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歌五首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理解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
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陈子昂(661-702),唐代诗
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
四川)人。幼年就有豪侠性格,
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有
远大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
论政,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
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因政
论不合,受排挤打击,辞官还
乡。后被县令段简诬害,冤死
狱中。有《陈伯玉集》流世。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
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诗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诗
人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人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
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关于幽州台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
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
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当时燕
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幽州台又名“蓟北楼”。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部分解词
1、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怆然:悲伤的样子。
3、涕:眼泪。
4、前:向前看
5、念:想到
登幽州台歌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
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
恻悲愁!恻悲愁!
前不见古人,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
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
解。
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
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
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
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
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
河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雄心和气概。让学生感受诗人忧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
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号少
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
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
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
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
杜”,有《杜工部集》。
望 岳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
甫赴洛阳应试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山东、河
北)一带,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
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题为“望岳”。
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期望攀
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
《望岳》可分两大层,请试着概括大意。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
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
”的角度不同。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2.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
中可以看出来?
3. 请赏析本诗优美的词语或诗句,谈谈自己喜欢
的原因。
4.《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
的角度不同。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 仰慕之情 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 横
跨齐鲁
颔联——近望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 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 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2.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
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
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请赏析本诗优美的词语或诗句,谈谈自己喜欢的
原因。
(1)“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
面来看,那照耀大地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
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
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
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
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诗篇描绘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人期望
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
雄心,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
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
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
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4.《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还知道杜甫的哪些诗歌?背出来给同学们听。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望
岳 主观
感受
青未了——绵绵不尽(远望)
钟、割——荫天蔽日(近望)
曾云、归鸟——实景
凌绝顶、览众山——愿望
山,
高
大
雄
伟
人,
志
向
远
大
整体
形象
登 飞 来 峰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
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
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
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
表现了他勇于革新的精神。
登 飞 来 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
心胸宽广。
①千寻:
②浮云:
极言塔高
暗喻奸佞
的小人
重点词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双眼,只是
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
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
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名句赏析】
赏 析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
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
作者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为
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
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
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
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
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
的紧急关头。他能文能武,主
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
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
敬仰的爱国诗人。作品有《剑
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
笔记》等。
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
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
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山西村时受乡
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
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游 山 西 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2.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
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
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
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
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2.“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足”,“足”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赞誉了憨厚农
民的热情好客。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哲理。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
方面它又富于哲理:看似陷入没有出路的境地,只要
不屈不挠,努力前进,成功往往就在前面等着你。
4.概括这首诗的主旨思想。
这首诗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乡村风光,对淳朴
的乡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5.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诗是对山西村风景的描绘。“山重水复”是从大
范围落笔,勾画出整个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柳暗花
明”是具体写“山重水复”中的一个村庄,显示出兴旺
的气象和蓬勃的生机。 “疑无路”三个字是虚写,“又
一村”三个字是实写,然而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
实相生,情景交融,使这两句诗既韵味无穷,又包含寓
义深远的哲理。因此,后人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进入一
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
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
有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请你积累富含哲理的古诗词。
游
山
西
村
热情待客
山村风光
习俗古朴
未辞先约
人情美
风光美
习俗美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
学家,也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
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
鸦片入侵,龚自珍早已向当局发出
警告,极力呼吁改革。但他在政治上
不受重视,抱负无法施展。他对清
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辞官南归,
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①东指即天涯。
落红②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荡的风吹动着新的季节,吹
动着我无边的离愁——因为属于我的时
间,已即将夕阳西下。我吟着诗句,驰
向东方,终于见到了不可逾越的天涯。
唉!我的生命将像这一片片落红凋零而
去——但它们并非无情地离弃这个世界,
而是为了融入泥土,催生另一轮的绽放。
①吟鞭:
②落红:
诗人的
马鞭。
落花。
重点词语
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的复杂心情交织
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诗中写了哪几种心境?
三种:①离别忧伤;②回归的愉快;③积极的人生态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千古名句,
赏析其意境。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
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
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旦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
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
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
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你知道哪些有关落花的诗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