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第2课时
写
习
作
读
·
后
感第1课时
大家最近喜欢看什么书呀?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游记》《红楼梦》……猜字谜:黄昏方与志士别
感
《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从
心,咸声。”这是一个形声字,也是一个
会意字。“咸”字本义是“呼喊”,所以
“感”就可以说是“动人心的呼喊”了。习作:写读后感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我们应该从中
知道些什么呢?
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写作
方法、思想感情。
知读后感,学抓感点 什么是读后感?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
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
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本次习作的要求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
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
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
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
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是不是读过的每篇文章都能写读后感?
不是。读得懂的文章能写读后感,而
如果文章太深奥,读不懂就没有办法写读
后感;文章读着有意思,激发了你的情感,
使你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就能写读后感,
而文章读着没有意思,就不能写读后感。 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
读后感侧重在“感”上。如果侧重于“
读”,那么读后感就成了“读后抄”了。 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
“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
最关键的一环。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得把原
文读懂。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
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
浅,当然感受也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能有所感,并且有深刻的感受。 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
读后感的“感”是感受、感想、感动、
感情、感悟,即获得的知识、明白的道理、
情感的波动以及不同的见解等。
感想从何而来?
先读后感。 写读后感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依据。依
据就是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也就是感
点,抓住一个感点谈感受才会具体。 我们读书看报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
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
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有时一些事情会让你
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
父学种菜的情形;有时文中讲述的道理会让你
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
心的道理。 这段话中所给示例的感点分别是什么?
写《安徒生童话》读后感的感点是拇
指姑娘的人物形象。
写《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的感点是“
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情形。
写《铁杵成针》读后感的感点是做事
要有恒心的道理。 读后感“读”是前提,“感”才是最
重要的。提炼感点的角度,一般可以侧重
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形象、重要事情、讲
述的道理等。 想一想下面这段话的感点是什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一个青年
在战争时代的成长。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十
三岁时就参加了战争,一路走来,不知经历
了多少坎坷。在革命的反复锤炼下,他最终
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并成为了一名领袖。保尔·柯察金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肯定,也
让我深深地钦佩。我也想要成为像他那样的
有先进思想、不轻易退缩的人。
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读《×××》有感
《×××》读后感
________________
——读《×××》有感
学会拟题,写法指导
1.拟题。 选择第三种题目的同学,要自拟正标
题。拟正标题要紧扣感想的中心,即抓住
感点,突出感想的主题,同时讲究语言的
高度概括。第一步“引”是简述文章内容。
第二步“议”是评议所引内容。
第三步“联”是联系生活实际。
第四步“结”是总结自己怎样做。
2.谋篇布局。①简述文章内容。
第一步简述文章内容是为了交代感
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
“引”的内容如所读文章的篇名、作者、
内容概要,也可以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
或一句话。快速默读你选好的文章,想
想你要怎样介绍这篇文章。②评议所引内容。
对你所读文章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
简单的评价,也就是你对文中的人物或
事件有什么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它
让你懂得了什么?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文
章内容谈的,先不要联系实际。③联系生活实际。
把感受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做一下对比,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
过或者见到过和文章中类似的情况?我
们又是怎样做的?
谁能联系实际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故
事呢? 联系生活实际写的时候要写详细,要
多加一些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描写。这
部分是最重要的,可以将与文中主人公截
然不同的人和主人公进行比较。最好是你
自己,这样才可以显现出你要向他学习的
决心。④总结自己怎样做。
对原文内容进行了评价,并且结合自
己的生活实际举出了例子,明白了自己与
主人公的差距,那么我们今后该怎样去做
呢?这就是读后感的总结部分。 谁能说说根据你所读的文章所
得到的感受?你今后要怎样去
做呢?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
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
僧和他的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
使这本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例文评析,学生习作 这篇读后感是不是按四步法来写的?
这篇读后感只有“引”和简单的“
议”,没有“联”和“结”。 《水浒传》这本书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
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到受朝廷招安,
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
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在我脑海里留下
深刻印象的只有一个字:义。我把它解释为
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
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
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
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
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当今社会有正义感的人
越来越少了,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
爷爷摔倒在地上,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扶起老爷爷。没办法,这种事情如今只有像我这样的
傻子才愿意做。我把老爷爷扶起来,问他摔疼
了没有,他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你,小朋
友”。我心里敬重《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
所以我也想当一个无名小英雄,让身边的人感
受到正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的。 这一篇与上一篇有什么不同?
