;第二步,确定哪些问题需查资料解决,再确定要查
资料的范围,不能茫然无绪,胡乱搜索查阅资料。第三
步:要确认查到的资料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查资料解决问题运用:本课中“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
的详细情形”书中是通过推测来断定的,那么琥珀形成到底需
要多少年呢?课文中并没有答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查“琥珀
的形成需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来获取答案。通过查资料,
我们可以知道琥珀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
查资料解决问题炎热的夏天 大树滴松脂
蜘蛛扑苍蝇 被重重包围
陆地下沉 海水上漫 淹没
琥珀 显示出奇异
具有价值
条件:
发现:
卷到沙滩
孩子好奇
父亲认出
价值:证明远古时代就有苍蝇和蜘蛛本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
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发现的,
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
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
想象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是在感悟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
新形象。本文作者就是根据琥珀的形态,展开合理的想象,编织了一
个生动而传奇的故事。习作中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呢?1.想象要建立
在现实的基础上,用记述现实的方法来描述想象中的事物。2.抓住事
物的特点展开想象。3.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举例: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
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明明是一
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
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这段文字抓住庐山云雾变化多端的特点,展开了合理的
想象。练一练:
你认为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变化,展开想象
写一写。 科学小品文《琥珀》以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琥珀的形
成过程,让我们了解到它的科学价值,也描述了生命的突
变和渐变。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
的说明,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课堂小结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蒙上
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
有的躲在草垛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
石头的背后。
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
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
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
一块特别的石头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小伙伴们哄笑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
题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李四光对小伙伴们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
老人陈二爹。陈二爹捋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我
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
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爸爸摇摇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
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
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
里甚至上千里。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的冰川从其
他地方推来的呢?可是国外的学者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
北、黄河上下。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
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思考:1.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成果?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