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复习第03课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中考历史复习第03课时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

ID:491579

大小:555.6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3 课时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约170万年前—1840年)【时空坐标】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考点一 秦统一中国 【考试内容】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七上P42—46/中考复习指南P125) 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1)秦统一的背景 ①民心所向: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 ②实力雄厚: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 ③个人努力:秦王嬴政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秦朝建立的概况与影响 ①概况: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 秦朝,定都咸阳。 ②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 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误区警示】夏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国家,秦朝是我国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识图学史】 秦朝形势图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采取措施,巩固统一 (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①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设立中央政权机构,由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②意义:皇帝和朝廷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 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 式。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文化上:统一文字。(目的:消除文字上的差异) ①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②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目的:改变币制混乱、度量衡标准不一的状况) ①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 用的长度、容量、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 制度。 ②意义: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驰道、开凿灵渠。(目的 :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5)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目的:巩 固边防)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6)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 南达南海。 【误区警示】秦朝的中央 集权制度的建立开始于商 鞅变法,秦朝只是对这一制 度进行深化和扩展。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图解记忆】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考点二 秦末农民大起义 【考试内容】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七上P47— 50/中考复习指南P125) 1.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2)秦的暴政表现 ①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②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③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属和 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刑罚也极为残酷。 ④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将宫女殉葬、残害兄弟姐妹、任意屠 杀大臣,残酷剥削民众。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 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 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 要被处死。领队的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 不如起来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 义爆发了。 【识图学史】   《大泽乡起义》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 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 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 继被部下杀害。 (3)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 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 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 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知识拓展】巨鹿之战,是秦末大 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 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 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 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 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经此 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项 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 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 最终的胜利。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考点三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考试内容】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七上P51—53/中考复习 指南P125—126) 1.西汉的建立 (1)概况: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 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经济形势: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 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景象。 (3)表现: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皇帝的 马车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 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识图学史】 汉高祖像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 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措施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 业劳动力。 ②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 徭役及兵役。 (3)作用: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文景之治” (1)措施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进一步 减轻赋税和徭役。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意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 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 【史料解读】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 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 ——《史记· 平淮书》 [解读]从政治角度对文景时期的情况 进行了描绘,展示了文景时期政治清 明、社会安定的景象。 【特别提示】“文景之治”是我国 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 局面。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考点四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考试内容】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影响。(七上P54—57/中考 复习指南P126) 1.政治上:“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内容: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 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其他措施: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建立刺史制度。 (4)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识图学史】 汉武帝像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 (2)内容 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  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②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 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作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知识拓展】如何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该政策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帮助汉武帝实现 大一统。同时,该政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 (1)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2)措施 ①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 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 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识图学史】 五铢钱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4.小结: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 盛时期。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考点五 东汉的兴亡 【考试内容】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 会动荡。(七上P58—61/中考复习指南P126) 1.“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光武帝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 【误区警示】汉武帝(刘彻)是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汉 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不能混为一个人。 【识图学史】 汉光武帝像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措施 ①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形成、 (2)后果: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特别提示】外戚、宦官权力的此消彼长是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 特点。他们的专权导致阶级统治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导致 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王朝覆灭。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黄巾起义 (1)背景:①朝政腐败;②贫民流离失所;③自然灾 害频发。 (2)爆发: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 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3)结果: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4)作用: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特别提示】太平道虽然在 黄巾起义后瓦解,但是对后世 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利用道 教组织动员群众是东汉末年 农民起义的突出特点。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考点六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考试内容】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了解 汉与西域的交往及对西域的管辖。(七上P62—66/中考复习指南P126)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 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 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 西域。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第一次出使西域 ①时间:公元前138年。 ②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③成就: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 了汇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识图学史】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敦煌壁画)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第二次出使西域 ①时间:公元前119年。 ②成就: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 ③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误区警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而不是开 辟丝绸之路;第二次出使西域主要是以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流为目的。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汉与西域交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 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 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②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 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 【特别提示】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之间文明和友谊的桥梁,至今仍是东西方交 往的重要通道,对经济文化的交流、西部大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 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和仰慕。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对西域的管理 (1)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 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 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考点七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考试内容】知道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道张仲景 和华佗;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七上P67—72/ 中考复习指南P126—127) 1.造纸术的发明 (1)纸问世之前,古人的书写材料为甲骨、简帛、青铜器物。 (2)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4)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 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张仲景和华佗 (1)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 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 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 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中医临 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2)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便于实施外 科手术;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识图学史】 张仲景像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3.历史巨著《史记》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 000年的史事。 【史料解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解读]意为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明白从古代 到现在的变化迁移,成就自己独立完善的理论著述。这段话总结了司马迁著《史 记》的目的。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4.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 土壤。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 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 可以入道或治病。核 心 考 点 梳 理 课 时 提 分 练 习 (2)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 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 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 到解脱。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 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 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 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 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 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识图学史】 河南洛阳白马寺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