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加入VIP免费下载

(学案)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ID:49023

大小:60.7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案) #TRS_AUTOADD_1212737475987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12737475987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12737475987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12737475987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12737475987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一、知识点拨   (一)整体感知与学法指导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重视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教材把“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独作为一课,并与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发展战略等内容放在一个单元,意在引导同学们从文化的角度更好地了解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因此,第五课在全书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看,第五课的内容与后面参与政治生活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艰苦奋斗精神等内容关联性强。此外,从全书来看,用文化的眼光来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这些方面来思考相关问题,例如,理解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等。   2.从单元看本课侧重说明的问题   本课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其深远影响,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及其与时俱进的品格;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巨大力量,认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使同学们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学习目标   本课由两框内容组成。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分为两个目,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第一目下面首先是一个探究活动,意在引导同学们对“文化”“中华文化”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认识到文化并不陌生,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文化、时时有文化。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极大地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一个细胞之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可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我们民族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采。第二目主要引导同学们走近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涵盖为人、做事等各个方面,能够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教材没有就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阐述,而是用列举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有所感受;通过探究活动启发同学们认识到,传统美德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分为“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和“民族精神我传承”两目。   第一目首先通过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同学们体会到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然后知道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关系,体会民族精神在我们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第二目从当今世界形势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两个方面,引导同学们体会到,在新的时代,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自觉弘扬民族精神。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觉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通过体会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例如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勇敢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等方面加深感悟;可以结合世界文明史上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比肩而立的文明的发展历史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体会辛勤劳动的父母、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老师等具体人物精神的力量;可以结合具体的材料,如长征、载人航天等,体会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应该注意到,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三者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教材在编排上也体现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学习中华文化、了解中华传统美德、感悟民族精神的力量,就在于在实际生活中尊重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课标要求:(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   二、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自力更生   2.“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等格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A.爱好和平  B.求同存异  C.诲人不倦  D.团结统一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A.开拓创新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含传统美德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文化的精髓是()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族精神     C.高尚的民族品格  D.“和为贵”的精神   5.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B.传统道德具有巨大的力量   C.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   D.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弘扬民族文化   6.下列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体现诚实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行己有耻     C.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D.改过不吝   7.中华世纪坛序言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B.中华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8.中华文化的力量()   A.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B.集中体现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   C.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集中体现在民族团结方面   9.灿烂的中华文化,()   A.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B.主要是汉族创造的   C.主要是少数民族创造的   D.主要体现在长城、故宫等物质文化上   10.下列有关中华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力量之源   C.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富有创新的活力   D.中华文化缺乏创新的活力   (二)是非判断题   1.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因而是一成不变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长城、故宫、编钟、汉字、方言、民族服饰等,都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特色。()   4.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应该抛弃传统的文化。()   5.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6.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   7.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体现。()   8.作为中学生,我们暂时还不能从实际行动上弘扬民族精神。()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不断增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简答题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发表阐述二进制的论文,副标题是:关于只用0与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用数字的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学说的创始人玻尔认为,中国太极图是对他的互补理论极好的解释。   结合上述材料,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千米的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完整地记录着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到商、春秋、战国,到汉、北朝(东魏北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富有顽强的生命力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2.《论语》《礼记》等传入西方,启示和鼓舞了西方启蒙思想家。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等,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这说明()   A.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C.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D.中西文化相互交流,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发展   3.以下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    B.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C.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D.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4.以下属于中华文化的有()   A.敦煌石窟 B.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C.维吾尔族文字 D.古朴的民居建筑   5.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就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深厚的力量之源    B.惟有民族精神是值得珍视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C.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D.民族精神是维系我们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6.在人类文明史上,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C.中华文化非世界其他文明可比    D.中华文化永远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7.一位外国政要第一次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A.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    B.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    C.中华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D.我们完全可以为我们古代的灿烂文化而自豪   8.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A.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B.渗透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传统思想   C.凝聚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D.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9.下列古语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的有()   A.天道酬勤 B.“不畏强御”“勇者不惧”    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0.下列古语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D.愚公移山   (二)案例分析题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在文中,他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加以说明。                 四、拓展训练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 B.求同存异 C.爱国主义 D.与时俱进   2.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   A.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争     B.在无数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从不低头     C.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    D.在抗洪斗争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3.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有()   A.高尚的民族品格 B.坚定的民族志向    C.远大的民族理想 D.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民族精神,()   A.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    B.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C.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    D.是中华民族之魂   5.我们每一个人都是()   A.民族精神的传播者B.民族精神的建设者    C.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D.民族精神的继承者   6.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启示我们()   A.孔夫子以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继承     B.我们不应该割裂中华传统文化     C.我们要善于学习传统文化    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   7.张平数学没考好,父亲安慰他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从张平父亲的话中,我们看到()   A.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刻影响    B.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C.先进文化的鼓舞作用    D.父慈子孝的传统   8.邓小平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说明()   A.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    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激励中国人民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    C.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意义重大     D.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9.1998年,在同洪水的搏斗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种精神()   A.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     B.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C.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D.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0.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   A.是不符合实际的    B.科学揭示了民族精神的地位    C.看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D.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指导意义   (二)案例分析题   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一位大学生把母亲背到工地,常年坚持白天打工,晚上学习,连续五个学期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2001年1月17日,带着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快乐和欣喜,这位大学生回家看到卧床不起的妈妈,顿时惊呆了。原来,就在他刚刚入校报到不久,他妈妈意外摔伤并落下后遗症,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才没有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从记事起,单亲家庭的这位大学生就一直生活在妈妈撑起的绿阴下,而今,妈妈还需要80多岁的外婆照看,这位大学生从惊慌中冷静下来,决心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第二年春天,外婆不幸病逝,妈妈的病情趋重并引发了癫痫病,常常休克。为了防止妈妈一个人在家出意外,这位大学生就背着妈妈找活干……在紧张的打工之余,这位大学生忘我地学习,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2004年10月,他参加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招生考试,在数千名考生中,他笔试取得了优异成绩。   (1)你如何看待这位大学生背着母亲打工的行为?如果是你,碰到类似的情形,你会如何做?               (2)你从这位大学生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三)活动设计   “两弹一星”研制者们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   (1)收集有关“两弹一星”元勋们在个人生活、学习、科研等方面的材料;   (2)收集全国人民支持“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材料;   (3)收集“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意义方面的材料。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两弹一星”精神是什么?               五、课外探究   参观附近有特色的传统建筑。   第一步:确定目标;   第二步:明确参观的目的,例如,了解古建筑的建筑特点、用途、历史沿革、主要特点等;   第三步:确定具体日期、路线;   第四步:现场考察,收集材料等;   第五步:总结。   六、资料下载   弘扬劳模精神   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劳动孕育历史创造。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先进模范人物,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了卓越功勋。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动人赞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广大先进模范人物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包括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内的我国广大劳动群众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也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模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给他们以应有的光荣和地位,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要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党和人民的伟大情怀,学习他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信心百倍地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