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中测试(二)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7辽宁沈阳中考)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令征集河南诸郡男女百
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四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
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六年,隋炀帝又在三国东吴已有
运道基础上,开凿江南河。该工程对巩固我国的统一,发展南北经济起到了
很大的作用。上文中隋炀帝兴建的水利工程是 ( )
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白渠
答案 A 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
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和文化交流。2.(2018山东青岛中考)“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
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答案 C 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它使门第不高的读
书人,可凭才学做官。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
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
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3.(2016浙江宁波中考)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贞观年
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故选择C项。4. (2018江苏苏州中考)“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
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 C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故
选C。5. (2019湖北荆州中考)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
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 D.长安商业的繁荣
答案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
宽敞整齐,商业繁荣。“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正是对长安商
业繁荣的描述。故选D。6.(2016湖南娄底中考)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
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
答案 C 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骆驼载乐俑堪称唐三彩中的精品。
舞乐者均穿着汉族衣冠,使用的却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这反映了当时开
放的社会风气。故选择C项。7.(2018福建中考)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 )
A.遣唐使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唐招提寺
答案 B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曾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
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
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故选B。8.(2018河南驻马店确山期中)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迭的五个
政权,它们统治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答案 C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后周五个政权,史称“五代”。9. (2019北京西城期末)宋初“始置诸州 ”,“凡兵民、钱谷、户口、
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通签书施行”。据此判断横
线处的官职应该是 ( )
A.节度使 B.通判 C.禁军将领 D.三司使
答案 B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防止知州职权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
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故选B。10. (2019湖南永州中考)“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
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宋代统治者推行的主要国策
是 ( )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以人为本 D.重文轻武
答案 D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
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宋代抑制武将
的政策,故这反映宋代统治者推行的主要国策是重文轻武。故选D。11. (2019山东枣庄峄城期中)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领路人,10世
纪初,契丹族的领路人是 ( )
A.赵匡胤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赵普
答案 C 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
在上京临潢府。12. (独家原创试题)下图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赵冬梅在中
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讲述《千秋是非话寇准》的画面。下列哪
一事件与寇准有关 ( )
A.杯酒释兵权 B.建立契丹国
C.劝皇帝亲征 D.占领幽云十六州
答案 C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
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13.(2016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阿骨打是女真族首领,阿保机建立
的是契丹国(辽)。故选择B项。14. (独家原创试题)右图是曾获第十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优秀电视剧奖的电视剧《精忠岳飞》的海报,该剧聚焦一代
英雄岳飞,用符合史料记载的方式,来讲述岳飞的生平及他
带领“岳家军”征战的传奇故事。在该剧中,我们不可能
看到的情节是 ( )
A.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回许多失地
B.岳飞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
C.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D.岳飞在澶州之战打败辽军
答案 D 依据所学可知,澶州之战是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争,岳飞是南宋将
领,D项说法错误。故选D。15. (2019云南昆明中考)宋代是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
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泉州
答案 C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故选C。16.(2016山东泰安中考)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
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
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答案 A 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并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
易。故选择A项。17.下列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灭金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⑤蒙古灭西夏
A.④⑤③②①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⑤④②③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可知,南宋灭
亡于1276年;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34年,蒙古灭金;1206年,铁木真统
一蒙古草原;1227年,蒙古灭西夏。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④⑤③②①。18. (2018四川成都中考改编)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
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下图中,宣政院辖地是 ( )
元朝疆域图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元朝时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
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故图中的“宣政院
辖地”指的是西藏地区。故选B。19. (独家原创试题)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文
学艺术光辉灿烂,创造力之强大、成就之辉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
骚。下图文字所示作品的文学体裁是 ( )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
娥尺首。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答案 D 据图片文字信息可知,这是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中的句
子,《窦娥冤》属于元曲,故选D。20.(2017浙江宁波中考)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
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
A.发明了中国象棋 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答案 C 根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所以宋代出
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是因为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题12分,22 题16分,23 题15分,24题17分)
21.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的
和谐社会建设依然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 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个治世局面。(2分)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分)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
例。(2分)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2分)
(5)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
工程。(2分)
步骤二 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答案 (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魏征——唐太宗。(或姚崇——唐玄宗)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科举制。
(5)隋朝大运河。
(6)应该创造人与人公平竞争的机会;要注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
民主与法制建设;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2)
(3)(4)(5)问结合隋唐时期的历史知识回答即可;第(6)问是开放型题目,言之
有理即可。22.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
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
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
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有哪些影
响。(6分)
【经济篇】
材料二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2)图1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请说出图2所示货
币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6分)
【科技篇】
材料三 有西方学者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
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答案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对世界各
国的考试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2)秦朝;北宋,四川地区。
(3)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或指
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解析 第(1)问分析材料一可知是科举制度,其影响概括材料一即可得出。
第(2)问观察图片可知图1是圆形方孔半两钱,图2是“交子”,据此结合所
学回答即可。第(3)问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3.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南方的水
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
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
材料二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
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即
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有诗、词等;所谓“俗”,即主要流传
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等。
材料三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
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
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
析产生变化的原因。(6分)
(2)宋代文化繁荣。请结合材料二指出宋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并举出三
位代表人物。(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哪三大发明领先于世界。(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2分)
答案 (1)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
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等。
(2)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3)活字印刷术,火药武器,指南针。
(4)宋代的经济繁荣;统治者对科技文化的重视;科学家们的努力;等。解析 第(1)问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其原因,第(2)问考查宋代文学的主
要成就及其代表人物,第(3)问考查宋代科技成就,前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回
答即可。第(4)问考查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本问为开放型题目,言之
有理即可。24.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被称为“毡帐中的百姓”。他
们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人物篇】
材料一
(1)图1中人物是谁?他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4分)
(2)图2中人物是谁?他建立的封建王朝有哪些历史贡献?(5分)【政治篇】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
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3) 材料二中“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
么制度?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4分)
【交通篇】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
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代又开创了
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的对外交通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
地步。(4分)答案 (1)铁木真(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2)忽必烈(或元世祖)。统一全国,创立行省制度;设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分别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的管辖;推进了民族大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
族——回族;等。
(3)行省制度。“幅员之广”。
(4)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湾、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
使臣、商人来往非常方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
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解析 本题从人物、政治、交通三个方面考查了元朝的相关知识。材料
一两幅图片中人物分别是铁木真(成吉思汗)、忽必烈(元世祖),然后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第(1)(2)问。第(3)问由材料二中“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
有一”可知考查的是行省制,元朝疆域广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忽必烈
实行行省制,材料二中“幅员之广”说明了“元”实行行省制的背景因
素。第(4)问考查元朝的对外交通,从元朝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
发达来回答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