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导入新课
材料一: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
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
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
态。
材料二:“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
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
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改革的原因)
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情况一一
新课探究
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施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4.意义
(1)激发了农民的
劳动热情,带来农村
生产力的大解放,农
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
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
业化、商品化、社会
化发展,农村乡镇企
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
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小岗村责任承包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
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
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
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
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
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
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
包合同。
相关链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
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
要盖仓库。”
材料二: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
善。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1950年 土地改革
1953年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人民公社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小小电影院一一二 探究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
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这番话体现了
一种怎样的生
产经营局面?
原
青
岛
电
冰
箱
厂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
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 1984年10月21日
《人民日报》刊登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
业的活力小小电影院一一三 探究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
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
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超市中琳琅满目
的商品课堂小结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
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 改革全面展开
经济体制改革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
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
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
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
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