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渡时期(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文革时期(1966-1976)
4、两年徘徊时期(1977-1978)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现在)
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即十年探索时期
即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文结构
一、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
主义建设起步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
时期:1956---1966),探索与失误
三、文革时期(1966——1976),国民
经济的劫难
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49---1956)
1、背景:
①解放前夕,国民经济崩溃(原因:帝国主
义、国民政府、战争)
②人民生活困苦
2、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①国民经济恢复
时间:1952
影响:为国家开展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②一五计划:1953---1957(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背景:国民经济恢复
工业基础薄弱
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进行三大改造。
成就:鞍钢、长汽、沈机
意义:为工业化奠基;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起来。
③三大改造(1953-1956)
内容
实质
农业--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
”)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内容: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意义:正确的,成功探索,但没坚持
决定
(1)1958年总路线
内容:多、快、好、省
2、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的三面红旗)
(2)大跃进
表现:大办工业、大办农业(以钢为纲,以粮为纲)
特点:高速度、高指标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评价:反映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
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材料一: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
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上追求高速度,以
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
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例如,中央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
年翻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
1958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粮
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
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
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大跃进”主要在什么方面实现“跃进”?
山西故县大搞小高炉、土法炼钢的群众运动
各部门、各地方都要把钢、铁生产和建设放在
首位,为“钢元帅升帐”让路……
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
搞土高炉土法炼钢……
商业银行全力支持工业大跃进,以致拆东墙
补西墙,打乱了正常的资金流通。……
经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
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
铁产量为1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
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
用 。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
答: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自然资源的破坏;
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如轻工业和农
业的减产)。
想一想:大炼钢铁运动带来了
什么影响?
材料三:在大跃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报产
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县,号称一
年收获粮食12亿斤。《人民日报》对这种行为
进行了宣传。
依照这种报告制定的国家征收粮食额度严
重超出实际产量。也是导致后来灾荒的主要原
因。…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
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
2000万人, 主要死因为饿死。一部分学者并且
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从材料三看出,大跃进还有哪些影响?
浮夸风盛行;饥荒严重
浮夸风
一个萝卜千斤重,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两头毛驴拉不动。
肥猪赛大象,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足够吃半年。
大花生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
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
一个红薯滚下坡
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
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
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
?”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
人掉河,是个红薯滚下坡!”
比比看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
吨,咱炼一吨半;你坐喷气式,咱能乘火箭;你的
箭头戳破天,咱的能绕地球转!
(3)人民公社化运动
目的: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形成:农业合作社合并而来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
一平二调(平均分配、无偿调配)
政社合一(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合二为一)
结果:无法调动积极性,导致大饥荒
三元里人民公社集体出工
人民公社就是人民公社就是““一大二公一大二公””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
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
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
化。......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
二公”,实际就是搞“一平二调” ,
刮起了一股“共产风”,破坏了农村
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
大损失。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鼓
足
干
劲
加
油
干
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
(4)失误原因:
A、没经验,照搬苏联
B、急于求成
C、左倾错误(根本原因)
1959-1961经济困难。
(客观:自然灾害严重)
启示①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国民经济的调整
方针: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大跃进结束,经济恢复和发展
(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倾思想)
十年探索中两头好中间差(八三八)
•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时期(1966-
--1976)
• 1、1966、开始
• 2、1967、扩展
• 3、1973、复苏、71年周恩来调整
• 4、1975、回升、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 全面整顿实质:全面纠正文革的错误
全面整顿结果:邓被打倒,又混乱
探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
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
提示:成功:一五计划 中共八大
八字方针 全面整顿
失误: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文革
探究: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
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
规律相结合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认清主要矛盾
防止阶级斗争
扩大化,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
认
清
国
情
,
实
事
求
是
记忆
一、过渡时期
1、解放前夕:崩溃
2、建国初:恢复
3、工业薄弱
4、一五计划:任务、成就
5、三大改造
二、十年探索时期
1、中共八大:内容
2、1958年的三面红旗
3、八字方针
三、十年文革
1、1967年
2、1973年
3、1975年
“一五计划”
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
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
不能造。”
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
这种状况。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
中在这里?
原因:
东北资源丰富;
原有的重工业基础好;
背靠苏联、蒙古、朝鲜
交通便利