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 16 散文,艺术技巧
题型解说
1.内容概述
散文的技法灵活多样,是命题的重点之一。散文的技法可以分为修辞技巧,篇章结构技巧、人称使用
技巧等。
2.常见题型
①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 XX 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请赏析本文中划线的句子。
③请赏析本文第 X 段的修辞特色。
④文中多处运用 XX 手法,请选择三处简要赏析。
⑤文章第 X 段却改用了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称上的变化?
⑥作者写 XX,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考题透析
1. 多角度赏析语段
1.语段赏析题。语段赏析,首先要关注手法,如比喻、拟人、叠音、排比、借代、对偶等修辞技巧,
要阐释手法,点明效果;其次要分析语段的内容,包括事物的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赏析题
还可从句式角度分析,如整散结合的句式,能增加气势,又灵活多变。
【例 1】(2017 年天津卷《挺拔之姿》)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
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
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
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解析】该段处于文章的末尾,有强烈的抒情性,从手法上,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的竹子生机蓬
勃的景象与城市里的竹子形成了对比。内容上,表达了对竹子顽强生命力的赞颂。艺术效果上,以景结情,
引发读者思考。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活学活用】赏析《清明不仅是节日》第(5)段划线句子。(文本见前面)
【答案】运用拟人、排比修辞,生动描摹出清明后瓜、豆旺盛生长之势,表现其勃勃生机、春
色之美好。从而形象地证明了清明的意义,使我们参透生死之道。排比增强语势。
2.人称使用分析
首先要清晰不同人称的使用效果。例如,人称作用:第一人称,行文线索、叙述自然、能自由表达感
情;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对话,强化抒情; 第三人称,便
于叙事、自由灵活反映客观内容。
其次,要根据问题要求,仔细揣摩。人称考查,不是贴标签、答术语,需要根据要求,仔细揣摩2
文意,去理解人称选择与变化的目的。
【例 2】(2017 年新课标Ⅱ《窗子以外》T9)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
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文本见前面)
答:
【解析】答本题一定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人称转换所蕴含的作者的态度,要找到文本中
人称转换的地方,体察作者的心态,不是分析人称的作用。转我为你,我变成了你,实际上是主观的“我”
客观地审视自己;转你为我,是强化了我的主观性,但这种主观性,又是虚弱无力的,表现了一种自嘲和
反思。
【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
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活学活用】
(合肥市 2019 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大海行船
乔显德
由于当兵与工作的经历,我与船结下了下解之缘.在泰国、香港、上海、南海、渤海等海城郁坐过船,
也就对坐船感触颇深,久积脑海。海船在浩瀚大海里昼夜不停地航行,有时风平浪静,坐在船上感到安安
稳稳,舒舒服服;有时顺风顺水,坐在船上觉得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有时风起浪高、坐在船上就感到颠颠
簸簸,战战兢兢。船上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然后船停靠在码头,我们上了岸。
