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个体稳态与调节
[
考纲要求
]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
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3.
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4.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5.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6.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7.
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活动:调查并探讨某种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8.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9.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0.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11.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2.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知识主线 思维串联
血浆、组织液、淋巴
神经
—
体液
—
免疫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丘脑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神经
—
体液调节
下丘脑
神经
—
体液
细胞免疫
防卫
过敏反应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两重性
乙烯
叶
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1.
植物的向性运动及生长素的运输
方式
微专题
1
植物激素调节
上端
下端
主动运输
筛管
感受刺激
提醒:
①
琼脂等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片等则会阻碍生长素的运输。
②
预实验必须用清水做空白对照,正式实验则不用。
③
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④
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单子叶植物。
2
.
植物激素调节的三个层面与两类作用
(1)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
三层面
”
(2)
两个作用
提醒:
不是所有激素都具有两重性。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赤霉素
脱落酸
题型一 围绕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1.
(2019·
湖南雅礼中学调研
)
如图表示研究生长素
(IAA)
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
①
~
⑥
中均不含
IAA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琼脂块
①
、
②
中都有
IAA
,且
IAA
含量
①
>
②
B.
琼脂块
③
、
④
中都有
IAA
,且
IAA
含量
③≈④
C.
琼脂块
⑤
、
⑥
中都有
IAA
,且
IAA
含量
⑤≈⑥
D.
琼脂块
③
、
④
中含有的
IAA
分别与
⑤
、
⑥
中的相等
解析
琼脂块
①
、
②
中都有
IAA
,因为云母片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
①
、
②
中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
A
错误;琼脂块
③
、
④
中都有
IAA
,胚芽鞘没有尖端,不受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
IAA
含量
③≈④
,
B
正确;琼脂块
⑤
、
⑥
中都没有
IAA
,因为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
C
、
D
错误。
答案
B
2.
(2019·
河南名校联盟调研
)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某一器官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曲线
AB
段说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
B.
曲线上
C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
曲线上
D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有抑制作用,该器官不生长
D.
曲线上
E
、
F
两点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器官可以有相同的作用效果
解析
据图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
曲线
AB
段
)
,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
A
正确;曲线上
C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B
正确;曲线上
D
点所代表的含义是此生长素浓度抑制该器官的生长,但该器官不是不生长,而是比自然情况下生长慢,
C
错误;曲线上
E
、
F
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该器官的促进作用相同,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器官可以有相同的作用效果,
D
正确。
答案
C
题型二 围绕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
(2019·
天一大联考
)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
光照等外界因素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基因的表达
B.
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C.
植物激素的合成过程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D.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
ATP
解析
光照等外界因素能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基因的表达,
A
正确;乙烯只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B
错误;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相关激素的合成,属于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C
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
ATP
,
D
正确。
答案
B
4.
(2019·
南昌市模拟
)
科学人员将拟南芥种植在含有不同浓度
6
-
BA(
一种植物激素类似物
)
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浓度范围的
6
-
BA
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
B.
这一浓度范围的
6
-
BA
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C.
实验结果表明
6
-
BA
对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激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很多,如果类似物的浓度较低,可以采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高,可以采用沾蘸法
解析
由图可知,随着
6
-
BA
浓度增加,主根和侧根的长度越来越短,说明这一浓度范围的
6
-
BA
能抑制主根和侧根的生长,
A
正确;这一浓度范围的
6
-
BA
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B
正确;
6
-
BA
对根的作用仅体现出抑制作用,并未体现出促进作用,故未呈现出两重性,
C
错误;激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很多,如果类似物的浓度较低,可以采用浸泡法浸泡几小时;如果类似物浓度较高,可以采用沾蘸法沾蘸几秒,
D
正确。
答案
C
题型三 围绕植物激素,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5.
(2019·
全国卷
Ⅱ
,
29)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
(α
角
)
,测得数据如表,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甲
乙
琼脂块
左
右
α
角
/
度
20.4
9.0
9.1
(1)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________
。
(2)
图中
α
角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
α
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
α
角,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2)
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掉顶端的胚芽鞘的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由于生长素在去顶胚芽鞘左、右两侧的不均匀分布,胚芽鞘弯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生长,形成
α
角。
(3)
乙组中胚芽鞘顶端被云母片阻隔,光照处理后,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左、右两侧琼脂块中收集到的生长素的量基本相等但小于甲组中琼脂块所收集的生长素的量,所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答案
(1)
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
α
角
(3)
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1
.
神经调节要点整合
(1)
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微专题
2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2)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电信号
电信号
提醒:
①
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②
递质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
(
主动运输
)
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③
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因为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
④
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不可称为
“
反射
”
。
⑤
突触后膜不一定是神经细胞膜,也可能是肌肉或腺体细胞膜。
2
.
