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课时
世界的气候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上)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1.气候的两大要素: 和降水。
2.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
(1)读气温曲线图,分析某地的冷热状况。
(2)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某地的干湿状况。
(3)综合该地的冷热和干湿状况,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考点一 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温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重难突破】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
图5-1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考点二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图5-2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温度带 代号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热带
A 热带雨林
气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盆地、
______群岛、
_________平原
附近,
南北纬10°
之间
C 热带草原
气候
终年高温,一
年分干、湿
两季
南北纬10°至回
归线之间的非洲、
南美洲、大洋洲
地区
热带雨林气
候的
__________
刚果
终年高温
多雨
马来
亚马孙
赤道
南北两侧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温度带 代号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热带
B
热带
沙漠
气候
_________
_________
北非、_______
半岛、澳大利
亚中西部
南北回归
线至
30°大陆内
部、西岸
D
热带
季风
气候
终年高温,
一年分旱、
雨两季
半岛、
______半岛、
海南岛
南北纬10°
至回归线
之间大陆
东岸
(续表)
终年炎热
干燥
阿拉伯
中南
印度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温度带 代号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温带
E
亚热带季
风和湿润
气候
冬季温和
少雨,夏季
高温多雨
洲东部、
澳大利亚东部、
南北美洲东部
南北纬
25°~35°大
陆_____岸
F 地中海
气候
冬季温和
多雨,夏季
炎热干燥
六大洲都有,主
要分布在
_______沿岸
南北纬
30°~
40°大陆
岸
(续表)
亚
东
地中海
西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温度带 代号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温带
H
温带
季风
气候
冬季寒冷
干燥,夏季
高温多雨
亚洲 部沿
海
南北纬
35°~55°大
陆 岸
I
温带
海洋
性气
候
冬季温和,
夏季凉爽,
全年降水
均匀
洲西部、
澳大利亚南部、
南北美洲西部
南北纬
40°~
60°大陆
岸
(续表)
东
东
欧
西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温度带 代号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温带 G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冬季寒冷,夏
季炎热,全年
降水稀少,但
集中在夏季
主要分布在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
_____部
温带地区
的大陆
_____部
寒带 J 寒带
气候
终年严寒干燥
北极圈附近
和南极洲
极地附近
(续表)
内
内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温度带 代号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K
高原
山地
气候
海拔高,终年
气温低
青藏高原、
落基山脉等
高大的高原
和高山地区
高山、高
原地区
(续表)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重难突破】
气候类型的判断
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出现的月份。
北半球6月、7月、8月气温高;南半球12月、1月、2月气温高。
第二步,以“温”定带(气候带),缩小范围。
最低气温月均温15 ℃以上,为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15 ℃,为亚热带季
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低于0 ℃,为温带
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三步,以“水”定型(气候类型),锁定目标。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气候类型 降水特征 气候类型 降水特征
热带草原气候 夏雨型 地中海气候 冬雨型
热带季风气候 夏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多雨型
亚热带季风
和湿润气候
夏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均匀型
温带季风气候 夏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少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考点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图5-3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考点四 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项目 具体表现
服装
热带地区四季穿单衣,寒带终年穿厚厚的衣服,温带地区随着季节的变化
而更换衣服
饮食
热带地区喜欢吃清淡祛暑的食物,寒带地区喜欢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用
来御寒
交通 降水多的地区用船舶,寒带地区用雪橇
建筑 热带地区建筑高大,便于通风散热,寒带的因纽特人住冰屋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2)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气候能够影响农作物的品种,如在我国,农作物呈现“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还能够影响农作物的成熟次数,我国东北地区是一年一熟,海南岛却是一年三熟。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2019·成都]读“某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气候特征是 ( )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考点一 气候的地区差异
图5-4
[答案] C
[解析]第1题,从气温上分析,该
城市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以
上,夏季最热月气温不到20℃,
气温全年温和。降水各个月份
都比较均匀,全年降水量较多。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2.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D
[解析] 第2题,该气候类型为温带海
洋性气候。
图5-4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3.[2019·德州]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
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
B.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
C.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
热带地区
D.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
于农作物生长
考点二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图5-5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资料的判读。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
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乙地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
候类型,适合油橄榄、柑橘等的生长。丙地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温
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丁地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
带雨林气候。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4.[2019·滨州]读“南美洲南段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处气温高于丁处,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B.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多
C.丙处降水量较少是因为位于背风坡
D.丁处景观为温带荒漠
考点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图5-6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图中丙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降水少,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增温不易形成降水。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5.[2019·长沙]“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B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2019·山西]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
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
化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完成6~7题。
6.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
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
规律是 ( )
A.越来越厚 B.厚薄交替变化
C.越来越薄 D.没有变化
图5-7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答案] A
[解析]第6题,自大西洋向东,受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越来越小,气温会越来越低,
所以墙体会越来越厚。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7.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
A.降水逐渐增多
B.气温逐渐降低
C.降水逐渐减少
D.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 B
[解析] 第7题,墙体越厚越能抵御气温的变化,保温效果会越好。
图5-7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2019·宜昌]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据此完成8~9题。
8.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大量人工造林
D.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急剧增加
[答案] D
[解析]第8题,人类在生产生活
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急剧增加,称为“温室效
应”。
考点四 气候与人类活动
核
心
考
点
聚
焦
随
堂
达
标
小
测
9.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 )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B
[解析]第9题,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破坏生态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