大海行船、有的定下了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目的地,还经过反复专察、精密测算建立了准确的航线,
作为航行的指南。在这条航线中还有一个个小目标,也就是航标。沿着这些航标、这条航线扬帆起航,义
无反顾,勇往直前,待完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再向大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奋进,这样走出的是胜利者的轨
迹,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没有近距离的小目标,也没有科学的航线随波
逐流,走到哪算哪,走出的是杂乱无章的航海轨迹,白白耗掉了许多资源不说,往往在中途就被风浪掀翻,
或者触礁沉没。
大海行船有时会坐上顺风船,或者赶上季节性洋流,顺风顺水、乘风破浪,船行驶得自然就快。坐在
这样的船上,感到一日千里淋漓酣畅;有时也会坐逆风船、逆流船,要经受风浪海流的阻碍,迎风而上,劈
波斩浪。如果纯逆风,船就不能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只能走大“之”字形路线,这样,船自然就行
驶缓慢。当年从部队回乡探亲,我选择了从上海到青岛的客船。我清晰地记得,坐顺风船时,一路如行云
流水,畅通无阻,只行了二十四个小时。返回时,还上了逆风、一路上船体晃晃悠悠,冲冲撞撞,有时候
还得绕路前行,一共用了二十八个多小时,这多走的四个多小时显得特别漫长。上岸后,刚好超出了正常
的假期,向连部写材料说明原因,这前前后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步慢,步步慢。
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前路艰险而且始终充满着未知,有时会碰到惊涛骇浪,有时会遭遇弥天大雾,
还有时会发生机器故障……前些年,我在烟台至大连的茫茫海上,曾遭遇过风浪的袭击,龙卷风掀起滔天
巨浪,客船瞬间剧烈震荡,突发癫痫似的摇来晃去。打开舱门,看到有的旅客直趴在地上,像黑暗中躲避
危险、屏息以待的甲壳虫,惊吓过度,行为滑稽;有几位勇敢且健壮的青年扶着墙壁,能勉勉强强、跌跌撞
撞地踉跄几步。只有船上的工作人员气定神闲,安之若素。更让我惊讶的是为了观察龙卷风的走向,一位
水手身系安全索,竟然冲上甲板,立在船头,岿然不动……
坐在船上,前路水远是个未知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受艰险和大风大浪的侵扰。有的人不惧风浪,
有搏击风浪的勇气,毅然迎着风口浪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成为战胜风浪的勇士。而有的人就
为难发愁了,就沮丧了,就意志消沉了,就惧怕了,就妥协了,就止步不前了,这样,必然成为大风大浪
中的弱者,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大海行船,每艘船所选择的目标不同,驶出了不同的海上航程;人行于世,每个人所经历的的风浪、波
折不同,辰现了不同的人生风采。
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有删改)
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最后一段却改用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称上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3
析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人称的变化的效果的题目,要求回答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
最后一段却改用第二人称的艺术效果,答题时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答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作用,然后
再答出变化的效果即可,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可以增强大海行船的真实感,便于作者抒发情感;最后
一段用第二人称,亲切面对读者,引发读者思考;这一变化,由“我”的体验与感悟转为对读者“你”的
期待,从而启示人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答案】①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可以增强大海行船的真实感,便于作者抒发情感;②最后一段用第二