激素调节要点归纳
(1)
激素间的关系
①
纵向关系
——
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垂体
②
横向关系
——
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植物激素中也存在此关系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促进生长发育
——
生长激素
与
____________
;
促进产热
——
____________
与
肾上腺素;提高血糖浓度
——
_____________
与
肾上腺素。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
____________
使
血糖浓度升高
,
____________
使
血糖浓度降低。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2)
激素调节模型及特点
提醒:
①
激素运输无特异性。
②
激素只起调节作用,不组成细胞结构、不供能,也不起催化作用。
③
激素受体位于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部。
④
有些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题型一 围绕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1.
(2019·
原创信息卷
)
如图为电突触结构示意图,其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间由离子通道连接,带电离子可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下列关于电突触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Na
+
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进入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行识别
B.
兴奋通过电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C.
通过电突触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植物的胞间连丝相似
D.
电突触传递信号的方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解析
电突触的突触小体内没有突触小泡,所以
Na
+
不可能以胞吐的形式进入突触间隙,
A
错误;电突触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带电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直接传递电信号,
B
错误;电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存在离子通道,类似于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C
正确;由图可知,突触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且明显标注了
(
局部回路电流
)
,因此电突触信号传递的方向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
D
错误。
答案
C
2.
(2019·
北京卷,
2)
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
跑步
/
游泳
)
。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
1.5
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
40%
。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
)
A
.
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
.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
.
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
.
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解析
本题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是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而学习记忆的产生离不开海马脑区神经元产生兴奋和传递兴奋,所以综合分析可知,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通过促进海马脑区神经元的兴奋,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促进海马脑区发育,进而促进学习记忆,
B
选项正确。
答案
B
题型二 围绕动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及功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3.
(2019·
黑龙江省重点中学联考
)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激素都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和靶器官
B
.
通过反馈调节能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相对稳定
C
.
激素的作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D
.
某些神经递质能调节激素的分泌
解析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A
错误;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通过反馈调节能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相对稳定,
B
正确;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C
正确;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某些神经递质能调节激素的分泌,
D
正确。
答案
A
4.
(2019·
河北省九校联考
)
如图是某种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可定向运输到靶器官
(
或靶细胞
)
B.
若该激素为雄性激素,它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C.
该
“
激素
—
受体
”
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
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
“
激素
—
受体
”
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后作用于核内
DNA
解析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定向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A
错误;雄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错误;图中显示
“
激素
—
受体
”
复合体直接影响转录过程,
C
正确;
“
激素
—
受体
”
复合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穿过膜,
D
错误。
答案
C
题型三 通过创新实验,考查考生科学探究能力
5.
(2019·
原创信息卷
)
在动物场景恐惧条件反射实验中,小鼠在一个测试场景中接受一定电流强度的足底电击,获取对这个场景的联合型恐惧记忆。表现为
24
小时后再次将小鼠放回同一场景时,小鼠在该场景的活动明显减少,并伴有大量的僵立行为,而将小鼠放在一个与电击场景不完全相同的场景时,小鼠僵立行为的时间会明显变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完成场景恐惧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场景
恐惧时
____________(
填激素名称
)
的含量会增加。
(2)
有人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场景恐惧记忆实验:
步骤一:将两组数量相等发育状态一致的同类型小鼠
(
野生型小鼠和
GHS
-
Rla
基因敲除小鼠
)
在场景
A
中建立恐惧条件反射。
步骤二:
24
小时后将这两种小鼠分别在场景
A
中进行恐惧记忆测试。
步骤三:
2
小时后再将这两种小鼠分别在与
A
存在较大差别的场景
C
中对恐惧记忆进行测试。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在
24
小时后的记忆测试中
GHS
-
Rla
基因敲除小鼠在场景
A
中僵立时间占总测试时间的百分比明显
________
野生型对照组。
③
两种小鼠在
A
中的僵立百分比都明显高于
C
。
结论:在恐惧条件反射实验中
GHS
-
Rla
基因敲除可提高小鼠场景恐惧记忆的获取。
解析
(1)
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人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升高,是一种人体应激反应。在紧张、激动、疼痛等状态下,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就会增加分泌,能够引起心跳加速,保持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2)
从实验结论可以得出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GHS
-
Rla
基因敲除是否可提高小鼠场景恐惧记忆;通过结论可知,该基因敲除小鼠在场景
A
中僵立时间占总测试时间的百分比明显高于野生型对照组。
答案
(1)
大脑皮层 肾上腺素
(
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
(2)
①
探究
GHS
-
Rla
基因敲除是否可提高小鼠场景恐惧记忆
②
高于
1
.