这一篇读后感以“义”字为感点,运
用了“引”“议”“联”“结”的方法,
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很清楚。 赶快拿起你手中的
笔,把自己最想写的读
后感写出来吧!第2课时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
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
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
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
原文中的个别语句。实践出真知
心中有正义
顾大局,识大体
凡人中的英雄
感受点: “实践出真知”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从亲身经历这个角度写的。
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来写?
家长不能什么都包办代替,要学会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否则孩子将一
事无成。 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
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读后感的感受
点是什么?他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
点写具体的?对比优劣,修改习作
《三国演义》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
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那么扣
人心弦,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桃
园结义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请诸
葛亮出山的事情,诸葛亮最后被刘备的坚持
和真心打动了,同意当刘备的军师。
其实我感动的原因是刘备的坚持,我是
一个做事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人,做一件事
往往会做到一半就放弃。刘备让我看到了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才能
体会成功的快乐。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坚持到
底的人。读书让我明白了做事的方法,我会
坚持读书,读好书,不断从书中丰富自我、
提高自我。自由评议这篇读后感的优点和不足。
这篇文章的优点是能够联系生活实际,
不足是他的“感”写得不够具体。《三国演义》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
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
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精彩,那么扣
人心弦。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桃
园结义,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修改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请
诸葛亮出山的事情,诸葛亮最后被刘备的坚
持和真心打动了,同意当刘备的军师。
其实我感动的原因是刘备的坚持,他始
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刘备少年立志:匡扶汉
室,拯救苍生。他的一生只围着一个志向转。同时刘备的大半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
就是:屡败屡战。换个人,估计早放弃一万
次了。首先对于刘备来说,他如果不自己死
磕,随便跟个诸侯都能混得一个不错的官职,
比如袁绍,比如曹操,都很欣赏刘备,但是
刘备不为所动,他只想坚持自己的理想。事实证明,刘备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坚
持就是胜利。我是一个做事经常不能坚持到
底的人,往往做一件事会做到一半就放弃。
有一次妈妈送我去学毛笔字,才去了三天,
我就觉得练毛笔字十分枯燥乏味。妈妈叫我
练字,我一会说肚子痛,一会说纸用完了,
找各种借口逃避练字。到最后我的字还是歪歪扭扭的。读了《三国演义》,刘备让我看
到了坚持的意义。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收获,
才能体会成功的快乐。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坚
持到底的人。同时,读书让我明白了做事的
方法,我会坚持读书,读好书,不断从书中
丰富自我、提高自我。 这篇修改后的习作在“议”这个环节,
举事例说明刘备从少年一直坚持信念直到
成功。在联系生活实际这个环节,又举了
一个没有坚持写毛笔字的事例。借他人的
事例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读后感,
能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更清楚。《渔王的儿子》读后感
《渔王的儿子》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渔
王手把手地教给三个儿子捕鱼的经验和技术。
可是孩子们的鱼技却很平庸,渔王很不理解,
一个路人告诉了他答案。渔王说:“我都毫
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
见长进!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为了让他们少走弯
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
“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
们教训。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
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鱼王给儿子传授捕鱼的技术,让我
想到的是关于“扶”与“放”的爱的智
慧,是经验教训对人成长同样重要的道
理。因此,想学好任何一种本领都要有
经验和教训。自由评议这篇读后感的优点和不足。
这篇习作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读的
文章与自己的感受没有结合起来。读是读,
感是感,两者分离,没有有机结合。
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呢?
读感结合,边读边感。 渔王说:“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
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
读完这句话,你会怎么想? 我想:虽然渔王把捕鱼技术毫无保留
地告诉孩子们,但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
平时我们都说“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
梨知酸甜”。他如果不让孩子们亲自下海
的话,孩子们是不会亲自体验到成功或失
败的,技术就不可能提高。 我想:因为实践出真知,如果不亲身
经历,永远不会成功。俗话说得好:失败
是成功之母。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尝尽酸
甜苦辣。 我想:渔王把他这几十年来捕鱼的经历,
一下子全部都告诉儿子们,他的儿子们肯定吸
收不了,得让孩子们去尝试。慢慢的,捕鱼的
生活就会验证渔王的经验道理。陆游的一首诗
中有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只有自己
去体验过才可以获得真知,取得真正成功。读后感存在的四个问题:
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 读一读自己完成的读后感初稿,针对这
四个问题想一想:你的初稿有没有把自己的
感想表达清楚?结合刚才学到的方法,修改
初稿,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更清楚。 学生上台朗读自己修改好的读后感。
采访上台朗读的学生:你是怎样修改
自己的读后感的?把自己的好方法跟
同学们分享。
展示成果,养成习惯 大家觉得他修改得怎么样?
如果让你来修改《渔王的儿子》读后感,
你会怎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