人称,亲切面对读者,引发读者思考:③这一变化,由“我”的体验与感悟转为对读者“你”的期待,从而
启示人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3.体察行文安排匠心(作用)。
行文安排技巧包括叙述方式如顺序、插叙、倒叙,线索的使用,以及铺垫、照应,欲扬先抑等。无论
是叙述方式,还是情节的设计,都体现了作者匠心。
分析时可以结合主旨(观点、情感),联系上下文的其他材料(承上启下,照应、铺垫、引起下文),
以及从艺术效果(丰富内容、设置悬念、增加阅读兴趣、增添文学色彩等)角度进行分析。
【例 3】(2017 北京卷 T23)(文本见前文)
文章叙写了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
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 分)
答:
【解析】先确定每个人物故事在文中的范围,概括时注意使用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句。三种人的“根河之恋”
就是他们与这片土地的关系,可据此找到文中的有关信息,比如乌热尔图的“根河之恋”表现在通过文学讲
述根河和鄂温克人的文化。匠心方面,文章叙写的“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实际上代表
了这片土地三代人选择的不同故事,故事不同但情感相似,他们都在爱着自己的故乡,都在与森林河流和谐
共处,这就照应了“根河之恋”这个题目。
【答案】(1)玛丽亚·索的“根河之恋”是她的驯鹿,是对传统的坚守。(2)乌热尔图的“根河之恋”表现在
通过文学讲述根河和鄂温克人的文化。后来辞去京官回到故乡亲近身体里的文化血脉,并完成《呼伦贝尔笔
记》等作品,表达对故乡的眷念和报答。(3)走出山林的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把更多的空间留
给森林河流和驯鹿等,努力与以往生活方式告别,并以欢乐的态度与未来接轨。这样构思让文章结构清晰,不
同的鄂温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爱着故乡、与森林河流和谐共处,一起呼应了文章主旨和题目“根河之恋”。
【活学活用】(原创)(《呼伦贝尔的银色春天》)文章第三段对细裂白头翁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
文简要分析。(6 分)(文本见前面)
【答案】(6 分)
①表现在冰雪覆盖下面的春意,展现呼伦贝尔春天的独特和美好。
②引出下文对呼伦贝尔牧场的参观和对牧场的具体描写。
③草原的植被的顽强的生命力和草原的动物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春天,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④衬托文中的斯仁道尔吉夫妇,赞美朴素、低调而顽强的精神。
(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对点过关演练
(2019 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凝固的《史记》4
徐剑
大先生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那天,他精神出奇的好,突然撑起羸弱之躯,从病榻上坐起身来,对
许广平道:“研墨,我要写信。”
许广平且喜且忧,说:“先生,还是我来代笔吧。”
“此信岂可代笔,”大先生摇了摇头,“这是写给静农兄的。”
何等要事,竟烦大先生病中亲笔?许广平连忙扶先生下床,至书案前,连忙研墨,铺好信笺,惟见大
先生落座后挥毫,留下数行力透纸背的鲁体:“南阳画像,倘能得一全份,极望……”
许广平看后,心中泛起一阵酸楚。此距大先生去世,仅两个月。
鲁迅何以对南阳汉画情有独钟?我暗自忖度,大先生执拗于斯,决不仅仅是为中国版画谋寻出路,而
是重返民族精神源头,寻找一种化繁为简、大拙至美的哲学之境,一股奇崛粗犷、野性灵动的上古气象,
一扫文坛萎顿、低迷之风。
大风起兮,汉魂何在?我们迷失于何处?
其实,对于汉画的概念与形式,我并不陌生,且被浸淫多年。我创作室有一画师,弃传统勾线之法,
挥笔泼墨于宣纸之上,如云,如雾,如潮,如泉,漫漶而不失控,墨浓却有层次,似汉非汉,似唐非唐。
我常入其画室,观后,总觉得缺点什么。但并不妨碍彼在书画市场上大行其道,其亦以中国新汉画开山之
人自许,大师性格显露,脾气见长。
也是这样八十年代的仲夏,吴冠中背着画箧,心事重重,走下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殿,竟无一点留恋。