内环境及稳态调节机制
微专题
3
人体稳态与调节
血浆
淋巴
神经-体液-免疫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提醒:
①
消化液、泪液、胞内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②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似,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2
.
下丘脑在三大调节中的作用
(1)
图示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2)
下丘脑的
“
四个功能
”
与
“
三个中枢
”
①
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
②
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3
.
免疫调节要点归纳
(1)
牢记六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浆细胞、记忆细胞
淋巴因子
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
抗体
靶细胞
提醒:
①
T
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T
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②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2)
两大免疫过程
提醒:
①
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起的是体液免疫,如细胞外毒素。
②
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引起的是细胞免疫,如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
③
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散播感染,当病毒进入细胞后,再引发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抗原。
④
体液免疫中,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要两个条件:抗原的直接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且二者缺一不可。
(3)
快速确认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
题型一 结合内环境和稳态,考查科学思维的能力
1.
(2019·
全国卷
Ⅲ
,
5)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
2
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组织液中的
O
2
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解析
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A
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
2
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B
正确;组织液中的
O
2
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C
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
错误。
答案
D
2.
(2019·
全国卷
Ⅲ
,
3)
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
)
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
皮肤血管舒张
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
.
用酒精擦拭皮肤
解析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增加产热的一种途径,
A
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
B
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发散热,
C
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题型二 巧借血糖调节,考查生命观念
3.
(2019·
湖南省四校摸底调研
)
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
①②
表示物质,
①
促进或抑制
②
的产生,
②
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该器官为骨骼肌,
①
可表示胰高血糖素,
②
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
①
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②
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若该器官为胰腺,则
①
可能是促胰液素,
②
可能是胰液
D.
若该器官为性腺,则
①
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
可表示性激素
解析
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来提高血糖浓度,
A
错误;根据反馈调节可知,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可以抑制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产生,
B
正确;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其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但胰液分泌在消化道而不是血管,
C
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不是性腺,
D
错误。
答案
B
题型三 结合免疫调节,考查社会责任和生命观念
4.
(2019·
天一大联考
)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詹姆斯
·
艾利森和本庶佑,他们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法——负性免疫疗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癌细胞会产生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化学物质,故癌细胞能被各种免疫细胞识别
B
.
增强
T
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能提高生物体自身的免疫力,高效攻击癌细胞
C
.
注射抗体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不属于负性免疫调节的范畴
D
.
与其他治疗癌症的方法类似,负性免疫疗法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解析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A
错误;
T
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增强
T
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能提高生物体自身的免疫力,及时发现和消除癌细胞,
B
正确;注射抗体使人获得被动免疫力,不能激发自身免疫系统的潜力,不属于负性免疫调节的范畴,
C
正确;负性免疫疗法与其他治疗癌症的方法类似,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D
正确。
答案
A
5.
(2019·
全国卷
Ⅲ
,
30)
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表。
小鼠分组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确定
A
、
B
、
C
、
D
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________(
填
“
抗体
”
或
“
抗原
”
)
。
(2)
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
________
。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
能够
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
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
________________(
答出
2
点即可
)
。
解析
(1)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反应,抗体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2)
再次注射抗原后,由于
A
组两次均注射抗原甲,
D
组两次均注射抗原乙,故
A
、
D
组能出现二次免疫应答。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3)A
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后发生二次免疫应答,由于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强烈,血清中抗体产生速度快且浓度高,向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4)
过敏反应的特点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答案
(1)
抗体
(2)A
、
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
发作迅速、消退较快
1.
探究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
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重点题型
4
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实验分析与探究
(2)
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
验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功能的实验思路
3
.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
一般思路
(2)
方法示例
①
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a.
饲喂法
b.
摘除法和注射法
②
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3)
实验成功关键点
①
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多肽类或蛋白质类,多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所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口服。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都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②
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长状况相似的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
③
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个数,保证单一变量。
④
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
(
不可用蒸馏水
)
,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使用蒸馏水。
1.
(2019·
山东青岛质检
)
用脊蛙
(
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
)
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后肢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某研究人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右后肢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
1)
刺激蛙右后肢,若右后肢不收缩而左后肢收缩,说明伤及的是
________
神经。
(
2)
刺激蛙右后肢,若
________
,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右后肢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请帮其设计实验并加以探究
(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
实验
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期
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
刺激蛙右后肢,若右后肢不收缩而左后肢收缩,说明右后肢受到的刺激产生的兴奋能传递到左后肢的效应器,但不能传递到右后肢的效应器,因此伤及的是传出神经。
(2)
若伤及的是传入神经,则刺激蛙右后肢,左右后肢均不收缩。若要通过实验探究右后肢的传出神经是否同时受损,可刺激左后肢
(
传入神经正常
)
,观察右后肢是否收缩。如果右后肢的传出神经未受损,则右后肢收缩;如果右后肢的传出神经受损,则右后肢不收缩。
答案
(1)
传出
(2)
左右后肢均不收缩 刺激左后肢,观察右后肢是否收缩 若右后肢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未受损伤;若右后肢不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伤
2.
