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信息在我们身边
• 看到树木萌发了绿芽,你想到什么?
信息在我们身边看
到
商
品
广
告,
你
了
解
了
什
么
信息在我们身边
•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使你知道了什么?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信息的含义
• 通过符号(如文字、声音、
图像等)、信号(如有某种
含义的动作、光电信号等)
等具体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内
容。
信息的表现形式
• 信息载体是表现和传递信息的具体形式
• 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永远离不开载体
• 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来表现:
1、以声音为载体称为声音信息 ;
2、以文字为载体称为文字信息;
3、以图像为载体称为图像信息
如果以文字、声音、图
像多种载体综合表现,那是
什么信息呢?
信息传递过程
• 两个事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又叫通信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干扰
信息 信号 信号+噪声 信息
信息处理活动
• 四个环节:信息收集
信息加
工
信息存
储
信息传
递
(1)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一般特征
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
能表现出来,信息离不开
载体,没有载体就没有信
息
A.读书以明理
(2)价值性
这是说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
道理,所以是有价值的。
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决定胜败,是
信息的价值体现。
B.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时效性
(4)共享性
有一句广告词说:
一传十,十传百,
终于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
信
息
还
具
有
什
么
特
征
?
可处理性
可传递性
可存储性
真伪性
信息社会
• 人的基本素养是信息素养
• 以处理信息和操作信息处理工具为主
• 发展历程: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现代信息技术
• 三个核心技术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 络
技术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 第1次 以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为特征
• 第2次 以文字、纸张的产生和使用为特
征
• 第3次 以印刷术的发明为特征
• 第4次 以电信传播技术的发明为特征
• 第5次
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卫星的出现为
特征
课堂作业
1.小王和小李就“信息”的范畴展开了讨论。小王
说:“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是信息”;小李说:“期
中考试的各科成绩是信息”。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
?( )
A.小王说的对,小李说的不对
B.小李说的对,小王说的不对
C.小王和小李说的都对
D.小王和小李说的都不对
2.学校通过广播报道校运会赛事信息,其主要的信
息载体形式是( )
A.动画 B.声音 C.视频 D.图形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3.南方中学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同学们通过
上搜索,获得“3月12日是植树节”、“根据
南方的气候条件,三、四月份植树最有利于
树苗的生长”等信息,从而确定了植树的日
期。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 )
A.共享性和价值性
B.共享性和真伪性
C.价值性和真伪性
D.时效性和真伪性
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上课的铃声 B :收到的开会通知书
C: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
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4.某村干部在报纸上看到“明年大蒜价格上涨”
的消息,立刻发动村民种了几百亩大蒜,结果第二
年大蒜价格下跌。他回头再看那份报纸,发现是前
年的。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
A.传递性 B.时效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6、对于信息社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B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C人们都生活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中
D人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各种资源
7、红灯停绿灯行反映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传递性 D可处理性
8、信息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A电视 B音乐 C载体 D手机
9、新闻中播放云南地震的消息,这个过程称为
( )
A信息收集 B信息加工
C信息存储 D信息传递
10、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传
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信息必须依附相应的载体,否则将不存在
( )
2、在因特中没有不健康的内容( )
3、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
技术、通信技术( )
4、我们在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
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着信息。
( )
5、我们听到的声音包含信息,看到的景象包含
信息,读到的文字包含信息。这些声音、景
象、文字就是信息本身。 (
)
三、连线题 (10分)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特征
第一次 印刷术的发明
第二次 电信传播技术
发明
第三次 计算机和通讯
卫星的出现
第四次 语言的产生
第五次 文字纸张的产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