蓦然回首,身后大佛仍是那张并不生动的脸,佛眸半睁,千年一笑,却笑不出一丝一靥的灿烂与大唐气象。
吴冠中很失望。身临伊水,遥望秦地,彼不禁想起儿时背过的《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
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年近六旬的吴冠中正在寻求艺术之旅的盛年变法,可是他寻找
了半个多世纪,艺术女神在何处?
“先生不妨去南阳看看。”龙门石窟博物馆馆长温玉成见吴冠中神情沮丧,建言道。
“卧龙岗?去看诸葛孔明隆中对?”生性孤高的吴冠中多少有点不屑。
“南阳有一个中国最早的汉画馆,建于三十年代。堪称汉王朝艺术集大成者,二千多尊石像,非常值
得一看。”
“哦,”吴冠中沉吟着,“在北京有所风闻,有的拓片亦见过,那就走一趟吧。”
吴冠中背上画箧,登上了洛阳开往南阳的长途班车。
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走进南阳盆地,走进汉画馆,亦步入自己的涅槃之旅。
“这才是我想要的东西。”吴冠中流连忘返,击节感叹。南阳汉画馆果然平地吹来一股凌厉的汉风,
其艺术魂魄太博大了:既有力拔山河气盖世兮的力量之美、野性之美,更有一种删繁就简、大巧若拙的线
条之美,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人物世相百态,飞鸟禽兽,栩栩如生。
吴冠中支起画架,就着汉画馆里并不透亮的灯光,如痴如醉地临摹起来。
乙未年仲夏,前度徐郎今又来。不得不承认,面对汉画像石垒成的大门时,二十年间,从同事积累得
来的汉画知识储备,都在那一刻,被彻底颠覆了。大风起兮,一股艺术汉风扑面而来:左门柱上之青龙,
右门柱上的白虎,上阙衔着辅首门环的朱雀,仿佛于瞬间御风而起,直上云间,仰天长啸,或藏雷纳电,
或云谲波诡,或惊天动地。
我可以想见鲁迅第一次翻阅南阳汉画拓片时的惊讶神情,我也毫不怀疑吴冠中第一次面对石像涌动于
心的巨澜。汉代南阳的帝王将相、汉儒先贤、达官显贵、缵缨之族,用永不风化腐烂的青石,留住了生前
骄奢淫逸、繁华一梦、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不朽与记忆。
而制作者却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民间大工匠,一钎一锤一钻一刻,与太史公一点一划一字一句,异曲同
工,风流趋同,而且更有世俗味,烟火气。石像上的故事、人物,仿佛就是凝固的《史记》,不著一字,却
尽占风骚。
西门豹除巫治邺、二桃杀三士、梁女传、鸿门宴等耳熟能详的典故和人物,端详之际,依旧有温度,5
呼之欲出。然而,南阳汉画馆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些有人间烟火气的石雕像,捕鱼、狩猎、田猎、弋射,
舞百乐戏、斗鸡、讲学、丧葬出行,以及跳丸吐火、长袖舞、倒立、乐舞、踏鼓舞等,简直就是一部大汉
王朝的民俗百科全书,在领略汉代简约粗犷艺术之美时,其服式民俗风情皆巨献于前。
许多年后,吴冠中仍念念不忘南阳之行:“汉画馆的欢乐让我忘记了龙门的怅惘。”他对这股汉风对
自己艺术之旅的冼尘、洗心,感慨万千。吴冠中伫立于东西方艺术的巅峰上,最终蜕变化蝶,南阳汉画馆
的轨迹清晰可观。我的同事,自恋为新汉画大家,却反其道行之,终不得开悟。而大先生一生吸吮的是南
阳汉画的奇崛与力量,临终之时,摆放在他枕边的竟是那位勇士斗牛伏虎的拓片,他就是这样一位敢于直
面惨淡人生和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猛士。
大风起兮云飞扬。我仿佛看到大先生踽踽独行在莽原上,俯瞰乾坤,睥睨凡尘,大声喊道:“谁配做
我的敌人?!”
(选自《2016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传神地再现了鲁迅逝世前对南阳汉画殷切关注的情景,极富
感染力。
B. 第九段引用《诗经·秦风》中的句子,非常契合吴冠中当时谋求艺术创新而不得的苦闷失意、彷徨无助
的心情。
C. 吴冠中成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完全得益于南阳汉画的艺术启迪和他自身的悟性与努力,与西方艺
术并无关系。
D. 文章多用四字词语和文言词汇,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结合,既古朴典雅又灵动别致,具有独特的语
言魅力。
2.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三处简要赏析。
3. 本文以“凝固的《史记》”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
