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黄河颂(一)初读课文
听《黄河颂》音乐及朗诵,体会全文情感山巅(diān) 劈(pī) 澎湃(pénɡ
pài)
气魄(qì pò) 浊流(zhuó liú) 狂澜(kuáng lán)
筑(zhù) 屏障(pínɡ) 哺育(bǔ yù)
滋长(zī) 宛转(wǎn zhuǎn)榜样(bang yàng)
浩浩荡荡(hào~dàng~)
障(zhànɡ)屏障 澜(lán)狂
澜
嶂(zhànɡ)重峦叠嶂 斓(lán)斑斓
(píng)~
(bǐng)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屏气魄:气势,魄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
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
流畅。文中指前者。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光未然(1913-2002),
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属襄阳
)人。现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
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
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
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
国。著有长诗《屈原》,诗集
《江汉行》,论文集《风雨交谈
》等。 写作背景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敌部队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行军。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
作灵感,准备创作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时接受冼
星海等人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者的创
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时期,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
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黄河大合唱》
由光未然作词,冼(xiǎn)星海作曲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
第四乐章:《黄水谣》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第六乐章:《黄河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黄河颂
序曲(朗诵词)
主体
尾声
颂:
望:惊涛—狂澜—特写
浊流—连环—俯瞰
奔向—黄海—纵观
劈成—两面—横视
摇篮——发源(历史贡献)
屏障——体魄(地理优势)
臂膀——滋长(精神激励)
学精神——伟大坚强
点明主题“歌颂黄河
”
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
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
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
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
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二)整体感知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
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
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一往无前、无坚不摧。2.作者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望
”字统领哪些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
黄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交流点拨】“黄河滚滚……南北两面。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涛滚滚、气势
恢宏的黄河奔流图。3.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交流点拨】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
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
方面赞颂了黄河。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
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交流点拨】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
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
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5.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
国主义感情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交流点拨】诗是从歌颂黄河、赞美中华儿女的
角度来表达爱国之情的。这首诗歌曾激发着全国人
民的抗日热情。在今天它仍能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
盛祖国的豪情。(三)赏析语言1.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请你说说下面
划线字好在哪里。
(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2)(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望”能显现出整首诗的阔大意境。
用“劈”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用“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交流点拨】“啊!黄河!”反复出现,
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
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
环环相扣,逐步深入。3.“啊,朋友!”一句运用了怎样
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呼告。直称读者为“朋友”,
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4.作者把黄河比作是“摇篮”“屏障”,黄
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些
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把黄河比作“摇篮”,形象生动地歌颂黄河
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把黄河比作“屏
障”,指出了黄河的地理优势,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
把黄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躯
干,支流是“铁的臂膀”。如此的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荡荡”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
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四)课堂小结
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黄河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
中华文明。凭借着九曲十八弯的险滩急流抵御了外族的侵犯。不仅如
此,黄河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善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利
用黄河的天然优势创造了华夏文明。浩荡不息的黄河水就是中国人民
奋斗不止、坚强勇敢精神的化身。中国人民还从磅礴的黄河水势中汲
取力量。屡次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力挽狂澜。黄河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善
良、勤劳、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黄河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坚强
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