(2019·
广东名校联考
)
如图甲为正常人与某糖尿病患者摄入一定量葡萄糖后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图乙为糖尿病的两种发病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曲线为
________
。
BC
段曲线下降,血糖的去路是
________
。
CD
段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主要与
________(
填激素名称
)
的作用有关。
(2)
若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该糖尿病患者,则该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应为图乙中的
________
。
(3)
图乙
d
机制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水平
________(
填
“
较低
”
、
“
正常
”
或
“
较高
”
)
。
(4)
科学家提取了一种可以降低血糖的物质
X
,为验证物质
X
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可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物质
X
,这两种物质注射的先后顺序为
_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氨基酸等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
(2)c
(3)
较高
(4)
物质
X
、葡萄糖 先注射物质
X
后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再注射葡萄糖,低血糖症状减轻;若先注射葡萄糖再注射物质
X
,无法观察到小鼠的症状,且无法排除内源胰岛素的影响
(
合理即可
)
角度一 体液调节
长句应答
·
满分突破
(
六
)
解析
(1)
由于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
B
、
C
、
D
三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体内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2)(3)
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
C
组注射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D
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1)
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
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
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D
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角度二 神经调节
答案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角度三 免疫调节
答案
①
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②
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角度四 植物激素调节
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快
(2)
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1.
神经元之间除常见的化学突触
(
信息传递依赖神经递质
)
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前末梢内无突触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间由离子通道连接,带电粒子可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两种突触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乙两种突触中,代表电突触的是
________
。电突触的信息交流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
________
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类似。
(2)
图中化学突触的兴奋传递方向是
________(
填
“
A
→
B
”
或
“
B
→
A
”
)
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突触后膜兴奋时,会在兴奋部位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请你概括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乙 胞间连丝
(2)B
→
A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而
B
内存在突触小泡,应为突触前膜 兴奋部位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两者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局部电流
(3)
速度更快、双向传递
2.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下
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1)
曲线
a
代表的激素是
________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由上图可知,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赤霉素还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有位同学认为赤霉素也能促进细胞分裂,请利用下列材料验证该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材料:某种植物的幼苗若干、赤霉素溶液、细胞分裂抑制剂溶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
由图可知,在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曲线
a
代表的激素含量下降,说明是脱落酸,因为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曲线
b
代表的激素应是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2)
植物的生长是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的结果,要证明赤霉素是否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就要设置抑制分裂和不抑制分裂两个实验组,通过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量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①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幼苗若干,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②
甲组喷洒一定量的蒸馏水,乙组喷洒等量的赤霉素溶液,丙组喷洒等量的细胞分裂抑制剂溶液,丁组喷洒等量的赤霉素溶液和细胞分裂抑制剂溶液
。
③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分别测出各组的平均株高。
预期实验结果、结论:若丁组与丙组的平均株高差值等于乙组与甲组的平均株高差值,则说明赤霉素只能促进细胞伸长。
若丁组与丙组的平均株高差值小于乙组与甲组的平均株高差值,则说明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又能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
(1)
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
实验步骤:
①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幼苗若干,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②
甲组喷洒一定量的蒸馏水,乙组喷洒等量的赤霉素溶液,丙组喷洒等量的细胞分裂抑制剂溶液,丁组喷洒等量的赤霉素溶液和细胞分裂抑制剂溶液;
③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分别测出各组的平均株高。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丁组与丙组的平均株高差值等于乙组与甲组的平均株高差值,则说明赤霉素只能促进细胞伸长,若丁组与丙组的平均株高差值小于乙组与甲组的平均株高差值,则说明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又能促进细胞分裂。
①
分析关键词并对照教材知识可知这是低血糖症状。
②
二次对照。
③④
关键信息:
C
组注射某种
“
激素
”
,
D
组注射某种
“
营养物质
”
且
C
、
D
组低血糖引发的症状均
“
缓解
”
。
——
获取信息,找依据
依据以上信息根据相关激素的作用,推测激素与营养物质名称。
⑤
教材原文填空。
⑥
此为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P36
关于人体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功能的原文呈现
⑦
此为人教版教材必修三
P38
原文呈现
——
依据原理,得结论
⑧
排除
“
抑制
”
生长
⑨
放入水中后原生长素浓度不变
——
获取信息,找依据
联系教材生长素的特点:在
“
促进
”
范围内浓度大小不同,作用效果可能不同;植物不同器官
(
部位
)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
依据原理,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