1.答案 C
解析 C 项,“完全得益于”“与西方艺术并无关系”表述过于绝对,于文无据。故本题选 C 项。
2. 答案 ①龙门石窟与南阳汉画(或“吴冠中对龙门石窟和南阳汉画馆的不同态度”)对比,表现了龙门大
佛的毫无生气与南阳汉画的凌厉博大。②“我的同事”自高自大、终不开悟与吴冠中勇于创新、蜕变化蝶
对比,表达了我对“我的同事”的鄙夷不屑和对吴冠中由衷敬佩。③吴冠中对南阳汉画馆前后态度的对比,
表现了吴冠中的孤高、率真以及实事求是、眼光独到。
解析 首先要在文中找到对比的内容,然后结合文意指出运用该对比手法的好处,最后分点回答即可。文
章用“我”对“我的同事”和对吴冠中不同态度的对比,“我的同事”自高自大、终不开悟与吴冠中勇于
创新、蜕变化蝶对比,流露了作者对前者的鄙夷不屑和对后者由衷的敬佩。吴冠中对龙门石窟和南阳汉画
馆的不同态度对比,表现了龙门大佛的毫无生气与南阳汉画的凌厉博大。还有,吴冠中对南阳汉画馆前后
态度的对比,表现了吴冠中的孤高、率真以及实事求是、眼光独到。
3. 答案 ①南阳汉画用永不风化的青石,留住了不朽与记忆,内容丰富,人物生动,展现了汉画的力量之
美、野性之美,如《史记》般不朽。②鲁迅对重返民族精神源头的不懈追求,对汉画那种奇崛粗犷、野性
灵动的上古气象的凌厉之风的追求,以及其不屈的斗士(如猛士般的)精神,如《史记》般不朽。③吴冠
中在南阳汉画的艺术滋养下成长为一代大师,其人其画必将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解析 标题“凝固的《史记》”本意是指南阳汉画用永不风化的青石,留住了不朽与记忆,内容丰富,人
物生动,展现了汉画的力量之美、野性之美,如《史记》般不朽。标题的深层意蕴是:鲁迅对重返民族精6
神源头的不懈追求,对汉画那种奇崛粗犷、野性灵动的上古气象的凌厉之风的追求,以及其不屈的斗士(如
猛士般的)精神,如《史记》般不朽。吴冠中在南阳汉画的艺术滋养下成长为一代大师,其人其画必将载
入史册,流传后世。这也是标题的意蕴之一。本题分三点从汉化的本身特点,汉化对吴冠中的影响和鲁迅
对幻化的追求方面回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阿里山看云
从维熙
早上三点,与我同行的朋友便出发去阿里山巅看日出了,他们要爬很高的坡,走很远的路,然后乘小火车,奔
往观看日出的大山峦峰。
我喜欢水,而不爱山。我从床上爬了起来,步出阿里山宾馆。
阿里山还在沉睡,只有山麓上几盏灯火,闪着幽暗清冷的光束。我沿登山的石阶缓缓而上,每一次鞋子与石
头接触发出的轻微声响,就是这里唯一的音乐。天上还有残星挂在天穹一角,我忽然记起一首童谣诗:“天是棋
盘星是子,地是琴键路是弦。”真是妙不可言。过去,我只是从台湾地图上看到过这个名字,而今天我却独步阿
里山,这本身就是使人痴醉的歌。
不知什么时候,那些鸟儿睡醒了,在林中吟唱第一支歌。那是一只北方也有的布谷,高歌着“光棍好苦——
光棍好苦——”,从我头上掠过。儿时我在家乡就听过这支歌,农民说它唱的是“赶快布谷——赶快布谷——”,但
是乡亲们把它的歌人性化了,变成了“光棍好苦”。想不到一泓碧波相隔的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这只穿梭
于阿里山丛林的鸟儿,错把初秋当作阳春了?不,或许它是在吟唱两岸的相思之苦吧!
接踵而来的是百鸟合鸣。我分不清那些鸟儿的姓名,也无法得知它们是躲藏在哪儿歌唱;反正那鸟儿的大
合唱,完全打破了阿里山的沉寂。我惬意地坐在一块石板上,静听着这动人的森林音乐会,记忆中我曾有缘聆听
过这独特的鸾凤合鸣,那是在祖国大陆的长白山,那是在祖国边陲大兴安岭;在云南思茅山的林间驿道,在与台
湾一水之隔的厦门鼓浪屿。记得,那天沿着海岸神游,在与金门发生过炮战的何厝,我曾用望远镜眺望台湾岛的
形影。特别使人难以忘怀的是,在海岸神游路过当年郑成功陈设于斯的古炮台时,不知是哪位游客,在生了锈的
炮口上插了两枝盛开的杜鹃花,我当时很为那两束花儿动容。
阿里山上也有杜鹃花,这是在天色微明时,我从山坡上看到的。它躲藏在亚热带植物家族的襁褓之中,与三
角梅、美人蕉等花卉同林而居,色彩显得更加娇艳。我走过树丛花海,信步向山腰走去,由于少了林木遮眼,顿
感阿里山的巍峨奇秀,它像是一条灰褐色的海鲸,跳海而出斜卧在陆地上,那高耸的头伸向天穹远处,那尾究竟
伸向哪儿,我是看不到的。心旷神怡的同时,我也为登山去观日出的同伴扫兴,因为我在仰望这条“海鲸”时,看见
了天上的流云,有云的早晨是无法看到日出的,我有点窃喜没有去看日出。
在这儿看云,令人遐想无穷:一片片白絮在天空时而组合为一,时而又化为片片桅帆各自远去;间或露出一
隅如海的蓝天,但是那一线碧蓝很快被白云吞噬了。云在天穹下不断变幻着身影,一会儿它像古埃及人面兽身
的狮子,一会儿它又像一只温顺的波斯猫;一会儿像是金戈铁马的决斗,一会儿它又像是白衣素缟的仙女在瑶
池浴后起舞……这种云的诡谲无形变幻,那真是难得的一乐!
