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祖父的园子
童年生活是最令我们难忘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
“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作者简介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
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
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有人说,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
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
越旺盛。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
方庭院里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辣地,不娇贵,不做作,
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
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
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
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
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
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
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
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注意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词认读。
会认的字:蚱 晃 啃 樱 蚌 割 嘟 倭 啰 逛
会写的字:蝴 蝶 蚂 蚱 樱 拔 瞎 铲 割 承
拴 瓢 逛
多音字:晃 杆 种 尽
检查预习
3.读准字音,如:
“蚂蚱”的“蚱”(zhà),在词尾读轻声“zha”;“
种小白菜”的“种”(zhòng)不要读成“zhǒng”。
4.指导写字,如:
瓢:在书写的时候注意右边的“瓜”,不要写成“风”
。
(注意书写姿势)
检查预习
问题: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情?
(2)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
(3)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
批注自己的体会。
自主学习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
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
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
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
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
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
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
面一动不动了。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温馨提示:
1、可以从昆虫方面进行体会。
2、可以从颜色方面进行体会。
3、还可以从ABB式的词语进行体会。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
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
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
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作者赋予景物童话般的色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
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
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
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你的眼前一下子就明亮绚丽起来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句话中的“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
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
是“蓝悠悠”的,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
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
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
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
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
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温馨提示:
1、注意联系“我”的年龄。
2、注意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体会。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
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
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
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
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
去,也没有人管。
……
从这两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是
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温馨提示:
1、这两段话表面上是写动物和植物,
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借物抒情)
2、联系具体的句子进行体会。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
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
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
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
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
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
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
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
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
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
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
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
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
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
!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
自由的小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
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
谷穗留着。
一个“爬”字,一个“乱勾”,活脱脱的一个泥娃娃
呀!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抢水瓢浇菜)
思考:
为什么作者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自主学习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
“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自主学习
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
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
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呼兰河传》,
就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
一串凄婉的歌谣。
孩子们,走进《呼兰河传》,你会走进
萧红的内心世界,读到不一样的滋味!
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的,于是,她就用最质
朴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写成了《呼兰河传》。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
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这本书中,萧红
融景于情,将自己的全部情感写了进去,是值得我们
细细品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