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
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
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
编撰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
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
事,有资于治道”,内容
以政治、军事为主,而略
于经济文化。 司马光:字君实,陕
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
公集》等。司马光学识渊
博,尤精于史,因反对王
安石变法,退居西京洛阳。
历任闲职,专志修史。历
时十九年完成了《资治通
鉴 》的编纂。 孙权(182-252)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曾与刘备联合大破曹军,
获赤壁之捷。吕蒙(178-219),字子
明,三国时吴国的名将,
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
的信赖。鲁肃(172-217),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
治家。出身士族,为
孙权所敬重。读 一 读读懂文意
参考注释,疏通文意。划出
读不懂的句子,在小组中讨论。你掌握了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孰若孤
非复吴下阿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时王侯自称
• 只
• 从事
• 了解,知道
到或拜访
同“谁”
再
了解,知道
9古今异义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义: 古时王侯自称。
今义:孤单,孤独。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 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翻译重点语句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不过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略,已经不是过去的吴
下阿蒙了呀!翻译重点语句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应当以新的眼光来看待,
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4、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
朋友就分别了。1、请以“学”字为中心,将本文划分为三
个层次,并总结层意。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
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同学们思考,
孙权是怎样一步步的劝说吕蒙读书的。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4.概括人物形象,思考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议一议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言多务,孰若孤?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学习的方法、目的)
(委婉的批评)
(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2、孙权是怎样一步步的劝说吕蒙读书的。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
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
情趣相投。这最后一笔,进一步从侧面
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不可不学(必要性)
• 孙权:劝学 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读书(现身说法)
• 吕蒙: 辞学——就学
• 鲁肃: 大惊——结友
(论议)轻松调侃
言
辞
恳
切
语
重
心
长
文章结构:4、人 物 形 象
孙权:善于劝说,关心下属并对下
属要求严格,勤学。
吕蒙:坦率豪爽、知错就改,
勤奋好学。
鲁肃:敬才、爱才。
对
话说一说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
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
什么样的启示?1、 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
人生。
2、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
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
水平和办事能力。
3、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
以开放的眼光看待。
吕蒙变化的启示?吴下阿蒙:
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
看”。
刮目相待(看):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
缺少学识的人。 作 业
1、熟读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
备。
2、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
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