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下语文 第7课溜索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下语文 第7课溜索ppt课件

ID:492153

大小:34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溜索 • 学习目标 •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 •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释题: 溜索是原始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 为撞,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中所记“ 度索寻撞之桥”,大抵即指溜索。用两条 或一条绳索,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 或其他固定物上。是怒江大峡谷各少数 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它们改造和战 胜自然的象征,也是他们不畏艰险,勇 猛顽强、性格的写照。溜索一头高,一 头低,形成高低倾斜,不仅可以溜渡人, 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 • 近几年,溜索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 具,发展为表现各民族顽强意志的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怒江大峡谷一大惊 险景观。绳索有牦牛毛绳、藤编绳及钢 丝绳等多种。过渡者将竹、木制做的溜 板或特制座位,吊在绳索上,借助于绳索 的倾斜度,溜向彼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事业的发 展,大部分溜索已为桥梁所取代,只有 极少数边远地区仍在使用溜索。在国外, 秘鲁安第斯山的印第安人也运用溜索作 为渡河工具。 • 作者简介 •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于清明节出生在北 京,籍贯为四川江津,中国当代作家。据说 阿城十二三岁时就遍览了曹雪芹、罗贯中、 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 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中学还未结 束文革便开始,高一时学业中断,下放山西 插队,并开始学画。为到草原写生,到内蒙 古插队,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 南期间结识画家范曾成莫逆之交。文革结束 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破格录用阿城 为编辑,1979年回北京。此后帮助其父钟惦 裴撰写《电影美学》。此间与父亲研讨马克 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易经 》、儒学、道家、禅宗等。 1984年发表处女作《棋王》,引发关注,并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 秀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棋王》表现出阿城的哲学观念:"普遍 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 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 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 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此后发表小说集《棋王》,包括《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短篇小说《会 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迷路》。 1985年发表理论文章 《文化制约着人类》 1990年代后移居美国,继续有作品发表。 梳理故事情节,把我主要内容 1、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第一段:……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 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 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 分析:“前面牛死也不肯再走”描写出了牛 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 高峻、险恶的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 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 “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我和牛的惊恐 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 第六段: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这边 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 去。 …… • 分析: •         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 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 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 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和等 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 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 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 第九段: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郎的 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分析:           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 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从侧面更加烘托出 怒江峡谷的非同寻常的险恶。此时我“顺 风出一口长气”,牛和我仍然相互映衬。 • 【整合分析】 •         “前面牛死也不肯再走”描写出了牛面对怒江峡 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 相互映衬。此时“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我和 牛的惊恐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         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溜索中“牛嘴 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 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 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 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 子们的沉着、果断。 •        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 然惊魂未定,这从侧面更加烘托出怒江峡谷的为同 寻常的险恶。此时我“顺风出一口长气”,牛和我 仍然相互映衬。 12.(6分)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 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1)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3)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4)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 (5)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 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7)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 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8)猛听得空中一声忽哨,尖得直入脑髓。回 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 子们跟前。 7.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 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 ①快到怒江峡谷时,领队“只懒懒说”“稳稳 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恐惧,表 现出领队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②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哑 声问”余下的汉子们是否可还歇,带我溜索 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领 队细心、认真、负责及关爱他人的品格; ③领队用眼“瞟一瞟”立即有汉子站出来,表 现出领队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 子们配合默契。 ④领队打着尖细的忽哨,“飞到索头”“抽身 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领队 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 7.(6分)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 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 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 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 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 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人物形象特点来源于人物的言、行、心里活动, 找到这些就可以提炼特点了,注意人物形象特点的 复杂性。 探究题 • ①:作者写飞渡峡谷的情景是为了表现人在自然面前 接受挑战,战胜艰险。(观点) • 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初次溜索的我和牛都被 极其艰险的峡谷吓得失了神,然而驼队的汉子们则不 慌不忙,他们在领队的带领下从容地溜索飞渡深不可 测的大峡谷。面对大自然创造的这一无比凶险的峡谷, 他们用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战胜了它。(文本分 析)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飞越,而是人类勇于接 受大自然挑战的见证。(总结)(深刻意蕴) • 作者虽然未亲临现场,但他显然对以领队为代表的溜 索驼队的汉子们那无畏的神情深表赞叹,对他们即使 面临如此险境也气定神闲的乐观豪迈的生活态度深表 钦佩。(情感取向) • ②:作者在写驼队飞渡峡谷时提到了领队“ 静立如伟人”的骏马、一个精瘦汉子溜索时 在空中盘旋的大鹰,这些动物隐喻人应该像 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 弱畏缩。(观点) • 无论是溜索前牛们因惊恐而死活不走,还是 溜索中牛们因极度失态而屎尿失禁,牛们软 弱畏缩的神态与领队骑坐的那匹骏马的沉着 冷静、空中盘旋的凶猛无惧的大鹰都形成鲜 明对比。 (文本分析) • 作者无疑想告诉我们人也应该像骏马、大鹰 那样面对困境毫不畏惧退缩。(总结)(深 刻意蕴) • 作者的情感取向非常明确:厌弃胆小软弱的 牛群,赞美骏马、大鹰的无畏勇猛。(情感 取向) 8.(6分)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 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 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8.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探究题提醒: (1)依据文本内容,不能脱离文本乱猜。 (2)把原文内容分为几个角度,对每一个角 度进行探究。 (3)符合情理即可。 • 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 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 点。 • 深刻意蕴: • ①角度一:整体把握。驮队飞渡峡谷代表战 胜自然和艰险; • ②角度二:领队和汉子们。表现团结协作, 相互信任,关心爱护以及无畏勇敢; • ③角度三: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正 反对比,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 神,而不能想牛那样软弱畏缩。 • ④角度四:“我”和领队。表现艰苦环境能 磨练人。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含的思想感 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