更让我心醉的是,这是我从没涉足过的中国一隅,在这儿独自一人观云,不是难得的人生乐事吗?!我早在
1986 年的中秋之夜,面对窗外一轮皎月,曾写下过这样一首题为《遥望海峡》的诗:
你是一滴水/凝聚着/宝岛的云/琼山的月
你是一束浪/亲吻着/断裂的岸/塌落的崖
你是一支箫/低奏出/南来的思/北来的盼
你是一缕风/吹动了/情殇的帆/寻故的船7
今天,一条从大陆来寻亲的船,载着我们十几个人,终于叩访宝岛来了。阿里山的云,你何时变成海峡上的
彩虹之桥,将宝岛和大陆合而为一?
山林里传来的嬉笑声,撕碎了我的思绪。那是从阿里山云中走出来,到山下去上学的儿童。接着有摩托声,
那是上班族到山下上班。百鸟啼鸣声消失了,阿里山立刻从无声的禅境中,还原成了人世间的一座石山。不久,
山峦中有了我熟悉的声音,首先出现在我面前的朋友喘着气,脸上流露出淡淡的苦相:“早知空跑一趟,还不如与
老兄一块儿在这儿逍遥呢!”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山麓上灯火“闪着幽暗清冷的光束”,鞋子与石头接触发出“轻微声响”,用笔细腻、生动,表现了清晨
阿里山的静谧。
B.听阿里山百鸟合鸣时,作者回忆起了长白山、大兴安岭、云南思茅山的林间驿道和厦门鼓浪屿等地的鸾凤
合鸣,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C.文中“两岸的相思之苦”“我从没涉足过的中国一隅”“彩虹之桥,将宝岛和大陆合而为一”等句子点明主题,突出
了作者的心愿。
D.文章结尾写的“朋友喘着气,脸上流露出淡淡的苦相”与开头朋友三点出发的热情形成对照,表达了作者对朋
友们没看成日出的惋惜之情。
5.作者写阿里山布谷鸟时强调“北方也有”这种鸟,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又着力交代布谷鸟叫声为“光棍好
苦”,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6.文中插入作者 1986 年中秋之夜写的诗《遥望海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4. 答案 B
解析 “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错,这里的联想是作者对“两岸一家亲”的理解,对“渴望两岸统一”主题的表现。
5.答案 ①强调“北方也有”这种鸟,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说明两岸风物相同,暗示两岸同属一家,不可分割。
②着力交代布谷鸟叫声为“光棍好苦”,借以表现两岸长久分离之苦。③赋予文章幽默的情趣,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
解析 那是一只北方也有的布谷”“想不到一泓碧波相隔的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两岸都有布谷鸟,风物本
相同,本是同根生,自然是一家。作者说,布谷鸟的叫声是“光棍好苦”。这个“苦”字大有深意,两岸分离已久,自然
苦不堪言。这样的双关,让文章顿生情趣。
6.答案 ①《遥望海峡》一诗表达了两岸分离的痛苦与对两岸统一的盼望;②与如今乘船来宝岛的兴奋喜悦
形成对比;③进一步突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解析 文中插入作者 1986 年中秋之夜写的诗《遥望海峡》,从诗歌的内容看,该诗表达了两岸分离之苦,凝聚
了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从结构看,1986 年的诗歌只是憧憬与遥望,而如今乘船来到台湾已经成为现实,二者形
成对比。从主题看,这首诗寄寓作者的感情,蕴含本文祈望两岸统一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